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种雀形目鸟消化道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铭  柳劲松 《动物学杂志》2008,43(1):116-121
鸟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密切相关。本文对红点颏(Luscinia calliope)、红喉姬(Ficedula parva)、栗(Emberiza rutila)和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4种雀形目鸟类的消化道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种鸟的总消化道长度和各消化器官的长度(胃长度除外),消化道总重量和各消化器官的重量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植食性鸟(普通朱雀)具有相对较长的消化道,而食虫鸟(红点颏和红喉姬)则具有相对较高的消化道重量。实验证明,鸟类不同的食性特征塑造了不同的消化道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老铁山雀形目鸟类秋季迁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4年秋在辽宁旅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鸟类环志和直接观察的方法,对该地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秋季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5年共环志11 040只雀形目鸟类,发现8种保护区新记录种。结果表明,鸟类迁徙高峰大都集中在10月中下旬;气候条件与鸟类迁徙关系密切;不同年份优势种及种群数量均不同;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集群现象,但不同种类迁徙的种群大小又有差别;2004年雀形目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少于前4年,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郑光美 《动物学研究》2004,25(5):377-378
《云南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 (杨岚等编著 )、《云南鸟类志·下卷·雀形目》 (杨岚、杨晓君等编著 )已分别于 1994年 12月和 2 0 0 4年 8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鸟类分类和区系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 ,对于推动我国鸟类学的发展和促进国内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全书记述了云南省有分布记录的非雀形目鸟类 18目 4 1科 340种 ,雀形目鸟类 2 8科 5 0 8种 ,共计 84 8种 (10 74种和亚种 )。所记录和描述的云南鸟类种数 ,比彭燕章等 (1987)《云南鸟类名录》增加 75种。所记录鸟类种数 ,占中国鸟类种数 12 5 3(郑作新 ,2 0 0 0 )的 6 7 6…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地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带法对该地区6种生境类型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45科153种,其中夏候鸟76种,旅鸟38种,留鸟34种,冬候鸟5种。春、夏、秋季均以夏候鸟为主,冬季则留鸟占优势。非雀形目鸟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雀形目。鸟类多样性指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均匀性指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聚类分析表明,春季和秋季鸟类群落结构最为相似。不同季节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亦存在差异,春、夏、秋季的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均最高,而农田和居民区的鸟类群落较为相似。栖息地类型、食物资源及候鸟迁徙是该地区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对扎龙自然保护区6种雀形目鸟类(黄喉鹀、黄眉柳莺、黄胸鹀、虎纹伯劳、麻雀和灰头鹀)的4个血液蛋白位点[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腺苷脱氨酶(Ada)]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研究区6种鸟类在这4个血液蛋白位点上均存在多态性,这6种鸟在Ada座位上均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变异性;黄眉柳莺的群体遗传变异较大,灰头鹀的群体稳定性相对较高;这6种鸟可划分为两大类,黄喉鹀、黄胸鹀、灰头鹀和黄眉柳莺聚为一大类,麻雀和虎纹伯劳聚为另一类,这与6种雀形目鸟类的实际分类地位基本相符;研究区较高的体温调节价和取食压力并未导致6种鸟类血液蛋白的遗传结构产生较大变异,可能是由于该地区雀形目鸟类与外界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从而缩减了其群体遗传上的变异和分化.  相似文献   

6.
