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危险因素并探讨Braden评分和经皮氧分压(TcPO2)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ICU 45例发生PI患者为PI组,另选取ICU 45例未发生PI患者为非PI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Braden评分及TcPO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Braden评分、TcPO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U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raden评分与TcPO2对ICU患者PI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PI组年龄大于非PI组,机械通气比例和体温高于非PI组,住院时间长于非PI组,血清白蛋白、Braden评分、TcPO2低于非P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100,95%CI:1.003~1.206)、体温上升(OR=1.217,95%CI:1.014~1.460)、住院时间延长(OR=1.240,95%CI:1.049~1.467)、Braden评分下降(OR=1.950,95%CI:1.312~2.898)、TcPO2下降(OR=1.128,95%CI:1.053~1.209)为ICU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raden评分和TcPO2单独与联合预测ICU患者PI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794、0.898,Braden评分联合TcPO2预测ICU患者PI发生风险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年龄增长、体温上升、住院时间延长、Braden评分下降、TcPO2下降是ICU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Braden评分、TcPO2对ICU患者PI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sTBI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Alb、PCT、RDW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b、PCT、RDW对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5.83%(55/120)。体温升高、糖尿病、瞳孔散大、基底池异常、中线移位≥5 mm、蛛网膜下腔出血和PCT、RDW升高为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b升高、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增加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Alb、PCT、RDW联合预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lb、PCT、RDW单独预测。结论:临床应重视sTB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血清Alb、PCT、RDW联合预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可作为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CRP/PAB)比值与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Sepsis-3.0诊断标准分为普通脓毒症组44例、脓毒性休克组53例,根据入院后30 d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和存活组62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并检测血清sTM、PCT、CRP/PAB比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sTM、PCT、CRP/PAB比值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M、PCT、CRP/PAB比值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血清sTM、PCT、CRP/PAB比值和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普通脓毒症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sTM、PCT、CRP/PAB比值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为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脓毒性休克、合并器官损伤≥3个、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PACHEⅡ评分增加、SOFA评分增加、sTM升高、PCT升高、CRP/PAB比值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M、PCT、CRP/PAB比值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sTM、PCT、CRP/PAB比值升高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增加密切相关,血清sTM、PCT、CRP/PAB比值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PI)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P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体征[体温、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白细胞计数(WBC)]、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A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指标(sTREM-1、HMGB1、CRP/Alb)。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WBC、CPIS评分、ASS评分低于对照组,PaO2、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TREM-1、HMGB1、CRP/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PI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I程度,减轻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分析术前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联合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红蛋白(Mb)对术后AKI 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38例)和非AKI组(6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尿NGAL、血清β2-MG、Mb水平。分析TAAD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尿NGAL联合血清β2-MG、Mb对TAAD患者术后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术前尿NGAL、血清β2-MG、Mb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体质量指数(BMI)、肾动脉受累比例、术中尿量、术中输血量、术前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非AKI组,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于非AKI组,年龄大于非AK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动脉受累、体外循环时间过长、术前Scr、尿NGAL、血清β2-MG、Mb水平较高是TAAD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尿NGAL联合血清β2-MG、Mb预测TAAD患者术后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的0.689、0.678、0.677(P<0.05)。结论:术前尿NGAL、血清β2-MG、Mb水平较高、肾动脉受累、体外循环时间过长是TAAD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术前尿NGAL、血清β2-MG、Mb水平对术后AK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60例肺癌患者,根据肺癌胸腔镜术后72 h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57例和非肺部感染组3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1d检测患者血清CRP/Alb、PCT、SAA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CRP/Alb、PCT、SAA水平对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感染组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200 mL、机械通气时间≥12 h、胸腔引流时间≥5 d比例和血清CRP/Alb、PCT、SAA水平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机械通气时间≥12 h、胸腔引流时间≥5 d和血清CRP/Alb、PCT、SAA升高为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RP/Alb、PCT、SAA水平联合预测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年龄、吸烟史、糖尿病、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CRP/Alb、PCT、SAA升高为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血清CRP/Alb、PCT、SAA联合预测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血清转位蛋白(TSPO)、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接受DC的sTBI患者,根据30 d(短期)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GCS评分和检测血清TSPO、RANTE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对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sTBI患者DC后30 d死亡率为30.39%(31/102)。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GCS评分降低,血清TSPO、RANTES水平升高(P<0.05)。死亡组合并多发伤、受伤至手术时间≥6 h、瞳孔散大、颅内血肿量≥40 mL、中线移位≥5 mm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瞳孔散大、中线移位≥5 mm、TSPO和RANTES升高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单独预测(P<0.05)。