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清栓酶、精制蝮蛇抗栓酶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比较三明市第二医院赖兰钦本文从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清栓酶45例与精制蝮蛇抗栓酶40例高粘滞血症对其体外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进行的分析。治疗方法清栓酶纵45例:用清栓酶0.5活性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中静脉滴,...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0例脑梗塞患者血清中ACA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组血清中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A分型中,脑梗塞组血清中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中ACA含量,可作为研究ACA与脑梗塞关系的一项可靠指标,对脑梗塞的病理机制研究以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78例脑血栓患者清栓酶治疗前后体外血栓形成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盛国  何绪英 《蛇志》1991,3(3):19-20
本文对比了用清栓酶治疗前后脑血栓患者体外血栓形成各因素的变化,其中发现脑血栓患者治疗前体外血栓长度,湿干重量与健康人相比增长,加重[P<0.05或<0.01]。而清栓酶治疗后脑血栓患者体外血栓长度,湿干重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从而证实了清栓酶具有降低血栓形成因子,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血栓形成后大鼠腹主动脉收缩和舒张功能和变化*徐晖朱妙章裴建明臧益民韩海潮1(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1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病变之一,可导致临床许多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是引...  相似文献   

5.
豆鼓抗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英  刘宇峰 《生物技术》1997,7(5):18-20,35
对豆鼓提取物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蚓激酶和尿激酶按大、中、小剂量组作对照实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对豆鼓提取物纤溶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活性的测定及溶解天然血块、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豆鼓提取物对家兔的动脉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和溶解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6.
豆豉抗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豆豉提取物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蚓激酶和尿激酶按大、中、小剂量组作对照实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对豆鼓提取物纤溶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活性的测定及溶解天热血块、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豆鼓提取物对家兔的动脉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和溶解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精制蝮蛇抗栓酶冲击疗法抢救急性心肌梗塞2例报告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医院血栓科赵世君我院自1993年3月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API)治疗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岁,1例合并脑梗塞而...  相似文献   

8.
男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致病真菌的分布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菌株分离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性病门诊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61例患者。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CLSI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对61株临床分离念珠菌作了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6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对培养阳性的61例菌株,通过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作菌种鉴定,白念珠菌52例(85.2%),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2例,热带念珠菌2例,季也蒙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对52株白念珠菌的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98.1%敏感,1.9%剂量依赖性敏感;氟胞嘧啶96.2%敏感,3.8%耐药;伊曲康唑44.2%敏感,40.5%剂量依赖性敏感,15.3%耐药;伏立康唑84.6%敏感,15.4%耐药;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特比萘芬的MIC范围为1-64μg/ml,MIC50和MIC90皆为64μg/ml。结论在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中,白念珠菌仍是第一位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均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姜桂荣  吴丹  李佐刚 《生物技术》2004,14(Z1):13-14
目的探讨蝮蛇蛇毒纤溶酶对实验性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andler氏体外法形成大白鼠体外血栓和家兔半体内血栓,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蛇毒纤溶酶及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两组动物体外形成的血栓重量和长度.结果给药组动物形成的血栓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蝮蛇蛇毒纤溶酶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一种新的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32对家兔凝血时间和兔、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对其主要药效学进行了研究, 并与普通肝素进行了比较. 兔、大鼠静脉给药, 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家兔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体外血栓形成和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变化. 结果显示, 按1 mg/kg静脉注射Annexin32后, KPTT明显延长(P < 0.01), 但小于肝素延长幅度, 体外血栓形成仪测定显示血栓长度、重量均明显减少(P < 0.01), 大鼠体内血栓重量明显降低(P < 0.01), 提示Annexin32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 并有对凝血系统影响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清栓酶治疗脑梗塞过程中出现再发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和右眼失明各一例詹美树河北省徐水县石油部物探局职工医院内科我院从1991开始用清栓酶静脉点滴治疗心脑血管病以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由于它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很受患者欢迎,唯有3例脑梗...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小鼠原核期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培养系统,分别进行了四个试验。试验I:在体外分别用自配的M16、mM16、KSOM、mKSOM、CZB进行体外发育培养,进而筛选出一种最佳的体外培养系统;试验Ⅱ、Ⅲ、Ⅳ分别:探讨了血清、PVA、rhLIF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试验I中胚胎发育到2-细胞的比率差异不明显,但是在mM16和mKSOM中,发育到4-细胞的比率94.7%,90.7%(91/96;78/86)和发育到桑椹胚/囊胚的比率分别为78.1%,67.4%(75/96;58/86)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培养液;试验II用10?S代替M16中BSA时,胚胎的发育率均下降,即使在mM16中桑椹胚/囊胚率仅为4.8%(12/35)与对照组M16(40.5%)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用PVA取代mM16和mKSOM中的BSA其体外发育率显著下降,胚胎均无一例发育到桑椹胚/囊胚;试验Ⅳ:rhLIF能提高胚胎在体外的发育率可使mM16培养的胚胎囊胚率、囊胚脱出率分别达到84%(47/56)、39.2%(22/56)。结论:在不添减其他成分前提下,只在M16中添加0.1mMolEDTA、0.5mMol牛磺酸、1000IU/mlrhLIF便可获得84%的囊胚率,同时证明在M16或mM16添加血清都会降低其体外发育率;PVA还不能有效的取代mM16、mKSOM中的血清。  相似文献   

