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配糖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滇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Fr.)H-M,地上部分,分离出4个微量的配糖体,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25S-异钮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甙(A),26-β-D-葡萄吡喃糖基-纽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甙(C),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甙(D)。  相似文献   

2.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我们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LDL,VLDL及HDL和相应的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培养人SMCsis,jun,H-ras原癌基因及Rb抗癌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HDL对SMCsis,jun,ras基因表达无影响;(2)LDL和VLDL有使这些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3)ox-LDL,ox-VLDL和ox-HDL具有使SMCsis,jun,和ras基因表达显著增强的作用(P<0.01),且其作用较相应的天然脂蛋白大(P<0.01);(4)天然和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Rb基因表达均无影响。据上述结果推测:LDL,VLDL,ox-LDL,ox-VLDL和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刺激SMCsis,jun和ras原癌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氧化修饰HDL刺激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氧化修饰HDL(oxidixed HDL,OX-HDL)可刺激^3H-TdR掺入培养人动脉SMC的DNA,促进SMC增殖。以四甲工偶氮唑盐9MTT)法直接观察OX-HDL对培养人动脉SMC增殖细胞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天然HDL(native HDL N-HDL)对  相似文献   

4.
天然及氧化修饰脂蛋白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我们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LDL,VLDL及HDL和相应的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培养人SMC sis,jun,H-ras原癌基因及Rb抗癌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HDL对SMCsis,jun,ras基因表达无影响;(2)LDL和VLDL有使这些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3)ox-LDL,ox-V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下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叶片中多胺代谢与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ODAP)积累的相关关系,利用聚乙二醇(PEG)对山黧豆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同时加入腐胺(Put),α-二氟甲基精氨酸(DFMA)和Put+DFMA。实验结果表明,随PEG处理时间的延长,山黧豆幼苗叶片中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逐渐增加,特别是Spm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自头序Song木70%EtOH提取物分得6个化合物,应用光谱技术(IR,MS,HNMR,^13CNMR,DEPT,2DNMR)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齐墩果酸(Ⅲ),竹节参皂甙1(Ⅳ),竹节参皂甙Ⅳa(ChikusetsusapominⅣa)(Ⅴ),常春藤皂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醛酸(1→4)-β-D-吡喃葡萄糖甙(Ⅵ),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  相似文献   

7.
二价铅离子与金属硫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平衡透析法研究了二价铅离子同脱金属硫蛋白(apo-MT)、锌-金属硫蛋白(Zn-MT)的相互作用,证实Pb(Ⅱ)是以金属巯基复合物(金属巯基比为1∶2)的形式同金属硫蛋白结合,表观离解常数(KD)为8.71×10-7mol/L.在自由铅浓度达到6.52×10-6mol/L的条件下,铅离子即可将Zn-MT上的Zn完全取代下来.通过EDTA、DTNB竞争反应、圆二色性(CD)光谱分析,认为Pb-MT的金属巯基复合物不同于Zn-MT中Zn与巯基形成的紧密的正四面体结构,而是可能形成一种三级结构相对松散、热力学上不稳定的Cys-S-Pb-S-Cys平面形结构.研究认为金属硫蛋白的两种亚型MT-Ⅰ、MT-Ⅱ与Pb(Ⅱ)的结合能力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N-HDL)及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对培养人主动脉SMC 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N-HDL对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无影响(P> 0.05);(2)OX-HDL使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其表达量随时间(2、12、24 h)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其刺激SM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Liu D  Lu JS  Yin XL 《生理学报》2000,52(6):483-486
观察pp60c-src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中的作用,以了解AngⅡ促VSMCs增殖的信号转导过程。将合成的反义c-src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s,ODNs)以脂质体包裹转染培养的大鼠VSMCs,用Western印迹测得细胞裂解液中pp60c-src含量明显下降,免疫沉淀方法测得pp60c-s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续断中新五糖皂甙的结构及其核磁共振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续断(Dipsacus japonicus Miq.)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新的三萜皂甙,其结构被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α-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39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吡喃阿拉伯糖-齐墩酸。采用一维SEMDY谱和转坐标NOE差谱核磁共振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糖体间和9糖体与甙元间的连接顺连接位置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脂蛋白和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SMC增殖的影响以及SMC增殖与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是当前AS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LDL,VLDL及HDL和相应的氧化修饰型脂蛋白对培养人SMCfos,myc,erb-B原癌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HDL对SMCfos,myc基因表达无影响;②LDL和VLDL有使这些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OX-VLDL,OX-VLDL和OX-HDL有使SMCfos,myc基因表达显著增强的作用(P<0.01),且其作用较相应的天然脂蛋白大(P<0.01).上述结果说明:LDL,VLDL,OX-LDL,OX-VLDL和0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刺激SMCfos和myc癌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花粉单核期和二核期,K型不育系花药的脂氧合酶(LOX)活性低于而T型不育系则高于保持系,两者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均高于保持系。花粉三核期两种类型不育系的LOX活性均明显于高于而AsA-POD活性则明显低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的丙二醛(MDA)含量在各发育时期均高于保持系,三核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闭鞘姜根中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Koenig)Smith」根茎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胡萝卜甙(A):薯芋皂甙元3-O-a-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B);薯芋皂甙元3-O-a-L-鼠李吡喃糖基(1-2)「a-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C);薯芋皂甙元-3-O-a-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PDG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的影响,结果显示,HSPG明显抑制培养的hASMC基础的DNA合成(cpm值为:10385±3263vs,25541±6421,P<0.01)及外源性PDGF诱导的DNA合成(cpm值为:9878±1947vs.13481±44l0,P<0.05);抑制PDGFA链、TGF-Bp和ET-1mRNA表达,提高PDGFa和β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hASMC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推测HSPG抑制PDGFA链、TGF-β及ET-1mRNA表达,降低ACE活性及AngⅡ浓度是其抑制hASMC增殖的重要机  相似文献   

