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灭活甲肝疫苗存放37℃1周后的免疫原性甲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传染病。在美国1989年统计的56773例病毒性肝炎中,50%是甲型肝炎(HAV),每年的最低发病率为23.1/10万,为了更方便地执行预防甲肝免疫程序,作者对灭活甲肝疫苗在37℃存...  相似文献   

2.
急性肝炎时,患者胆囊壁出现增厚、水肿等改变.为了探讨胆囊壁的改变与转氨酶之间的关系,对本院2005年1月~2008年8月诊断为急性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的8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狨猴保护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精制甲型肝炎 (甲肝 )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 甲型肝炎病毒 (YN5株 )经Vero细胞培养制成精制甲肝灭活疫苗 ,采用普通狨猴进行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结果  7只狨猴均有特异性抗体产生 ,无血清酶活性升高和肝组织学病理改变 ,接种疫苗的狨猴能抵抗甲肝病毒强毒 (Han ZD)株的攻击。但是 ,对照组狨猴均出现血清酶异常升高和肝组织学病理改变。结论 甲肝灭活疫苗 (YN5株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与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选育成功一种特异性强的甲肝减毒疫珠。先后为500位没有感染过甲型肝炎的健康人接种了这种活疫苗,以预防甲肝病毒感染和发病。经接种后观察,有98%以上的人产生了可长期预防甲肝发病的特异性抗体。此研究在我国甲肝减毒疫苗研究领域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犁2005年甲型肝炎病毒流行株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2005年新疆伊犁甲型肝炎病毒(甲肝病毒)流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了部分甲肝病人血清标本,用国际上通用的甲肝病毒结构区基因VP1-2A分型引物,经核酸提取,做RT-PCR,序列测定,对甲肝病毒基因进行分型研究,并对甲肝病毒在甲型肝炎(甲肝)病人血清中存在的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甲肝病毒核苷酸序列变异在0~3.2%之间,分为不同的基因簇,但都属于1A亚型(同一基因亚型间核苷酸序列变异小于7.5%);氨基酸序列几乎相同.甲肝发病8周后的病人血清中仍能检测到甲肝病毒.结果说明该流行区有多株甲肝病毒存在,其传染源可能有多个传播途径,当人群免疫水平较低时,可引起甲肝流行.甲肝病毒在病人血液中可存在较长时间.这些工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甲肝病毒溯源研究及有效控制甲肝病毒流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黄岩  陈松旺  戴洁  张平洋 《生物磁学》2011,(7):1298-130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囊功能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由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经胆囊管排入胆囊,随着进餐后消化的需要,胆囊收缩将胆汁排至总胆管并入肠,参与消化脂肪。胆汁含有胆汁酸盐、胆固醇、磷胆及水分。且各种成份比例是一定的,保持着胆固醇的乳化、溶解状态、当胆固醇含量比例偏高时则易形成胆固醇结晶和沉淀,即所谓的结石。而胆固醇沉淀又可刺激胆囊粘膜,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的慢性炎症还会使脱落的上皮细胞及滋生的细菌进一步成为结石的核心而促使胆固醇进一步沉积。因此胆囊炎和胆石症常同时并存。患了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症,患者可有腹胀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对甲型进行早期诊断,是特异敏感而实用的方法。1981年美国ABBOTT公司HAVAB—M EIA药盒问世以来,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也有不少单位建立了同类方法,但国内目前仍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批量生产的甲肝诊断试剂盒供应。  相似文献   

10.
王之江  赵侠 《生物磁学》2005,5(1):38-39
本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995年9月至2003年12月经治疗的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胆囊除术是最常用的选择,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应及时诊断,合理用药,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式的正确选择,胆囊三角的正确解剖,可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995年9月至2 0 0 3年12月经治疗的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胆囊摘除术是最常用的选择,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应及时诊断,合理用药,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式的正确选择,胆囊三角的正确解剖,可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直接从甲肝病人急性期粪便中分离培养出一株甲型肝炎病毒(S_(84=1))。该毒株无致细胞病变作用,具有产量和毒力较高(10~(-6.5~(-7)))繁殖周期短(7天左右)的优点,可作为生产甲型肝炎诊断试剂和研制甲型肝炎疫苗的侯选毒株。  相似文献   

