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非RA风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的阳性率来探讨GPI对RA的诊断意义,并探讨GPI,抗CCP抗体和RF联合应用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RA患者、223例非RA风湿病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共38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GPI抗原和抗CCP抗体采用ELISA方法,RF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RA组、非RA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GPI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3.64%,30.04%和20.00%,R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GPI抗原对RA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64%和71.58%.GPI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71.22%,GPI和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3%和 61.87%,如果三者同时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55%和60.43%.结论:RA患者的血清GPI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GPI抗原时RA具有诊断价值,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1)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与RF(78.53%)比有显著差异(P<0.01),敏感性分别为75.0%、75.8%,与RF(80.47%)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GPI和RF、抗CCP抗体和RF、GPI和抗CCP抗体两两组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96.34%,与单独检测RF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87.50%,与单独检测RF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计学.(3)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高达98.43%,与单独检测RF、GPI或抗CCP抗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1,P=0.018),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为91.41%,与单独检测RF、GPI或抗CCP抗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2,P=0;000,P=0.001).(4)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I、抗CCP抗体诊断RA比RF更具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05例RA组、51例风湿病组、42例非风湿病组及4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PI浓度,其中RA组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同时收集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关节炎部位数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GPI对早期RA和中晚期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0.03%,和79.41%;特异性分别为89.89%和90.91%;二者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在RA患者中,GPI结果与RF、CRP、ESR、IgA、IgG、关节炎部位数均有相关性(P〈0.05),与c3、C4、IgM无相关性;RF诊断RA的敏感性80.95%,特异性为78.19%,与GPI比较,二者敏感性无显著差异,特异性有差异(P〈0.05),二者同时检测诊断RA的敏感性为69.52%,特异性达93.99%。结论:GPI诊断早期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RF联合检测对RA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且可能成为判断RA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抗环瓜氨酸肽(CCP)、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7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8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疾病者视为对照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和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RF、AKA、ASO、RA33阳性情况,对抗CCP、RF、AKA、ASO、RA33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予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SO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抗CCP、RF、AKA、RA3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敏感度为64.56%、特异度为92.94%;RF敏感度为60.46%、特异度为80.00%;AKA敏感度为51.90%、特异度为96.47%;ASO敏感度为10.13%、特异度为89.41%;抗RA33抗体敏感度为30.38%、特异度为95.29%。结论:抗CCP、RF、AKA、RA33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ASO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廖永强  彭可君  夏洪娇  刘剑荣  孟芳 《生物磁学》2011,(13):2535-2537,253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杨珂珂  徐玉梅  郑洁  陆咏  张安 《生物磁学》2014,(13):2480-248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EORA患者98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30例,风湿性多肌痛(PMA)患者1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30例,正常老年健康对照4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并检测其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计算抗CCP抗体、IgM-RF及联合检测两者诊断EORA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记录EO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CCP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中年龄、性别、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ESR、CRP、骨损害的变化,对其预后进行预测。结果:EORA患者抗CCP抗体和IgM-R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对EORA诊断的敏感性略低于IgM-RF,但特异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及IgM-RF对EO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2%、75.5%和97.1%、62.9%,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49%和9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比较,年龄、性别、病程、ESR、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关节x线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骨损害,预后较差。