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甘肃荒漠地区主要是指乌鞘岭以西、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西北至东南走向的一个狭长地带。习惯上包括祁连山低山地带和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阿拉善南缘的民勤盆地及西部的北山(含黎山、龙首山和马鬃山)低山区的甘肃省境部分,东西长约900公里、南北宽约60~300公里,地理坐标在北纬39°~42°,东径49.5°~103°之间、海拔1000~1900米。  相似文献   

2.
青海共和盆地共和组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共和盆地南北两侧为鄂拉山和青海南山及它们的东延余脉,西邻柴达木盆地,东迄西倾山脉,为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大型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第四纪岩性岩相总的特征是:中下更新统共和组为一套巨厚的河湖相沉积。盆地南缘为古黄河河床堆积,以粗碎屑岩为主;北缘为山麓相的砾岩,砂砾岩和粗砂岩层。盆地中心岩性逐渐变细,为泛滥平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概况九寨沟位于东经103°54′,北纬33°12′,属青藏高原的四川盆地边缘地带,地处南坪县城西郊45公里处,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九寨沟呈“人”形,主沟称树正沟,两条支沟一称日则沟,一称则查洼沟,沟道总长度约80公里,沟内有串珠状的大小湖泊(俗称海子)约200多处。水源来自地下泉水和融雪,出沟后汇入白河再注入嘉陵江。九寨沟地区以石灰岩为主。谷底到高山之巅,海拔2050——4600米,相对高差2000——2500米。谷坡险峻,由于地震和风化作用,常形成崩崖、滑坡等,堆积物堵塞于沟内,形成千姿百态的各类湖泊。九寨沟气候凉爽宜人,根据其中心诺…  相似文献   

4.
《化石》2015,(4)
<正>禄丰古猿产地位于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北面的庙山坡南坡。从地貌上看,禄丰一带是一个南北延伸的断陷盆地,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北面最窄处不到半公里。盆地内有三条河流:西河、东河与南河。在禄丰西北大约1公里处,西河与东河相汇合然后转向西流,在禄丰县西大约1公里处又汇合南河,汇合后称星宿江。盆地的东面和西面由中生代(三叠~侏罗纪)的红色岩层组成,北部石灰坝村一带出露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产出古猿及哺乳动物的是一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鄱阳湖鸟类研究的文献记载极少。1981年12月至1984年2月,由江西省林业厅主办,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江西省林科所、江西大学、南昌市人民公园等单位组成鄱阳湖鸟类考察队,对鄱阳湖区的鸟类区系组成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考察。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报道如下。一、自然概况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东经115°47′~116°45′、北纬28°22′~29°50′。它汇纳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大河流和博阳河、西河来水;下与长江相通,水域广阔。湖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宽为74公里,湖岸线长达1800公里。丰水季节(4至9月)湖水面积达4646.64平…  相似文献   

6.
1972年Rouse等在加拿大北纬约66°的育空东北部地区的晚白垩世的含煤地层中发现了恐龙化石。按 Van Valen和 Sloan(1977)的估计,育空的恐龙化石地点晚白垩世的古纬度约为75°。在全世界的恐龙产地中,它是迄今所知古纬度最北的。现代北纬75°地方已在阿拉斯加及巴芬岛的北方,也在除太梅尔半岛外的西伯利亚的北方。在那些地方,按么枕生(1959)的计算,一年中会有97天极夜。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八八年冬,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县笔闸乡砖厂在西河桥厂区备土料时,推土机推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一九八九年春,县乡镇企业局安学明局长发现后在《快讯》上报道;宁夏区、市、县文化部门即进行了初步调查.一九九○年五月八日至十五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惠农县文化科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汤英俊、陈万勇二位先生指导下进行了试掘.现把野外工作简报如下.西河桥化石产地东距石嘴山4公里、东南距惠农县10余公里,西河桥村西约1000米.海拔高度为1120米,地理座标大约东经106°44′,北纬39°13′.该地区第四纪沉积物  相似文献   

8.
有关太白山蝶类的专题研究,周尧教授和邱琼华教授于1962年曾作过报道,太白山蝶类有6科98种。经过20多年时间,太白山区的蝶类分布又有什么变化呢?1989年8月上旬,我们主要对太自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蝶类进行了一次调查采集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自然概况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境内,地跨眉县、周至、太白三县,距西安120公里。地处东经107°19′—107°58′和北纬33°40′—34°10′之间。东西长约61公里,南北宽约39  相似文献   

9.
茶卡- 共和盆地及其毗邻地区位于青海省的东部, 约处于北纬34°45′~ 37°00′, 东经98°45′~ 101°30′。海拔2 800~5 305 m, 面积约38 300 km2 , 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类型。本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9 科、277 属、854 种。分别占青海省总科数的65 . 56%、总属数的54 .53%、总种数的37 . 37%。区系特征如下:1、种类相对较贫乏, 木本更贫乏。2、就属的层面而言, 本区属于以北温带成分, 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的, 兼具旱生温性、耐寒温性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3、许多种、属和热带类型均以本区为边缘分布区, 因而区系的边缘性质明显。4、为青藏高原高寒区系、黄土高原温性( 草原)植物区系和亚洲东部荒漠区系在我国的交汇过渡区, 区系的过渡性质明显。5、是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的一部分。6、是青海植物区系或“唐古特植物地区”划分植物亚地区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0.
四川南川金佛山蕨类植物新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佛山是四川省的名山之一,位于该省盆地东南部的边缘,北纬29°7',东经107°1',距南川城约20公里,山顶海拔2,251米,为川东南 诸山的最高点。金佛山蕴藏着起源古老的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直到近年来才开展调查,特别是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南川药物种植场的同志们进行了深入采集的结果,现知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500余种,正在整理中。本文发表第一批新种,其余的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1.
渭河是黄河的一条主要支流。陕西关中地区主要包括渭河中下游及其支流下游地区,约在东经106°45′—110°13′,北纬34°0′—35°12′之间,位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倚秦岭山脉,北界关中北山山系,面积约二万一千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这一地区虽然自第四纪全新世以来,总的气候变化趋势是由温暖湿  相似文献   

