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新鲜紫背天葵为主要原料研究紫背天葵保健果冻的生产工艺。对紫背天葵预处理、复合胶凝剂和果冻主要原辅料配比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加工紫背天葵果冻的胶凝剂为卡拉胶、明胶、魔芋胶的复合胶凝剂;紫背天葵保健果冻的最佳配方为20%紫背天葵汁、1.0%复合胶(卡拉胶∶明胶∶魔芋胶/m∶m∶m=4∶3∶3)、20%白砂糖、0.15%柠檬酸。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色泽紫红,具有紫背天葵特有清香气,酸甜可口,口感软滑。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鼎湖山紫背天葵人工栽培适宜的生长基质和气候条件,以组培球茎为材料,比较了自然气候条件下几种混合基质处理对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混合基质的pH值、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对球茎萌芽和植株的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适合的pH缓冲范围在3.5~4.5之间,表明紫背天葵为喜酸植物。添加黄泥的基质并不适合紫背天葵的生长;泥炭土+珍珠岩(3:1)混合基质较适宜于紫背天葵的生长,球茎萌芽率达到88%,植株的须根、球茎、叶和株高等指标表现良好。结合栽培物候期分析,球茎的萌芽期在当年11月~次年1月,生长适温在16~25℃之间,相对湿度为90%~95%。  相似文献   

3.
我国稀有蔬菜介绍(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紫背天葵紫背天葵 (Gynura bicolor DC.)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别名紫背菜、红背菜、血皮菜和观音菜等。原产中国 ,在四川栽培较多 ,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有分布 ,并有少量栽培。1.1 营养及药用价值 紫背天葵作为一种值得推广的高营养保健蔬菜含有较为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 ,特别是矿物质含量较高。在其食用嫩梢和嫩叶中 ,每 10 0 g干物质中含钙 140 0~ 30 0 0 mg、磷 170~ 390 mg、钾 2 830~4 6 30 mg、镁 92 0~ 10 6 0 mg、铜 1.34~ 2 .5 2 mg、铁2 0 .97mg、锌 2 .6 0~ 7.2 2 mg、锰 0 .4 77~ 14.87mg、…  相似文献   

