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寻找提取黄芪甲苷的新药源。方法 :本实验以黄芪甲苷为标准品 ,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叶中的黄芪甲苷含量是根中的 2 .8倍。结论 :黄芪叶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 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 纯化hBMSC;流式细胞术检测hBMSC 表面标志;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干预72 h后hBMSC 的增殖情况;Real-time PCR 法检测经黄芪甲苷干预后hBMSC对SCF、VEGF、SDF-1、GM-CSF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hBMSC;不同 浓度(20、40、80、160、320 mg / mL)的黄芪甲苷可促进hBMSC增殖(P<0.05),其中160 mg/mL 组促增殖最明显;黄芪甲苷可促进 hBMSC对SCF、VEGF、SDF-1 mRNA的表达,而GM-CSF mRNA 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甲苷可促进hBMSC 体外增殖,可 能与其促进hBMSC 对SCF、VEGF、SDF-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纯化hBMSC;流式细胞术检测hBMSC表面标志;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干预72h后hBMSC的增殖情况;Real-timePCR法检测经黄芪甲苷干预后hBMSC对SCF、VEGF、SDF-1、GM-CS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laBMSC;不同浓度(20、40、80、160、320mg/mL)的黄芪甲苷可促进hBMSC增殖(P〈0.05),其中160mg/mL组促增殖最明显;黄芪甲苷可促进hBMSC对SCF、VEGF、SDF-1mRNA的表达,而GM—CSF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甲苷可促进hBMSC体外增殖,可能与其促进hBMSC对SCF、VEGF、SDF-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AS-Ⅳ)对辐射诱导损伤的小鼠胃肠道是否具有防护作用。[方法]标准条件下饲养的100只昆明小鼠,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DMSO组、辐射组、辐射+黄芪甲苷20 mg/kg组和辐射+黄芪甲苷40 mg/kg组,腹腔注射AS-Ⅳ一个月,以8Gy的~(60)Coγ辐射小鼠并采集胃、肠道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黄芪甲苷对辐射小鼠胃肠道形态学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小鼠胃肠道损伤极其严重,胃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与外膜损伤,结构改变;十二指肠粘膜、绒毛、腺体等发生病理变化,肌层外膜受损,甚至消失。黄芪预防组表明不同剂量的黄芪甲苷均对小鼠胃肠道辐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修复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对辐射诱导损伤的小鼠胃肠道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宁夏地产黄芪药材快速质量评价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宁夏地产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同时采集黄芪药材的MIR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宁夏地产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MIR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验证;对宁夏地产黄芪药材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红外光谱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黄芪甲苷中红外光谱经二阶导数处理后模型最优,模型参数:R~2为99.72,SEE为0.003 7,SEP为0.004 2;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中红外光谱经二阶导数处理后模型最优,模型参数:R~2为99.33,SEE为0.000 6,SEP为0.000 7。不同产区黄芪药材相似系数均在0.90以上;二阶导数谱中不同产区黄芪药材酯类、纤维素类和淀粉类成分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同心产区和其他产区药材有明显区分。所建的MIR模型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宁夏地产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定量分析,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评价宁夏产区黄芪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心肌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小鼠Sca-1+心肌干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黄芪甲甙处理后心肌细胞表面标志蛋白desmin、α-sarcomeric?actin和C-TnT表达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对心肌干细胞分化有促进作用。结果 250 mg/L的黄芪甲甙诱导4周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干细胞明显表达desmin、α-sarcomeric actin和C-TnT。而未诱导的细胞desmin、α-sarcomeric actin、C-TnT 均为阴性。因此黄芪甲甙可以促进小鼠Sca-1+心肌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这些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的蛋白。结论 黄芪甲苷对心肌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表明其在心肌损伤性疾病的康复中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立HPLC-UV-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并比较四种不同供试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实验采用Agilent 5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3%甲酸水溶液-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漂移管温度70℃。在该色谱条件下,黄芪中7种成分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稳定性,重复性及精密度良好。本方法能简便、快捷、有效的测定黄芪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大孔树脂制备供试品中黄芪皂苷和黄酮类成分更高,说明碱化处理对黄芪中的成分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微生物学实验室为平台,以实验操作顺序为主线,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运用于中职微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通过黄芪根腐病致病菌分离与初步鉴定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的技术、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浓厚的兴趣,对今后的微生物学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马兜铃酸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M1型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马兜铃酸和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24 h,伴或不伴黄芪甲苷进行药物干预处理。采用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 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分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量。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RAW264.7细胞IL-6、TNF-α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p-p38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提示黄芪甲苷在5~50μg/mL浓度范围对RAW264.7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本研究选取10μg/mL作为实验干预浓度。黄芪甲苷能够显著改善马兜铃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活性(P<0.05),同时减少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P<0.05),抑制马兜铃酸和LPS诱导的M1/M2巨噬细胞比例(P<0.05)。黄芪甲苷可部分抑制马兜铃酸诱导的巨噬细胞p38 MAPK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减少巨噬细胞M1型极化,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减少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减缓马兜铃酸肾损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部分抑制p38 MAPK信号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吡啶-苯甲酰氯(2.5:1)为衍生化试剂,对黄芪甲苷分子中的羟基进行苯甲酰化,以甲醇-四氢呋喃-水(90:4:6,0.2%三乙胺)为流动相,VD3为内标物,在230nm波长处检测。结果黄芪甲苷在0.004-0.080mg.m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4.7  相似文献   

11.
