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61—2007年海口市气候环境变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海口市196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以及1989—2007年的城市化水平,对海口市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1961—1990年相比,海口市1995—2007年气温呈明显的增高态势,年均增温0.93℃;而相对湿度则明显降低,年均湿度降低了3%;海口市年均气温、年均相对湿度与城市化水平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说明城市化较好地解释了近20年来海口市气候要素的变化.海口城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气候环境要素,而且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使酸雨次数增加、年均酸雨pH值降低.  相似文献   

2.
1961-2010年陇东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媛媛  张勃  尹海霞 《生态学杂志》2013,32(6):1511-1517
基于陇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中的反距离权重法(IDW),对各站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陇东地区年均ET0呈微弱下降趋势;夏季ET0显著减少,是造成年均ET0下降的主因,春季ET0明显增加,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站点月均ET0变化趋势呈一致的单峰型;本区北部和中部年均ET0较大,西部较小;春季大部分地区ET0呈增加趋势,夏季全区ET0呈减少趋势,秋、冬季各站变化趋势不明显;ET0的变化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为影响本区ET0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1961—2009年宁夏21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宁夏各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夏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 ℃·(10 a)-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为4.26 mm·(10 a)-1;无霜期和作物生长季天数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延长;≥10 ℃积温在3200 ℃·d以上的区域向南扩展,宁夏适宜种植中晚熟水稻的区域有所扩大;2001—2009年,宁夏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冬小麦,全区各地几乎都适宜种植春小麦;宁夏南部山区各地7月平均气温≤20 ℃的区域面积逐渐缩小,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域也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B2气候情景(2011—2050年)逐日资料以及基准气候时段(1961—1990年)的逐日资料,应用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对2011—205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基准气候时段下,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分异规律,总体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且同纬度地区的沿海高于内陆.1961—1990年,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幅度分别在3893~11000和5908~12000 kg·hm-2.未来B2气候情景下,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很大,这与该时期作物生长发育光、温、水的匹配程度有关.冬小麦、夏玉米分别在2011—2030年和2021—2040年间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在保持现有生产状况下,未来B2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表现为东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反向变化、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同向变化;而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区域分异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的变化影响到区域的林火动态.基于生态地理区研究全国尺度上林火动态的变化是科学林火管理的基础.根据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把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两个气象要素差值到网格点(空间分辨率0.25°×0.25°),分析中国8个生态地理区森林分布区域的火险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气候和火动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961—2010年,中国森林分布区的平均气温呈现线性上升趋势,但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所有生态地理区的火险期平均气温显著增加,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原区增温最显著,而大部分区域的火险期降水量变化不明显.研究区火灾次数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受害森林面积显著下降.除中温带干旱地区荒漠针叶林区的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外,其他生态地理区都表现为双峰型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6.
朝鲁门  孙建新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2839-2846
选取纬度相近、发展规模类似的近海(济南)与内陆(西安)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56—1998年间济南和西安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6—1978年间,除济南年均最低气温以0.37 ℃·10 a-1的速率上升外,2个城市的气温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1979—1998年间,2个城市则表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西安年均最高气温和年均气温的增加速率大于济南,济南年均最低气温的增加速率大于西安.1956—1978年间,2个城市均存在城市热岛效应但无显著增加趋势,1979—1998年间的热岛效应明显强化,以西安在年均气温(0.22 ℃·10 a-1)和年均最低气温(0.32 ℃·10 a-1)上表现的热岛效应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济南热岛效应强度和年际波动均大于西安,但其增加速率却小于西安.济南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气温和年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和热岛效应强度明显不同,西安则较接近.3个气温指标中以年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同时对热岛效应的响应最显著,年均最高气温的波动性最大.地理位置不但影响城市增温的幅度,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城市增温的形式与热岛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7.
