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说明巴甫洛夫关於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演示,对中学来讲是复杂的。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研究条件反射的演示方法,条件反射,正如巴甫洛夫所指示的那样,是探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法。可惜,在很多中学的条件里,很难演示唾液分泌条件反射那样典型的实验,因此祇好局限在一些比较容易做到的运动性反射的实验里。然而,用它仍能十分信服地说明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帮助中学老师们进行课堂演示,我們介绍一种建立小动物——鷄、兔条件反射的方法。实驗装置簡单,方法容易掌握,訓練较快,这些动物在城市或农村都是很多的,最适于中学課堂演示。 鷄的食物运动性条件反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中,讲到条件反射一节时,我曾用狗演示了关于条件反射的几个基本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条件反射对于动物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现在,我把这个实验的准备过程和讲解方法分别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中学里没有条件进行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演示,为了配合教学,我就参考了苏联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法中有关部分,经过反复研究,制成了一套实验设备,演示效果良好,现在仅将我的实验方法介绍如下:(一)实验设备:准备一个木制的玻璃笼子,除顶面用铅丝编制和背面上半部装置木板抽门外,其他各面都用玻璃,(笼子尺寸大小见图)笼顶中央攒一小孔,安装一个60支光的红灯泡,笼内设有梯子并饲养二只小白鼠.(二)实验过程:A、首先要训练白鼠在梯子顶上进食:实验开始时把放有三、四粒米的食槽和饥饿的白鼠放在梯台上,最初白鼠害怕不敢进食,约间隔一刻钟饥饿的白鼠终于大胆进食,食后颤抖地不敢下梯,  相似文献   

5.
在“博物教学法”杂志里曾经刊载过一系列的文章,都是演示动物实验的,其中有些是学生预先准备好了的条件反射。考虑到这一点,我在这篇文章里仅只是讨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一题的课堂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在这一课题里,将综述并加深学生关於反射的一系列的观念,这些都是他们早在动物课程及人体解剖生理前些课中获得的。如在“有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课题中,我演示过青蛙的防禦反射及放映过“反射”的影片,以丰富学生关於反射的概念。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器官、新陈代谢及教学大纲中其他课题时,曾极力地注意到各种器官活动的神经调节作用;顺便摆一些具体的实例上分析了人类的非条  相似文献   