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EOR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可以作为辅助预测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抗RA33抗体、RF、CRP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抗RA33抗体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免疫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RF)及CRP的检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RF水平为:[(104.51±153.88)KIU/L]与健康对照组[(10.89±2.78)KIU/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类风湿性关节炎组CRP[(11.60±23.24)mg/L]与健康对照组[(2.57±2.18)mg/L]比较,差异显著(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抗RA33抗体水平:[(17.81±35.11)U/mL]与健康对照组[(8.10±8.40)U/m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34.29%,42.86%,62.86%;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分别为:93.33%,93.33%,90.00%,96.67%;ENA的检出率均较低。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RA33抗体检出的灵敏度低,但特异性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抗RA33抗体、ANA、RF、CRP、ENA联合检测,对于疾病的进展、病因分析、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质蛋白(AKA)抗体、抗核周围因子(APF)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94例RA患者和69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中该4项指标,并将该4种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RA组患者该4项指标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P0.05)。RA组中CCP、AKA、APF和RF的敏感度分别为79.79%、45.74%、48.94%、75.53%,特异性分别为95.65%、94.20%、91.30%、79.71%,其中抗CCP与R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中CCP、AKA、APF和RF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15%、91.49%、88.46%、83.53%。4项指标联合检测中,任一指标阳性即判定RA阳性的敏感度为89.36%,4项指标均为阳性即判定RA阳性的特异度高达98.55%,阳性预测值达96.77%。结论 抗CCP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RA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 年 3 月至2011 年3 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EORA 患者98 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30 例,风湿性 多肌痛(PMA)患者10 例,其他结缔组织病30 例,正常老年健康对照48 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抗CCP 抗体 水平,并检测其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计算抗CCP抗体、IgM-RF及联合检测两者诊断EORA 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 值、阴性预测值。同时记录EORA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CCP 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中年龄、性别、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 ESR、CRP、骨损害的变化,对其预后进行预测。结果:EORA 患者抗CCP 抗体和IgM-R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 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 抗体对EORA 诊断的敏感性略低于IgM-RF,但特异性明显提高,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 抗体及IgM-RF对EORA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2%、75.5%和97.1%、62.9%,两者联 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49%和9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 抗体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比较,年龄、性别、病 程、ESR、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 抗体水平与DAS28 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关节x 线分期无明显 相关性(P>0.05)。但抗CCP 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骨损害,预后较差。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EORA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 可以作为辅助预测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性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C4)以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65例RA患者为RA组,其中RA活动期患者93例(RA活动组),RA缓解期患者72例(RA缓解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RF、IgM、IgG、IgA、C3、C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CCP抗体,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白介素-6(IL-6)、化学发光法检测白介素-8(IL-8)。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比较不同组别各检测指标水平,并分析RA患者RF、ANA、CCP抗体、Ig、C3、C4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RA缓解组血清RF、ANA、CCP抗体、IgM、IgG、IgA、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且RA活动组血清RF、ANA、CCP抗体、IgM、IgG、IgA、IL-6、IL-8水平高于RA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RA缓解组血清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且RA活动组血清C3、C4水平低于RA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RA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RF、ANA、CCP抗体、IgM、IgG、IgA与炎症因子IL-6、IL-8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C3、C4与炎症因子IL-6、IL-8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RA患者体内RF、ANA、CCP抗体、Ig及IL-6、IL-8水平明显较高,C3,C4水平明显较低,活动期RA患者更为显著,联合检测可早期辅助诊断RA及判断病情进展,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B病毒与RA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载量.同时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与RA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的相关性.结果:223例SLE患者中,32例为EBV-VCA-IgA抗体阳性,259例健康对照者中16例阳性,KA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35%VS 6.17%;P<0.01).RA患者EB病毒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与抗CCP抗体、RF和ESR不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有较高的DNA载量,RA的发病危险性亦高,EB病毒重新活化与RA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类风湿因子(RF)自身免疫抗体的分型(IgG、IgM、IgA)与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出现的规律及与肝功能损坏情况的相关性。采用定量双抗原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抗—HCV阴性、ALT<40U的C组RF总阳性率为5%;抗-HCV阳性、ALT<40U的A组为56%:抗—HCV阳性,ALT≥40U的B组为89%,C组与A、B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A组IgM—RF阳性率为4%;B组为56%;A组与B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抗—HCV阳性者血清中各型RF总阳性率比正常对照的C组有明显的增高;B组的IgM—RF比A组明显地增高。