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82例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各种检测结果、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及发热等;婴幼儿通常还伴有气短喘憋,听诊可闻及痰呜音。影像学特征呈现多样性,斑片状阴影多见于婴幼儿,节段性、大片状阴影多见于学龄儿童。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激素治疗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相符的特点,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规范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对防止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与x线表现.方法:对65例(男35例,女30例,3-13岁)MP-IgM阳性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90%的患儿有发热和咳嗽,67.7%患儿有啰音.31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47.7%).25例患儿血沉增快(38.5%).46例患儿C-反应蛋白(CRP)升高(70.8%).胸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大片状阴影(n=32,49.2%),斑片状阴影(n=18,27.2%),肺门影增浓(n=10,15.4%),肺纹理增粗(n=5,7.7%).大片状阴影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最高(P<0.05),肺门影增浓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最低(P<0.05).结论: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和肺部哆音为最常见;胸片以大片状阴影最多见;较高的血清CRP水平暗示肺部炎症反应激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诊的21例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资料,将临床表现、特异性皮肤点刺试验、回避试验等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皮肤粘膜、消化道等症状出现时间较早,湿疹症状出现最多(71.43%),仅有1例患儿出现发育迟缓(4.76%);皮肤点刺试验奶蛋白阳性者12例(57.14%),回避试验阳性率为100.00%;经过改善饮食及对症治疗,21例患儿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系统等症状一般在4周内消失,发育迟缓在正规治疗2.4周开始缓解,8周内消失。结论:奶蛋白过敏缺乏特异症状表现,临床在出现症状后加强实验室检查。结合详细病史进行确诊,才能减少误诊的发生,及时治疗,保证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刘莉  穆靓  秦民惠  李莘  韦爱华  张阳 《生物磁学》2011,(21):4117-4119,4152
目的:探讨毛发性胃结石的影像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毛发性胃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影像、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一女性患儿,上腹痛不适半年余,既往有拔毛癖,超声诊断胃巨大毛发性结石,内镜证实后开腹手术,取石成功,随访痊愈。结论:毛发性胃结石与其它胃结石相比,影像表现、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提示,治疗需取出结石以消除症状,并注意心理干预,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我院1-7岁住院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并进行病毒病原学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1-7岁住院儿童853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段的肺炎患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不同季节肺炎分布特点,统计不同病毒病原体住院肺炎儿童入院时的症状或体征情况,记录住院肺炎儿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532例住院儿童中,肺炎患儿2476例。1岁患儿肺炎、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54.67%(703/1286)、1.14%(8/703);7岁患儿肺炎发病率最低,为12.52%(126/1006);6岁和7岁重症肺炎发病率均为0.00%。冬季肺炎发病率最高,为33.38%(724/2169),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率相当。病毒病原学显示,至少1种病毒检测阳性的有2061例,阳性率为83.24%。腺病毒和偏肺病毒阳性患儿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比例高于其他病毒感染;各种病毒阳性病例中,咳嗽、咳痰、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出现的频率相当。住院肺炎患儿中出现并发症以呼吸衰竭为主,占比为21.16%,其次是心力衰竭,占比为14.82%,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8.72%,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2015-2017年我院1-7岁住院儿童肺炎和重症肺炎的发生率以1岁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冬季最多见,病毒病原体中以腺病毒和偏肺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症状较多,并发症以呼吸衰竭为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明确母体危险因素,为新生儿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下称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8年4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18例李斯特菌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发现18例产妇中15例有临床症状,以发热及不规则腹痛最为常见;患儿中13例有临床症状,多数表现为呼吸窘迫和发热;89%患儿发生血流感染(61%为化脓性脑膜炎、28%为肺炎);影像学检查提示,存活患儿中56%有神经系统后遗症,50%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14例在明确李斯特菌感染后调整抗生素治疗,所有产妇经治疗均预后良好;患儿除1例放弃治疗、3例要求出院外,其余14例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对有发热、腹痛及早产症状的孕妇,应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目标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新生儿在接受蓝光治疗时,出现哭闹不安、大量溢奶情况,提高蓝光治疗效果,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将2010年至2011年收治我科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纽40例,患儿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严重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接受首次蓝光照射治疗的24小时过程中,对比哭闹及溢奶症状发生率、治疗后经皮测黄疸指数。结果:两组的哭闹及溢奶症状发生率、治疗后经皮测黄疸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俯卧位较仰卧位能提高蓝光治疗效果,提倡俯卧位应用于新生儿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机体维生素A和维生素E营养状况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比率,患儿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内分析,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多处于缺乏状况,可引起临床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临床应注意监测以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3)
正慢性咳嗽是老年人、小儿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的临床表现,病程4周,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1])。慢性咳嗽分为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特异性咳嗽是具有明确诊断的疾病症状;而非特异性咳嗽是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该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而且由于慢性咳嗽的病情迁延日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在诊断不明确时使用药物治疗无益于患者身体健康~([2]),相反存在很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垂体的MR表现及相关临床表现。方法:搜集了6例确诊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垂体表现异常的患儿,男5例,女1例,年龄2~11岁,平均(6±3)岁,对其影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患儿主要以头面部包块,多饮、多尿等就诊。头颅MR平扫(T1WI)表现6例患儿神经垂体高信号全部消失,垂体柄增粗5例,垂体柄著征1例,垂体饱满1例,其中3例治疗后复查垂体及垂体柄均有变化。结论: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或著征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垂体的头颅MR表现。累及垂体者临床几乎都有多饮、多尿表现。目前,MRI是诊断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垂体的唯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对治疗后病情随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镁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吸痰、镇静、止咳、抗感染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研究组再加用25%硫酸镁溶液0.1~0.2ml/(kg.