朝鲁门  孙建新 《生态学杂志》2009,20(12):2839-2846
选取纬度相近、发展规模类似的近海(济南)与内陆(西安)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56—1998年间济南和西安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6—1978年间,除济南年均最低气温以0.37 ℃·10 a-1的速率上升外,2个城市的气温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1979—1998年间,2个城市则表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西安年均最高气温和年均气温的增加速率大于济南,济南年均最低气温的增加速率大于西安.1956—1978年间,2个城市均存在城市热岛效应但无显著增加趋势,1979—1998年间的热岛效应明显强化,以西安在年均气温(0.22 ℃·10 a-1)和年均最低气温(0.32 ℃·10 a-1)上表现的热岛效应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济南热岛效应强度和年际波动均大于西安,但其增加速率却小于西安.济南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气温和年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和热岛效应强度明显不同,西安则较接近.3个气温指标中以年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同时对热岛效应的响应最显著,年均最高气温的波动性最大.地理位置不但影响城市增温的幅度,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城市增温的形式与热岛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8.
在树木年轮学与气候学理论基础上,以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与策勒河下游河岸胡杨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对应的气象、沙尘天气日数、策勒河径流量等因子,分析了玉龙喀什河与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以明确干旱荒漠区胡杨生长过程中的气候限制因子,为促进胡杨生态修复及沙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1976-2018年期间,两流域的气象条件基本一致,其中年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大气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均沙尘暴、扬沙、浮尘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玉龙喀什河流域的胡杨年轮指数呈先显著上升后整体平缓变化的趋势,而策勒河流域的胡杨年轮指数从1985年开始呈较显著的上升趋势。(2)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对年均气象要素的响应显著高于玉龙喀什河流域,且策勒河流域树木年轮指数与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两流域胡杨年轮指数对年均降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响应均不显著。(3)玉龙喀什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2月份的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3、4、9、10月份的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6月份的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2、4月份的径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玉龙喀什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秋冬季节的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除1、2月份外,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与月沙尘(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日数基本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玉龙喀什河与策勒河流域的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胡杨生长所需水源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策勒河流域胡杨年轮指数受气温、径流量以及修建水库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北干旱区7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全年、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5 ℃·(10 a)-1;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积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7和50 ℃·d·(10 a)-1;研究区大部站点的年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除新疆大部地区和宁夏平原以东的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降低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升高趋势;研究区大部地区的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而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则表现为研究区西部下降、东部上升.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研究区大部地区全年及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增幅的空间变化趋势均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西南地区1982—2006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集和气象数据,运用GIS技术对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干旱指数进行插值,分析了西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沼泽、灌丛、草丛、草原、草甸、针叶林、阔叶林、高山植被、栽培植被)NDVI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南地区NDVI、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均气温的上升趋势达极显著水平,干旱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在9种植被类型中,沼泽和草丛NDVI呈下降趋势,且草丛的下降趋势达显著水平,其他7种植被类型的NDVI均呈上升趋势,且针叶林、草甸和高山植被的NDVI上升趋势达显著水平,灌丛NDVI呈极显著上升趋势.9种植被类型所在地区的年均气温均显著上升;年降水量的变化均不显著;沼泽、草丛和栽培植被所在地区的干旱指数呈上升趋势,草甸和高山植被所在地区的干旱指数显著下降,其他4种植被类型所在地区的干旱指数呈不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区灌丛和针叶林NDVI与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灌丛和草甸NDVI与干旱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在保持其他2个气候因子不变的情况下,针叶林、阔叶林、高山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的相关性最大,草丛NDVI与年降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华南地区1961-2007年66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华南地区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07年,华南地区年均气温以0.20 ℃·(10 a)-1的趋势上升,温度生长期内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平均为98 ℃·d·(10 a)-1]由北向南递增;1981-2007年,6200~7500 ℃·d和7500~8000 ℃·d积温带面积分别较1961-1980年增加了1.5×104和4.7×104 km2.研究期间,华南地区全年和温度生长期日照时数分别以-57和-38 h·(10 a)-1的速率递减;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内≥1800 h日照时数的区域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全年和温度生长期降水量均呈略微增加趋势,但不同地区的增减幅度明显不同.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分别有62%和52%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气候倾向率为负值;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参考作物蒸散量均表现为高值区缩小、低值区扩大.全年湿润指数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01·(10 a)-1,70%站点的年湿润指数呈上升趋势;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湿润指数增加了0.02,53%站点的气候倾向率为正值.研究期间华南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表现为暖湿趋势,这将对该地区作物种植制度、作物产量和农业结构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与太湖蓝藻暴发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太湖区域40多年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太湖蓝藻的爆发时间、次数、等级进行了统计,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气候变化与太湖蓝藻暴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区域1961—2007年总的气候倾向率,年平均气温为0.35℃.10a-1,年累计降水量为31.33mm.10a-1,年累计日照时数为-69.00h.10a-1;而突变点,气温在1989年,降水量在1979年,日照时数在1999年,在突变点年份后,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和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2000—2007年气候变得异常,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速度加快,约为1961—2007年的3.7倍,5月和10月的这种气候倾向性更明显;降水量减少,比1961—2007年减少了178.10mm.10a-1,日照时数增加,比1961—2007年增加了244.23h.10a-1。气候变暖速度加快为太湖蓝藻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热量条件;降水量减少,加速了太湖水质恶化,为蓝藻暴发提供了有利的水质环境条件;日照时数增多,充足的光照为蓝藻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的光合条件;温度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应太湖蓝藻暴发的次数也偏多,造成了太...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系统生态学方法,尤其是应用了Simpson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前后相隔10年为时间跨度,对小城镇发展典型地区浙江省绍兴县某镇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地使用功能的改变,导致了以绿色植物为计数的Simpson指数增加近2倍,而以土壤微生物为参照的工业和居住用地的Simpson指数均高于农业用地,反映该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并出现了局部气候的恶化(表现为镇区内年平均气温上升,而年平均相对湿度下降)等不良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4.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按照4个生态功能区(公园游览区、生活居住区、商业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同步进行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气象要素(光照强度、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观测.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特点是: 公园游览区和生活居住区日变化呈单峰形式,工业区呈双峰形式,而商业交通繁华区则比较复杂;极值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4个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的波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商业交通繁华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公园游览区.4个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公园游览区、生活居住区、商业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平均值分别是819、340、149和126 个·cm-3.影响合肥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小为气温.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指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15.
藏北牧区地表湿润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军  边多  胡军  拉巴  周刊社 《生态学报》2009,29(5):2437-2444
