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有关立谷热(RVF)人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研究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灭活疫苗存在疫苗产量低和需多次免疫及有副反应等缺点,而减毒活疫苗短期内尚难实际应用,故有关RVF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RVF病毒核酸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完善,有关RVF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不少学者分别在细菌、哺乳动物细胞和昆虫细胞等中表达了RVF病毒糖蛋白(G_1和G_2)基因(M基因)的  相似文献   

2.
<正>立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种蚊媒病毒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世纪初即发现此病存在于肯尼亚等地的羊群中,1930年Qaubney等首次从绵羊中分离到其病原因子RVF病毒。1975年Van Velden等首次报道RVF病毒可以引起人类严重致死性感染。1977年以前一般认为RVF只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的一些国家,感染人后引起登革热样的发热性疾病。1977—1978年秋冬季节RVF首次在中东埃及出现,并在家畜和人群中引起大流行,造成了大批家畜和数百人死亡。RYF对中东地区的远距离传播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担心RVF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畜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流行区的广泛使用,使RVF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为了防止该病在人群小的传播,很多  相似文献   

3.
<正> 从十七世纪末Jenner用种痘来预防天花至今已近二百年了。这种用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方法发展到现在已有效地控制了许多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接种免疫通常采用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但它们都有某些局限性。有些微生物难以在体外培养;血浆疫苗制品可能带有其他致病因子;减毒活疫苗可能进一步突变而增加毒性等  相似文献   

4.
<正> 与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相比,活疫苗的显著优点是能诱导更有效的局部粘膜免疫力及更持续的免疫反应能力。而活疫苗的最大缺点则是遗传不稳定使得减毒特性丧失的可能性。目前,应用以下5种策略使这种可能性减小到最小程度,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减毒与免疫原性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所有活疫苗株所必需具备的。 一、用琴纳(Tennel)法研制活疫苗株 这种方法是用与人病毒抗原相关的动物病毒株作为疫苗,免疫接种于人体以预防人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在其自然宿主上适应力很好的动物病毒接种于人体后,它们的繁殖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对人来说是减毒的。目前,人们将传统的琴纳法与现代病毒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研制  相似文献   

5.
虫媒黄病毒嵌合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永新 《中国病毒学》2004,19(4):413-417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70多种病毒,分为几种抗原复合组,大多数黄病毒为节肢动物传播的,其中40%以上的病毒对人有致病性,最重要的疾病有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EN/DHF),日本脑炎(乙型脑炎,JE),黄热(YF),西尼罗热(WNF)和璧虱传播脑炎(森林脑炎,TBE)等.登革热每年约有数千万至1亿病人,数十万人发生严重的登革出血热.乙脑每年约发生4~5万病例,病死率25%,45%的患者发生神经学或生理学上的后遗症.当前对黄热病已有减毒活疫苗,对登革热还没有疫苗,对乙脑已有鼠脑和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对璧虱脑炎已有灭活疫苗,但各种疫苗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产业动向     
<正>我国自主研发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上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历时近30年自主研制的创新疫苗产品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于6月30日正式上市。该疫苗的上市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目前,世界各国主要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预防脊髓灰质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俗称"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采用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初始免疫,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序贯免疫方案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口服疫苗组、序贯疫苗组、口服对照组及序贯对照组),按相应方案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轮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A、肠道轮状病毒特异性IgA;微量中和实验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同时采用ELISA分析口服活疫苗后病毒排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疫苗组小鼠产生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及肠道IgA水平显著升高。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的免疫方案诱发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肠道IgA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中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的初始免疫未影响第一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但序贯疫苗组第二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迅速减少,排毒时间快速缩短,与口服疫苗组第三次服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相似。结论: 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序贯免疫可有效诱发小鼠全身和黏膜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该方案将有可能成为轮状病毒疫苗临床应用的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麻疹减毒活疫苗检定用Vero细胞代次的稳定性范围。方法用DMEM培养液将Vero细胞137代连续传至173代,检测其细胞活力,并观察Vero细胞的形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参考品进行病毒滴定及热稳定性试验。结果 170代以下Vero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活力在85%以上,麻疹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热稳定性试验的结果:137~169代Vero细胞活力及原麻疹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热稳定性试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170代以上代次的Vero细胞活力及原麻疹减毒活疫苗热稳定性试验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169代以下Vero细胞为检定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最佳细胞代次。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日前宣布研制出一种新型人用禽流感冷适应致弱活疫苗,有望对人类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实现完全保护。与此前已有的人用禽流感灭活疫苗比较,新型活疫苗在免疫效果、生产工艺、使用方法等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并验证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定方法。方法滴定MMRV疫苗中的每种病毒时,首先用特异性抗血清有选择地中和其他病毒成分,再根据每种抗血清与相应病毒的完全中和能力,确定各抗病毒血清的使用浓度。分别用CCID50法(麻、腮、风病毒)和蚀斑法(水痘病毒)检测MMRV疫苗中各病毒的滴度。结果使用该方法对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滴定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经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显示良好。结论建立的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重要的蚊媒病毒病。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登革出血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但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着重介绍目前已经或正在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四价登革减毒活疫苗,以及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正在全球大流行,疫苗研发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截至2021年3月2日,全球正在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共有258种,疫苗种类囊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RNA疫苗和病毒样颗粒,有76种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对Gen-Bank中登陆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株( L-A-1)和其他甲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比较分析,根据其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设计针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株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病毒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该方法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株高度特异,扩增片段为207 bp,不与其他肠道病毒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在104 CCID50/管~10-1 CCID50/管之间有良好的扩增曲线,检测的灵敏度可达0.1CCID50~0.01CCID50,比普通RT-PCR高100倍。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生产过程中病毒含量滴度测定及指导疫苗成品的配制。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和流感病毒灭活疫苗(IIV)可以接种于儿童。对接种LAIV一个月后再接种LAIV和接种IIV后再接种LAIV诱导产生的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进行评估,用LAIV二次接种后病毒的回收率作为抗自然暴露感染的保护性的替代物。方法:15名儿童接种IIV后接种LAIV;13名儿童初始接种LAIV,11名儿童第二次接种LAIV。该  相似文献   