13.
将甲肝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甲型肝炎病毒在Vero细胞中进行适应性培养 ,选育高滴度适应株应用于甲肝灭活疫苗研究。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 ,测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 ,满意后按WHO推荐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规程进行灭活疫苗试制研究。经Vero细胞 14次适应性传代后 ,病毒抗原滴度可高达 1∶2 5 6 0 ,感染性滴度为 8.2 3LogC CID50 /ml。试制的灭活疫苗HPSEC检测在 2 80nm时仅有一个高峰 ,SDS PAGE电泳 ,在 2 2kD、2 6kD和 33kD处有三条蛋白带 ,和HAVVP3、VP2和VP1的位置相同。ICR小鼠效力试验表明疫苗剂量 16 0 0EU/ml与Merck疫苗5 0U效果相似。通过研究获得了Vero细胞甲肝病毒适应株YN5株 ,初步证明可作为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14.
潘留勇 《蛇志》2017,(3):325-326
目的分析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胆囊手术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126例,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胆囊大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较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26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24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无死亡患者,手术时间为30~170 min,平均103 min,术中出血5~70 mL,平均45 mL。平均住院时间3~11天,平均6.46天。随访3月~36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获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一月十九日起,上海出现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暴发流行,其来势之猛、影响之大、患病人数之多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截至三月十八日,累计发病人数达292301例。由于社会各方通力协作,疫情已得到控制。本文试就甲肝的致病原因、病原体特点、流行状况及预防等有关知识作一简要介绍。 (一)甲肝与毛蚶去年上海的甲肝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和核酸杂交试验,均确认是由于食用藏匿有甲肝病毒的毛蚶所致。调查发现,患者中87—90%有食毛蚶史,其患病危险性竟比正常者高23.48倍。另从毛蚶的鳃和消化腺中  相似文献   

17.
甲型肝炎(甲肝)病毒基因全部开放读码框架cDNA重组于痘苗病毒天坛株DNA的HindⅢM片段,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MS11HAV25。用10~7PFU或10~8PFU病毒量皮内免疫家兔,能诱生甲肝病毒抗体,其滴度与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及间隔有关。组织培养中和试验表明,该抗体具有中和甲肝病毒的能力。VMS11HAV25的免疫效果似优于本实验室已报道的另一株甲肝病毒基因重组于TK区的重组痘苗病毒Re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可否作为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的病毒灭活验证试验方法。方法根据甲肝病毒(HAV)L-A-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5条基因特异性引物,提取HAV基因组RNA,应用设计的正向引物进行反转录,再进行两轮PCR扩增,通过检测HAV复制过程中的负链中间体,对甲肝灭活疫苗灭活验证试验方法进行探讨,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肝灭活疫苗HAV灭活验证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对HAV负链RNA特异、敏感。通过方法学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利用此方法对5批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进行检测,结果全为阴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肝灭活疫苗HAV灭活验证试验测定结果相同。结论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作为检测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HAV灭活验证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胆囊细菌L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培养法从常规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组织、胆汁及胆石中分离细菌L型,获得了86.02~100%的检出率。胆囊检出的细菌L型绝大多数是稳定L型,在常规细菌学培养基或L型高渗透压琼脂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可见的生长现象。沸水浴10分钟可杀死胆囊或胆结石中的细菌L型,多种抗生素能抑制胆囊细菌L型的生长。细菌稳定L型在胆囊中如此广泛存在,可能是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和SL7)分离甲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我国建株的两株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和SL7),以35℃为培养温度,直接从急性期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患者粪便中分离到4株病毒。该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符合甲肝病毒的增殖特性,经免疫荧光阻断、免疫电镜及中和试验等特异性鉴定,证实为甲肝病毒。原始分离时的比较研究还显示,2BS株人二倍体细胞支持甲肝病毒增殖的能力似较SL7细胞佳。该4株病毒现已在2BS细胞稳定传代,感染滴度较高,被用于减毒活疫苗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