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大肠杆菌菌株、细菌生长状态、转化溶液、抗冻剂及保存时间、质粒长度和纯度对感受态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 mmol/L CaCl2为缓冲液,采用经活化培养的A600为0.55的TG1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在冰上放置6h后转化,所得转化率最高,可达2×106-4×107cfu/μg DNA(pUC19)。随着质粒长度增加和纯度降低,转化率有所下降。若感受态细胞要保存备用,以15%甘油为抗冻剂优于7%DMSO,但添加抗冻剂对转化率有抑制作用。贮于甘油的感受态细胞在-70℃冻存两个月后仍有较理想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快速简便的CaCl2质粒转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质粒DNA快速转化方法.质粒DNA加入感受态细胞,冰浴3~10 min,涂布预热至37℃的平板,即可获得与常规转化方法相当的转化效率.操作步骤由5步减至2步,时间由2 h减至3~10 min.同时探讨了Ca2+浓度、4℃保存时间等因素对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确立一个能制备高转化率感受态细胞并长期维持其感受性的实验方案。方法 :比较CaCl2 法、TSS法、超高效法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效果 ,选用三者中较好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不同生长期 (OD值 0 .2~ 1.1)的细菌对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影响 ,并分别比较了不同冷冻保护剂 (7%DMSO ,10 %甘油 )于 - 2 0℃、- 80℃冰箱保存感受态细胞的效果。结果 :三种方法获得的感受态细胞转化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采用超高效法 ,OD值为 0 .36 (或 0 .5 8)时收集菌体可获得 1.1× 10 8的高转化率的感受态细胞 ,以 7%的DMSO为冷冻保护剂保存感受态细胞可维持 10 7以上的转化率 4 0d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深低温(-196℃)冻结保存动物细胞技术,对胰酶分散的恒河猴肾细胞的冻存,复苏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氮冻存2—58周的恒河猴肾细胞,其平均存活率为63.3—74.4%。复苏培养细胞于6—7天形成緻密单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国产二甲基亚砜可以用作冻存细胞的保护剂;复苏培养的细胞核型正常;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冻的原代细胞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DH5α菌株感受态,讨论了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感受态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保存,8h达到最高转化率;在-20℃和-70℃下保存,均为48h达到最高转化率。通过氯化钙法制备的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在-20℃条件下简单保存,20d内完全可以满足一般转化研究的要求,不需要复杂的甘油、液氮处理及超低温要求。  相似文献   

6.
影响胚脑神经元冻存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冷冻保护剂及其浓度、降温和复温速率、储存温度等。以10%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以接近1—2℃/分的速率降温,37℃水浴中快速复苏,储存在液氮中,能较好的保证冻存神经元的存活率。冻存的胚脑神经元,培养后继续存活的细胞数比未经冻存的明显减少,但生长、分化情况却无显著差别,仍保持了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和特异性酶的表达及递质合成的功能,并能在宿主脑内继续生长、发育、发生整合。  相似文献   

7.
人参培养细胞单细胞克隆的条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来自细胞悬浮培养物的条件培养基能显著地促进人参培养细胞的单细胞在较低细胞植板密度培养时的克隆形成。每毫升含3×103个细胞时,条件培养的植板率是普通平板培养的4倍。细胞悬浮培养12-16天时所制备的条件培养基活性最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条件培养基浓度增加。细胞克隆植板率随之增加。条件培养基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专一性。看护培养和条件培养的比较,表明前者在细胞密度较低时能更有效地促进细胞克隆的形成和生长。条件培养基在4℃条件下贮存两周仍保持活性稳定,并且能耐受高温处理。当受到强酸或强碱处理其活性失去.但在弱酸或弱碱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8.