健脾益肺膏是基于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结合几十年治疗各种慢性肺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制作而成的中药制剂。其主要功效药材为黄芪,其他的药材为辅药,起到增强黄芪药效的作用。本文使用各种柱色谱将该药配方中主要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确定了主要成分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5个主要化合物,通过NMR数据比对,确定了其结构分别为为黄芪甲苷(化合物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化合物2)、β-谷甾醇(化合物3)、果糖(化合物4)和葡萄糖(化合物5);首次测定了其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 014%和0. 008 3%。为后续健脾益肺膏的配方改进及剂型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中药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从SD大鼠乳鼠(5d-7d)股骨提取原代细胞,体外传代纯化,P4-P5代用于实验。实验分阴性对照组,大鼠BMSCs 15%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中药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大鼠骨髓间培养基培养,不给予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干预3天;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t)组,给予黄芪甲苷4μg/mL分别干预1 d、2 d、3 d、5 d、7d;阻断剂组,TGF-β1受体阻断剂sb431542预处理后,再加入黄芪甲苷4μg/mL分别诱导1 d、2 d、3 d。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神经元-胶质细胞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G2、α-SMA、Smad2/3、p-Smad2蛋白表达。结果:经黄芪甲苷诱导刺激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NG2、α-SMA的表达量均升高;Ast 3d组,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NG2、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黄芪甲苷刺激细胞后,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被激活,从第一天开始,p-Smad2蛋白表达量升高,第3天到达顶峰,随后降低;其中第三天,p-Smad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st 0d组(p0.01)。加入阻断剂后,黄芪甲苷受到sb431542影响,对细胞的作用减弱,NG2、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下调;sb431542+Ast 3d组,与Ast 3d组相比,NG2、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受阻断剂的影响,黄芪甲苷对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减弱,前三天p-Smad2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sb431542+Ast 3d组,与Ast 3d组相比,p-Smad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结论:黄芪甲苷具有促进大鼠BMSC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其机制与激活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新的提取分离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方法。以具有温敏性的PE6400为提取溶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白藜芦醇苷,考察了PE6400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等对白藜芦醇苷提取率的影响,其最佳工艺为25倍8%PE6400超声提取二次,每次提取30 min,白藜芦醇苷的提取率达到17.74 mg/g;在富集分离时,考察不同pH、料液比对白藜芦醇苷在温度诱导双水相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在料液比为1∶11,pH为12的缓冲溶液,90℃水浴下加热45 min,83.3%白藜芦醇苷富集分离于水相中。本实验方法操作方便,提取率较高,对环境和人体毒害低,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固相萃取-HP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以1,2,4 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给药,给药后2,10,20,30,60 min和1.5,2,3,4,6,8 h采集血样,同时以2 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给药,给药后20,60,240 min采集各组织,测定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中的黄芪甲苷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按二室模型拟合最佳,t1/2(α)分别为12.36,7.05,15.98 min,t1/2(β)分别为69.14,73.28,95.24 min,AUC分别为277.36,415.36,623.15μg.min/mL,AUC与剂量的线性方程为y=113.64x 173.47(r=0.997),表明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呈线性消除。组织分布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在体内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5.
