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敏色素视紫红质(Rhodopsin)是一种以生色团为辅基的色素蛋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视紫红质分子是在脊椎动物视网膜光感受器的片层膜内或膜上,它在光-电转换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光感受器膜类似于一般生物膜,也处于有序、多变的液晶态。在自我有序的液晶相-片层结构中,分子的长轴基本平行,形成分子层。这种表面可用于简单的有机反应,如异构化、酶的氧化、还原以及脱氢作用等。这些结构对能量的变化也很容易发生反应。因此研究视紫红质在片层膜上的液晶态结构,对进一步探索光感受器功能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名词解释     
[42]膜脂相变(Phase transition of membrane lipids) 膜脂包括极性基因、碳氢链长度和饱和度各异的各种磷脂和糖脂,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几十至几百个脂分子组成了大小不等的脂区,这些脂区在双分子层的两面不对称地排列,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在正常情况下膜脂处于一种较流动的液晶相,膜脂相变是指膜脂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相变化。也就是液晶相——凝胶相或液晶相——液相的相互转换。它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有人提出热带或亚热带起  相似文献   

3.
最初发现的液晶都是些单一化合物,如胆甾醇苯酸酯。它有两个明确的熔点,在每个熔点前后各具不同的特征。在液态时,分子排列是无规的。当温度低于较高熔点时,根据分子的不同排列结构,呈线型或皂型液晶态。形成线型液晶态的分子,其长宽比为5:2,彼此平行排列,在三维空间中自由移动,而且是围绕着  相似文献   

4.
液晶是一类有机化合物,胆甾型液晶具有灵敏的温度效应,用它涂在乳房部位皮肤上,借黑色底膜可以产生鲜艳的彩色温度分布象,作为乳腺肿物的鉴别诊断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适用于农村、工厂、街道等的普查筛诊。在379例有病理诊断的良恶性肿物中,乳腺癌166例,确诊率为89.1%。良性肿物190例,确诊率87.3%。23例可疑图形中12例病理证实。总结了不同年龄健康妇女的乳腺图形及归纳了各种乳腺肿物的图形,划分四个正常图型和五个病理图型,并参考作出乳腺肿物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Watson 和 Crick 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26年了,但仍有些作者对此摸型持怀疑态度,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新西兰 Rodley 提出的扭曲拉链式结构模型具有代表性。此模型保留了 Watson 和 Crick DNA 双螺旋模型的基本骨架,即两条方向相反而碱基互补的多核苷酸链,但 Rodley 模型的两股链不是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而是分别大约以五个核苷酸左旋和右旋交替形成不太规则的扭曲拉链式结构,其半径约9埃的圆筒,碱基对沿分子长轴间隔约3.4埃,磷酸基或多或少位于圆筒表面,与 B-DNA 双螺旋模型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印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NADH黄递酶联合Karn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技术研究了豚鼠小肠粘膜下层铺片上神经节丛与血管的关系,结果发现,由肌层穿入粘膜下层的小动、静脉及其分支互相伴行,环绕肠壁;动、静脉两侧有大致平行走向的伴行神经节丛,并从伴行的神经节丛发出分支终止于动、静脉壁上以及连接动、静脉两侧的神经节丛之间有纤维束相连。这种伴行现象在小动、静脉起始段和第一级分支段最为明显。伴行的神经节多数呈长梭形,其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在血管“人”字形分支处,可见到“人”字形神经节,常位于静脉叉内。上述结果提示,伴行的神经节丛可能调节粘膜下层和粘膜的血流,从而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7.
膜蛋白侧向扩散运动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功能蛋白质分子浮动镶嵌于类脂双分子层中。带有双亲性基团(亲水基和疏水基)的类脂分子在水解质中由于其结构特性可形成有序的溶致近晶相液晶,蛋白质分子嵌于双层膜内,它处于液晶态环境里,具有快速扩散的可能性。在合适的条件下,蛋白质分子在膜中可进行快速的自由旋转扩散和侧向扩散运动。由于  相似文献   

