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猪肉产品为例,利用在陕西省西安市调查的392份消费者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偏好异质性约束下消费者的质量认证标签信任水平对其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79.08%的受访者至少知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中的一种,31.63%的受访者购买过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猪肉;消费者对带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猪肉的质量安全信任水平较高,但对这3种质量认证标签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呈现出差异,质量安全偏好型消费者对质量认证标签的质量安全信任水平显著影响质量认证猪肉购买行为,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质量认证标签的质量安全信任水平并不显著影响质量认证猪肉购买行为。最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产品购买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江西省233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口感、品牌、价格、健康信任等产品属性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产品搜寻属性如品牌对绿色大米购买发生率有显著影响;价格属性则是显著负向影响购买发生率;产品经验属性如口感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农产品购买。(2)产品信任属性内在调节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即消费者对优质大米健康等内在质量属性更信任时,更可能发生购买行为。(3)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调节了产品属性与购买概率的关系,即相比低产品认知,高认知的消费者品牌的影响效应更大,口感对购买概率的影响更小。(4)消费者收入越高、中青年、家庭有小孩、学历高显著提高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概率。  相似文献   

3.
马奔  严冬  温亚利 《生态学报》2023,43(10):4202-4211
国家公园内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严重,建立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机制是减缓冲突的重要举措。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为例,分析建立国家公园以及农户风险偏好对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探讨冲突程度和制度信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国家公园显著增加了农户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购买意愿,而农户风险偏好对保险购买意愿会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冲突程度和制度信任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冲突程度和制度信任均对农户保险购买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建立国家公园显著增加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严重程度,进而对保险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建立国家公园显著降低了农户制度信任,进而对保险购买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农户风险偏好对野生动物肇事损失程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进而对保险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农户风险偏好对制度信任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研究提出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拓宽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资金来源,开展社区共管、地役权补偿等措施提升社区信任以及建立基于农户自主防护行为的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市6个城区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数据,选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消费者“三品”认证猪肉购买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人购买过带“三品”认证标签的猪肉;认证可追溯性信任、家庭人均月收入、可追溯体系认知、放心肉工程认知、猪肉购买成员、年龄和猪肉消费比重显著影响消费者“三品”认证猪肉购买行为的显著因素。从企业、政府角度提出了提高消费者信心和购买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农产品消费调研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居民对农产品安全的认知来源和认知现状,并从产业链环节和危害程度两个维度探讨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担心原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关注程度很高,总体评价是较为不安全;农产品生产特性、消费者购买经验、媒体曝光度、消费者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担心程度。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农产品市场的有序稳定。  相似文献   

6.
识别消费者橄榄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能够为扩大橄榄油消费市场、推动橄榄油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合理行为理论,构建消费者橄榄油购买行为理论模型,运用成都市346名消费者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橄榄油购买经历和购买数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橄榄油的口感以及信息获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经历的显著因素,而消费者的年龄、家庭月收入、橄榄油的口感和促销活动则对消费者购买数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由此提出加强市场营销的针对性、提升橄榄油的品质、加大市场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浙江省网络食品消费者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消费者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食品购买卷入程度和食品安全知识间接正向影响风险感知能力,信任程度直接正向影响风险感知能力;结论:对监管的建议是加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强化食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引导媒体正确报道,对网络消费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以此提升消费者的信任程度,提升消费者风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油茶籽油是兼具药用、保健功能和高营养价值的高端食用油,因而具有良好的商业推广前景。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是“中国油茶之乡”,近年来茶油产量急剧上升。明确了解消费者对茶油认知和购买行为可为生产者和政府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玉屏县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及分析表明:1)茶油价格、消费者口味、受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对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2)消费者对茶油功效了解度低;3)购买茶油的渠道主要是托人找散户茶农购买粗加工的茶油。提出应对措施是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依托旅游景区提升知名度、提高油茶林产量等途径促进消费者对茶油的认知和购买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期开展的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消费者对冷鲜猪肉的认知和购买意愿。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消费者对冷鲜肉的认知十分欠缺,这成为影响城市居民购买冷鲜肉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消费者进行冷鲜肉的品质与安全属性培训可提高其购买意愿。