15.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的流行使发展安全有效的疫苗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艾滋病疫苗的优点和缺点,包括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新型疫苗(病毒颗粒样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病毒疫苗),同时也指出了发展艾滋病疫苗所面临的挑战,如病毒的变异、没有充足的动物模型和HIV感染免疫系统本身。概述了正在进行的艾滋病疫苗的临床试验,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基于NP蛋白检测的流感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对病毒接种方式、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培养时间、一抗和酶标二抗的稀释度、封闭液等ELISA反应条件进行筛选优化。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流感减毒活疫苗原液和1批疫苗成品,并与鸡胚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直接接种法作为接种方式,病毒感染细胞后培养48 h进行NP蛋白表达的检测; ELISA检测条件一抗稀释度为1∶4 0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4 000,2%牛血清白蛋白封闭2 h,检测结果 P/N值最大。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流感减毒活疫苗原液及疫苗成品效力,与鸡胚培养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建立了基于NP蛋白检测的流感减毒活疫苗效力试验方法,可用于生产过程中流感减毒活疫苗原液和成品的检定。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近半年来肆虐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了有效预防这一病魔,预防性疫苗的研制已刻苎容缓。本文就有望开发的各种抗该病毒疫苗,包括灭活疫苗、重组疫苗、DNA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等的研究作一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BHK_(21)细胞对蚀斑法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系统的影响,降低检测系统误差。方法比较BHK_(21)细胞以不同频次传代培养时的细胞生长状态,以及以不同接种浓度进行疫苗病毒滴度检测时,对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其形态良好、边缘光滑、胞质透光性好、细胞分散均匀、细胞活率达到95%以上;BHK_(21)以105细胞/m L浓度接种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其病毒滴度参考品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0.66%和0.64%。结论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以105个/m L浓度接种时用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系统最稳定,可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滴度检测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是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炎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几年引起的难治性和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增多趋势,对儿童和老年人健康危害严重。疫苗是预防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最有效手段,但全球尚无人用肺炎支原体疫苗研制成功,而兽用肺炎支原体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在国内外都已上市。因此,对肺炎支原体的相关致病机制及人用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可对人用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并可致免疫缺陷病人显著发病和死亡,RSV疫苗已被WHO列为全球最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尚未有RSV疫苗上市。目前RS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DNA疫苗等,其中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被认为最有前途,已分别进行了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