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分子是以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的结构相似性为分类依据,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区)或恒定区(C区)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分子。根据IgSF结构域中Ig折叠方式、两个半胱氨酸之间氨基酸残基的数目以及与IgV区或C区同源性的程度,IgSF结构域可分为V组、C络组和C2组。V组结构域的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含65—75个氨基酸残基,2个β片层区共有9个反平行β折叠股;C1组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南海小束格海绵(Clathria fasciculate)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一个甾酮混合物,经IR,NMR,GCMS分析和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其中各成分的结构为:4-亚甲基-5α-胆甾烷(1),胆甾-4,22-二烯-3-酮(2),胆甾-4-烯-3-酮(3),麦角甾-4,22-二烯-3-酮(4),麦角甾-4,24(28)-二烯-3-酮(5),麦角甾-4-烯-3-酮(6),24-乙基-3α,5α-环甾-22-烯-6-酮(7),豆甾-7,22-二烯-3-酮(8)和豆甾-4-烯-3-酮(9)。其中化合物3是主要成分,占总甾酮的61%。  相似文献   

10.
真核细胞染色质含有等重量的组蛋白和DNA。五种主要的组蛋白是F_1,F_2A_1,F_2A_2,F_2B及F_3,每一种组蛋白与100对DNA碱基组成一组(但F_1除外,它只与50对DNA碱基组成一组),每两组在染色质中形成重复单位。这个事实最早是从X射线衍射图发现细胞核中有相当清晰的带而证实的。从核中把染色质提取出来,它几乎是很纯的组蛋白和DNA的络合物。X射线衍射图看到的带表明重复单位沿着染色质长轴相隔约100埃出现。单独的组蛋白或DNA都不呈现X射线衍射带状图。X射线衍射图也看到染色质“超卷曲”结构。在DNA双螺旋的外面套了一个组蛋白外壳,卷曲成一个大螺旋,螺距长120埃,直径100埃(DNA本身的双螺旋长340埃,也就是每100个碱基对形成一个螺旋),染色质就是这样的单位的不断重复。  相似文献   

11.
液晶态生物膜结构及其相变同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晶态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据统计约每200种有机化合物中就有一种是液晶分子。生命系统中液晶态结构也普遍存在。液晶态为我们从物理角度理解和阐明生物大分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概念。目前低分子液晶的基本结构及特性已较清楚,但对生物大分子的液晶  相似文献   

12.
从晶体类型到釉质结构4个不同的微观结构等级详细描述了安徽潜山中古新世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微观结构。样品取自胡氏敏兽正型标本的上门齿后端。该门齿最外层为一极薄的无釉柱层,外层为放射状釉柱层,内层为具多层的施氏明暗带。施氏明暗带的单带厚度变化较大,倾斜度相对较小,带间无明显的过渡带,釉柱的横切面为不规则圆形,釉柱间质较厚,外层间质晶体平行于釉柱长轴。这些特征与啮齿类中的散系施氏明暗带极为相似。同时还发现有缎状的釉柱中缝和聚敛型的晶体间断分布在釉质的不同部位,而这些特征一般被认为是啮形类,甚至是哺乳动物的较为原始特征。与其他已报道的基干啮型类对比,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代表了啮形类中已知最早的双层似散系釉质类型,具有更多的较原始特征,为啮形类门齿釉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形态学信息,并显示啮形类的演化可能远比现在认知的复杂。  相似文献   

