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红豆杉科皆美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科在裸子植物中较为特殊,主要是它的种子像核果或呈坚果状,包于杯状或囊状假种皮中,与松、杉、柏等科的种子生于球果中的情况大不相同。另外,该科几乎所有的种都为雌雄异株。红豆杉科共有5个属:红豆杉属、白豆杉属、穗花杉属、榧树属和澳洲红豆杉属,除后者外,其它4属中国均有分布红豆杉——树皮抗癌需保护红豆杉属(Taxus)植物又通称紫杉,共11种,中国产4种1变种。在不久前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产的红豆杉属树种均位居一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红豆杉”这个中文名称颇有诗意,这不禁使人…  相似文献   

2.
白豆杉细胞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杉醇是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Cheng)Cheng〕树皮中分离出来的二萜类生物碱[1],现已成为知名抗癌药物。紫杉醇主要来源于红豆杉属植物。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Cheng)Cheng〕属红豆杉科白豆杉属,为...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为红豆杉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全世界约有11种,我国有其中的4种1变种,即西藏红豆杉(T.wallichiana)、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红豆杉(T.chinensis)和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 本属植物为北半球洲际分布的广布属,北温带至中亚热带均有分布。浆果红豆杉(T.ba-ccata)广布于欧洲各国,中东的伊朗和阿尔及利亚也有分布。短叶红豆杉(T.brevifolia)是北美洲西部的乡土树种,生长在山谷溪涧边。此外,北美洲还分布着三种红豆杉:加拿大红豆杉(T.canadensis)、佛罗里达红豆杉(T.flo-ridana)和球果红豆杉(T.globosa)。  相似文献   

4.
自七十年代发现了紫杉醇(taxol)独特的抗癌机制一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后,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紫杉烷类二该化合物的资源调查和化学研究倍受重视。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科的大多数植物中,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全球大约有11种,我国有4种和1个变种。我们从采自湖北神农架的红豆杉(Tchinens周树皮中分离得到8个结晶性物质,本文报道其中已鉴定的3个成分,即taxinineJ(l),ldiydroxybaccatinl(2)和taxol(3)。据文献报道,已经从红豆杉分离得到二十多种紫杉烷类化合物l'l,而我们分离得到的1和2…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甲酯对中国红豆杉胚性细胞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杉醇(taxol)是一种复杂的二萜类生物碱,最初是从红豆杉类(Taxus)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紫杉醇作为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药物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成为当今世界上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但其天然资源十分稀少,解决其药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普遍认为采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是很有希望的途径之一。而提高红豆杉细胞生长速率以及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是实现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两个关键因素,笔者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简称MJ)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的代谢调节作用。茉莉酸甲酯是茉莉属(Jasminum)中的素馨花…  相似文献   

6.
侧孢座腔菌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树皮及小枝中的侧孢座腔菌属一新种——红豆杉侧孢座腔菌Pleurocytosporataxi。新种有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齐齐哈尔大学微生物实验室(HQD54)。  相似文献   

7.
侧孢座腔菌属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树皮及小枝中的例孢座腔菌属一新种——红豆杉侧孢座腔菌Pleurocytospora taxi。新种有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齐齐哈尔大学微生物实验室(HQD54)。  相似文献   

