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抗真菌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中药经验方剂的临床应用;二、中草药有效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方法的改进;三、中草药有效抗真菌单体的体外药敏研究;四、中药组方在感染动物模型上的应用。药物作用于病灶,除了直接或协同抗真菌作用,也通过清热祛湿止痒的功效,减轻炎症和缓解症状;清除真菌的同时改变局部小环境,使之不利于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抗白念珠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引起各种浅表及深部真菌病,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文章就近年来有关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及其活性成分、单味及复方中草药制剂抗白念珠菌作用、中西药协同抗白念珠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香叶醇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真菌引起物质霉变,特别是粮食、纺织品、工业器材及中药药材等发生霉变,造成经济损失;致病性真菌也引起人类及牲畜疾病,特别是一些产毒真菌(如黄曲霉等)致癌危害甚大。我们在筛选中草药挥发油抗真菌试验中,发现由植物香茅草提取的商品香叶醇有较强抗真菌作用,进而对其抗菌有效剂量、所含成份分析、抗真菌有效成份确定及防霉实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药成分抗真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卜司  贺丹  卫芸芸  王丽 《菌物学报》2019,38(8):1230-1234
目前,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迫在眉睫。已有研究表明,有效中药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可能具有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抗真菌中药及其抗真菌的主要机制,涉及干扰物质运输、酵母-菌丝相转化、宿主免疫和氧化还原等方面,为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抗真菌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这使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基本不产生耐药性、安全性更高的纳米材料.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金属型纳米抗真菌材料、光催化型抗真菌材料及复合型抗真菌材料.本文综合近几年的研究报道,简要叙述不同纳米材料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山苍子油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苍子油是从中药山苍子中提炼的精油,一直作为香料供应市场,近几年研究表明山苍子油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针对近年来真菌病发病率升高、真菌耐药性增加及抗真菌药物毒副作用多等现象,开发研究一种高效、广谱、较少耐药、价格低廉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抗真菌中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医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山苍子油抗真菌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新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而目前临床可用的抗真菌药有限,新药研发难度大,因此联合用药有望成为抗真菌治疗的理想选择。植物成分以单体或混合物的形式与抗真菌药物协同发挥抗真菌的作用,已在体外实验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体内抗真菌实验、机制研究和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探究。该文就植物成分协同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子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陧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对于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高抗真菌疗效至关重要:另外,及时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减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真菌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真菌药物使用频率和剂量增加,致病真菌的耐药问题逐渐突出。合成开发新一代结构的抗真菌药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但如何提高现有抗真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也是抗真菌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领域。现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全面阐述抗真菌增效剂的研究成果,展示目前抗真菌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自然铜系活血、化淤类矿物质中药、临床主要用于跌打、骨折、淤阻、肿痛等症。目前对矿物质中药的抗真菌活性研究为数极少,而自然铜抗真菌作用更未见有报导。我室曾在筛选抗真菌药物中发现,自然铜有抗真菌作用,经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真菌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但现有抗真菌药物种类依然非常少,并且耐药现象的出现使临床可选择的抗真菌药物变得更加有限.因此,对新的抗真菌药物的开发迫在眉睫,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高效的抗真菌药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有助于扩大治疗真菌感染疾病的可选药物种类,减少耐药的发生.该文归纳现有报道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根据其不同来源及不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阐明不同类别天然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高效抗真菌药物提供前体结构及抗真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抗真菌肽对真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世纪 90 年代初, Iijima 等从麻蝇幼虫血淋巴分离出一种具有抗真菌活性、能抑制 C.albicans 生长的蛋白质 .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 150 多种肽具有抗真菌的特性,随着被发现的抗真菌肽数目不断增多,人们对抗真菌肽的抗真菌机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抗真菌肽对真菌的作用方式主要有:阻止、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与膜作用,在质膜上形成孔洞,使重要的内容物外泄;与真菌细胞内线粒体、核酸大分子等重要细胞器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真菌的死亡 .  相似文献   

13.
家蝇幼虫血淋巴中抗真菌肽的诱导方法比较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松  吴建伟  付萍  张阿梅  董熙昌 《昆虫学报》2007,50(10):1009-1015
以未诱导组作为空白对照研究比较真菌诱导、超声诱导和热诱导家蝇Musca domestica 幼虫血淋巴初提液的抗真菌肽效果,比较各种诱导方法诱导后的幼虫存活率;用凝胶层析法和高效液相分离纯化热诱导家蝇3龄幼虫抗真菌肽,检测其抗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和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活性;SDS-PAGE分析抗真菌肽的蛋白分子量范围。结果表明:3种诱导方法诱导后家蝇幼虫均产生具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抗真菌肽,其初提液抑菌圈大小没有明显差别;真菌诱导组和热诱导组幼虫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而超声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别。经分离纯化后,抗真菌肽仍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SDS-PAGE分析表明该抗真菌肽有效成分的蛋白分子量在14.4 kD以下。结果提示热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真菌肽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有害真菌已造成植物真菌病害、食物污染和人类真菌感染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且其逐渐增加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导致真菌防治日益困难。传统的合成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已不能满足需求,作为生物机体天然防御分子的抗真菌肽已成为应对真菌危害及耐药性的重要研究对象。抗真菌肽能够抑制有害真菌,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的特性,且其独特的抑菌机理解决了真菌耐药性的问题,在真菌防治中逐渐受到关注。基于此,主要从真菌的危害以及抗真菌肽的来源、分离纯化方法、抑菌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为抗真菌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白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病例日渐增多,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成为热点。在原有抗真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诱导凋亡抗真菌成为目前探寻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的一个新趋向。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药物诱导白念珠菌凋亡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艾滋病发病人数增多,机会致病真菌感染日趋上升,以致抗真菌药应用更为广泛。常用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多烯类、唑类、棘白菌素类和丙烯胺类等,其机制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壁、细胞膜或核酸的合成和功能等发挥作用。然而,目前研究显示各抗真菌药物并非仅局限于直接作用于真菌,亦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本文就常见抗真菌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抗真菌药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7.
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现象日益突出,然而临床上行之有效而且安全的抗真菌药物数量却捉襟见肘.因此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上常用于抑郁症、强迫症及经期综合症等的治疗.10多年前,有学者发现其对念珠菌及曲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舍曲林的抗真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就舍曲林的抗真菌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抗真菌药物的现状和近年来剂型、结构改造和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β1,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和抗真菌靶位的新进展,并对抗真菌药物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与人类细胞相比,细胞壁为真菌的特有结构,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相较于其他类型抗真菌药物而言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迄今为止安全性最高的一类抗真菌药物。本文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进行综述,根据作用机制及靶点的不同分别介绍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及糖基磷脂酰肌(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蛋白抑制剂,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及将来的临床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真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加剧,许多学者尝试从药用植物中筛选出对抗真菌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物.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源性抗真菌药增效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耐药真菌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价廉的抗真菌药增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