研究结果对我国冷鲜肉市场的推广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非洲猪瘟的爆发为我国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459位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非洲猪瘟风险背景下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期间,消费者猪肉购买行为显著下降;农村消费者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程度更高;认为非洲猪瘟会产生人畜交叉传染的感知风险是非洲猪瘟爆发期间影响消费者猪肉购买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家庭成员越多,受非洲猪瘟对购买影响的程度越大。对此,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媒体应坚持公正报道、企业要严把猪肉质量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考察属性评价、标签信任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北京市744个消费者调查数据,采取双边界二分式CVM研究消费者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有机大米支付金额受消费者对有机大米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属性上的评价与消费者对有机标签信任水平正向的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的均值为21.2元/kg,95%置信区间为18.64~25.18元/kg。有机大米企业可在营销宣传时强化食品安全属性和环境保护属性,并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提升消费者对有机标签的信任水平,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消费者对碳标签蔬菜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对推进低碳蔬菜生产,有效发展低碳蔬菜市场,促进农业节能减排,以及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碳标签蔬菜认知和购买因素,发现性别、是否有未成年子女、消费习惯、环保意识会对碳标签蔬菜的认知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环保意识、碳标签蔬菜认知水平会显著影响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碳标签蔬菜,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国27个省份42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采用Logit和Ologit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和网购频率的因素。结果显示:性别、收入、对农产品新鲜度的重视程度、对朋友推荐的重视程度、对网上生鲜农产品质量认证标识的相信程度以及网购频率会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鑫 《生物技术通报》2018,24(11):49-53
以北京及伯明翰地区大学生为例,就消费者对于乳品产业的安全的信任度展开调查。利用Survey Monkey软件共收集电子问卷368份,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频率分布、列联表分析、Kruskal Wallis(KW)Test、Mann Whitney Test。结果表明:伯明翰地区消费者的人均奶制品消费量远大于北京消费者。伯明翰地区消费者在巴氏杀菌奶、黄油和奶酪品类的消费量较大,而北京地区奶制品消费量较大的品类包括UHT牛奶、奶油、冰激凌。影响伯明翰地区消费者进行乳品购买的主要因素包括价格、营养价值、风味、货架期;除上述影响因素较大外,北京消费者还会受到广告、促销行为、包装设计、家人及朋友推荐等因素的影响。北京消费者更加关注乳品三聚氰胺(60.5%)、乳品造假的安全问题(69.3%),而伯明翰地区对于乳品本身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更加关注动物福利的问题(29.8%)。北京地区消费者更加相信进口乳品的安全,而伯明翰地区消费者,特别是伯明翰地区的英国人对于本土乳品的信任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肉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肉鸡产业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鸡肉消费处于低迷期。增长消费者消费信心是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养殖户的信任程度、焦虑特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以及年龄、性别、收入和有无孩子等个人特征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省465名农村家长为例,探究其态度、营养认知及购买行为对儿童零食消费的影响。家长虽重视儿童零食安全问题,购买零食不理性的占比却高为84.8%。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关注度”、“安全、营养认知”及“家庭年收入”会显著影响儿童是否偏好不健康零食,故需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整顿儿童零食市场环境,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规范儿童零食广告。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草莓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事件为案例,采用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事件中消费者的风险认知和消费意愿。研究表明:消费者对草莓乙草胺残留超标报道的认知程度高,消费意愿显著降低;消费者对后续农药残留超标被否定的报道认知程度低,消费意愿恢复缓慢。消费者的个体特征、消费偏好、风险信息认知程度对事件初期消费意愿的降低和事件后期消费意愿的恢复都有显著影响。针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发布、交流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膳食安全视角分析了当前农民几种食物消费不足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利用351份来自四川盆地农民的膳食回顾调查问卷和似不相关回归(SUR)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食物可获得性方面,经济可获得性对当前农民消费不足的多种食物具有显著影响,而购买可获得性和家庭自产只对部分食物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特征因素方面,成员健康对多种食物消费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只对部分食物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购买决策者偏好及对膳食安全的认知对多种食物消费均有正向影响;替代性食物在7天内并不是相互替代而是互补的关系,但显著性水平略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现状,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科普宣传提供数据支撑及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对我国23个省市的318个县/区的9 800名消费者随机进行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9 719份有效问卷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075人(31.7%)、认为对转基因食品一般了解的有3 168人(32.6%)、认为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476人(35.7%);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有3 954人(40.7%)、不清楚是否安全的有3 488人(35.9%)、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有2 277人(23.5%)。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转基因食品时,18.6%表示会购买、34.9%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而有46.4%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户籍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农村的转基因食品科普宣传;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华中、华东、东北和西部等4个地区8个城市的1 065名消费者为调研对象,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态度、风险认知及风险交流意愿等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习惯地区差异不显著,态度和认知在某些地区存在差异性,影响主动交流意愿的因素为消费者个人收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关注度以及对“热点问题的专业性解读”、“风险防控科普知识”、“风险对健康的影响”、“风险发生的机理知识”、“风险监测与评估的相关情况”、“国家风险管理的政策法规”、“国内外有关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地区差异的风险交流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