利用1961~2006年藏北牧区6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得出潜在蒸散,分析了地表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季节差异,并讨论了影响地表湿润指数的气象因子.研究表明:近46a藏北牧区年地表湿润指数呈现增大趋势,增幅0.01~0.05/10a;四季地表湿润指数大部分牧区也呈增大趋势,春、秋季增幅明显.近26a(1981~2006年)、季潜在蒸散表现为明显的减少趋势,降水量显现增多趋势,地表湿润指数增大趋势加大,以夏季最为突出.就年平均而言,藏北牧区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以高湿低温为其主要气候特征;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表现为冷干型的气候特征;90年代初之后,气温持续升高,地表湿润指数显著增加,呈现以暖湿为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湿润指数对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的响应最为敏感,而对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响应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全国农区527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逐年农作物病害发生面积以及产量资料,从气温、降水、日照等角度,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各气象要素变化对中国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各气象因子变化总体有利于病害发生,年平均温度以0.27℃·10a-1的速率升高,其每升高1℃,可导致病害发生面积增加6094.4万hm2次;年平均降雨强度以0.24mm·d-1·10a-1的速度增加,其每增加1mm·d-1,可导致病害发生面积增加6540.4万hm2次;年平均日照时数以47.4h·10a-1的速率减少,其每减少100h,可导致病害发生面积增加3418.8万hm2次;在气候变化导致的光、温、水变化中,温度增加对病害发生面积增加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日照时数减少、第三为平均降雨强度增大,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508、-0.374、0.112。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于2001年4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39°54′N,116°28′E)对低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土壤-植物-大气体(SPAC)界面水势梯度及油松木质部边材液流传输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测定。土壤水势随深度下降逐渐升高,日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灌水后上层土壤水势迅速提高,但随着水分扩散和林地持续蒸散,土壤湿度迅速下降并逐渐与对照趋同;叶片水势连日逐渐降低,灌水后水势较对照有一定程度提高;林冠不同层次叶片水势在日周期内不同时间差异显著,但同一层次之间差异不明显;油松人工林土壤、叶片、大气水势梯度比约为1∶5∶30,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水势梯度提高至1∶15∶90。大气水分饱和亏缺与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以及土壤水势与叶片水势之间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干旱春季灌溉对油松木质部边材液流时空波动产生很大影响,灌水后连日树干上位边材液流峰值出现时间推迟1 h,连日平均液流速率提高48.59%,连日平均最大液流速率提高25.12%。木质部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和连日变化与SPAC水势和气象因子如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密切相关。与对照相比,灌水后边材液流速率与SPAC各介质水势和界面水势差的相关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镇江内江湿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小气候日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年5月,选择镇江内江湿地具有代表性的裸地、虉草群落和芦苇群落,分别代表植被群落的不同演替阶段,测定不同群落、不同层次的光照强度、气温、土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研究其植物群落小气候的日动态.结果表明,随演替由裸地到虉草群落到芦苇群落进行,群落内光照强度、气温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日变幅减小.其中,日均光照强度由1 204.7 μmol·m-2·s-1降至141.28 μmol·m-2·s-1,日均变幅由1 126μmol·m-2·s-1降至265 μmol·m-2·s-1;日均气温由32.2 ℃降至24.9 ℃,日均变幅由12.75 ℃降至4.8 ℃;日均土温由21.83 ℃降至19.47 ℃,日均变幅由4.5 ℃降至2.1 ℃.群落内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升高(由58.95%增至87.3%),变幅减小(由29.75%降至5.15%).生境具有早期的开放性和后期的封闭性,小气候环境朝着更为阴、凉、湿的环境变化,且波动性减弱,稳定性增强.各群落内的光强、气温、湿度及土温之间均存在一定相关,但不同演替阶段各因子间相关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19.
于2017年期间,每日间隔1h自动监测1次,同步测定广州南沙湿地与珠海淇澳红树林林内、林外旷地的气温及大气相对湿度,比较研究不同地点红树林生境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两地红树林林内气温一直低于林外旷地,相对湿度则高于旷地。南沙红树林日降温最大值6.832℃,平均降温0.733℃,平均降温率3.092%;日增湿最大值23.416%,平均增湿5.528%,平均增湿率6.345%。淇澳红树林日降温最大值6.607℃,平均降温1.722℃,平均降温率7.011%;日增湿度最大值45.044%,平均增湿1.681%,平均增湿率1.942%。两地红树林林内气温年均值比较,南沙比淇澳高0.126℃,林外旷地气温年均值淇澳比南沙高0.862℃;红树林林内湿度年均值南沙比淇澳高4.427%,林外旷地湿度年均值南沙比淇澳高0.581%。总体上,两地红树林的降温、增湿效应均明显,其中淇澳红树林降温效应更明显,而南沙红树林增湿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绿洲城市是中国干旱区人类活动最集中、人地关系最为敏感和复杂的代表性区域。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绿洲城市——嘉峪关市为例,基于RS和GIS技术等从人口、经济、城市空间布局3个方面来分析嘉峪关市城市化水平,同时从斑块特征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指数等对绿洲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9年间嘉峪关市城市化过程明显,城市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69.9%升至2009年的90.3%,城市建设用地年均扩张指数高达5.6%;嘉峪关市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破碎度增加,草地和水域呈波动状态,未利用地破碎度减少;各斑块受干扰的程度增大,斑块几何形状更趋向规律性,基质成分减少;嘉峪关市城市化过程强烈影响着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