研究结果提示:IgM—RF的增高与丙肝患者肝功能损坏的发生与否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血清中的抗RA33抗体,了解抗RA33抗体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固相分析检测81例JIA患儿(女19名,男62名,平均年龄8.6岁,平均病程1.4年)血清中抗RA33抗体、RF,同时以55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其他关节性疾病或病毒感染患者和4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阴阳性结果判断均采用试剂盒推荐的临界值。结果:81例JIA患儿中抗RA33抗体阳性率为11.11%(9/81),RF阳性率为12.35%(10/81),特异性均为91.35%;JIA组与正常对照组抗RA33抗体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关节性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JIA组中抗RA33抗体的检出与RF无相关性(P〉0.05);在JIA各亚型中抗RA33抗体主要存在于全身型和多关节型,各占33.3%和25.0%,RF则只出现于多关节型,占6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JIA患儿中共有18例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其中4例抗RA33抗体阳性(22.2%),与未发生影像学改变的JIA患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RA33抗体尚不能作为JIA早期诊断的新的可靠性指标,抗RA33抗体主要见于全身型和多关节型,对JIA的分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SSA、SSB和胞衬蛋白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例确诊为SS患者、20例其它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7例、SLE6例、自身免疫性肌炎7例)和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抗SSA、SSB和α-胞衬蛋白抗体,分析三种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和抗仅.胞衬蛋白抗体敏感性分别为76.6%、38.3%、42.6%;特异性分别为72.5%、95.0%、82.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后敏感性为89.4%,特异性50.0%。结论:抗仪.胞衬蛋白抗体与抗SSA、SSB抗体联合检测时可提高阳性率,对症状不典型的SS患者诊断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ELISA)检测血清中GPI,其中40例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2.67±2.48)μg·ml-1,20例其他免疫疾病患者血清中GPI浓度(0.094±0.063)μg·ml-1、15例健康人对照组GPI为(0.091±0.062)μg·ml-1,RA患者同时还进行了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等检测.结果:RA活动组与RA非活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关节肿胀、疼痛与GIP浓度正相关.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63.5%,特异性为96.3%.结论:GPI在部分RA病人血清中显著升高,有可能成为诊断RA及判断其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抗环瓜氨酸多肽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 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为了实现对RA的早期诊断,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CdTe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抗CCP抗体的免疫荧光层析法. 将CCP多肽与小牛血清白蛋白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连接,再将CCP-BSA和 羊抗鼠IgG分别在硝酸纤维素膜 (nitrocellulose membrane, NC膜) 上划线,作为检测线 (test line, T线) 和质控线 (control line, C线). 制备量子点并在量子点上标记鼠抗人IgG,喷在玻璃纤维上并烘干,最后组装大卡、切割并封装制成检测试纸条. 应用该试纸条检测了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临床样本200份,以酶联免疫吸附 测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为对照,计算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显示,建立的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检测抗 CCP抗体的灵敏度为97.5 %,特异性为95.8%.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实现床旁检测 (point-of-care testing, POCT),能应用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R16)、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和Toll样受体 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佛山健翔骨伤医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40例)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治疗,40例)。对比两组评分[中医证候积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实验室指标[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血清CXCR16、CCL19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XCR16、CCL19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LR4信使核糖核酸(mRNA)、NF-κB mRNA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够显著改善寒湿痹阻型RA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CXCR16、CCL19水平,同时还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GPI抗原)及类风湿因子(PF)的检测对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9例RA患者和49例非RA的老年健康对照者血清GPI抗原和RF.运用四格表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两者对EORA诊断效能.结果:GPI抗原对EO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63%、93.87%及87.75%,阳性和阴性拟然比分别为13.3和0.19.RF诊断EO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46%、79.59%、76.53%,阳性和阴性拟然比分别为3.16和0.35.GPI抗原诊断准确性高于RF(P=0.013).GPI抗原诊断EOR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852-0.975),优于RF(P<0.001)结论:GPI抗原对EO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在诊断EORA时较RF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果  成建钊  刘碧华  谭勇  王旭 《生物磁学》2013,(35):6879-6881
目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和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药物治疗的规范化状况。方法:对湘潭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12月门诊就诊的12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个人资料、就诊及确诊时间、科室,随诊时间间隔以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应用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不规范,甲氨蝶呤是患者应用最多的DMARDs,占60%,其次为来氟米特(30%)、柳氮磺吡啶(5%)及羟氯喹(5%)。结论:51%以上的RA病人DMARDs治疗不规范,尤其是在县级基层医院。类风湿性疾病的规范治疗需要从早期诊断治疗,优化联合用药,个性化治疗,定期跟踪疗效等方面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