8.
白豆杉叶精油成分的研究与化学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豆杉属Pseudotaxus Cheng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 该属仅有一种,即白 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 关于红豆杉科在松柏类植物中应该占据什么 地位问题,一直持有不同意见。为此,作者从化学角度对红豆杉科各属有关植物化学成份进 行研究。我们曾报道白豆杉枝干中的一重要特征成份—铁杉树脂醇(tsugalacton,tsugare- sinol)(马忠武等1982)。为了获得更多的化学证据,我们又从白豆杉叶的精油中分离了38个 成份,鉴定了其中的33个成份。就其组成比看,其特点是柠檬烯、α-蒎烯和δ-3-蒈烯的总含 量占整个精油成份的1/3以上。这一精油成份的组成特征与红豆杉科榧属植物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 树叶精油成份的组成特征(何关福等1986)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紫杉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本世纪70年代从欧洲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紫杉醇以来,关于红豆杉属植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1990年以后发表的有关文献。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合成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及构效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如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等的树皮或枝叶提取到的紫杉醇(Tax-ol)是一种具有强抗癌活性的二萜烯类化合物[1].作为一种治疗晚期卵巢癌、乳腺癌的新药已经在欧美等一些国家被批准上市,成为迄今从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药之一[2].但由于紫杉树皮来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如紫杉醇的化学合成、半合成,从真菌中提取紫杉醇以及改善红豆杉的栽培措施等等均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离实际应用还相差太远[5,6].而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方法替代砍伐天然红豆杉树皮来提取紫杉醇,也已成为近几年来红豆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7].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是分布于我国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含量在我国现有的几种红豆杉植物中属于较高的一种[3],在我国,近些年来亦有不少实验室在红豆杉细胞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文献报道的较少[8-10].本文报道利用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方法来生产紫杉醇,以最终取代从天然来源的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可能性,对云南红豆杉进行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三尖杉属(科)植物的双黄酮成分及其化学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和提取、分离、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三尖杉属植物叶的双黄酮类化合物,根据获得的化学分析结果,我们同意:(1)将三尖杉属分为二个组:篦子三尖杉组Sect.1 Pectinaea,只包括蓖子三尖杉一种;三尖杉组Sect.2 Cephalotaxus,包括本属所有其它种。(2)支持三尖杉科只包括三尖杉属1属,不支持将红豆杉科中的穗花杉属(Amentotaxus)归入三尖杉科的主张。(3) 认为三尖杉科与南洋杉科、松科、杉科和柏科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红豆杉科及罗汉松科的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豆杉属及其近缘植物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国产红豆杉属Taxus 3种1变种以及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共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对7个酶系统9个酶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属和 白豆杉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各类群的多态位点比率(P)为44.4%~77.8%,等位基因平均数 (A)为1.6~2.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实际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065~0.152和0.068~0.111。 根据对等位酶实验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与红豆杉属其它几个种的遗传 一致度稍低(I=0.727~0.804)外,红豆杉属的其它几个种的遗传一致度较高(0.906~0.995),体现其 亲缘关系很近。笔者建议将红豆杉属的这几个种合并为一个种,并根据地理分布及不同生境发生的变 异在种下设地理宗。同时根据等位酶的实验分析结果,白豆杉和红豆杉属各种的比较有显著差异,支持白豆杉作为单独属Pseudotaxus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从幼苗形态学特征探讨红豆杉科各属间的系统演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根据幼苗的形态学特征,尤其是子叶的结构、说明在红豆杉科中最原始的属是榧树属,其幼苗为留土萌发,植株粗壮;子叶肥厚,有吸收功能,叶肉不分化,其细胞中充满淀粉粒:维管束在子叶的上部或顶部为单束2条,下部合并成双束1条。其次是穗花杉属,幼苗为出土萌发,植株粗壮,下胚轴的下部肥厚;子叶稍肉质,叶肉不分化,质体淡绿,有一定的光合功能,但主要是积累淀粉,维管束双束1条,在子叶的顶端趋于分裂。最进化的是红豆杉属和白豆杉属,可能还有澳洲红豆杉属,其幼苗为出土萌发,植株纤细;子叶薄,叶状,叶肉分化成栅栏和海绵组织,维管束单束1条。本科中族的划分和属的系统排列,从原始到进化,应该是:族1.榧树族(1.榧树属);族2.穗花杉族(2.穗花杉属);族3.红豆杉族(3.澳洲红豆杉属,4.红豆杉属,5.白豆杉属)。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 (Taxol)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由于紫杉醇在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中的含量很低 ,而且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仍处实验阶段 ,因此 ,对于紫杉醇含量甚微的样品 ,寻找一种精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采用改进的HPLC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 (Leme啨etL啨vl.)ChengetL .K .Fu〕枝和叶 ,以及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细胞培养物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了测定。1 实验方法1 1 实…  相似文献   