次)气泵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儿肺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哮鸣音/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 PTEF/t E)和v PTEF/v E均明显升高,吸呼比(Ti/Te)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VT、t PTEF/t E和v PTEF/v E显著高于对照组,Ti/T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微量气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改善患儿喘憋、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肺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刘胜岗  彭毅强 《生物磁学》2011,(8):1502-1504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经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和肺功能特点,为诊断和治疗CVA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共收集14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而经临床诊断明确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病例,将其按年龄分为5组,分别对不同年龄组在分布例数、症状特点、肺通气功能、激发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42例CVA患者中,〈30岁组病例42例(29.6%),30~40岁组30例(21.1%),40~50岁组28例(19.7%),50~60岁组26例(18.3%),〉60岁组16例(11.3%)。在症状方面,除均有慢性咳嗽(〉3周)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组中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的病例比例逐渐增多。在肺通气功能方面,〈30岁组的肺通气功能测定明显好于〉60岁组。而另外3组之间组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各组与〈30岁组及〉60岁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临床表现及肺通气功能越来越接近典型支气管哮喘,由此推想,若有条件的医院能广泛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罗百灵  何白梅  张乐蒙  王丽静  李秀英 《生物磁学》2009,(14):2657-2659,2678
目的:探讨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4月经病理确诊为肺曲霉病住院患者40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肺曲霉病患者中,曲菌球23例、侵袭性肺曲霉病17例。合并有基础疾病者36例(90.0%):其中,肺结核15例(37.5%),支气管扩张6例(15.0%)。肺曲霉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32例(80.0%),咳痰25例(62.5%),咯血24例(60.0%0。影像学表现多样,肿块结节型23例(57.5%),渗出型12例(30.0%)空洞样病灶12例(30.0%),“洞中球征”和“晕征”各8例(20.0%)。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检出,手术切除后病理检出26例(65.0%),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栓出12例(30.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2例。本组病例中,26倒在病理诊断前被初诊误诊,误诊率高达65.0%,初诊为肺结核13例(32.5%),肺癌8例(20.0%),细菌感染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2例。26例(65.0%)经外科手术切除,随访均无复发;10例(25.O%)经抗真菌药物治疗,9例痊愈或显效。结论:肺曲霉病多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反复间断咯血为主,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曲菌球和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治疗方法均有不同。肺曲霉病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外科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曲杨  赵丹  张海青  蔡毅然  车南颖 《生物磁学》2014,(24):4719-4722
目的:探讨胸膜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所占比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52例胸膜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252例胸膜恶性肿瘤包括胸膜穿刺活检120例,胸腔镜活检25例,伴有胸膜转移的恶性胸水107例;男性143例,女性109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9.9岁。临床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CT表现为胸膜增厚、胸水(90%)、多发或单发胸膜结节和原发器官占位性病变。活检病例中,转移性癌86例(34.1%),包括肺腺癌64例(25.4%),小细胞癌11例(4.4%),鳞癌11例(4.4%),恶性间皮瘤47例(18.7%),滑膜肉瘤9例(3.6%),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1.2%);恶性胸水病例病例中转移性癌95例(37.7%),包括肺腺癌85例(33.7%),小细胞癌6例(2.4%),鳞癌2例(0.8%),乳腺腺癌2例(0.8%),恶性间皮瘤8例(3.2%),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6%)。结论:胸膜恶性肿瘤中以转移性腺癌多见,其次为恶性间皮瘤,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标志物的表达有助于诊断胸膜恶性肿瘤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菌病(COPD合并IPA)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收治的一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患,“咳嗽、咳痰30余年,气短3年,加重1月余”入院,肺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影、空洞影,经抗炎、抗念珠菌治疗无效,CT下肺结节病灶活检病理示肺曲菌.抗曲菌治疗后症状好转、肺部影像明显吸收.结论:COPD合并IPA正逐渐引起重视,临床特征无明显特异性,肺部影像以结节影、空洞影多见,早期常规治疗无效时应积极抗曲菌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总结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肺部病灶组织确诊为机化性肺炎的14例患者,所有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总结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结果:14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平均起病时间为21天。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6例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斑片状不均匀密度增高影。所有患者初次就诊时均未首先诊断考虑机化性肺炎。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机化性肺炎,术中3例出现少量气胸,4例出现少量出血,予吸氧止血等对症处理后好转。14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均较前吸收好转。结论:对于持续性干咳、呼吸困难、发热病人,抗生素疗效差,影像学显示片状或块状影病灶,特别是游走性斑片阴影,需要高度警惕机化性肺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作为明确机化性肺炎诊断的首选方法。机化性肺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可出现可逆性的好转,一旦确诊,建议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A longitudi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1975 to 1979 in a cohort of 405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At yearly intervals they underwent a series of tests of pulmonary function designed to monitor lung development; some of these tests are relatively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early abnormalities. A self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provided details of smoking habits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The prevalence of smoking increased with age; most of those smoking at 16 had already been smoking, at least experimentally, at 13. Taking up smoking was clearly associated with the early onset of cough, production of phlegm,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on exertion. After two years of smoking more than a few cigarettes a day the children who smoked appeared considerably less healthy than their non-smoking peers and showed some evidence of early obstruction of the airways.  相似文献   

18.
孙俭红  曲书强  张驰  张磊  陈霞 《生物磁学》2011,(24):4896-4898
目的:总结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及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平喘、消散肺部湿啰音及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