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姝玉  柴欣楼  吴莹  苏玮莲  王谦 《生物磁学》2012,(29):5657-566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脑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饲养至14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每日腹腔给药,剂量为3mL/kg),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血糖仪测量20、24、28周龄时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28周龄时处死各组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KKAy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黄芪治疗组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但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1),TXB2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小鼠6-Keto—PGF1α水平升高(P〈O.01),TXB:含量下降(P〈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胞核染色质疏松,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缩小,核糖体减少;治疗组小鼠以上病变明显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v小鼠脑微血管病变,保护神经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2.
2 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肝、肾的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的糖尿病肝、肾的病变过程,探索KKAy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多脏器病变模型的价值.方法 9~11周龄雄性KKAy小鼠(n=20)和对照组的雄性C57BL/J小鼠(n=25),测量14、16、20、24、28周龄小鼠空腹血糖和体重.两组动物分别于24、28周处死,测定血清肌酐、尿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光镜观察两组小鼠肾脏、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①KKAy小鼠体重、血糖比同龄对照组C57BL/J小鼠高(P<0.01).②24、28周龄KKAy小鼠血脂均较对照组高(P<0.05);24周龄KKAy小鼠肌酐,ALT比对照组高(P<0.05);28周龄KKAy小鼠的肌酐、ALT及AST比对照组高(P<0.05).③24、28周龄KKAy小鼠肾脏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出现明显空泡,肾问质有纤维化;肝脏结构紊乱,肝细胞胞质有明显空泡,肝细胞脂肪变.结论 KKAy小鼠14周龄以后可出现明显肥胖,高血糖,24周龄、28周龄出现高脂血症,有肝、肾形态和功能的损害,是较好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变过程及并发症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67例糖尿病患者,通过是否合并微血管痛变,分成无微血管病变组(DMI组)32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DM2组)35例,设正常时照组25例对比,用放射免疫法测得血清TNF-α,三组间进行比较.测受检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三组间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其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旨在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环素F1(6-Keto-PGF1α)的动态变化.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1天、3天、5天和7天分别观察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线栓大脑中动脉后造成脑缺血,血浆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在缺血第1天最显著.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XB2和TXB2/6-Keto-PGF1α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6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C组,n=10)及高脂饲料喂养组(n=20),8周龄时将高脂饮食喂养的KKAy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二甲双胍干预组(Met组,n=10)和西格列汀干预组(SP组,n=10),持续灌胃8周。用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检测葡萄糖水平。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血浆脂质水平,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留取KKAy小鼠胰腺,连续切片分别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荧光染色,ki67/INS双标记分析β细胞增殖情况、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胰腺转录因子PDX-1和Maf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 OGTT结果提示,与C组比较,Met和SP组KKAy小鼠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后30、60及120 min的血糖均显著降低(P均<0.01),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降低(P<0.01,P<0.01)。与Met组比较,SP组口服葡萄糖后30及60 min的血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20 min的血糖显著降低(P<0.05),两组AUC无统计学差异。② 胰岛素耐量试验(ITT)结果提示,与C比较,Met和SP组KKAy小鼠的空腹血糖、注射胰岛素后30、60及90 min的血糖显著减低,ITT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升高(P<0.01),而Met和SP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 C组胰岛中β细胞区域亮度较低,边缘散乱,给予二甲双胍后,β细胞区域及亮度有所增加;给予西格列汀治疗后,β细胞区域及亮度显著增加。C组胰岛中,α细胞在胰岛中分布无序,亮度较大。给予二甲双胍后,α细胞区域有所减少,亮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向胰岛边缘的分布;给予西格列汀后,α细胞区域明显减少,亮度显著降低,在胰岛边缘分布。