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北辽东本溪寒武纪三叶虫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蜕壳标本完好地保存了头盖向下翻转的蜕壳状态,为寒武纪Redlichia的蜕壳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此标本自由颊未保留,胸尾相连,头盖与胸部分离,头盖向下翻转,基本保持原位,为原地埋藏的蜕壳标本。蜕壳过程如下:面线裂开,头盖耸起卷曲并翻转,与胸部分离,胸部扭动,虫体摆脱老壳向前爬出。此蜕壳方式在McNamara(1986)报道的澳大利亚寒武纪Redlichia的蜕壳类型中并未出现。  相似文献   

2.
贵州东部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凯里组中上部保存了大量褶颊虫类三叶虫Xingrenaspis xingrenensis蜕壳标本,为揭示这类三叶虫的蜕壳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对比分析X.xingrenensis 106块蜕壳标本后分为如下3种保存类型:类型Ⅰ(63块),轴背构造(头盖、胸甲及尾板连接保存),未见活动颊及头甲的腹部结构;类型Ⅱ(2块),胸尾保持连接状态,头甲自头胸结合处断开后向后翻转180°,活动颊及头部腹面结构缺失或压于胸甲之下;类型Ⅲ(41块),头盖及胸尾连接保存,活动颊脱开在虫体周围或压于胸甲之下。从这3种保存类型中发现X.xingrenensis蜕壳方式不仅有通过头部缝合线打开产生的前蜕壳口来进行,也存在由头胸结合处的断口来完成蜕壳行为。从埋藏学方面来看,因蜕壳而形成的独特外壳组合的保存必须在静水沉积环境中,大量X.xingrenensis蜕壳标本的发现为凯里生物群为原地(近原地)埋藏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凯里组中保存了大量三叶虫化石, 并见有众多三叶虫蜕壳记录。本文从308块贵州东方褶颊虫(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中选取出25块蜕壳标本进行研究, 根据头盖、活动颊及腹边缘板等结构单元的保存状态将这些标本归为Somersault模式、Harrington模式及Henningsmoen模式, 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简要讨论。E. guizhouensis蜕壳标本的保存模式常表现为活动颊与腹边缘板连接为一个整体从头甲中脱落后置于老壳之下或四周, 头盖多与胸甲保持连接状态或轻微裂开。现有材料表明E. guizhouensis主要通过头部缝合线(面线及腹边缘线)的断开来完成蜕壳, 由于在蜕壳过程中不同的运动方式而形成以Somersault模式、 Harrington模式及Henningsmoen模式保存。文中通过对E. guizhouensis蜕壳标本的保存模式、蜕壳方式及蜕壳过程进行阐述, 为褶颊虫类三叶虫的蜕壳模式及蜕壳过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产于贵州剑河县八郎松山剖面“清虚洞组”的褶颊虫类三叶虫丹寨南皋盾甲虫Nangaops danzhaiensis (Zhou in Lu et al., 1974)化石标本共36块, 通过对化石的详细观察将其保存状态分为3种: 32块为完整保存的状态, 身体各部分没有发生移位; 3块标本头部均没有活动颊保存; 1块标本头部没有活动颊保存, 第4–11节的胸节左右位置出现活动颊, 与胸节重叠, 于背甲之下。活动颊的颊刺朝向头盖方向, 明显经过180°的翻转。根据化石保存状态判断后4块为蜕壳标本, 推测蜕壳过程如下: 面线开裂, 海水进入体内, 活动颊和腹边缘板向下翻转, 新虫体爬出, 留下老壳。三叶虫蜕壳是原地埋藏的证明, 本文描述的Nangaops danzhaiensis 的蜕壳现象, 为剑河生物群是原地埋藏为主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Leonaspis guangxiensis Zhou in Zhou and Liu,1977的蜕壳埋葬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乃仁  张轼 《古生物学报》2006,45(1):108-111
在广西南丹罗富的塘丁组上部,Ductina(Illaenula)vietnamica Maxi mova层之下采到一块Leonaspis guangxiensis Zhou in Zhou and Liu,1977较完好的蜕壳后的原地埋葬标本,标本上反映了它的面线起机能作用,在蜕壳时裂开,在蜕壳过程中,头盖、活动颊、胸节2、3节的裂开并错动,尾部掀开并被推移到左侧。  相似文献   

6.
李泉  彭善池 《古生物学报》2006,45(4):540-548
安徽淮南八公山地区寒武纪毛庄-徐庄期地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在老鹰山剖面徐庄组底部的紫色页岩内所采集大量三叶虫标本中发现的一种新的三叶虫,命名为Huaiaspishuainanensisgen.etsp.nov.,它代表了一个尚未描记的且科级分类位置待定的新属新种。该三叶虫特点突出,是头部特征极度消隐且不具眼、眼叶、眼脊的“盲三叶虫”。该三叶虫为小尾型后颊类,主要特征为:壳面光滑,背壳呈次椭圆形,头盖半圆形;头鞍呈钟形向前收缩;背沟浅,仅在侧光下可见;活动颊平滑宽大,具有宽阔的活动颊刺;胸部由14节组成;尾部中轴粗壮,无边缘沟。  相似文献   