12.
黄河源头地区植物的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河源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昆仑山东部范围之内,约占东经96°00′,-99°20′,北纬33°50′-35°40′,海拔大都在4300-4800m之间。气候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本区共有种子植物41科、142属、462种,分别占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总科数的45.1%,总属数的29.4%,总种数的28.1%,是唐古特地区中植物种类最贫乏的地区。植物的区系特点如下:1.种类贫乏;2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湟水流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湟水流域位于青海省的东部,约处于北纬35°56′~37°38′,东经100°35′~103°05′。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650~4395m,全区面积约16600km~2,属于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大陆性气候类型。本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83科、400属、1234种。分别占本区所属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总科数的92.22%、总属数的78.74%、总种数的54.00%。研究表明,湟水流域植物区系特征为:①在唐古特地区中种类相对较丰富;②温带成分占92.80%,以绝对优势确定了本区系为明显的温带性质(属于以北温带成分,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的,兼具温性、寒温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或可称为在温带区系中的过渡区系所具有的“复合型”区系特征);③木本类型少,大多数种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缺乏古老和原始类群,一些中国特有种衍生于其广布的亲缘种中,表明本区系具有年轻和衍生的性质;④我国西南高山区系和华北区系对该区系具有双重影响;⑤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植物地区同华北植物地区相互过渡的代表区系之一;⑥特有属和特有种少。在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分区中,本区属于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的唐古特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山及其毗邻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和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东昆仑山及其毗邻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约占北纬31°39′-39°19′,东经85°35′-103°04′,面积约72万km^2。本区的蕨类植物就目前所知有48种,隶属于13科19属,分别占全国蕨类植物总科数的21.31%,总属数的8.52%,总种数的1.92%,集中分布于本区东部的高山峡谷区。其分布区北起本区北部的祁连山东段,向南经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至唐古拉山东段,呈孤形围绕在本  相似文献   

15.
阳吉昌  熊松   《广西植物》1985,(1):31-37
<正> 甑皮岩洞穴遗址,位于北纬25°17′,东经110°17′。在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约九公里,桂林去阳朔公路的右侧,独山的西南麓。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和桂林市文管会联合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直至1973  相似文献   

16.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组合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南雄盆地位于粤北浈水流域,横跨粤赣两省,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1000km^2(插图1)。盆地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是一个地堑式断陷盆地,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沉积了厚达2000—3000m以河湖相为主的地层,其中含有极丰富的非海相腹足类化石。通过近几年来资料的收集、积累并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记述的哺乳动物化石,是1957年5、6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周明镇先生领导的河南卢氏盆地工作队,在卢氏县雪家沟等地工作期间化石收集品的一部分。卢氏盆地为河南省西部、秦岭东段的山间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向。长27.5公里,西宽(15.7公里)东狹(7公里)。四面丘陵一般高差约300米左右,洛河枞贯盆地中部。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西藏之高,人们自然地会想到千年雪峰、万古冰川的白色世界。其实,在这“世界屋脊”之上,自古以来都有山青水秀的南国风光。一块牛化石的启示我们在林芝盆地进行科学考察时,从湖相沉积物中发现一块牛牙化石。经鉴定为“(牜曷)(牜巴)”野牛化石。这种野牛化石在我国云南元谋早更新世和丽江晚更新世地层中也有发现。“(牜曷)(牜巴)”野牛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现在只分布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之中。从“(牜曷)(牜巴)”野牛生态环境来看,远在35000年前,在林芝古湖周围生长有各种龙脑香、青皮、望天树、娑罗松、银叶树等组成的热带雨林。这里景色四季如春,林木青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描述的二迭纪、三迭纪腕足类化石,是祁连山地质志第四卷第四分册的补遗部分,对过去已发表的某些属种提出修正的意见。材料是杨遵仪教授带领的祁连山上古生代地层队,于1957年在青海天峻县羊康盆地采集的。该队所实测的二迭系和三迭系剖面,位于天峻县布哈河上游羊康盆地南二公里布哈河东西两岸。河的西岸主要发育石炭系,河的东岸主要发育二迭系和三迭系。石炭系形成低山丘陵,二迭和三迭系形成中极山区。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北倾,倾角一般在20°左右。现将地层剖面和化石层位(插图1)自新而老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东封开、怀集岩溶洞穴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广东西北部地区石灰岩分布面积甚广,岩溶洞穴发育较为普遍。1978年,广东省博物馆与肇庆地区文化局、封开、怀集、德庆县文化馆及部分公社干部、社员组成了一支洞穴考察队,对封开、怀集两县的石灰岩地区的洞穴进行了一次普查,共考察洞穴近200处,对洞穴发育形态、堆积物特点做了一些观察。同时,获得了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古人类化石、遗物等。现将情况简述如下。一、概况封开、怀集两县位于粤西北,石灰岩出露主要集中在北纬23°29′—59′、东经111°47′—59′的一条从北东至南西走向的S形带状狭谷之中,长约43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最窄处仅1.5公里。石灰岩谷地由许多溶蚀洼地组成,大部分为峰丛和峰林,孤峰较少。洞穴主要出露、分布于孤峰和峰丛山麓,相对高程越高,洞穴越趋少,按其分布高程,大致可分四个带:(均指相对高程)(一)10米以下,计有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