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ang DY  Shu YL 《病毒学报》2011,27(3):304-307
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1],随后H1N1亚型流感继续在人群中流行,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又引起了数次暴发[2-3]。1957年,H1N1流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1],随后H1N1亚型流感继续在人群中流行,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又引起了数次暴发[2-3]。1957年,H1N1流  相似文献   

3.
在1918~1919年期间,“西班牙”(“Spanish”)流感造成全球约2千万至5千万人死亡.为了防止再发生如此致命的暴发流行,长期以来,科学家力求阐明“西班牙”流感毒株与其它比较良性的毒株有什么特征性差异.由于研究者缺乏该杀伤性病毒的活样本,故而不可能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现在有两项新研究对1918流感毒株的特征作出了新的说明.其中一项新研究坚持了9年,完成了1918流感毒株全部基因序列的测定.研究者是从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发流行时的尸检中得来的样品以及从埋葬的另一名患者尸体得来的样品.1918流病毒样品因长期保存而发生降解,但仍保留可编码8个主要基因片段的RNA小片段.研究者用这些RNA片段测序了该病毒的5个基因片段.在2005年10月6日的Nature上,该研究组发表了最后3个序列.这3个序列中的基因编码1918流感病毒聚合酶(1918 flu’s polymerases),该聚合酶对动物体宿主中的病毒复制至关重要.研究者发现,在1918流感病毒与现代禽流感(modern bird-flu)病毒之间有明显的相似性,包括目前正在东南亚流行的致命性禽流感病毒株H5N1.这些结果更加证明1918流感源自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研究者指出弄清楚1918流感病毒适应人类宿主的机制,便可帮助研究者防止现代禽流感在人类的暴发流行.如果我们能够鉴定出该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对适应性是重要的,我们便能在病毒刚开始表现对人类的适应性时,提供监督检查.另一项新研究,用刚完成的测序,已部分重建了1918流感病毒.研究者根据病毒的基因密码合成了RNA的8个主要片段,然后他们将这8个片段RNA与相关流感病毒的RNA小片段联结起来,这个小片段RNA的遗传物质使动物细胞能阅读病毒基因.在生物安全水平下,即在对生物危害保护的第二个高峰水平下,研究者发现,重建的病毒在3~5天内,杀死了其他健康的小鼠,它对鸡蛋内鸡胚胎的发育也是致命的,这便支持1918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禽流感病毒的推断.当用该重建病毒感染人肺细胞时,病毒易于复制.将1918流感病毒基因与当代流感毒株相混和并配对时,研究者发现,1918流感病毒的聚合酶基因以及潜行于细胞内该病毒的血凝集素基因,似乎在毒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结果发表于2005年10月7日的Science上.研究者断定,1918流感病毒基因如何使该病毒产生如此致命性.根据这个信息,科学家就可以研制出新的疫苗或药物,抗击未来的流感暴发. (李潇摘译自C.Brownlee:Science News,October 8,2005,Vol.168,p.227)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三四百年间,每隔30—40年就会出现一次流感的大流行: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大流行导致全球5000万人死亡、1957年“亚洲型流感”H2N2大流行导致全球280万人死亡、1958年爆发的“香港型流感”H3N2大流行仅在美国就造成3.4万人死亡,随后1977年“俄罗斯型流感”H1N1传染人、1997年H5N1传染人、1999年H9N2感染人,在2000年以后出现H7N2H5N1、H7N7、H7N3、H10N7等多种型别的流感病毒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5.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由甲型、乙型和丙型等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可导致季节性流行甚至全球大流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复制、传播和发病机制中的关键酶,因而研发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是对抗流感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中国,许多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单独使用或作为中药配方来治疗流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如何从中药中快速分离出活性物质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流感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发以来,流感病毒已经导致了五次人群中的大规模流行,除西班牙流感外,还有1957年由H2N2病毒引发的亚洲流感、1968年由H3N2病毒引发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和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而西班牙流感、俄罗斯流感和墨西哥流感三次流感的大流行均是由H1N1病毒毒株引起。此外,许多局部人群中的小规模流行与感染也被证实是流感病毒直接经人与人之间传播所导致。本文将主要对五次人流感的大规模爆发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局部流行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毒序列特征作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频频暴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预防流感最有效和经济的措施是接种疫苗,但流感病毒的持续变异可逃逸人群已有的免疫应答,目前使用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仅对亚型内抗原匹配较好的毒株产生免疫保护作用,难以有效应对因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而产生的无法预料的流感大流行。因此,研发对流感病毒不同亚型均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的广谱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的发现、对流感病毒抗原保守区域及细胞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疫苗免疫策略的优化等都为广谱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述了近几年基于血凝素、基质蛋白、核蛋白等多种流感靶抗原的广谱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历史是一部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1918年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西班牙流感"导致全球数千万人死亡,这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流感疫情.在随后的一百年间又相继发生了3次大的流感疫情,分别是1957年"亚洲流感"(H2N2)、1968年"香港流感"(H3N2)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灾  相似文献   