不同降温速率对脐血干细胞冷冻复苏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不同降温速率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各种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4℃~-40℃的降温范围内,分别选择-0.5℃/min, -1℃/min, -5℃/min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对复苏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活性和CD34+含量的变化以及BFU-E、CFUGM和CFU-MK集落的回收率进行了考察,发现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脐血MNC回收率可达93.3%±1.8%,活性可达95.0%±3.9%, CD34细胞回收率达80.0%±17.9%,BFUE回收率为87.1%±5.5%,CFUGM回收率达88.5%±8.9%,CFUMK的回收率也达到86.2%±7.4%。并且对复苏后的细胞进一步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复苏的细胞仍然具有与未经冷冻细胞相似的扩增能力,而-0.5℃/min和-5℃/min这两种降温速率条件下复苏的细胞与未经冷冻的细胞相比差距较大。因而-1℃/min的降温速率对冻存脐血干细胞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简便的CaCl2质粒转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质粒DNA快速转化方法.质粒DNA加入感受态细胞,冰浴3~10min,涂布预热至37℃的平板,即可获得与常规转化方法相当的转化效率.操作步骤由5步减至2步,时间由2h减至3~10min.同时探讨了Ca2 浓度、4℃保存时间等因素对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胚胎大脑组织用1mol/L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保护剂,以1℃/分的速率冷冻,至-70℃,在液氮中保存60天后在37℃水浴中快速复温并去除保护剂,然后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冻-融后的胎脑组织在55天的体外培养过程中,神经元及其他非神经元细胞逐渐生长分化成熟,具有正常的细胞形态;美兰活体染色、甲酚紫染色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结果显示,组织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和染色反应正常,神经细胞有发达的尼氏体,胆硷能神经元也分化成熟;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培养的组织中50%以上的神经元有高亲和性摄取GABA的功能。这些结果说明,胚胎大脑组织在冻存后其活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1.
人胚胎干细胞程序降温保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升降式程序降温仪对人胚胎于细胞进行了程序降温保存,并探讨和比较了降温速率、置核温度、保护剂和投入液氮前温度对冻存复苏后胚胎干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e_2SO 血清 DMEM(体积比为1∶3∶6)的保护剂,从0℃开始,以0.5℃/min的速率对细胞悬液降温;至-10℃时对其进行置核,并于-35℃时将其快速投入液氮中保存,复温后效果最佳。冻存复温后细胞存活率可达81.8%,复苏后的胚胎干细胞形态和集落生长方式都与冻前的生长形态相同,且胚胎干细胞标志之一碱性磷酸酶(AKP)反应阳性,同时染色体组型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取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置于-196℃液氮保存半年,37℃复苏并传至第7代。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冻存复苏后传至第7代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为未冻存的第7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MTT绘制其生长曲线;添加成脂、成骨诱导液进行诱导,油红O、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分别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力旺盛。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44、CD90,阴性表达造血细胞相关的表面标志CD45。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脂诱导14 d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2周时茜素红染色阳性,ALP表达活性随成骨诱导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冻存后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及多向分化潜能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玻璃化冻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利用液氮超低温(-196℃)冻存是进行植物组织和细胞长期、稳定保存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在常规育种中可以克服各种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自然繁衍的困难,而且能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中保存各种培养细胞和优良中间实验材料,从而为实验细胞库的建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离耐高渗和甘油代谢相关基因,以Zeocin为选择标记,利用REMI技术电转化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考察了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转化的影响,选择Hind III进一步优化了转化的几个条件。结果表明,在OD600≈1.3 时收集细胞,在1.5 kV 电压下,感受态细胞浓度为2.0×109个细胞/mL,100U Hind III时,能获得129个转化子/μg DNA的较高转化率,58% 的转化子稳定,表明REMI技术适合于产甘油假丝酵母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活力高和再生能力强的甘蔗原生质体,该文对甘蔗原生质体的冻存液浓度、冻存温度和冻存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冻存液、不同的冻存温度和不同的取材部位原生质体冻存后复苏对甘蔗原生质体的活力影响有显著差异性,三个冻存液组合比较,在组合2(70%培养基+20%血清+10%DMSO),冻存30 d后复苏活力最强,高达72%;冻存90 d内复苏,-196℃液氮和-80℃冰箱冻存,甘蔗原生质体的活力差异不显著,活力均在75%以上,但90 d冻存后复苏,-196℃液氮冻存后复苏比-80℃冰箱冻存冻存后复苏原生质活力强;不同取材部位比较,幼叶冻存30 d后复苏所得原生质体活力较高(达79. 2%),茎尖冻存30 d后复苏所得原生质体活力仅为42.7%。(2)不同的冻存液和不同的冻存温度,细胞第一次启动分裂和形成细胞团的时间差异不显著,一般培养5~6 d,细胞壁基本形成完整,培养6 d后,细胞启动分裂,培养15 d后形成细胞团。不同的材料部位相比较,茎尖酶解所得原生质体再生能力最强,较幼叶酶解原生质体,形成细胞壁的时间早3 d,第一次分裂时间早2 d。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升降式程序降温仪对人胚胎干细胞进行了程序降温保存,并探讨和比较了降温速率、置核温度、保护剂和投入液氮前温度对冻存复苏后胚胎干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e2SO 血清 DMEM(体积比为1:3:6)的保护剂,从0℃开始,以0.5℃/min的速率对细胞悬液降温;至-10℃时对其进行置核,并于-35℃时将其快速投入液氮中保存,复温后效果最佳。冻存复温后细胞存活率可达81.8%,复苏后的胚胎干细胞形态和集落生长方式都与冻前的生长形态相同,且胚胎干细胞标志之一碱性磷酸酶(AKP)反应阳性,同时染色体组型仍正常。  相似文献   

17.