4.
以紫背天葵为供试材料,采用LED灯精量调控光质和光强,研究相同光照强度(350±5 μmol·m-2·s-1)下,白光(W)、红光(R)、蓝光(B)、黄光(Y)、红蓝混合光(RB)、红蓝黄混合光(RBY)对紫背天葵生长、次生代谢和氧化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W)相比,红光(R)能够显著促进紫背天葵植株的生长以及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而蓝光(B)则抑制紫背天葵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在有色光处理下均显著降低;虽然红蓝黄混合光(RBY)未能显著提升紫背天葵的干物质含量,但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显著提升,这些还原态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提高紫背天葵的抗氧化能力,在增强自身抗逆性的同时提升营养价值.本研究为光质调控紫背天葵的多样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获取紫背天葵(Cynura bicolor DC.)叶片中花青素种类及其合成调控基因等信息,该试验以紫背天葵叶背面紫色以及经处理叶背面几乎全绿(对照)的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同时进行6个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和6种花青素苷元的HPLC检测,以揭示紫背天葵特有的花青素苷元及其合成调控关键基因信息。结果表明:(1)在紫背天葵中共获得14个花青素苷元及32个花青素合成调控基因信息,其中表达量差异显著下调的4个基因为Pg(c11692)、Cy(c42112)、ANS(c38551)和3GT(c9064),表达量差异显著上调的2个基因是D FR(c35961)和3GT(c20283)。(2)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上述6个基因在2种紫背天葵叶中的表达趋势(上调或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但转录组测序检测到的表达趋势差异倍数比qRT-PCR检测结果更加明显。(3)HPLC分析显示,紫背天葵叶中均未检测到Dp、Pt、Pn及Mv等4类花青素苷元,但紫背天葵叶中富含Cy花青素苷元,且背面紫色的叶中Cy类花青素苷元含量(62.21 mg/kg)显著高于绿色叶对照(6.86 mg/kg);背面紫色和全绿叶中的Pg花青素苷元含量均低于0.43 mg/kg。研究推测,Cy和Pg花青素苷元在绿叶紫背天葵(对照)中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因为存在1个ANS和1个3GT正调控以及1个DFR和1个3GT负调控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获取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 C.)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调控基因信息,该试验以紫背天葵叶片为材料,以其花朵为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CHS、CHI、F3H等8类合成酶基因以及MYB、bHLH及WD40等3类转录因子检索,从中选取8个相关差异表达显著调控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分析。结果显示:(1)在紫背天葵中共获得72个花青素合成酶信息,其中差异表达明显的有1个F3′H和2个3GT下调,9个F3H基因中有上调基因4个和下调基因5个。(2)在紫背天葵中获取到238个MYB、113个bHLH和219个WD40转录因子,这3类转录因子中差异表达明显的分别为22个、16个和7个。(3)qRT-PCR结果显示,所选取的8个花青素合成相关调控基因,在紫背天葵叶及花朵中的下调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但不同基因差异表达趋势略有不同。研究表明,在紫背天葵叶片和花朵中所存在的大量花青素合成代谢调控基因中,只有少量差异表达显著,但转录因子相比合成酶的调控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紫背天葵是秋海棠科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因其独特的药用功效而价值较高,野外资源因过度采摘而处于濒危状态。主要介绍了紫背天葵的植物形态特征和群落组成、地理分布及生境特征、植化属性、人工繁殖及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紫背天葵的保护、生产和科学研究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生态、技术与社会三方面内容的保护措施及未来的研究应用方向,以期实现对紫背天葵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 采用原位和异位土壤、异地和增强回归处理, 研究了紫背天葵回归的存活情况及其叶片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 增强回归因受啮齿类哺乳动物的取食而失败; 异地回归取得成功, 异位土壤和原位土壤上回归植株的成活率分别为46.7%和83.3%。原位和异位土壤这两种异地回归植株与野生植株相比, 在叶片的形态、解剖及生理特征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其光适应能力减弱、抗寒旱能力降低、光合能力降低、光合产物积累减少; 异位土壤回归的植株比原位土壤回归的植株相比更差。异地回归紫背天葵叶片花青素含量较低, 仅为野生植株含量(2.33μmol·g–1)的16.95%。异地回归植株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可能受回归点与原生境不同微生境(气候和土壤)的影响, 也可能是与组培球茎与野生球茎在表现遗传学上有所差异有关。在开展紫背天葵野外回归实践时, 要充分考虑回归地点的微生境、捕食者和病菌对紫背天葵存活的影响、以及药用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规范化栽培标准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紫背天葵的野生驯化栽培研究,制定了紫背天葵栽培的引用标准、生长环境条件、种质标准操作规程、种子培育、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运输贮藏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以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和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两种优良野生蔬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然全光照(L0)、郁闭度约50%林下(L1)、郁闭度约70%林下(L2)3种光环境下植株的生长及光合和荧光参数变化,以明确其耐荫性以及林下套种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紫背天葵和白背三七地径和株高在L0和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L2处理下显著低于L0。(2)两种野菜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均随光照强度减弱逐渐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PSⅡ潜在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也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小,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却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加。(3)两种野菜光合和荧光参数在L0和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L2处理下显著低于L0。研究表明,在较大郁闭度林分下,紫背天葵和白背三七叶片叶绿素分子捕获激发能的效率降低,其PSⅡ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减少,而用于热耗散的份额增加,电子传递活性和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的能量降低,净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两种野菜均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可以在林分郁闭度50%左右的林下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4种野生蔬菜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生蔬菜具有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有些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茎叶有消热、舒筋及止血祛瘀的作用,用于镇咳、风湿性关节痛、骨折、创伤止血,痈肿疮疥等症,在民间还作抗癌草使用[1].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茎叶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治痛经,血崩,咳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2].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Schulz]作为野生蔬菜在江苏、安徽民间有很长的食用历史,测定结果表明,该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3].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民间还用于白发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4],中国卫生部将它列为药食同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盐酸水解法分析不同来源仙草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供试仙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和7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4.75%~13.65%,17种氨基酸总量和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的高低顺序都是9>10>5>8>1 >6>4>3>2>7,均以9号仙草含量最高,7号仙草最低.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相似,以谷氨酸、天门冬氨...  相似文献   