结论: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与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独立相关,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价值较高,可能成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及对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内蒙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血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5-HT、Obestatin和APRIL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血清5-HT、Obestatin、APRI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5-HT、Obestatin、APRIL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S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5-HT、Obestatin联合APRIL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PSD的预测价值。结果:PSD组血清5-HT低于非PSD组(P<0.05),血清Obestatin、APRIL和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P<0.05)。血清5-HT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Obestatin、APRIL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PSD与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bestatin、APRIL及NIHSS评分升高是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发生PSD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5-HT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5-HT、Obestatin、APRIL及联合检测对预测PS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0.483~0.978)、0.765(0.595~0.918)、0.707(0.464~0.954)、0.867(0.742~0.972),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5-HT水平降低、Obestatin、APRIL水平及NIHSS评分升高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血清5-HT、Obestatin和APRIL可预测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PSD,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脑室改良的Graeb评分(mGS评分)联合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正五聚蛋白3(PTX3)对脑室出血(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的109例IVH患者,出院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根据GOS评分将IVH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58例)。术前评估mGS评分,并检测血清FGFR-1、PTX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GS评分联合血清 FGFR-1、PTX3预测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术前mGS评分、血清PTX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FGFR-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并发脑疝、高mGS评分、高PTX3是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FGFR-1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mGS评分和血清 FGFR-1、PTX3预测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高于以上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IVH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患者mGS评分和血清PTX3水平增高,血清FGFR-1水平降低,联合mGS评分、血清FGFR-1和PTX3对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与重症感染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25),重度脓毒症组(n=20)与脓毒症休克组(n=15),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四组受检者PCT、sFIt-1、sofa评分水平,分析PCT、sFIt-1、sofa与重症感染的相关性。通过对60例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结果情况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24),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和PCT、sFIt-1、sofa评分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三者对重症感染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四组受检者PCT、sFIt-1、sofa评分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脓毒症休克组高于重度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T、sFIt-1、sofa评分与重症感染呈正相关(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基础疾病、病原学、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PCT、sFIt-1、sofa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T、sFIt-1、sofa评分为重度感染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PCT、sFIt-1、sofa与重症感染呈正相关,且三者水平越高患者死亡率可能越高,因此需针对PCT、sFIt-1、sofa升高的感染患者改良治疗措施,预防预后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构建和评价PICU患儿PI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PICU收治的387例患儿,收集所有PICU患儿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发生PI分为PI组(63例)和非PI组(324),分析PI患儿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CU患儿发生P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对PICU患儿发生PI的预测价值,采用H-L检验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387例PICU患儿PI发生率为16.28%(63/387),共76处,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分期以1期为主,其中58.73%(37/63)为黏膜PI,41.27%(26/63)为器械相关PI,64.47%(49/76)发生在头面部,18.42%(14/76)发生在下肢,10.53%(8/76)发生在骶尾部,3.95%(3/76)发生在上肢,2.63%(2/76)发生在躯干。单因素分析显示,PI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昏迷/嗜睡比例和医疗设备数量高于非PI组,入住PICU时间长于非PI组,且Braden-Q量表评分低于非P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昏迷/嗜睡、医疗设备数量增加为PICU患儿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Braden-Q量表评分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Braden-Q量表评分与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的ROC-AUC分别为0.702、0.910,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更高。经H-L检验,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PICU患儿是PI高危人群,NPUAP分期以1期且PI损伤部位多集中于头面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昏迷/嗜睡、医疗设备数量、Braden-Q量表评分是PICU患儿PI的影响因素,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PICU患儿PI多指标联合应用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severityscore,ISS)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Ⅱ,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急诊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ISS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住院期间的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结果:急诊多发伤患者入院时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ICU收住率和死亡率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死亡的急诊多发伤患者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ISS评分预测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87.06%,特异性为85.88%,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24%和8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预测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95.29%,特异性为94.12%,均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两者结合使用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AMI患者PCI术中并发VF的影响因素以及冠脉Gensini评分、血钾对其预测价值。