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28.6%;乙肝e抗原阳性及阴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1%、13.9%(p<0.01);前S1抗原阳性人群ALT(49.5U/L)高于前S1抗原阴性人群(43.2U/L,p<0.01)。结论: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e抗原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反映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能较早发现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利用凝胶和离子交换柱(Mono Q)两次层析,将大肠杆菌表达的EB病毒早期抗原P138片段多肽纯化。以此P138为抗原,增加鼠抗人IgA单克隆抗体以扩大IgA的反应,建立了三步ELISA法。用本法检查了100例鼻咽癌病人和63例正常人血清中抗EB病毒IgA/EA抗体,病人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6%,正常人有3例阳性(4.7%)。此结果表明,三步ELISA法较常用的间接ELISA法(阳性检出率为71%)敏感。  相似文献   

3.
于文龙 《蛇志》2003,15(4):21-22
近年来 ,我们对体检中发现的 5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 ,采用百令胶囊为主 ,伍用维生素 E(Vit E)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 ,男性 38例 ,女性 1 2例 ,年龄在 2 6~ 52岁之间 ,平均年龄 (40± 2 )岁。50例中 ,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均为阳性 ,兼有乙肝 e抗原 (HBe Ag)阳性 1 8例 ,乙型肝炎病毒前 S1抗原 (简称前 S1抗原 )阳性者 2 1例。1 .2 治疗方法 本组全部病例均服用百令胶囊 ,每粒含原粉 0 .2 g,每次 5粒 ,每天 3次 ;维生素 E,每次 0 .1 g,每天 3次 ,2个月为 1个疗程 ,共服用2个疗程。1 …  相似文献   

4.
评价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抗原对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采用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淋巴细胞亚型分群实验 ,对甲肝抗原 (HAAg)、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和甲乙肝混合抗原 (HAAg +HBsAg)进行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混合抗原没有降低相应单价抗原的各项细胞免疫反应强度 ,且较单一 ,HBsAg表现出了显著的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和Th2细胞增殖作用 (P <0 .0 5 )。混合抗原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免疫反应原性 ,同时可能辅助B细胞 ,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5.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 大约10%的胃癌组织细胞中可以检测到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s), 表明EBV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相关. 为研究EBV感染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本研究汇总了EBV相关胃癌的研究论文, 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的22篇论文进行了Meta分析. 22篇入选的论文中收集的胃癌病例5475例, 检测到EBV阳性病例411例, EBV阳性率为7.5%. 在EBV阳性胃癌中, 男性检出率为11.1%, 女性检出率为3.0%, 男性检出率相当于女性检出率3倍多; EBV阳性胃癌与阴性胃癌相比具有较少的淋巴结转移; EBV阳性胃癌与癌组织发生部位相关, 并且残胃癌中EBV感染率较高. 依据组织学分型, EBV阳性胃癌弥漫型为8.1%, 肠型为8.0%. 统计分析显示, EBV感染与组织学分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 被检标本类型包括存档蜡块和新鲜手术切除组织标本: EBV阳性率分别为7.9%, 6.5%. 统计分析表明, EBV相关胃癌与标本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 在地域分布方面, EBV阳性胃癌检出率美洲为9.4%, 亚洲为6.1%, 欧洲为9.1%, 统计分析显示, EBV相关胃癌与地域分布显著相关(P<0.05). Meta分析表明, EBV感染仅发生在胃癌组织细胞中, 并且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发生部位及地域分布显著相关(P<0.05), 与患者肿瘤组织学分型、标本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果提示, EBV阳性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M及HBV-DNA检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HBV-DNA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前S1抗原的检测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6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阳性呈高度正相关,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乙型肝炎是世界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三亿人受到乙肝死亡的威胁,每年有一百万以上的新生儿感染乙肝,其死亡率超过了世界最严重的疾病,如白喉、百日咳、小儿麻痹和艾滋病。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发区,乙肝流行率为50~60%,幼儿感染率很高,表面抗原阳性者主要是三岁以前的儿童,占全年龄组的50%以上。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其表面抗原阳性率较阴性母亲的子女高5倍之多,特别是HBeAg阳性母亲的子女有90%成为慢性HBV长期携带者,HBsAg阴性母亲的子女其HBsAg新阳转者则为人群HBsAg阳性总数的16%,这种在儿童期发生的乙肝病感染可能形成慢性肝病、肝硬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免疫技术.方法:以微量滴定板为固相载体,预包被上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活化钌标记的乙肝表面抗体之间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三明治结构,将此双抗夹心免疫复合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析.结果:利用此方法测定人乙肝表面抗原含量,浓度在0.08ng/mL~10 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840x+0.9535,检出限为0.01 ng/mL(3σ).结论:该法可以实现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血清样本低廉、快速、简便、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益生菌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感染与炎性反应的效果进行Meta分析,以得出新的结论。方法利用PubMed、Embase、CNKI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益生菌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感染和炎性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7篇相关文献,有10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要求,进行两组Meta分析。第一组有9项对照研究共864名受试者(426人为试验组,438人为对照组)纳入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益生菌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OR=0.34,95%CI:0.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一组有4项对照研究共317名受试者(160人为试验组,157人为对照组)纳入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益生菌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可以减少术后患者的炎性反应(MD=-7.04,95%CI:-9.43~-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生菌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感染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探讨待孕夫妇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并研究其对临床孕前检查的影响及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7年度在我院进行孕前检查的夫妇2 440对(4 8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将待孕夫妇分为两组,每组2 440例,两组均加强孕前检查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A组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检查的待孕夫妇;B组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检查的待孕夫妇。比较两组待孕夫妇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的阳性结果。结果 B组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6.43%vs 4.63%;62.99%vs 5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同组女性(59.87%vs 40.13%;60.18%vs 39.82%),HBsAb阳性率低于同组女性(46.52%vs 53.48%;47.41%vs 5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高中及以上学历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同组高中以下学历(38.85%vs 61.95%;38.05%vs 61.15%),高中及以上学历HBsAb阳性率高于同组高中以下学历(53.15%vs 46.84%;51.75%vs 4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夫妇乙肝感染仍处于增高趋势,对于进行孕前检查的待孕夫妇加强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及治疗,能够减少乙肝传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乙肝发病率,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