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能性肽研究所确立了用无血清而且不需要体细胞的共培养的体外受精卵培养系统。目前与家畜改良事业团等正在利用牛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后受精卵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评价试验及商品化探讨。开发血清和不需要共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为用于优良品种增产的牛受精卵移植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做出了贡献。还期待着应用于人受精卵移植。 用于牛未成熟卵、受精卵培养的培养基目前需要添加牛胎儿血清并与卵丘/颗粒膜细胞共培养。但是,  相似文献   

2.
(社)畜产技术协会动物遗传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杉本喜憲等研究组利用和牛(日本牛)的小卫星DNA的多型开发了进行个体识别的DNA标记。一旦使用这种标记,和牛的亲犊鉴别和个体识别就容易了,也能用于体外受精和精液、肉的鉴定。杉本等在12月13~16日神户市召开的日本分子生物学会上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在日本,牛的人工受精(将精液注入雌牛)一年有50万头,受精卵移植(从过剩排卵人工授精的雌牛采取受精卵)不足7000头,体外受精卵移植(从屠杀的雌牛卵巢回收卵子后受精)约1000头和牛。但是,  相似文献   

3.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妇产科教授森崇英、副教授野田洋一等的小组最近将提出申请,要求该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同意在人的体外受精卵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添加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临床试验。京都大学妇产科是活跃地进行体外受精以治疗不孕症的单位之一。目标是使用SOD以延长体外培养时间,从而提高着床率。现在使用的方法是,在体外受精后,先体外培养40小时,把培养到2~4细胞期的胚移植到母体。在这个条件下,即使延长培养时间,大多数胚仍然会停止发育。如在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对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和2-细胞胚内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FGF10在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M16培养液为对照组,M16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FGF10为实验组,收集昆明(KM)雌性小鼠与KM雄性小鼠交配所得的受精卵,分别观察各组受精卵体外发育情况。收集KM小鼠受精卵,分别置于M16和含不同浓度FGF10的M16培养液中培养,获取体外发育的2-细胞胚,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GPR30水平。结果 添加FGF10实验组发育到4-细胞胚、桑葚胚和囊胚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添加浓度为10ng/ml的FGF10实验组的效果最明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10ng/ml的FGF10实验组体外发育2-细胞胚内GPR30免疫荧光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FGF10可促进KM小鼠植入前胚的体外发育,其作用可能与上调2-细胞胚内GPR30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SOF +PVA(合成输卵管液 +聚乙烯醇 )这一化学成分明确培养系统条件下 ,观察了葡萄糖、丙酮酸和乳酸三种碳水化合物对牛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以便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影响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因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后 ,在化学成分明确培养系统内进行体外发育培养。结果 实验 1将牛体外受精卵培养于不含有葡萄糖的SOF +PVA培养系统中 ,培养 12 0h后分别移入含有 0、1 5 0、3 30、5 0 0mmol L的SOF +PVA培养系统中 ,对照组胚胎一直在含有 1 5 0mmol L葡萄糖的SOF +PVA中培养 ,结果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 9 2 % a、12 1%、19 2 % b、18 9%和 11 7% (a 相似文献   

6.
家畜改良事业团的东京生物技术中心正式生产1月开始的农林水产省用于体外受精卵移植事业的冷冻体外受精卵,从2月20日开始扩大设施的改建工程。估计3月底完成,实际运行要5月上旬。之后调整机械需要1~2个月正式生产。随着设施的扩大,人员也将从8名增加到十几名。事业的正式名称为“体外受精卵活用肉用牛增殖紧急对策事业”。是91年指定赞助对象事业之一。农林水产省规定纲要,畜产振兴事业团进行实际赞助。预算为37100亿日元。支付给家畜改良事业团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协同饲料通过日本商社就加拿大Alta Genetics公司的克隆卵(核移植卵)培养技术和受精卵的性别鉴定技术引进,与加拿大公司开始谈判.协同饲料研究所所长草彅登夫说,“用自己公司研究积累的经验也能掌握这些技术.但是自己干还是引进,在公司内部还没有结论. 该公司1989年确立未受精卵的完全体外培养系,同年在北海道的带广与中札村役场、农协、十胜家畜共济、带广畜产大学合作进行体外冷冻受精卵移植的现场试验.该公司通过家畜改良事业团从而获得芝浦屠宰场家畜卵巢.  相似文献   

8.
抗氧化剂对皮肤角质细胞体外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了抗氧化剂对鼠角质细胞体外培养寿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角质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抗氧化剂有利于延长细胞的寿命,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巯基乙醇,其次为过氧化氢酶和SOD,但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角质细胞生长速率仍然逐渐下降。实验还发现,添加抗氧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角质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减缓细胞衰老速率。同时,通过考察鼠表皮角质细胞衰老动力学,获得了对应于不同抗氧化剂的细胞衰老动力学常数。   相似文献   