千岛湖雀形目鸟类群落嵌套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4月至2007年11月, 采用截线法对千岛湖20个岛屿上的雀形目鸟类种类组成进行调查, 检验其群落是否符合嵌套式分布的格局。此外通过野外直接记录与辨认法对岛屿上的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调查, 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获得鸟类体长、分布宽度和生境专属性等生活史特征参数, 以及采用GIS分析测定岛屿面积和隔离度参数, 进而分析和探讨雀形目鸟类群落嵌套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千岛湖岛屿雀形目鸟类群落呈现显著的嵌套结构, 岛屿面积、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生境专属性对其嵌套结构具显著性的影响。千岛湖岛屿雀形目鸟类存在着选择性灭绝过程; 植物物种丰富度和鸟类生境专属性则通过影响鸟类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对鸟类群落嵌套结构产生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千岛湖岛屿雀形目鸟类群落嵌套格局同时受到栖息地和物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此我们认为应更多地关注那些面积较大和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岛屿, 以及生境专属性较高的种类等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最大的水库铁岗水库的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库区拥有18目42科74属98种鸟类,其中非雀形目鸟类占全部鸟类总种数的39.8%,雀形目鸟类占60.2%。水库内的鸟类包括留鸟52种、冬候鸟34种、夏候鸟10种,旅鸟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省级保护鸟类9种、中国濒危鸟类1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收录鸟类8种、中日协定保护鸟类32种、中澳协定保护鸟类8种。在高度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部分大型水库及周边的水源保护区域可提供多样的栖息地,有助于增加城市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线法与网捕法对黑龙江大沾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大沾河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6目39科203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6科92种,非雀形目鸟类111种,种类较多的科有鹟科、雀科、鸭科、鹬科等.保护区分布的鸟类中,古北种占绝对优势(65.52%),广布种次之(30.54%),东洋界物种极少(3.94%).4种群落类型中,多样性指数排序:湿地>林地>农田>居民点;均匀性指数排序:湿地>林地>农田>居民点;相似性排序:居民点-农田(S=0.25),湿地-林地(S=0.23),农田-湿地(S=0.14)和居民点-林地(S=0.07).  相似文献   

9.
1960年以来,我们在辽宁林区进行以了解食虫鸟类为主的区系调查。在本溪、凤城、清原等地的调查中,发现有四种雀形目鸟类,其居留习性与原记载(郑作新:1958,中国鸟类分布目录Ⅱ.雀形目)有出入,现将观察所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澳门鸟类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2009年在澳门山林和沿海滩涂湿地对鸟类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共记录鸟类297种,加上文献中记录的3种,整理出澳门鸟类名录共300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非雀形目有30科160种,占澳门鸟类总种数的53.33%;雀形目有26科140种,占澳门鸟类种数46.67%.就数量来看,澳门鸟类中的优势种有9种,常见种44种,偶见种96种,稀有种则有151种.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33种.澳门鸟类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07>公约附录Ⅰ的有游隼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us、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和小杓鹬Numenius minutus 3种,属于公约附录Ⅱ的有29种.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列入极危(CR)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和小青脚鹬被列入濒危(EN)鸟类.易危(VU)鸟类有4种,近危(NT)鸟类有5种.本文成果可为今后长期监测和保护澳门鸟类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是岩相潮间带常见种,对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有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本实验对温州沿海14个典型岛屿的158个疣荔枝螺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得到158条长度为672bp的序列,A、T、C、G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23.0%、38.4%、17.4%和21.2%。共检测到保守位点562个,变异位点108个,其中包括简约信息位点57个,单突变位点51个。所有个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8 0±0.029 7,单倍型多样性为指数Hd为0.978±0.006,平均核苷酸差异度为5.328。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5 7~0.011 1之间,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 7~0.010 8之间,不同疣荔枝螺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处于同一水平。霓屿岛和大竹峙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小,洞头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大。共检测到102个单倍型,大部分单倍型聚合为一支,没有形成明显的区系结构,各个岛屿的疣荔枝螺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2.