川射干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中药川射干的化学成分.采用70%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及结晶等方法分离其化学成分,通过波谱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是鸢尾苷(tectoridin,1)、野鸢尾苷(iridin,2)、鸢尾甲苷A(iristectorin A,3)、点地梅双糖苷(tectomside,4)、鸢尾苷元(tectorigenin,5)、鸢尾甲黄素A(ifistectori- genin A,6)、染料木素(genistein,7)、二甲基鸢尾苷元(dimethytectorigenin,8)、野鸢尾黄素(irigenin,9).其中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中药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从SD大鼠乳鼠(5d-7d)股骨提取原代细胞,体外传代纯化,P4-P5代用于实验。实验分阴性对照组,大鼠BMSCs 15%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中药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大鼠骨髓间培养基培养,不给予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5 ng/mL干预3天;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t) 组,给予黄芪甲苷4 μg/mL分别干预1 d、2 d、3 d、5 d、7 d;阻断剂组,TGF-β1 受体阻断剂 sb431542 预处理后,再加入黄芪甲苷4 μg/mL分别诱导1 d、2 d、3 d。实时定量PCR( RT-PCR) 检测神经元-胶质细胞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 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 )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印迹法(Western blot) 检测NG2、α-SMA、Smad2/3、p-Smad2蛋白表达。结果:经黄芪甲苷诱导刺激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NG2、α-SMA 的表达量均升高;Ast 3d组,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NG2、?-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黄芪甲苷刺激细胞后,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被激活,从第一天开始,p-Smad2蛋白表达量升高,第3天到达顶峰,随后降低;其中第三天,p-Smad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st 0d组(p<0.01) 。加入阻断剂后,黄芪甲苷受到 sb431542影响,对细胞的作用减弱,NG2、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下调;sb431542+Ast 3d组,与Ast 3d组相比,NG2、α-SMA 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受阻断剂的影响,黄芪甲苷对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减弱,前三天p-Smad2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sb431542+Ast 3d组,与Ast 3d组相比,p-Smad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结论:黄芪甲苷具有促进大鼠BMSC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其机制与激活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二年生蒙古黄芪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自然界干旱的方法,连续控水14d,分析持续性干旱胁迫对蒙古黄芪实生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其黄芪甲苷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黄芪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而其中丙二醛含量升高,其根茎干重也降低。(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黄芪根叶中抗氧化酶类SOD、POD、CAT、APX和GR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中最高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2.1%、108.6%、178.0%、299.4%和303.4%,且根叶中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逐渐升高。(3)黄芪甲苷积累量在干旱胁迫第12天达到最大,比对照增加了53.0%,随后降低。研究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黄芪苗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能通过调节自身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轻干旱的损伤,最大程度地维持植株的正常代谢;适度水分胁迫有利于黄芪甲苷的积累,而重度胁迫不利于其积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IL-1β和Caspase-3基因绝对定量分析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ely大鼠被随机分成了5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川芎嗪-黄芪甲苷组、尼莫地平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脑I/R处理,然后通过腹膜内注射进行药物处理,时间为脑I/R后0h、12h、1d、2d直至7d。假手术组和I/R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5mL/kg),黄芪甲苷组中黄芪甲苷剂量为20mg/kg,川芎嗪-黄芪甲苷组中川芎嗪和黄芪甲苷剂量分别为10mg/kg和20mg/kg,而尼莫地平组中尼莫地平剂量为10mg/kg。通过常规RT-PCR克隆了大鼠的IL-1β和Caspase-3基因,运用TA克隆技术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TA2-IL1和pTA2-Casp3,重组质粒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比值,并计算拷贝数。以该质粒作为标准品,首先对实时荧光PCR反应的引物进行筛选和验证,然后进行反应退火温度的优化,最后定量检测各组损伤的脑组织中IL-1β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候选引物...  相似文献   

19.
以一年生蒙古黄芪苗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沼液浓度(0%、50%、80%和100%)和1个化肥浓度处理,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沼液基施(作基肥施入)和配施(基肥+2次叶面喷洒)对黄芪苗生长、生理指标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配施50%沼液、配施或者基施80%沼液及基施100%沼液均有助于增加蒙古黄芪生物量,但沼液施用效果不如基施化肥明显。(2)配施低浓度沼液(50%)和基施高浓度沼液(80%)均可显著提高黄芪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并显著优于基施化肥的效果。(3)配施50%沼液能促进蒙古黄芪叶片SOD、CAT活性,基施80%沼液能促进SOD活性,而配施80%沼液能促进POD、CAT活性,但100%沼液却使各保护酶活性均迅速下降;黄芪SOD活性对沼液处理较敏感,而POD、CAT活性对基施化肥处理较敏感;黄芪叶片MDA含量在适宜沼液浓度和施用方式下显著较低,但在基施80%沼液处理下显著较高。(4)黄芪根内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随沼液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黄芪甲苷含量以80%沼液基施处理较高,比对照显著增加57.44%;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以80%沼液配施较高,显著高出对照24.06%;与同浓度化肥处理相比,沼液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显著增加了74.47%,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显著降低了42.16%。研究发现,合理的沼液浓度及施用方式能有效促进黄芪苗的生长、抗逆生理指标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并以80%沼液基施处理的黄芪苗生长更好,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0.
以茯苓、黄芪提取液中多糖和甲苷的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优选了提取工艺,并考察了两种精制工艺对复方免疫成分的影响。结果为浸泡细粉药材12h,提取1次,料水比1:15,为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每100mL提取液中加入25mL1%壳聚糖液的精制工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