15.
大豆C4途径与光系统Ⅱ光化学功能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大豆(Glycine max(L)Merr.)“黑农41”叶片的4种C4酶(PEPC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NADP-MDH(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E(NADP苹果酸酶)和PPDK(丙酮酸磷酸二激酶))活性、荧光动力学数值(Fv/Fo(PSⅡ活性)、qP(光化学淬灭)、qN(非光化学淬灭、ΦPSⅡ(有效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黑农41”  相似文献   

16.
仙茅根茎中的配糖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仙茅( 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 根茎中分离到7 个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推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2, 6 - 二甲氧基苯甲酸(A) ; 苔黑酚葡萄糖甙(B) ; 仙茅素A (C) ; 仙茅甙(D)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 O- α- L- 鼠李吡喃糖基(1 →2) - β-D- 葡萄吡喃糖甙(E)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F) 和胡萝卜甙(G) 。F为一新甙。  相似文献   

17.
圆穗蓼中的新黄酮甙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圆穗蓼(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Meisn.)中分离得到2个新黄酮甙,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3'-羟基-5,4'-二甲氧基-6,7-二氧亚甲基黄酮-3-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⑴和5,4'-二甲氧基-3'-异丙烯基乙酰基-6,7-二氧亚甲基黄酮-3-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⑵,分别命名为圆穗蓼素A  相似文献   

18.
在含有较高浓度底物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CA)和氨反应介质中,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红醇母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4.3.1.5)催化反应的影响。加入适量β-CD可以克服高浓度CA对PAL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产物L-苯丙氨酸(L-phe)的产量,β-CD最适用量随CA浓度升高而增加,其摩尔数量约为  相似文献   

19.
脂氧合酶对黄瓜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Cucum issativusL.)叶片的光合作用与电子传递活性随叶片衰老而降低,脂氧合酶(Lox)活性则相应增高。大豆Lox-1 抑制黄瓜子叶分离的叶绿体PSⅡ电子传递活性,没食子酸丙酯(PG)或槲皮酮(PF)能消除这种抑制作用。二氯苯二甲脲(DCMU)或2,3-二溴百里香醌(DBMIB)存在时,大豆Lox-1 对PSⅡ电子传递活性有抑制作用,加入PG 使活性恢复到接近原有水平。二苯卡巴肼(DPC)对经Lox-1 处理的叶绿体PSⅡ电子传递活性有明显恢复作用。Lox-1 使Chla室温荧光Fm 降低,DPC则能轻微恢复Fm 。可见,PSⅡ氧化侧、Q与PQ 位点都对Lox-1 的作用敏感。Lox-1 对叶绿体色素的漂白作用,以及活性氧对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抑制,可能是Lox 影响光合膜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2μg/ml玉米素溶液预处理叶绿体或在光活化前于活化液中加入2μg/ml玉米素溶液,观察到玉米素能促进叶绿体膜上耦联因子DTT光活化Mg2+-ATPase及Mg2+GTPase的活力.且对GTPase的促进比例常较ATPase的大些。王米素对OG活化可溶性CF1Mg2+-ATPase活力同样表现出促进作用。用玉米素预处理CF1-β亚基(含微量CF1-α亚基)也观察到它能促进CF1-β亚基催化的Mg2+-ATPase活力。这些结果表明,玉米素在CF1上的作用部位至少有一个在β亚基或α.β亚基交界处调节其催化功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