仙客来软腐病拮抗细菌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出仙客来软腐病拮抗细菌及评价其生防效果。方法通过分离和筛选,从温州泽雅高山基地采集健康的仙客来植株分离到13株内生细菌对仙客来软腐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Y1活性最强且遗传稳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菌株Y1鉴定为芽胞杆菌,将菌株Y1以发酵液灌根方式回接正常仙客来植株,菌株Y1的发酵液处理仙客来软腐病的防效均大于60%以上。结论菌株Y1具有生防的特点,在花卉产业上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温州不同区域泽蛙染色体组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钱晓薇 《四川动物》1999,18(3):111-114
本文报道温州四个不同区域泽蛙( Ranalimnocharis Boie) 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四处泽蛙均为2n=26 (5 +8) , NF=52 。温州市区、乐清、洞头泽蛙在6p 上有一对次缢痕, 文成泽蛙在7p 上有一对次缢痕。洞头、文成泽蛙nos-4、9、11 为SM 染色体, 其余均为M 染色体; 温州泽蛙nos-3、4、8 为SM, 其余均为M 染色体;乐清泽蛙nos-4、9 为SM 染色体, 其余均为M 染色体。通过温州不同区域以及国内外其它地区泽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结果差异明显, 显示泽蛙核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可将其内容物蛋白质、脂类、RNA、循环DNA等生物活性分子由供体细胞转运至受体细胞,对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肿瘤细胞可以主动释放包括外泌体在内的胞外囊泡进入周围微环境。血管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研究发现,蛋白或非编码RNA在不同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中存在特异性表达的现象。肿瘤外泌体将其内含的非编码RNA以及蛋白转运至内皮细胞,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进而提高内皮细胞的活性,促进其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以青钱柳为材料,通过热水浸提,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得到纯度大于90%的青钱柳黄酮和三萜。继而采用体外厌氧粪样混合培养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评价青钱柳黄酮和三萜对于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青钱柳黄酮和三萜类物质能有效促进肠道中有益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而对于梭状菌和拟杆菌则有抑制作用,同时未显著影响肠道总菌群的数量。研究表明,青钱柳中的黄酮和三萜类物质,对于改善人体肠道环境、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温州市5家医院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9年温州市5家医院不动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除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外,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几乎都超过50%。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超过50%。结论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应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2022年9月和2023年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仰义水库分别采集到1条脊蛇属(Achalinus)物种幼体尸体标本(标本编号分别为2022AZJLCN1和2023AZJLCN2)。形态上它们分别与黄家岭脊蛇(A. huangjietangi)和云开脊蛇(A. yunkaiensis)接近。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最大似然树结果,两蛇样本序列分别与这两种脊蛇聚为一个支系;2023AZJLCN2标本与云开脊蛇的遗传距离为0.10,低于中国境内分布脊蛇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0.12~0.16);2022AZJLCN1标本与黄家岭脊蛇的遗传距离为0.09,在黄家岭脊蛇种内遗传距离(0.04~0.12)范围内。综上,鉴定2023AZJLCN2标本为云开脊蛇,2022AZJLCN1标本为黄家岭脊蛇。此前记录云开脊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和广西,本次在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的发现为浙江蛇类新分布记录种;黄家岭脊蛇分布于安徽和浙江,此次在在温州市鹿城区的发现是温州市首次新分布记录。这两种脊蛇的新分布记录提示它们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李婧  黄璐  严力蛟 《生态学杂志》2016,27(6):1785-1794
“珠江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情况对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真实发展指标(GPI),评估了1995—2012年中国“三大经济模式”下广州、深圳、温州、苏州、无锡、常州6个典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6个城市的GDP呈指数型增长,但GPI在1995—2005年间并无增长,2005年以后才开始上升,GPI与GDP的差距越来越大;“珠江模式”虽然经济增长迅猛,但经济、社会、环境损耗突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分配不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温州模式”人均GPI后期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发展后劲不足,贫富差距突出,社会账户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苏南模式”虽然资源消耗较为突出,但各类损耗处于中等水平,经济增长迅猛,社会账户水平稳步提高,GPI所反映出的真实发展水平也较高,相对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三大经济模式”应持续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与社会三大方面,而“珠江模式”、“温州模式”应更积极地寻求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认知情况及其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为医务人员加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2010年3月-4月温州地区居民888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地区人群对甲流及其疫苗的认知程度平均得分为15.69分,处于中低水平,各年龄段、各职业人群在认知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走访的113名70岁以上的老人在甲型H1N1信息上欠缺认识。调查对象中50.5%人群对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持质疑观望态度。调查对象中共115人已接种疫苗,13人出现不良反应,占11.3%。结论甲流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温州地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了解欠缺,而且群众的信任度不高,因此仍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老年人的预防宣教。JP  相似文献   

20.
温州市第三代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仲惺 《昆虫知识》2000,37(5):260-262
第 3代二化螟大发生是由防治第 2代时失去最佳防治适期 ,而使其绝大部分幼虫存活下来 ,成为第 3代有效虫源所致 ;二是发生时间早 ;三是早稻收割期天气差 ,使 2代向 3代的转化率提高。1998温州市第 3代二化螟大发生正是由于上述 3个原因综合的结果 ,发生面积达 13.5万公顷 ,占当年晚稻面积的 95%以上 ,防治面积达 18万公顷 ,为该市近 10年来所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