7.
桨肋虫的卷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桨肋虫(Remopleurides Portlock,1843)是奥陶纪常见的三叶虫。(1974)统计过桨肋虫的种,大部分产于中、上奥陶统。绝大部分的描述,都是根据分散的头部、胸部和尾部。 Whittington(1950)曾详细地描述了桨肋虫的各种构造。(1961)描述了 Remopleurides pisiformis的卷曲标本,但胸后部及尾节保存不好。(1975)描述了一些保存零散的标本。一些国家的学者研究了不少酸解泡出的标本(如Webby,1973;Bergstrom,1973;Chatterton and Ludvigsen,1976),虽然保存完整的很少,但对头部腹边缘、颊角腹边缘、肋腹边缘和尾腹边缘的构造,基本上已经清楚。Bergstrom(1973)在论三叶虫形态、生活及分类时,专门讨论了桨肋虫的卷曲,但所用标本卷曲不完善。Beoep(1948)描述了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8.
Hypermecaspis(三叶虫)的蜕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只在浙江江山早奥陶世印渚埠组顶部的Arenig期发现有Hypermecaspis asiata Han一个种。文中的Hypermecaspis采自江山横塘塘及竹余,和江山城北4km公路两侧的印渚埠组顶部。仅有少数标本保存有头盖,大部分只保留有自由颊、胸与尾,极少相对移位,应为原地理葬标本,所发现的Hypermecaspis几乎全为况壳标本。面线起机能作用,面线裂开,头盖与胸部分离,头盖 表  相似文献   

9.
Ductina vietnamila Maximova产于广西南丹罗富中泥盆统下部塘丁组上部,三叶虫化石多为原地埋葬,其中有一些为蜕壳标本。蜕壳构造的特征是:头胸分开,头前移并沿轴向错开、翻转180°;胸节基本按序排列,有时后两三个胸节前倾;胸与尾多分离,沿轴向微错开,有时尾向后翻转180°。  相似文献   

10.
杨杰 《化石》2003,(3):19-21
古生物爱好者都十分熟悉三叶虫化石 ,在他们收藏的标本中 ,残缺不完整 ,不甚满意的那一块 ,也许却恰好是古生物工作者十分珍视的蜕壳标本 ,三叶虫蜕壳标本不仅为我们了解三叶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清晰线索 ,同时还是古生物学家判断化石埋藏类型的最佳证据 ,对深入研究化石生物与当时环境因素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三叶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背甲虽然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却也限制着虫体的生长。因此 ,三叶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一样具有周期性的“蜕皮现象” ,也就是在脱去旧表皮、换上新表皮的间隙时间内进行体积增长。从对现生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三叶虫的头尾搭配问题的讨论对"也论Protaitzehoia Yang三叶虫的分类位置"一文中置于原太子河虫属的某些尾部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认为插图2中的尾(K),由于缺少宽而下凹的尾边缘,应属于Stephanocare Monke,1903一属的尾部;插图2中的尾(L)的归属尚难定论.将原太子河虫属的头盖、活动颊、尾部、唇瓣与Cheilocephalus Berkey,1898属的头盖、活动颊、尾部、唇瓣对比后,认为原太子河虫属应归属Cheilocephalidae Shaw,1956.  相似文献   

12.
描述Plagiolaria nandanensis Chang的头、胸肋和尾的腹边缘,指出它的颊角腹边缘与Phacops guang-xiensis Chang近似,头前腹边缘宽,并靠后。胸肋腹边缘保存较好,肋腹边缘上的潘杰尔脊形态变化不大,但前后则有微小差异。尾腹边缘分两部分,在近外侧有一较明显的凹槽,这是当三叶虫卷曲时与头腹边缘结合的相适应的构造。没有发现卷曲标本,在南丹,90%以上几乎全是蜕壳标本,头与胸尾部分离。但是从腹边缘构造看,比Plagiolaria具更完善的卷曲能力,像其他的phacopids一样,头与尾的结合相当完善,胸肋末端在卷曲时插入头颊角腹边缘的锯齿形沟中,各肋端以其腹边缘上的潘杰尔脊挡住后一肋端的前缘。  相似文献   