9.
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及胚胎快速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扩大胚胎来源并获取特定胚龄胚胎 ,建立小鼠冷冻胚胎库。方法 运用超数排卵、体外受精与胚胎培养及胚胎冷冻技术系统研究了小鼠受精卵的体内发育与运行规律。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与受精、单细胞胚胎培养及胚胎快速冷冻。结果  (1)注射hCG后 12~ 2 0h受精卵发育至原核期 ,4 2~ 4 8h为 2 细胞期 ,4 8~ 6 0h为 4 细胞期 ,6 0~ 6 8h为 8 细胞期 ,以上各期受精卵均处于输卵管中 ;75~ 78h为桑椹胚 ,78~ 80h为致密桑椹胚 ,90~ 92h为早期囊胚 ,92~ 96h为囊胚 ,以上各期均处于子宫角中。 (2 )培养液中添加促性腺激素 (FSH与hCG) ,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 ,添加FCS和激素组的体外受精率又显著高于单独添加激素组 ,FCS还能显著提高胚胎发育。 (3)在培养液中添加EDTA ,能有效克服小鼠胚胎的 2 细胞阻断 ,其 2 细胞胚的发育率达 10 0 % ,8 细胞胚发育率达 5 5 %以上 ;牛、羊上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也能有效克服 2 细胞阻断。添加乳酸钠和丙酮酸钠可使 2细胞与 8细胞期胚的发育率显著提高。 (4)以D PBS +甘油 +蔗糖为冷冻液 ,以D PBS +蔗糖为稀释液 ,对小鼠胚胎进行快速冷冻 ,桑椹胚的存活率为 6 9 3% ,早期囊胚的存活率为 6 0 4 %。结论 研究为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小鼠 ,扩大卵子和胚胎来源  相似文献   

10.
家畜改良事业团1990年7月9日已将利用体外受精卵移植而生产的5头和牛(日本种的牛)运往东京的食用肉加工厂.每头以70万~92万日元的价格成交.肉牛的肉质,也是遗传性决定的,所以担心体外受精卵牛的肉的价格等级低,但结果很好.这是从1987年事业团开始的肥育素牛生产事业生产的和牛,与赤城酪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共同进行体外受精卵移植的事业化的.在这以前事业团已输出三头体外受精牛,但是这次正式打入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猪卵泡内环境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直径≥5mm,4-4.9mm,3-3.9mm,2-2.9mm的卵泡内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0.5%,89.7%,85.4%和67.4%。体外受精后,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来自直径≥5mm和4-4.9mm卵泡的受精卵发育到2-细胞,3-4细胞的比率显高于来自直径2-2.9mm的卵泡受精卵(P<0.05或0.01),体外成熟培养36,42,48小时,直径2-2.9mm卵泡卵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P>0.05)。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或15%的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泡液,各组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受精卵的体外发育率均无显差异。结论:卵泡大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克隆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大学农学院畜产学系科研人员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克隆牛。其方法 :将受胎牛成纤维母细胞和卵丘细胞 ,经用电穿孔法把带有牛乳蛋白启动子 (α LA)序列与胞外岐氧化酶素 (ECSOD)的cDNA融合基因整合到其基因组 (genome)后 ,待 1月筛选并经PCR测试 ,证明已成功建立初代培养的两种供核细胞 ;另外应用这种携带有αLA ECSOD基因的受胎牛成纤维母细胞和牛卵丘细胞分别为供核源 ,经移植生产转基因克隆牛囊胚 ,试验结果共获 4 0个正常牛囊胚 ,其效率为 2 6 .7% (4 0 / 14 8)。将其中 2 0个源自核移植生产的囊胚移植于 13头受胚牛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设计体外培养体系,以建立适于山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序贯培养方法。方法:对屠宰场来源山羊卵巢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后移入添加不同胚胎发育影响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培养,显微镜观察、统计各阶段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培养的胚胎进行移植。结果:BSA和EGF对山羊体外受精卵具有明显促卵裂作用,培养系统中添加EGS、EGF、HTAU或p—Me可有效支持8-细胞期山羊胚胎克服发育阻滞而提高桑葚胚发育率;在不同胚胎期添加各发育影响因子进行序贯培养的卵裂率、≥8-细胞率和桑葚胚发育率分别为45.2%、60.6%和23.4%,序贯培养的胚胎移植后产羔率为11.1%。结论:宜根据早期胚胎各时期代谢特点和营养需求对山羊胚胎进行序贯培养。  相似文献   