④ 与C组比较,Met组和SP组胰腺Maf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63倍,1.58倍(P<0.01,P<0.01)。各组间胰腺PDX-1表达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KKAy小鼠,给予二甲双胍可以维持胰岛的功能和形态,给与西格列汀可能促进β细胞增殖,提高胰岛素转录因子MafA的表达水平,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不同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组、黄芪组、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采用限食、游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黄芪及不同比例黄芪丹参配伍灌胃给药治疗,连续27日。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管内皮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1:1组、2:1组、4:1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6-keto-PGF1α、6-keto-PGF1α/TXB2明显升高(P0.01),ET-1、TXB2明显降低(P0.01)。与1:1组比较,2:1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NO、6-keto-PGF1α、6-keto-PGF1α/TXB2显著升高(P0.05或P0.01),TXB2明显降低(P0.05)。2:1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管内皮因子与4: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及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其中以黄芪丹参2:1组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补充番茄红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液Hcy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舒缩功能和纤溶功能的影响。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蛋氨酸饮食组(M)、蛋氨酸饮食+番茄红素组(ML)。ML组灌胃番茄红素(6.25 mg/kg),每天2 m L,其余组灌胃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共8周。末次实验后24 h,测试血浆Hcy、TXB2、6-Keto-PGF1α、t-PA和PAI。实验结果表明8周高蛋氨酸饮食可导致大鼠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Hcy、TXB2和PAI显著升高(P0.01),6-Keto-PGF1α和t-PA显著降低(P0.01),血管舒缩和纤溶功能紊乱。但8周番茄红素补充可以显著降低血浆Hcy和TXB2,增加6-Keto-PGF1α含量,同时调节t-PA和PAI的活性,改善纤溶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研究黄连素对KKAy小鼠体重、血糖、血脂、胰岛素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且应用基因芯片探讨黄连素降血糖、调血脂的机制.方法 选用KKAy小鼠16只,随机分为黄连素组(给予每日250 mg/kg的黄连素粉末悬浊液)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4周.每周末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和体重.3周末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实验.4周末测定小鼠FBG、血脂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取小鼠骨骼肌组织进行RT-PCR基因芯片实验.结果黄连素组小鼠FBG、OGTT曲线下面积(AUC)、TC、TG、FINS和HOMA-IR值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基因芯片显示黄连素组GLUT4、MAPK8、MAPK14、PPARα、UCP2上调,PPARγ、PGC、CEBP、resistin、HNF4α下调.结论 黄连素不仅能有效降低KKAy小鼠FBG,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能调节脂代谢.黄连素可能是通过AMPK-p38 MAPK-GLUT4通路调节KKAy小鼠血糖.PPARα上调参与黄连素对KKAy小鼠血脂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57BL/6J-HBV乙肝转基因小鼠随增龄表面抗原表达及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 经血清表面抗原检测,根据S/C.O值将乙肝转基因小鼠分为两组,两组小鼠在4~10周龄每隔一周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表面抗原水平;各组小鼠在5~11周龄每隔一周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实验1组HBV乙肝转基因小鼠表面抗原表达6周龄与4周龄相比显著增高,6周龄至10周龄趋于稳定;实验2组的雄性小鼠表面抗原表达6周龄与4周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而雌性小鼠在4周龄至10周龄表面抗原表达相对稳定.实验1组的雄性小鼠ALT 水平9周龄与7周龄比较显著下降(P<0.05),其余小鼠在5周龄至11周龄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1组的雄性小鼠AST水平11周龄与7周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S/C.O值不同的转基因小鼠表面抗原表达随增龄变化趋势不同;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在5~11周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虎眼万年青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成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虎眼万年青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d,观察糖尿病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总胆固醇(TG)和甘油三脂(TC)的变化。结果:经灌胃给药14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呈下降趋势(P0.01),血糖值(P0.01)、总胆固醇TG(P0.01)、甘油三酯TC(P0.01)均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虎眼万年青多糖高、中剂量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1),总胆固醇TG(P0.01),甘油三脂TC(P0.01),并且虎眼万年青多糖高剂量组可缓解糖尿病小鼠体重减轻症状(P0.01),而低剂量组作用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虎眼万年青多糖能够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