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CR-DGGE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是一种分析微生物群落的有效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动态性。本文简要介绍了PCR-DGGE技术原理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医学研究生专业学科,并且成为了医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是为微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高级后备人才,学习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将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获得的实践效果进行阐述,为培养微生物学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学习基本的研究手段,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是百姓关注的大问题,目前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正在蓬勃发展,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微生物学的研究也进入到分子、基因水平。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也逐渐进入分子时代,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PCR技术、DNA指纹图谱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MAR-FISH技术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复杂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微生物生态学的重要任务。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解析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提供微生物的原位生理学信息。而一种新的方法, 微观放射自显影和荧光原位杂交集成技术(MAR-FISH)则能够同时在单细胞水平上, 检测复杂环境中微生物的系统发育信息及其生理特性。本文总结了MAR-FISH方法的原理, 实验步骤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系统的功能主体。人类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认识随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而逐步深入。传统培养方法只能检测到活性污泥中1%~15%的微生物。随着一系列基于免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活性污泥中菌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惊人的速度被人们认识,大量依靠传统检测方法未能发现却在活性污泥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逐渐被发现。许多模拟活性污泥菌群生存环境条件的现代培养技术开始发展,且已成功培养了一部分传统培养方法不能培养的细菌类群,这为研究基于免培养方法发现的大量新的微生物菌群的生理特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也无疑将把人们对活性污泥菌群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主要介绍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的一系列方法,从传统培养方法到基于免培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再到现代培养技术,着重论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诸多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为应对突发疫情以及新发未知微生物威胁的需求,微生物鉴定技术逐渐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及核酸杂交等分子水平方法进一步走向利用无需培养的测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检测.随之而来的是对高通量数据分析在精度及速度的要求.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对其数据分析的处理流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个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最后结合本实验室工作总结微生物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希望对该应用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化工主要以廉价可再生资源为底物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大宗化学品、药品及营养品。合成生物学研究是生物化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支撑体系之一,是在功能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基础上,将工程化理念应用在生物学中,定向创造新型生物产品和生物过程整体优化的新的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发展十几年以来,创造出了很多强有力的工具被应用于微生物、植物及动物的研究。以微生物生产芳香族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内容,系统的综述合成生物学在以微生物生产高附加值产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信号分子降解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细胞之间存在的信息交流称为群体感应。群体感应在实现微生物的生物学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调节致病性、参与生物膜的形成等。微生物能够分泌特定的信号分子,通过对信号分子的检测及应答,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抑制信号分子的积累,能够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使微生物丧失生物学功能。研究较为全面的一类信号分子是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此类信号分子可以通过酶法降解。目前已鉴定出的AHL降解酶主要分为AHL内酯酶和AHL酰化酶两类。综述了信号分子降解酶的来源、筛选方法、纯化技术、酶学性质、作用机制及在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对信号分子降解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机制,并为微生物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多重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急需一些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多重PCR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微量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等缺点,目前正在被应用于微生物致病菌,转基因产品以及肉类品种的鉴定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多重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原理和应用,以期望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微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瘤胃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由于这些微生物组成复杂且有些细菌在体外无法培养,目前对这些微生物的了解仍然很少。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瘤胃微生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利用核酸探针、基因序列分析、遗传指纹技术、全细胞杂交和实时定量PCR等技术可以对瘤胃微生物的分类及进化关系、区系结构图、重要酶的表达以及目的微生物的准确定量进行更为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发展和利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研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生物与饲料颗粒之间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还能直接在细菌自然生长的环境中对其各种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通过设计和组装生物原件,从而制造出新的生物系统。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以及食品废物处理等问题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食品行业的持续创新,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活力。本文回顾了工程化生物合成体系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阐释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改善食品营养风味、高效处理食品废物、生产可降解包装材料及检测食品质量等中的应用,展望了合成生物学面向食品生产的应用前景和挑战,并对合成生物学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FISH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具有灵敏、精确和快速的优势,但不能提供微生物的形态学、数量性状、空间分布等信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了分子生物学的精确性和显微镜的可视性信息,可以在自然生境中监测和鉴定不同的微生物个体,尤其是对难培养和未被培养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被广泛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诊断和评价,现已成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技术。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和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具有灵敏、精确和快速的优势,但不能提供微生物的形态学、数量性状、空间分布等信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了分子生物学的精确性和显微镜的可视性信息,可以在自然生境中监测和鉴定不同的微生物个体,尤其是对难培养和未被培养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被广泛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诊断和评价,现已成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技术。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和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杜巍 《生物技术通讯》2006,17(2):296-298
基因芯片技术是鉴别微生物和转基因成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全面、快速、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阐明了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微生物、食品转基因成分等检测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并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科学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主要刊登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和基础学科如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等相关的原始研究成果。刊登植物、动物及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在组织、  相似文献   

1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是一种很有用的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通过FT-IR光谱技术可以得到有关蛋白质、脂类、核酸和多糖等微生物和细胞各类组成成分的信息。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显微FT-IR光谱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快的测量速度,因而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进行快速、实时、动态和无损检测等优势。本文介绍了FT-IR光谱技术在微生物及电离辐射作用于微生物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病原体的存在,尤其是食品中的病原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DNA芯片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病原体检测工具,具有众多传统检测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我们简要论述了DNA芯片在细菌病原体、寄生虫、病毒病原体、微生物耐药性等的检测中的应用,并进一步综述了DNA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生态系统代谢网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生态系统代谢网络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遗传分子发挥功能作用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全面介绍微生物生态系统代谢网络的特点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基于共培养技术、免培养高通量技术和计算生物学模拟技术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代谢网络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主要发现,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代谢网络研究技术和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微生物生态系统代谢网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方向,并对其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食品微生物的安全检测技术与方法正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有培养水平迈入了分子水平,本次论文结合实际经验,介绍了几种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阐述了原理与特点,并做了相互之间的比对,进而展望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油脂是未来燃料和食品用油的重要潜在资源。近年来,随着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全局角度理解产油微生物生理代谢及脂质积累的特征成为研究热点。组学技术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揭示产油微生物脂质高效生产的机制研究中,这为产油微生物理性遗传改造和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基础。文中对组学技术在产油微生物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产油微生物组学分析常用的样品前处理及数据分析方法,综述了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修饰)组及代谢(脂质)组等在内的多种组学技术,以及组学数据基础上的数学模型在揭示产油微生物脂质高效生产机制中的研究,并对未来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