自从Polge(1949)用甘油作为保护剂成功的冻存了Hela和L细胞以来,细胞冻存技术已日趋完善。本文对细胞株的冻存分别采用-70℃冰箱和常用的液氮深低温的方法。定期复苏,测定抗体效价,最后作染色体比较,至今已一年多,其结果令人满意。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方法1.细胞冻存:选择生长旺盛期,形态良好的细胞,按每ml细胞冻存液内含活细胞约1×106个,每支冻存管1ml。细胞冻存管置-20℃冰箱内15小时左右,分别放入液氮和-70℃冰箱内。经不同时期后取出作复苏及抗体效价比较。2.细胞复苏:取出冻存管,迅速浸入37℃水浴中,在1分钟内解冻后转种到已预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液氮冻存鸡红细胞(CRBC)时,不同组成的冻存保护液及不同的降温程序,对CRBC活力的影响来选择最佳的冻存条件。结果表明,含15%二甲基亚砜(DMSO)的不添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具有良好保持冻存CRBC活力的作用。以样品悬置液氮罐口10min→浸入液氮的程序降温,经40℃水浴复苏,CRBC的活力高于90%。CRBC由于廉价易得,是学生人数较多时进行细胞冻存与复苏实验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9.
美洲鲥雄性生殖细胞冷冻保存及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细胞冻存和组织块直接冻存2种方法, 进行美洲鲥(American shad, Alosa sapidissima)精巢细胞的长时间冷冻保存(>250d), 并比较分析2种不同冻存方法对美洲鲥雄性生殖细胞的冻存效果。解冻复苏后用Hochest33342和PI共染细胞核, 分析统计各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显示组织块冻存方法所得精原干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分离细胞冻存的; 而精细胞及其他细胞存活率在2种方法间无显著差异; 特别是, 镜检发现组织块冻存方法所得精子存活率高达93.83%, 说明此冻存方法能同时高效地冻存美洲鲥各期生殖细胞, 包括成熟的精子。同时, 将组织块冻存的美洲鲥生殖细胞用PKH26染色标记后移植到出苗第1天的斑马鱼仔鱼中, 在细胞植入后5d仍能在受体中检测到供体细胞, 且有部分供体细胞能与内源生殖细胞共定位, 表明经过长时间冷冻保存的美洲鲥生殖细胞仍具有生殖细胞特性, 且能整合到斑马鱼受体性腺原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美洲鲥, 或其他洄游性鱼类的生殖细胞发育、培养及种质资源保存等研究工作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是一种在全世界分部很广的淡水水华蓝藻。在实验室长期的研究工作中, 为了使铜绿微囊藻能维持稳定的生理学特征, 通常使用超低温保藏技术长期冻存藻细胞。研究发现, 同时使用渗透性和非渗透性的抗冻剂比只使用传统的渗透性保护剂能显著提高Microcystis aeruginosa超低温保藏的存活率。以三株铜绿微囊藻为材料进行二步法超低温保藏, 对4 种抗冻剂(甲醇、二甲亚砜、丙三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两种降温速率(-1 /℃min、-0.5℃/min), 第一步温度设置(-30℃、-40℃、-80℃)进行筛选; 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计数检测存活率, 并监测冻后相关生理参数、PSII、细胞色素、生长曲线等以确保该方法可保持藻株的活性和生理状态。结果表明, 5%的二甲亚砜和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同时使用时能达到最好效果, 并能保持生理活性与冻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