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稻(0862和台北309)原生质体电融合最佳条件是交流电场强度250V/cm,频率600kHz;高压直流脉冲幅值1.65kV/cm,脉冲持续时间50μs,脉冲间隔时间3.0S。融合率最高可达275%.在上述条件下,电场处理基本不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的微电极脉冲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主研制的基于梳状交叉微电极阵列结构的细胞电操作系统,开展产表面活性剂BS-37菌株选育研究。在蜗牛酶质量分数1.5%、酶解温度33℃、酶解时间3h、酶解pH为6的条件下,制备的BS-37菌株原生质体活性达8.9%。在0.1mmol/LCa^2+、0.5mmol/L Mg^2+ 及0.8mol/L山梨醇的缓冲液条件下,电刺激原生质体,获得1株高产菌株,其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51.47mN/m降低至37.59mN/m,乳化力由62%升高至85%。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比较了SP2/0细胞在不同微秒(μs)脉冲和微纳秒(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的细胞存活率和融合率,并确定了最优的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参数。[方法]将SP2/0细胞分别用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啶(PI)进行染色,分别选取3组μs脉冲和3组μs/ns复合脉冲对染色后的SP2/0细胞进行电融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后细胞的存活率和融合率。[结果]对比不同μs和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存活率和融合率结果得知,μs/ns复合脉冲比μs脉冲电融合效果更好,且电融合参数为2. 5 k V/cm、20μs、1次,10 k V/cm、200 ns、8次时存活率和融合效率相对最好,存活率和融合率分别为88. 5%±6. 2%和80. 1%±2. 6%。[结论]通过采用不同μs和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比较了SP2/0细胞的存活率和融合效率,结果显示μs/ns复合脉冲电融合参数在2. 5 k V/cm、20μs、1次,10 k V/cm、200 ns、8次时,存活率比μs脉冲电融合提高6. 4%,融合率提高23. 3%,为利用μs/ns复合脉冲研究杂交瘤细胞电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轮梗霉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宏平  袁生等 《菌物系统》2001,20(4):561-565
本文比较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地轮梗霉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结果基本获得了制备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用0.6mol/L甘露醇稳渗剂配制成的4%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混合酶,35℃酶解培养了30h的菌丝1.0h,即可得到较高产量的原生质体,对该生质体进行了再生实验,其再生率约为23.8%。  相似文献   

5.
碱性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与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报道了Bacillus sp SX—12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在液体完全培养基中加入2%的甘氨酸培养10h,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0.5mg/mL,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1.5h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3.8%。原生质体形成最佳高渗稳定剂为甘露醇,再生率26.4%。在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下,用紫外线诱变技术选育产碱性普鲁兰酶的高产菌株。筛选到1株高产菌株SX—12C87,酶活由出发菌株的2.42μ/mL提高到6.87μ/mL,提高了约1.8倍。  相似文献   

6.
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确定了培养方式、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配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最佳条件:菌丝体培养12h,用1%溶壁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将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达到5.3×10^5个/mL,再生率为19.4%。  相似文献   

7.
肖望 《生物磁学》2009,(6):1079-1081
目的:研究不同的方法对‘过山香’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筛选最适合用于‘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的酶液对‘过山香’原生质体进行分离,并对酶液的甘露醇含量、pH值进行调节。结果:3.0%纤维素酶R-10+0.2%果胶酶Y-23的是最佳酶组合;酶解8h、酶液中含0.41M甘露醇、酶液pH值为5.3时,获得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结论:合适的酶组合、酶解时间、酶液的渗透压和pH值对‘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蚕豆叶肉原生质体经透明质酸酶、核糖核酸酶、神经氨酸酶、碱性磷酸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六种水解酶和SDS、Triton X-100、CTMAB三种表面活性剂以及秋水仙素、细胞松驰素B处理后的电融合过程。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处理后的原生质体融合率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脂肪酶以及核糖核酸酶、透明质酸酶、神经氨酸酶处理的原生质体电融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Triton X-100和CTMAB促进原生质体的电融合,但较高浓度(0.01%)的SDS起抑制作用。秋水仙素和细胞松驰素B处理的原生质体其电融合率有较大幅度的增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纤维堆囊菌So ce90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选择溶菌酶浓度,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作为考察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原生质体生成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多元二次响应回归分析,得出纤维堆囊菌So ce90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1.40mg/mL,酶解时间为160min,酶解温度为30℃,响应模型预测的原生质体最高生成率为87.78%,在最优的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原生质体生成率为86.23%,与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为1.76%,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纤维堆囊茵So ce90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分离与再生的研究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从黑曲霉中获得原生质体的各种条件(例如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龄、培养基的成分、 酶索统等)。结果表明,采用0.5lo蜗牛酶和1% 纤维素酶的混合溶液酶解菌丝体,可获得大最的原生 质体。该原生质体用。.8mol/L N“ 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