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产地与不同部位有柄石韦的总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有柄石韦粉末经脱脂、碱水提取、除蛋白、沉淀等分离后得到总多糖.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有柄石韦的总多糖含量不同,山东胶东产有柄石韦叶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山东济南、云南昆明、山东蒙山,而市售石韦含量最低.有柄石韦总多糖含量在叶中最高,而根茎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有柄石韦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在全草中云南昆明产的有柄石韦总黄酮含量最高,山东济南产的有柄石韦所含黄酮成分最低;有柄石韦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根中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HPLC法对有柄石韦及华北石韦中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以控制石韦药材质量,建立石韦药材中绿原酸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对有柄石韦及华北石韦中绿原酸及木犀草素的含量进行比较以及对不同浸提物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方法:用hypersil ODS-2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9∶91),检测波长326 nm,流速1 m L·min-1。结果:各峰可较好的分离,有柄石韦中绿原酸的含量可达到1.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有柄石韦及华北石韦中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品种石韦的总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取9种石韦经脱脂、除杂、超声水提、除蛋白、脱色、离心等得到总多糖溶液,再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在490nm处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石韦多糖含量不同,庐山石韦总多糖含量最高,有柄石韦和石韦含量次之,西南石韦含量最少,其他品种石韦含量不高但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测定,评价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有柄石韦醇提物清除DPPH·的IC50为75.82 μg·mL-1,清除·OH的IC50为46.30 μg·mL-1。有柄石韦醇提物清除DPPH· 的能力强于抗坏血酸,清除·OH的能力弱于抗坏血酸;同时,其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抗坏血酸。该结果说明有柄石韦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卷叶黄精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卷叶黄精根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卷叶黄精对所选10种植物病原菌中的7种呈现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而且各萃取物的抑菌菌种各不相同,其中正丁醇萃取物对4种病原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水浓缩物仅对1种病原菌有抗菌活性,而石油醚萃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没有抗菌活性;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褐腐病、玉米大斑病、棉黄萎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261.26、376.03和430.05μg.mL-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番茄黑霉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386.00和865.75μg.mL-1,各样品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卷叶黄精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对有柄石韦中绿原酸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有柄石韦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有柄石韦中绿原酸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料液比1∶13 g·mL-1,浸渍时间50 min,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20 min。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柄石韦中绿原酸的提取率,方法可行,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8.
3种木醋液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玉米芯木醋液(Y)、松塔木醋液(S)和核桃枝木醋液(Z)的化学成分,并对木醋液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木醋液主要由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组成,醇类和酯类等含量较少.其共有化合物有38种,占各木醋液总化合物种类60%左右,且共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之和占各木醋液总含量的80%左右.3种木醋液对20种供试植物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除柿子炭疽病原菌、棉花枯萎病原菌、葡萄炭疽病原菌和白菜黑斑病原菌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Y>S>Z.Y和S对黄瓜炭疽病原菌和柿子炭疽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77.04%和71.61%.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对有柄石韦中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为有柄石韦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有柄石韦中多糖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黄酮纯化中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萃取溶剂萃取次数溶剂用量萃取时间。有柄石韦中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萃取溶剂为正丁醇,萃取时间30 min,溶剂的量为200 mL,萃取4次。实验验证该工艺可行,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氮磷钾3种养分对有柄石韦生理及有效成分绿原酸合成积累的影响,该研究以有柄石韦组培苗为材料,分别用低养分(不施肥:N0,P0,K0)、正常施肥(N:0.20 g·kg-1,P:0.15 g·kg-1,K:0.15 g·kg-1)和高养分(N1:0.40 g·kg-1,P1:0.30 g·kg-1,K1:0.30 g·kg-1)3个浓度梯度,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NPK、N0PK、N1PK、NP0K、NP1K、NPK0、NPK1,测定不同处理下有柄石韦的抗性生理指标、绿原酸(CG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1)氮磷钾肥对有柄石韦的抗性生理有显著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高氮和低钾处理中活性显著增加,而3种养分的低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均会导致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上升。(2)不同养分水平氮、磷和钾对有柄石韦CGA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正常施肥的CGA含量最高,达到12.92 mg·g-1; 高钾施肥的CGA含量最低,为7.79 mg·g-1; 钾肥对CGA含量影响最显著。