9.
刘超  陈薇  李艳梅 《生命科学》2011,(10):1034-1039
2009年4月初,在墨西哥和美国出现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通过人-人传播迅速在全球范围蔓延。该病毒拥有来自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HA基因与引发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的HA基因同源性很高。该病毒倾向于感染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具有心肺疾病的人。据观察,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高于季节性流感。部分感染患者具有在季节性流感中罕见的呕吐和腹泻症状。先前的流感病毒大流行和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表明,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容易发生基因重排,新产生的变异毒株很可能造成新的大流行,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都能感染猪,猪被认为是通过基因重排生成新的大流行病毒的"混合容器"。  相似文献   

10.
高福 《生命世界》2014,(8):12-17
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于人群和多种动物中的急性传染病。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分别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H1N1)、1957年的亚洲流感(H2N2)、1968年的香港流感(H3N2)和2009年的甲型流感(H1N1),此外还有一次疫情相对较轻的1977年俄罗斯流感  相似文献   

11.
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类和家畜动物中引起周期性大暴发。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感染了几亿人,导致5千万人死亡。近期,从冻存的1918人类肺组织中扩增出的1918流感病毒基因,种系发展分析显示:其蛋白序列与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很高,仅存在少数氨基酸的差异。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异三聚体聚合酶复合物(PA、PB1、PB2)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有关,并在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基因组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g CZ 《遗传》2011,33(3):189-197
流感病毒先后造成了1918、1957、1968和2009年等多次全球性大流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流感病毒的基因组进化研究为揭示病毒致病机理、疫情监测、准备疫苗和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文章以流感病毒基因组进化机制为核心,结合与基因组进化密切相关的抗原性和抗药性等表型进化,对流感病毒基因组进化研究的相关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流感病毒仍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老人、儿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危害尤其严重。疫苗接种是目前应对季节性流感疫情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抗原转换和抗原漂移,常出现疫苗株与实际病毒流行株的不匹配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广谱流感疫苗来对抗季节性流感病毒和潜在的流感大流行。抗原设计是研发新型疫苗的关键前提,我们利用马赛克(mosaic)遗传算法设计研发了一种具有广谱抗原表位覆盖率的靶向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新型抗原(Mosaic-NA)。该抗原在最大程度上涵盖了所有已报道甲型流感病毒的NA1蛋白与NA2蛋白序列中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原表位,并保留了天然蛋白空间构象。因此,这种新型抗原预期可有效诱导出靶向保守表位的CTL反应和抗体反应,从而为研发通用流感疫苗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世界》2006,(1):102-103
流感病毒是引发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罪魁祸首。流感多发作于冬春季节,每年到了特定的时期,医院或医务室张贴栏里都会贴出呼吁人们,尤其是老人、儿童、体弱多病者打流感疫苗的告示,这无疑预示着人与流感病毒新一年抗衡的到来。流感以激烈的咳嗽与高烧为特征,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大流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18年到1919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当时全世界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0万~4000万。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据说德军几乎所有人都感染了病毒。  相似文献   

15.
季节性流感病毒仍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老人、儿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危害尤其严重。疫苗接种是目前应对季节性流感疫情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抗原转换和抗原漂移,常出现疫苗株与实际病毒流行株的不匹配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广谱流感疫苗来对抗季节性流感病毒和潜在的流感大流行。抗原设计是研发新型疫苗的关键前提,我们利用马赛克(mosaic)遗传算法设计研发了一种具有广谱抗原表位覆盖率的靶向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新型抗原(Mosaic-NA)。该抗原在最大程度上涵盖了所有已报道甲型流感病毒的NA1蛋白与NA2蛋白序列中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原表位,并保留了天然蛋白空间构象。因此,这种新型抗原预期可有效诱导出靶向保守表位的CTL反应和抗体反应,从而为研发通用流感疫苗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封面故事     
<正>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某些亚型的病毒变异后可感染人类产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可因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而导致死亡。发生于1918至1919年间的"西班牙"甲型HIN1流感导致了全球5000万人死亡。随着2009年墨西哥HIN1流感的大规模爆发,甲型HIN1流感病毒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位于甲型HIN1流感病毒表  相似文献   

17.
刘泽  廖国阳 《病毒学报》2022,38(2):489-493
人类与流感病毒的斗争史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在人群抗体选择的压力下,流感病毒不断发生突变、重组等方式的进化和流行,在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下,人类的预防医学、病原生物学和疫苗学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对流感通用疫苗的研发成为流感疫苗研发的下一个征程,同时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协作和科技发展。为此本文综述了近期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通用疫苗进行了分析,为流感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1):44-44,F004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流行的阴影尚未能从人们的心中完全抹去,最近又出现禽流感流行,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心态不言而喻。自1918年来,人类流感病毒已发生过5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受到严重影响。禽流感病毒是否会造成人类流感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19.
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大流行表明,流感重配株对全球健康造成威胁。该研究详细分析了原浆细胞及人感染H1N1流感病毒诱导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每年流感病毒预防接种诱导的抗体  相似文献   

20.
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保英  王文玲  阮力 《病毒学报》2008,24(2):155-159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依据病原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均只有一个型,变异相对较少,从未引起世界大流行,而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多,变异大,曾引起4次世界大流行[1],已成为流感防控和疫苗研究的重点.预防流感大流行最有效的措施是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