13.
贵州金沙寒武系牛蹄塘组产出大量古盘虫类三叶虫化石,包括分离头盖、尾部和完整背甲。依据标本中具分类鉴定意义的构造特征的测量数据比值并线性拟合,结合形态学特征、个体发育趋势等特点分析,认为Tsunyidiscus armatus和Tsunyidiscus niutitangensis两个三叶虫种是有效的,支持以尾部肋区分节差异作为两个种种征判别标志。本项研究可为厘定贵州金沙地区三叶虫Tsunyidiscus序列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对三叶虫身体尾部构造及其功能与其它节肢动物如昆虫类、肢口类等动物的腹部和尾部等比较后,提出将具有内脏器官和体节的"尾部"修订为腹部,在其后由背壳愈合而成的单一硬板,其内部不具内脏器官者,划为三叶虫的真正尾部。因而三叶虫身体可分成头部(cephalic region)、胸部(thoracic region)、腹部(abdominal region)和尾部(pygidium region)四部分,它不仅与有关节肢动物命名一致,也符合一般动物身体器官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三叶虫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之一,其内部解剖结构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其他非生物矿化软体结构相比,三叶虫的消化系统更容易留下化石记录,为探索其内部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文描述了来自山东省潍坊市寒武系馒头组的Proasaphiscus, Lioparia, Deiradonyx和Iranoleesia,以及临沂市寒武系张夏组的Maotunia共五个三叶虫属的消化系统。这些保存较好的标本展示了三叶虫的四对头部消化腺,以及可能的头部消化腺与"嗉囊"共存的例子,为了解三叶虫消化系统尤其是头部消化系统的结构提供了新的信息。三叶虫非生物矿化软体结构的保存也显示了这些层位有发现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对三叶虫身体尾部构造及其功能与其它节肢动物如昆虫类、肢口类等动物的腹部和尾部等比较后,提出将具有内脏器官和体节的"尾部"修订为腹部,在其后由背壳愈合而成的单一硬板,其内部不具内脏器官者,划为三叶虫的真正尾部。因而三叶虫身体可分成头部(cephalic region)、胸部(thoracic region)、腹部(abdominal region)和尾部(pygidium region)四部分,它不仅与有关节肢动物命名一致,也符合一般动物身体器官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新蝙蝠虫(Neodrepanura)是中国著名的三叶虫化石,已有100多年研究历史,但很少见完整的标本。本文报道的一块标本采于山东费县,其完好的头部与依附的12个胸节保存在一起,十分珍贵,属于模式种Neodrepanura premesnili(Bergeron)。胸节的数目是三叶虫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标本的发现,再次证明属于Corynexochida目Leiostegina亚目的 Dameselloidea超科具有12个胸节,其包括两个科:Damesellidae Kobayashi,1935和Drepanuridae Hupé,1953。小林贞一(1941)曾将采于山东泰安汶河的一块三叶虫标本定为Neodrepanura premesnili(Bergeron),pik(1967)和作者认为这一标本有可能归属于Monkaspidae科的Monkaspis属,而不应是Drepanuridae科的Neodrepanura。由于Bergeron(1899)命名的Drepanura与现生昆虫Drepanura Schoett,1891为同名异物,zdikmen(2006)提出一个新的替代名Neodrepanura。  相似文献   

18.
新蝙蝠虫(Neodrepanura)是中国著名的三叶虫化石,已有100多年研究历史,但很少见完整的标本。本文报道的一块标本采于山东费县,其完好的头部与依附的12个胸节保存在一起,十分珍贵,属于模式种Neodrepanura premesnili(Bergeron)。胸节的数目是三叶虫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标本的发现,再次证明属于Corynexochida目Leiostegina亚目的 Dameselloidea超科具有12个胸节,其包括两个科:Damesellidae Kobayashi,1935和Drepanuridae Hupé,1953。小林贞一(1941)曾将采于山东泰安汶河的一块三叶虫标本定为Neodrepanura premesnili(Bergeron),pik(1967)和作者认为这一标本有可能归属于Monkaspidae科的Monkaspis属,而不应是Drepanuridae科的Neodrepanura。由于Bergeron(1899)命名的Drepanura与现生昆虫Drepanura Schoett,1891为同名异物,zdikmen(2006)提出一个新的替代名Neodrepanura。  相似文献   

19.
三叶虫是寒武纪海洋中的常见动物,其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竞争关系。中国华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生物群因保存软躯体构造化石而成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海洋生态群落的绝佳窗口,然而,澄江生物群中三叶虫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至今未见报道。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Lu,1940)是澄江生物群的常见物种,也是我国寒武系第二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标准带化石。在2 000余枚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标本中,发现两枚成体标本的头甲侧边缘、颊刺和胸甲肋节保存了不同程度的残缺。据此推测,Eoredlichia intermedia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曾受到碎壳型捕食动物的攻击或其他伤害而形成伤口。伤口部位边缘加厚且光滑,显示了明显的愈合痕迹。这些特征表明始莱德利基虫在受到非致死的伤害后,具备自身修复损伤的能力。这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也是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受伤并且愈合的标本,反映了寒武纪第二世第三期底栖生态系统中碎壳型捕食者和三叶虫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尾蚴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尾蚴标本的制作,远较其它虫体标本制作更为困难.由于尾蚴体分为躯干、尾干、叉尾三部分,而躯干与尾干的连接处极为纤细,稍有不慎,尾干与躯干部就会脱离.在固定时,尾干又容易蜷曲或者叉尾部连在一起,难以保持尾蚴的自然姿态;再经染色、脱水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