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联合颅内血流监测预测心肺复苏患者颅内压升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行心肺复苏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心肺复苏术后采用脑室测压导管测定颅内压,根据颅内压结果将患者分为颅内高压组和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视神经鞘宽度(ONSD)、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采用Pearson分析颅内压、ONSD与MCA-PI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ONSD、MCA-PI对的心肺复苏术后颅内压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19例出现颅内压升高;(2)颅内高压组患者血清BDNF、S100β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3)颅内高压组患者ONSD和MCA-PI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4)心肺复苏患者ICP与ONSD、MCA-PI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2、0.848,P<0.05)。(5)ONSD和MCA-PI预测心肺复苏患者发生颅内压升高的AUC分别为0.875(95%CI:0.739~1.000)、0.841(95%CI:0.735~0.948)。ONSD预测心肺复苏患者颅内压升高的最佳截断值为≥5.69 mm,对应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5%、100.00%、78.95%、100.00%和91.11%;MCA-PI预测心肺复苏患者颅内压升高的最佳截断值为≥0.94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5%、80.49%、59.44%、65.22%和89.19%。结论:床旁超声和颅内血流监测均无创安全,ONSD和MCA-PI都可以有效预测心内复苏患者颅内压升高,ONSD预测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不同剂量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观察A组(n=30)与观察B组(n=30)。对照组采用阿米卡星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3 mL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观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6 mL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B组和观察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对照组,且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aO2均升高,且观察B组和观察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P<0.05),PaCO2均降低且观察B组和观察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WBC、GRA、PCT、CRP、ESR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B组和观察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盐酸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显著,但采取6 mL剂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2年和2007—2009年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岳桦林带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长白山亚高山岳桦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10目29科57属114种,包括中国新记录种5种,吉林省新记录种4种。采集地点包括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西坡和南坡的岳桦林带。本名录共引证标本180余份,所有标本均为首次被引证,保藏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血清转位蛋白(TSPO)、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接受DC的sTBI患者,根据30 d(短期)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GCS评分和检测血清TSPO、RANTE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对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sTBI患者DC后30 d死亡率为30.39%(31/102)。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GCS评分降低,血清TSPO、RANTES水平升高(P<0.05)。死亡组合并多发伤、受伤至手术时间≥6 h、瞳孔散大、颅内血肿量≥40 mL、中线移位≥5 mm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瞳孔散大、中线移位≥5 mm、TSPO和RANTES升高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单独预测(P<0.05)。结论:GCS评分和血清TSPO、RANTES水平与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独立相关,GCS评分联合血清TSPO、RANTES预测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价值较高,可能成为sTBI患者DC后短期死亡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