15.
穗花杉传粉和受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穗花杉于5月25日至6月15日(1980—1982)传粉,成熟花粉包括2个细胞。7月20日至29日受精。两者相隔约2个月。在花粉管和卵细胞中,分别具有许多特殊的核仁状颗粒,它是穗花杉属的明显特点之一。从传粉、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特点来看,穗花杉和澳洲红豆杉属在红豆杉科中可能占居比较原始的位置,它们的演化顺序是:穗花杉属、澳洲红豆杉属、红豆杉属、白豆杉属和榧树属。而且,三尖杉科可能通过穗花杉属过渡到红豆杉科。  相似文献   

16.
从化学成分探讨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白豆杉属Pseudotaxus隶属红豆杉科Taxaceae。该属仅一种,即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之一。关于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通过对白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红豆杉科各属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萜类、黄酮,木脂素、葸醌、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精油及其它类成分对照分析,发现除一些基本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等有些相似外,其他成分的差别很大,白豆杉属植物中未发现在红豆杉属各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紫杉烷和双共酮类化合物。又结合国外学者在植物的花粉形态、种子蛋白和针叶过氧化酶谱,以及一些特征成分,如双黄酮化合物在各属代表种中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观点,对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将其从红豆杉族中分出,单独成立白豆杉族Pseudotaxeae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2,18(2):177-177
紫杉 (Taxus)或称红豆杉 ,在民间 ,曾用其枝叶做成汤治胃病。它的木材坚实 ,埋入地下 10年不朽 ,表明其木质优良及其所含某些成分具有抗腐蚀能力。从其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 (Taxol) ,制成药剂 ,每克售价达2 0 0 0美元。由于它是一种新型有效抗癌药物 ,2 0 0 0年全球紫杉醇针剂销售额达 2 0多亿美元。正因为有如此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人员除了从紫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之外 ,用红豆杉植物组织培养生产紫杉醇 (1~ 3mg L)也取得一定进展。尽管如此 ,组培生产紫杉醇的产率仍有一个提高的问题。研究者发现中国的红豆杉 (T…  相似文献   

18.
促进紫杉醇合成真菌诱导物制备方法的选择及组分的分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豆杉细胞培养被认为是一种解决紫杉醇药源短缺的潜在有效方法之一[1] ,但普遍存在着红豆杉属植物离体细胞的紫杉醇产量比较低的问题。诱导子是一种可引起植物细胞过敏反应的特定生化信号 ,能快速、高度专一地诱导植物特定基因的表达 ,因此 ,利用诱导子刺激以提高红豆杉细胞中紫杉醇产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 [2 4 ]。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有效诱导子的筛选 ,而关于诱导子的制备方法对诱导紫杉醇生物合成的活性研究则甚少。为了提高诱导子的诱导活性 ,笔者以从中国红豆杉树皮中筛选出证明有效诱导紫杉醇的真菌 F5为菌种 [2 ] ,研究不同制备…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对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醇 (taxol)属萜类化合物 ,对白血病、转移性乳腺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均有疗效 ,曾被誉为“最好的抗癌制剂”[植物学通报 ,1995 ,12 (3) :8~ 14]。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特别是用稀土为诱导子提高红豆杉细胞合成与紫杉醇的释放 [天津农业科学 ,1998,4(1) :2 3~ 2 6 ;稀土 ,2 0 0 0 ,2 1(2 ) :49~ 5 1;中国稀土学报 ,1998,16 (1) :5 6~ 6 0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所用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 mairei)无性系由南方红豆杉芽诱导、多次继代、液体培养而来。按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比较了三种安徽宣城采集的不同颜色果实的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利用三氯甲烷料液比1:5,回流提取2 h,活性炭脱色后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乙腈(24:30:36)为流动相,在227 nm波长下检测紫杉醇含量。检测发现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为0.000 564 mg/g,黄色果实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为0.000 785 mg/g,金黄色果实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为0.000 703 mg/g。安徽宣城发现的黄色果实红豆杉和金黄色果实红豆杉树皮中的紫杉醇含量比红豆杉高,初步明确了黄色果实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为进一步发掘其产品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