14.
兔输卵管上皮细胞解除大鼠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兔输卵管上皮细胞,与异种动物大鼠的受精卵共培养,结果大量出现突破2细胞发育阻滞的现象。体外受精卵和体内受精卵的2细胞发育阻滞突破率分62%和73%;利用ROEC条件培养液培养大鼠的体外受精卵,2细胞发育阻滞的突破率达68%,且能顺利发育至桑椹胚和囊胚。将ROEC直接培养在含^35S-甲硫氨酸的CZB培养液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发现在该条件培液中出现了分子量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5.
卵泡内环境对猪卵泡卵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卵泡内环境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直径≥5mm、4-4.9mm、3-3.9mm和2-2.9mm的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0.5%、89.7%、85.4%和67.4%,体外受精后,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直径≥5mm和4-4.9mm卵泡卵的2-细胞、3-4-细胞发育率显著高于直径2-2.9mm的卵泡卵(P<0.05或0.01)。体外成熟培养36h、42h和48h,直径2-2.9mm卵泡卵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或15%的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泡液,各组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受精卵的体外发育率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卵泡大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时,为了使其状态接近泌乳期,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催乳素.由于催乳素价格昂贵,使得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成本颇高.建立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催乳素蛋白的乳腺上皮细胞系,能为在细胞水平研究乳腺细胞相关基因提供诸多方便.利用慢病毒载体的整合特性,建立稳定整合了牛催乳素cDNA(bPRL)表达盒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细胞系).经10代次以上的传代以后,通过定量PCR检测,证明平均每个细胞中含有2.6个外源的bPRL基因,其表达量为HC11细胞中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表达量的14%左右.另外,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催乳素能在HC11和泌乳期的小鼠乳腺上皮组织中有效促进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之后的实验证实整合了催乳素基因的HC11细胞(bPRL-HC11细胞系)也有此功能.因此,bPRL-HC11细胞系可以为体外研究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7.
了解牛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组合酶消化和选择贴壁法,将5月龄、6月龄牛胎儿及新生牛睾丸支持细胞分离纯化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这一阶段牛睾丸适宜支持细胞分离纯化用;采用0.25 %胰蛋白酶+0.02 %EDTA二次消化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分离方案;试验发现,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体外研究时间应控制在3天~20天内,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对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体外培养的牛外周血白细胞中,环形泰勒焦虫裂殖子与裂殖体寄生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并且随着宿主细胞的分裂而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焦虫染色质粒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随着焦虫颗粒的不断增殖,逐渐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体外培养感染焦虫的牛白细胞可通过伪足与细胞裂解两种途径向培养液中释放焦虫颗粒。释放到培养液中的焦虫颗粒对体外培养的健康牛外周血白细胞具有感染能力,感染细胞能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19.
1897年5月12日和21日,在北海道日高的北海道大学实验农场相继产下了两匹借英国纯血马系(Thoroughbred)的杂种马腹移植冷冻受精卵的“道产子”(北海道本地马)。这是移植道产子冷冻受精卵的第一批成果。这证明了利用冷冻受精卵保存道产子的基因资源是可能的。北海道现在约有1000匹道产子,但因没有产业价值,估计会逐渐减少。道产子受精卵移植成功的工作人员是北海道立新得畜产试验场畜产生物工程课的山本裕介等。1982年山本首次在日本移植马的冷冻受精卵成功。这次成功是1982年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小鼠胚胎体外培养方法的优化及胚胎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输卵管收集获得的 2 细胞、原核受精卵和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 2 细胞胚胎在所有培养浓度下均达到较高的囊胚发育率 ,而ISF和IVF受精卵在减低培养浓度后发育率显著降低 (p <0 .0 1 ) ,ISF受精卵从高密度 (1 /μl)下约 82 .5 %的发育率到低密度 (1 /1 0 0 0 μl)下 2 2 .3 %的发育率。而IVF胚胎的这两个值分别为 46 .3 %和5 .2 %。2 细胞胚胎与其他两种受精卵相比 ,每个囊胚所含的细胞数目差异显著 (p <0 .0 1 )。添加 1ng/ml(1 /1 0 μl)和 1 0ng/ml(1 /1 0 0 μl)的PAF显著增加了IVF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p <0 .0 1 )。在胚胎密度为 1 /1 0 μl的培养密度下 ,添加 1 0ng/ml以上的IGF Ⅰ同样改善IVF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p <0 .0 1 )。培养液中添加EGF对囊胚的发育率没有影响。PAF和IGF Ⅰ协同作用的效果与IGF Ⅰ单独处理的结果并无差异 (p >0 .0 5) ,但高于PAF单独处理组 (p <0 .0 5)。结果表明 ,胚胎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在低密度培养条件下被稀释并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PAF和IGF Ⅰ作为自分泌性胚胎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由于低密度培养所带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