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AMI患者中筛选出3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AMI患者PCI术中是否并发VF为依据进行组别划分,分为VF组(49组)、NVF组(未并发VF,307例)。整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特征、冠脉Gensini评分作对比分析,对AMI患者PCI术中并发VF的可疑性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以确定其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行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其预测价值。结果:VF组和NVF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既往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入院时收缩压和心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临床血指标检测上,VF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NV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检查显示VF组TIMI血流0级、Gensini积分高及血栓负荷重例数高于NV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MI血流分级0级、血钾、Gensini评分为AMI患者PCI术中并发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MI血流分级0级、血钾、Gensini评分均对AMI患者PCI术中并发V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9、0.816、0.842(P值均<0.05),提示血钾、Gensini评分具有中等预测价值,TIMI血流分级0级预测价值较低。当血钾、Gensini评分分别处4.05、89.95最佳截断值时,其敏感度分别为100%、63.3%,特异度分别为为41.8%、94.1%。结论:TIMI血流分级0级、血钾、Gensini评分为AMI患者PCI术中并发VF的独立危险因素。TIMI血流分级0级、血钾、Gensini评分均对AMI患者PCI术中并发V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钾、Gensini评分具中等预测价值,TIMI血流分级0级预测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鼻窦CT评分诊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CRSwNP患者纳入观察组,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纳入对照组,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将CRSwNP患者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40例)和重度组(22例)。所有受试者均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清IL-6水平,计算外周血NLR,行鼻窦CT检查,根据CT检测结果,采用Lund-Mackay CT评分标准对受试者进行鼻窦CT评分。对比各组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差异,分析CRSwNP 患者外周血NLR、血清IL-6与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外周血NLR、血清IL-6、鼻窦CT评分诊断CRSwNP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CRSwNP患者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与鼻窦CT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2、0.539,P<0.05)。外周血NLR、血清IL-6及鼻窦CT评分诊断CRSw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3、0.659、0.697,联合三项指标诊断CRSwNP的AUC为0.882,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上升可反映CRSwNP患者病情加重,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与鼻窦CT评分呈正相关,外周血NLR、血清IL-6及鼻窦CT评分联合诊断CRSwNP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EART与GRACE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入院的ACS患者591例,分别使用HEART与GRACE危险评分对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随访患者发病后90天MACE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危险分层ACS患者发病后90天MACE发生情况与评分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两种评分对ACS患者90天发生MACE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纳入371例患者,其中男性324例(87.3%),女性47例(12.7%),年龄(58±11.70)岁;167患者(45.1%)在3个月内发生MACE。随着HEART和GRACE危险评分越高,发病90天发生MACE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HEART评分中高危组预测MACE准确性较GRACE评分高,GRACE评分低危险组预测MACE准确性较HEART评分高。HEART和GRACE评分对ACS患者预测MACE敏感性分别为76.51%,64.73%,特异性分别为96.71%,96.25%。HEART评分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 0.846~0.974),与GRACE评分ROC曲线下面积的0.8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RT和GRACE评分都可以应用于ACS患者的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预测MACE发生,但HEART危险评分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与M蛋白(IgG、IgA、IgM)鉴别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220例作为骨关节炎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2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血清两组ANA滴度与IgG、IgA、I...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抗凋亡多肽(H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因子3(CTRP3)与冠心病(CHD)患者血脂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HD患者360例(CH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NC组),比较两组血清HN、CTRP3、血脂水平及基线资料;根据CHD患者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131)、双支病变组(n=119)、多支病变组(n=11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测定Gensini积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N、CTRP3与血脂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CHD组患者吸烟史比例、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高于NC组(P<0.05),血清HN、CTRP3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低于NC组(P<0.05);CHD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吸烟史、空腹血糖、TC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组,CTRP3和HDL-C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收缩压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吸烟史、空腹血糖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双支病变组,且多支病变组CTRP3低于双支病变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HN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性,CHD患者血清CTRP3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中HN、CTRP3水平均显著降低,HN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CTRP3降低程度与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临床可考虑将其作为评估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科学判断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内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4 h内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IL-6、PCT、CRP水平测定,同时进行SOFA评分。按照患者在入院治疗28天内生存结局状况进行分组,分别为死亡组(87例)和存活组(55例),另按照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与否,分为MODS组(76例)和非MODS组(66例),对比不同组别间IL-6、PCT、CRP及SOFA评分差别;对比不同SOFA评分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L-6、PCT以及SOFA评分比较,死亡组高于存活组,MODS组高于非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越高,血清IL-6、PCT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升高,患者病死率显著增加,SOFA10分,病死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与血清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1,P=0.012),与血清PC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3,P=0.000),SOFA与CRP水平无相关性(r=0.112,P=0.323)。结论:血清IL-6、PCT水平与SOFA评分具有相关性,可以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判断中作为生物学指标进行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