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观察模型的临床病理学变化,为家畜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和防治研究提供材料。方法造模通过子宫灌注病原菌的方法,临床病理学观察通过临床症状、体温、血常规、子宫分泌物和尿液检查、子宫剖检、子宫内膜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模型兔精神变差、采食量减少,阴门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每次灌注细菌后8 h内体温升高0.5℃左右,血液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子宫分泌物中混有大量白细胞、脓球和少量脱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显著肿大,子宫内膜溃疡和出血,上皮结构不完整,细胞变性、坏死,微绒毛和纤毛脱落,上皮下出血、瘀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子宫灌注病原菌的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模型的临床病理变化以局部炎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魏杰  赵文  李文通  张黎  殷旭旺 《生物学杂志》2012,29(2):18-21,46
研究了3种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Ⅰ、复合微生态制剂Ⅱ和芽孢杆菌)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分析比较了3种微生态制剂的安全使用剂量以及对大型溞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死亡率影响均显著(P < 0.05),从安全浓度来看,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依次为:复合微生态制剂Ⅱ>复合微生态制剂Ⅰ>芽孢杆菌;在安全浓度范围内,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亲代(P)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随微生态制剂浓度的升高,P代的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均显著增加(P < 0.05),其中以复合微生态制剂Ⅰ的效果最好,R0最高值为对照组的7倍,rm最高值为对照组的1.7倍;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复制及其中西药复方乳剂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人工复制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应用自制中西药复方乳剂对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进行治疗。方法对实验大鼠子宫眼观病变、子宫内容物及单侧子宫指数进行检查,对实验大鼠子宫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应用3%冰乙酸对大鼠子宫进行刺激,第4天对大鼠子宫接种混合病原菌,能够稳定复制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中西药复方乳剂能明显降低大鼠子宫内细菌浓度、种类及单侧子宫系数,能明显减轻子宫的病理变化。结论中西药复方乳剂对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干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微生态制剂干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进行系统性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联机检索Medline、维普、万方数据库、CNKI、CBMdisc中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其中5项研究提示微生态制剂干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不优于安慰剂,2项研究认为微生态制剂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荟萃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OR(95%CI):1.66(1.27,2.18)]。结论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抗生素与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抗生素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与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考察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方法:将实验室研制的复合微生态制剂MCB以不同的投放量加入各实验养殖池塘中,根据各池中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池比较。结果:施放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各实验池均比未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对照池溶氧含量明显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含量明显降低;复合微生态制剂MCB的投放周期为10d左右,最佳投放量为9mg/L。结论:每10d左右,施放9mg/L的复合微生态制剂MCB,可对水产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林麝肠道分离的3株乳酸菌研制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了不同配比的选择、昆明小鼠安全性试验、活菌数的监测和林麝的应用。结果显示:作为最优配比的复合微生态制剂C(S2∶S3∶MRS2-2=1∶1∶2),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引起小白鼠机体的不良反应;在14 d时,储存温度为-20℃下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降至1.43E+08 CFU/m L;用复合微生态制剂C治疗林麝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昆明小鼠,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组肠道乳酸菌显著大于空白组和感染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林麝,治愈率为50%。本试验首次研制了一种林麝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提高林麝人工养殖的存活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培菲康、乳果糖口服28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检测治疗前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氨水平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几种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在封闭式循环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进行30 d刺参养殖实验。结果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和粉状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刺参体壁的粗脂肪、总糖、粗蛋白含量最高,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添加微生态制剂的3个实验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实验组刺参的肠道、体壁、体液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比对照组高,其中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实验组活力最高。实验组刺参组织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促进机体消化活力,提高刺参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几种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提供指导。方法:对婴幼儿腹泻病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Kaplan—Meier(K—M)法对不同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时间—效应分析。结果:470例婴幼儿腹泻病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有453例患儿有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占96.4%;其中,选用培菲康、整肠生的病例最多,分别有237例和198例;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有83例(18.32%)。K—M法分析显示:培菲康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优于整肠生组及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组;无论是急性腹泻病,还是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治疗的临床治愈时间均不优于单用微生态制剂组。结论:适当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恢复,但盲目采用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甚至不利于婴幼儿腹泻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