13.
蒋洪春  史家斌 《蛇志》1992,4(3):20-21
本文对5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复方清栓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效果较满意,现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住院病人,且均于起病后48小时内入院接受该法治疗.诊断标准均按1987年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临床排除脑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按病情分轻、中、重.神志清楚肌力Ⅳ级以上为轻度;神志清楚,肌力Ⅱ~Ⅲ级为中度;神志不清或肌力0~Ⅰ级为重度.随机选择的50例脑梗塞患者,男性28例,平均年龄61.6岁(41~79岁):女性22例,平均年龄59.4岁(43~81岁);病情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19例.左侧梗塞23例,右侧梗塞27例.其中23例有吸烟史,14例有高血压史.6例有糖尿病史,11例有 TIA 发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意义。将2284例男性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涂片,亚甲蓝(美蓝)染色后镜检多形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尿道分泌物的Uu。结果显示,645例患者(28.2%)Uu培养阳性,其中158例(24.5%)≥5个多形核白细胞,157例(24.3%)1~4个多形核白细胞,330例(51.2%)无多形核白细胞。218例阳性患者(33.8%)无症状,614例阳性患者(95.2%)无体征。男性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在Uu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果提示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在证实男性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纳豆激酶制剂--恩开胶囊的生产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宇峰  王金英  孙岸弢  王占斌  杨洪波 《生物技术》2000,10(2):48-48,F003,F002
纳豆激酶是经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提取分离出的具有特异性降解血纤维蛋白的具有较高纤溶能力的丝氨酸蛋白酶〔1〕。属于第二代溶栓剂〔2〕。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溶血栓、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纤维蛋白原增高症〔3〕的理想药物。从 1 993年起我所科技人员就对该酶进行了系列性研究 ,对菌种选育、生理生化鉴定、酶的小试提纯、纳豆激酶的理化性质研究、体内体外溶检效果动物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治疗脑梗塞的初步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工作。1 设备、材料与方法1 1 设备1 1 1 固态发酵装置 :自行设计 2 5m×1 0m×…  相似文献   

16.
在动物福利运动的推动下,以减少、优化和替代动物试验为核心内容的体外试验系统已成为安全评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药品、化学品、化妆品毒理学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体外试验系统不同于体内动物实验,体外毒理学实验室GLP原则的建立和运行应充分考虑体外试验系统的特殊性。目前我国专业的体外安全评价实验室的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本文从实验室组织、试验系统维护、人员职责、质量管理和运行几个方面,介绍了GLP原则在化妆品体外毒理学检验和评价实验室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方法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FLAIR和DWIMRI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及对比度并计算病变区。结果FLAIR序列和DWI对病变的显示范围,均优于常规T2WI,以DWI对病变显示更佳。结论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塞中均有用,以DWI最好,且能对急性脑梗塞作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方法: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FLAIR和DWI MRI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及对比度并计算病变区.结果:FLAIR序列和DWI对病变的显示范围,均优于常规T2WI,以DWI对病变显示更佳.结论: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塞中均有用,以DWI最好,且能对急性脑梗塞作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发病率逐年增高,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是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前研究中,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判断药效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的几种常见试验和评分标准,并认为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临床前研究中,应更加重视神经功能评分,充分体现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注射清栓酶治疗脑梗塞31例临床观察中国人民解放军238医院内一科朱宝森,马英智,王淑娟清栓酶治疗脑梗塞在我科已临床应用多年,但给药途径多采用静滴或静注。近期我们采用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31例,对急性期患者比静脉给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