13.
珠子参地上部分氨基酸测定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子参茎、叶、花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和营养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珠子参茎、叶、花中均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3%,14.80%和8.72%;珠子参的茎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T)为0.39,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为0.64,叶中E/T为0.41,E/N为o.71,花中E/T为0.39,E/N为0.63,氨基酸配比较为合理;珠子参茎、叶、花中蛋氨酸+胱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珠子参茎、叶、花中均含有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0.12%,0.26%和0.16%,叶片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小鱼仙草化学成分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产地的小鱼仙草全草精油主要化学成分 :香荆芥酚、百里香酚、β 石竹烯、侧柏酮、异胡薄荷酮、1 ,8 桉叶油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间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遗传相似性及差异性 ;不同产地精油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有一定变化规律。此外 ,种子含丰富的氨基酸 (1 3 .96% )和种类齐全的矿质元素 ;种子油含大量人体必需的亚麻酸 (67.3 6% )和亚油酸 (1 5 .1 2 % )等不饱和脂肪酸 ;全草总黄酮含量为 1 .76%~ 4.1 5 %。为此 ,小鱼仙草的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其植物资源在食品、香精香料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橄榄蚶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橄榄蚶(EsteUarca olivacea)软体部的基本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橄榄蚶软体部含水量为81.36%,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分别占软体部干重的63.64%、10.95%、13.55%和8.97%.橄榄蚶软体部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软体部干重的54.83%、19.80%和27.54%,总氨基酸占软体部蛋白质的86.13%,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11%和56.52%.橄榄蚶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橄榄蚶软体部含2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w-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w-3PUFA)分别占脂肪酸的41.31%、23.06%、18.25%和10.54%,DHA和EPA分别占脂肪酸的2.82%和4.59%.  相似文献   

16.
华南主要野生蔬菜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实验以华南主要野生蔬菜守宫木、土人参、一点红、白仔菜、紫背菜、鳄嘴花、藤三七、塘葛菜为材料,并以华南特产蔬菜菜心为对照,对8种野生蔬菜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种野菜共检出十四酸、软脂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二酸和二十四酸共9种脂肪酸,但不同野菜之间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差异极大.8种野菜的饱和脂肪酸的总量都高于菜心,饱和脂肪酸种类最多的是藤三七,含4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与饱和脂肪酸相反,8种野菜都低于菜心,但其油酸、亚油酸远高过菜心.菜心富含亚麻酸,但不含亚油酸.可见8种野菜油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徐畅  王哲  朱秀蕾  陆秀君  赵丹  齐国辉  郭巍  李瑞军 《昆虫学报》2019,62(10):1205-1211
【目的】分析植物叶片中主要营养成分与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成虫取食偏好关系,明确影响其成虫取食、寿命及生殖力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测定室内5种植物(花生、核桃、榆树、金叶女贞和毛白杨)叶片饲养的暗黑鳃金龟成虫寿命、取食量和产卵量,分析植物叶片中4种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粗纤维和总磷)含量与暗黑鳃金龟成虫取食、寿命和生殖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暗黑鳃金龟成虫对5种植物叶片的日均取食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生>核桃>榆树>金叶女贞>毛白杨;取食核桃、花生和榆树叶片的成虫总取食量和单雌总产卵量与取食金叶女贞和毛白杨的成虫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成虫总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氨基酸含量显著相关(P<0.05; r=0.515);成虫单雌总产卵量与植物叶片中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间极显著相关(P<0.01)(分别为:r=0.698和r=0.746)。植物叶片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成虫取食量和产卵量相关性与植物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与成虫取食量和产卵量的相关性基本一致;成虫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赖氨酸含量最相关,而成虫单雌总产卵量与植物叶片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相关。成虫寿命与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含量不相关。【结论】植物叶片中的赖氨酸含量是影响暗黑鳃金龟成虫取食偏好的关键因子,植物叶片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影响暗黑鳃金龟生殖力。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林蛙不同部位中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法,对黑龙江林蛙油、卵、皮中17种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油、卵、皮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56.5 mg.g-1,525.1 mg.g-1,752.5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6.06%,38.89%,33.33%。通过对黑龙江林蛙油、卵、皮中氨基酸含量的对比分析,表明林蛙油中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Tecator自动定氮仪和Waters PICO-TAG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海南螺旋藻粉中蛋白质含量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海南螺旋藻粉中蛋白质含量达63.3%,总氨基酸含量达60.8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超过40%,比例平衡,符合FA0标准,可与国外产品媲美。  相似文献   

20.
数种鱼类肌肉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2科29种鱼类肌肉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鱼类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约17-20种;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占9.62-93.60%,其中必需氨基酸储量丰富,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75-58.44%。通过比较发现乌鳢、团头鲂、矛尾复虾虎鱼、鳙、鲤和虹鳟等6种鱼类肌肉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23种鱼类,确为鱼中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