(3)CGA合成关键酶活性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差异显著,CGA含量与奎宁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QT)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莽草酸羟基肉酰转移酶(HCT)活性显著负相关,HQT、4CL和HCT是导致CGA含量差异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为有柄石韦药材的人工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对有柄石韦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有柄石韦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有柄石韦中多糖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水浴温度在多糖提取中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有柄石韦中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超声温度40℃,提取时间60 min,料水比1∶8 g/mL,水浴时间130 min。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有柄石韦中多糖的提取率,方法可行,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大戟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与宿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的内生菌资源,以大戟和其内生真菌作为材料,以一株乌桕来源的内生菌作为对照,研究自身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用植物的内生菌在抑菌作用上和宿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戟内生菌镰刀菌E5有抑制宿主受试病原菌的作用,并在活植物体内表现出对受试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其抑菌能力受宿主成分刺激而加强,而宿主成分对受试病原菌无抑制作用,乌桕来源的内生菌链隔孢S12无抑制受试病原菌的作用.内生菌E5需要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才能产生抑菌作用,抑菌活性最大产生时间和生物量最大值不同时出现.内生菌E5的抑菌能力受到pH、温度、紫外线影响.大戟内生菌E以上特点,体现了其与宿主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单菌丝挑取法,从采自3个不同地点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叶和茎部中分离出16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9株能够抑制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其中4株菌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大于同样条件下拮抗培养的瑞氏木霉的抑菌效果.与苹果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两点对峙培养,经镜检发现,与拮抗内生菌一起培养的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和断裂.可见,银杏中的内生真菌对苹果腐烂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双歧啤酒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琼脂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MIC法)测定双歧啤酒及其处理物(加热、不同pH)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同时用某市售啤酒作为对照。结果双歧啤酒及其处理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双歧啤酒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活性强于市售啤酒。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了药用植物温郁金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L18对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的抑菌谱及其拮抗机理。结果表明,Chaetomium globosum L18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但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制率最高可达到92.9%;抑菌机制结果显示,竞争作用和重寄生作用是其主要的拮抗机制之一;发酵产物抑制作用测定发现,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L18能够分泌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可引起病原菌菌丝菌丝膨大成串珠状,分枝增多,分枝顶端膨胀后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产生溶菌作用;使分生孢子萌发畸形,萌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风信子中抗青霉素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用初筛培养基培养,从风信子叶子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内生菌,进行离体培养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所筛选的菌株的发酵产物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发酵液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苹果干腐病原菌和烟草赤星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是94.8%和93.8%,而菌体内的活性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高的活性,对苹果干腐病原菌、烟草赤星病原菌和苹果轮纹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半边旗和阴地蕨粗多糖抗鱼病病原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种方法提取阴地蕨和半边旗多糖,并利用圆形纸片法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阴地蕨和半边旗多糖提取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3种鱼病病原菌的活性,阴地蕨多糖提取物对肠炎病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mg/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部位的石韦药材中的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对药用石韦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60%乙醇超声提取不同石韦粉末,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510 nm波长处测吸光度,分析不同石韦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部位的石韦中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本实验对不同石韦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分析,为石韦药材品种的鉴别和质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细菌的带电现象与其生长环境选择、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系。通常认为,生理情况下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具有阻止病原菌侵袭肠粘膜及抑制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屏障作用。我们曾发现某些病原菌和非病原菌具有不同的带电现象,此可能同病原菌的致病性及  相似文献   

20.
喜树内生真菌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喜树健康组织叶、茎以及果实中经过分离、纯化共得到26株内生菌株。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这26株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抑菌试验结果显示:26株菌株中有22株喜树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XSY10的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强,达到了74.97%。水稻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菌株XSY10次生代谢产物7d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34.77%。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喜树内生真菌XSY10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