6.
在進行某些生理学或心理学实验的时候,时间的记录是必要的装置之一。这裏把我们自已利用普通时鐘试製成功的一种记时计介绍一下。一般的说,普通时间记录计的构造都是相当複杂,机件都是专(?)的,因此在倣製和自裂中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知道为了進行一般的条件反射实验及普通的生理或心理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7.
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与病理学。利用条件反射方法可以在完整的正常动物机体上进一步研究大脑皮层与内脏器官的机能相互关系的问题。巴甫洛夫的学生贝可夫在这方面进行了最有价值的工作,苏联的许多著名学者,例如乌西也维奇、车尔尼哥夫斯基、库尔金、李克尔、阿依拉别强兹等人也都参加了这一工作。贝可夫自1924年起在巴甫洛夫实验室内首先研究了肾脏的条件反射活动,并创立了大脑皮层与内脏器官的机能相互关系的学说。这一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皮层内脏相关学说,是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的发展。贝可夫在他的名著“皮层与内脏”一书中写道:对肾脏的实验开辟了研究各种机能活动的广大可能性。要想发展大脑皮层机能学说,在我们面前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两个问题:(1)大脑皮层对于内脏器官特殊生理方面的复杂过程的协调与调节有何关系,(2)来自内脏器官的冲动对于大脑皮层有何意义。这两个问题:皮层对内脏的影响与内脏对皮层的影响,为本讲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И.П.巴南洛夫以客观的研究方法,揭露了动物有机体借助于暂时联系的机制来保証在相应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并阐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虽然对于处在进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种动物来讲,条件反射活动的原则不可能是统一的,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具体形式。但是巴甫洛夫所确定的条件反射性活动的原則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不仅对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学机制以及对于动物进化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成为进一步研究高级神经活动时,扩大实验方法和改变实验验范围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级神经活动的中心生理现象为条件反射现象,所以我们首先要研究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有什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是什么,条件反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形成起来,要求一些什么条件,什么样的因素或动因可以成为条件刺激。以上这些问题是关于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事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条件反射正如巴甫洛夫所指示的那样是探究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法,因为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动物体维持内部和外界环境统一性的最完善的适应方法。动物体对环境的适应,仅靠那些数量不多而恒定的反射,那只有在绝对固定的外界环境中才能生存;但是外界环境却是那样复什而变化无常,因此必须有条件反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来补充,这样才能保证动物体在相应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因此在教学中不仅在文字上能使大家熟悉条件反射的学说,同时必须直观地利用活的动物来作适当的演示,这样不但能使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内容形象化,而且也能使大家熟悉了解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研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采用食物性运动条件反射的方法和将 GABA 直接注于大脑皮层表面的方法,对家鸽的单眼条件反射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在家鸽单眼和双眼条件反射的建立速度没有显著差别。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8—15次后出现条件反射,结合30—40次后条件反射趋向巩固。(2)在条件反射巩固初期,即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约70次时,由光刺激一眼所建立的食物性条件反射能向另侧眼传递,唯刺激另侧眼所引起的反应较弱,潜伏期较长;在条件反射巩固后期,即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约400次时,这种传递现象即不复存在。(3)将0.4%的 GABA 0.03毫升注于左侧大脑皮层表面,可引起右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的抑制;而将同样剂量的 GABA 注于右侧大脑皮层时,并不引起该条件反射的显著变化。对节拍器声的条件反射,在大多数动物均未受影响,只在少数动物有减弱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以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未曾发现条件反射的任何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认为,在家鸽由光刺激一侧眼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有逐渐集中于一侧的趋势,条件反射在两眼间的传递现象随结合次数的增加而不出现。注射 GABA的实验结果说明,在家鸽单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主要与对侧大脑半球有关,同时也指出了鸟类大脑皮层在实现条件反射活动中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利用GABA注于皮层表面能暂时地抑制阳性条件反射的作用研究了狗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在电防御性条件反射活动中的作用,同时对暂时性联系接通机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 将GABA同时注于两侧大脑皮层视区,能引起双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减弱,潛伏期延长,以至条件反射的完全消失。将GABA只注于一侧视区则不能引起该条件反射的抑制。如果遮住动物的右眼,使光刺激只作用于左眼,然后再进行注射GABA的实验。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将GABA注于左侧视区后,光刺激作用于左眼不能引起防御性运动反应;而以同样剂量的GABA注于左侧视区时,光刺激作用于左眼仍能引起防御性运动反应,唯反应强度较弱,潛伏期较长。在实验过程中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均未受影响。 (二) 在切断视神经交叉纤维的狗上,如将GABA注于左侧视区,则左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完全消失;而当GABA注于右侧视区时,未能引起该条件反射的变化。 (三) 将GABA注于大脑皮层两侧体感觉区后,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而光刺激的条件反射没有变化。如将GABA注于左侧体感觉区,则发现右前肢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减弱,潛伏期延长;如将药物注于右侧体感觉区,则该条件反射并不受影响。 (四) 将GABA同时注于大脑皮层两侧运动区时,光和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同时受到完全抑制。分别将GABA注于左侧或右侧运动区都能引起防御性条件反射(以电刺激右后肢作为非条件刺激)的不完全抑制,但将药物注于左侧运动区所引起的抑制效应较注于右侧时为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高等动物大脑皮层在实现条件反射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皮层参与暂时性联系的观点作出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献上虽然有不少介绍记录慢性实验动物血压的方法,但多为断续记录,或需一些特殊的敏感元件和复杂结构,技术较难解决。因而设法寻找一种简便、不需特殊设备,又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慢性实验动物血压的方法是很需要的。我们在近二年工作中模索出一种方法,尚能符合这个要求,兹介绍如下。一、原理及方法此法原理是借液导将血压升降传递至传感器转换成电能而记录的。具体方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巴甫洛夫生理学的观点叙述和分析几个实验,这些实验曾在普通学校条件下,由少年自然科学组的高级班对兔子试验过. 用敲门??作条件反射我们把放兔子的笼放在生物实验室中;用马铃薯皮,马铃薯或者面包喂它.上午8点钟给它吃第一次食物(在实验室工作开始前),以后一次在中午(一点半钟工作完毕后). 实验是这样开始的:进食前半分种,先敲两下,开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物理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一堂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物理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其中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演示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演示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演示实验的改革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90版)45页上有关小麦淀粉酶分解淀粉成麦牙糖、遇碘液不变蓝的实验是一个演示实验。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认真做好这个演示实验,以此说明酶的概念;另一方面又进行了两点扩展:  相似文献   

17.
实行实验操作考查,是完善考试制度的一项改革,它对中学实验教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市有4所完全中学,根据各学校实验设备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使全市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能顺利地进行,效果是良好的。 (一)考查前的准备 1.明确实验操作考查的意义市教育局成立由教育局、中学领导、教研室、高招办等有关人员组成的考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查的组织检查工作。教研室组织各中学生物骨干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和海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科实验操作考查标准,明确考查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生理卫生》课本里,要求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到“肌肉收缩是神经刺激肌肉的结果”。这首先必须配制生理盐溶液,准备电源、电极、感应圈、支架和指示器,还要准备一套制作神经肌肉标本用的解剖器。在演示中,由于手续比较复杂,花费的时间较长,不能不影响其它內容的讲授。就效果来看,只能使学生观察到指示器的小幅摆动,这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因此,我们在讲授这一內容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物学通报1955年第四期所载“蠕形动物一章的教学”,我读过以后,感到这是赵同志在教学实践中的富贵经验的总结,对于目前中学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同时也觉得赵同志在研究中学教材方面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紧密联系中学教学来说是一个范例。读过这一篇以后自己所得到的启发很大,我初步觉得的优点是:  相似文献   

20.
在神经生理学中最早导入抑制的概念,是在1845年由Weber 兄弟,电刺激迷走神经观察心跳减慢或停止的实验开始的。嗣后,于1862年,谢切诺夫用实验证明了刺激蛙脑可抑制其脊髓反射,从而提出了中枢抑制的概念。当时尚为医学生的巴甫洛夫,从谢切诺夫总结这一实验的著作“脑的反射”(1866)中得到很大启发,开始了唾液和胃液分泌的心理性影响的研究,并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条件反射学的体系。而在他的条件反射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就是关于内抑制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