13.
落羽杉属(杉科)叶表皮结构及气孔参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落羽杉属Taxodium Rich.现生3种植物——落羽杉T. distichum (L.) Rich.、池杉T. ascendens Brongn.和墨西哥落羽杉T. mucronatum Tenore.的条形叶为双面气孔型或单面气孔型。叶片远轴面气孔分布于中脉两侧,每侧各有4-8列气孔。叶片中部气孔数量稳定,顶部和基部气孔数量比中部略少。近轴面气孔在中脉两侧各有1-4行,有时仅少数几个气孔或没有气孔分布。非气孔分布区内,表皮细胞长方形,细胞壁直或稍微呈波状,细胞长轴与叶片长轴一致。气孔分布区内的表皮细胞有时为多边形。气孔器椭圆形,长轴与叶片长轴垂直或成一定的角度。保卫细胞壁加厚明显,极端联合形成极层结构。落羽杉属3种现生植物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差异显著,不同采集地的落羽杉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差异不显著。这3种植物的气孔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小于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用气孔指数指示大气CO2浓度比用气孔密度可靠。  相似文献   

14.
紫外吸收光谱显示棉酚与DNA相互作用没有共价键形成.也不生成电荷迁移络台物.量子化学计算棉酚与胸腺嘧啶分子中的净电荷分布,发现沿两者结构式粗线上各原子的电荷恰好符号相反(图2).这表示棉酚很可能以共轭平面平行地插入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碱基片层之间,与其中的胸腺嘧啶碱基以弱相互作用的极性键形成复合物.这种结合是可逆的,不影响DNA的一级结构.  相似文献   

15.
藻胆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扼要介绍了藻胆蛋白的种类、组成和性质,讨论了藻胆蛋白及其超分子聚集体-藻胆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藻胆蛋白的分子生物学近况和合成调控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藻胆体组分的分子进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藻胆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隐藻及甲藻不同,蓝藻和红藻中的藻胆蛋白并非独立地行使能量吸收与传递的功能,而是通过连接多肽将不同类型的藻胆蛋白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高度有序的超分子复合体——藻胆体,存在于光合膜的表面,作为光合作用能量吸收与传递的功能单位。藻胆体分子量的范围介于7×106至15×106道尔顿之间,形状及大小与藻的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具有双嗜性(嗜水和嗜油)的有机分子可以在水面展成悬浮的单分子层。用一块经适当处理的固体衬底连续地插入和取出水面,可以将这种单分子层顺序转移到衬底表面,形成分子规则排列的单层膜和多层膜,这就是朗缪尔——布洛奇特薄膜(简称LB薄膜)。LB薄膜致密、均匀、膜厚精确可控在数埃水平。同时,作为一种分子层可控的准晶态薄膜.它有可能实现人们梦寐以求的控制分子排列的愿望。长期以来,人们靠化学  相似文献   

18.
脂质体(Liposome)在生物膜研究和药物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叫脂质体脂质体是由双分子磷脂组成的一种人工膜,或称“液晶微囊”。将磷脂悬浮分散在水溶液中,它们就自发膨胀形成多层的类似洋葱状的封闭球形结构。在双分子磷脂组成的片层之  相似文献   

19.
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的分子进化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按分子的氧化水平将黄精属植物的甾体皂苷元分为5个等级,通过对不同氧化水平之间分子进化规律的分析,讨论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元分子进化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较原始的类群通常含有氧化水平较低的甾体皂苷,如:互叶系(Ser. Alternifolia);而氧化水平较高的甾体皂苷类型则大多存在于较进化的类群中,如:轮叶系(Ser. Verticillata)。这一植物化学分类学的观点有助于黄精属植物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20.
麻黄属(Ephedra)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明显不同于基于雌球果成熟苞片质地的传统分类,指出麻黄属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存在冲突。对麻黄属53种植物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黄属的种子表面纹饰包括3种主要类型,即横向片层型(T型)、乳突型(P型)和扁平型(S型)。麻黄属的种子表面纹饰特征既与宏观形态特征不相关,也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不相关,表明该属微形态特征、宏观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之间的更多冲突。在欧洲和东亚发现的与买麻藤类有关的几个大化石带有T型种子表面纹饰,暗示具有T型纹饰的麻黄类植物在早白垩纪就十分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