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实验室为解决微量蛋白质样品浓缩的需要,制作了一套简便浓缩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两个有机玻璃框板夹着一张透析膜,两外侧分别夹上档板,固定成两排被透析膜平行分隔开的槽。框板上吸收剂槽的底部平齐,而样品槽的底部较深,呈V形。各板之间以及透析膜的接触面上都涂一层均匀的凡士林封闭层,以防止渗漏。 使用时将稀样品液加入底部呈V形的槽中,另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红十字会中央血液中心研究一课主任德永胜士、中心所长十字猛夫等和涌永制药小组使用微量效价平皿开发了与利用抗体检查的血清学分类同等水平DNA就能判断人白细胞抗原(HLA)的DR型的系统。开发的系统利用了聚合酶链反应(PCR)。使用微量效价的简便系统,每天每人能检测80~100个样品,也可以用于常规检查。 德永等在使用16种探针的基础上,实现了与血清学分类相同水平的判断。DR基因的DRB1,用比血清学还精确的水平进行测定获得成功。使用16种探针的Generic Typing可分为适应血清学分类的基因型组。分组样品有20多种,在各种样品中进一步结合探针,几乎可区别存在于日本人中的基因型。其成果在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2005,17(3):204-204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分析技术,具有集成、并行、快速和自动化分析的优势。多元光学蛋白质芯片传感器,仅需微量生理或生物采样,即可以同时检测、识别和纯化不同的生物分子和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无需标记,可以直接测量像血浆、细胞裂解液等生理样品。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生物样品和金属、半导体、有机化学试剂样品是十分不同的。对于非生物样品,人们可以制作两个样品并保证它们在基本成分上相差甚微。因此在物理与化学研究中可按同一配方、同一操作过程去制样。然后做各种测试,研究其共同规律。但是生物样品相对来说这种重复性要差得多。因为不仅同一类生物体间有差异,而且它本身也在变。周围环境每时每刻会发生各种变化,它本身也在天天长、时时变。既使在实验室里也不能像无生命现象重复得那么好,更何况我们常常研究的是大自然中取来的样品呢!所以对  相似文献   

5.
经实验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的微量测定法,并与比色法(传统赖氏法)进行了比较。用两种方法检测定值血清、室内质控及样品并比较标准曲线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微量法重复性较好,结果表明微量法测定ALT酶活力可以替代比色法测定血浆中ALT含量,适合大批量血浆ALT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稀土元素作为一种微量肥料在农、林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不少报道说明,稀土元素能提高某些农作物和果树的产量,改良其、品质,有的效果还非常显著。但对植物,特别是树木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尚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20日,大和控股集团的大和系统开发公司宣布开始提供“生物安全跟踪服务”,该服务将检验样品封装容器在设施内的搬进、保管和搬出等使用状况和保管状态的可视化系统与维持检验样品等最佳温度的安全BOX组合起来,可以实现生物研究安全(biosafety)和生物管控安全(biosecurity)。  相似文献   

8.
年轮记载了树木生长的历史信息,能否准确提取年轮特征信息影响到相关研究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统计分析软件R测量年轮宽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化图像与边缘检测算法,通过R自动识别或手动标记年轮线,使用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年轮宽度,并依据三角函数校正倾斜年轮造成的宽度误差;此外,该方法还提供了多图像对比标记、样品断裂处理、快速复测功能。结果表明:R软件测量精度与准确性高,对同一样品比较表明R测量结果与Win DENDRO无显著差异。本方法简单、可靠,图像数据可以长期保存;R是开源软件,相比Lin Tab与Win DENDRO等商业工具更易普及,成本低;同时R具有较强的数据统计分析与作图功能,可以直接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敏  李君文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66-1471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敏感、高通量的检测技术,近几年来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不仅可以研究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微生物分布、种类、功能、动力学变化,还能分析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改变对其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本文按照基因芯片探针的设计方法,将环境样品群落研究基因芯片分为系统寡核苷酸芯片、功能基因芯片、群落基因组芯片、宏基因组芯片,并简要综述了该技术在活性污泥、土壤、水等环境样品微生物群落研究上的应用,最后,本文展望了该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在寻找不同环境微生物群落之间差异微生物、差异基因或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健康和国家稳定,是基础民生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检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其采集、制备、存储等环节都必须按照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否则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失效,文章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展开探讨,不断优化样品检验环节,使用不同的检查技术,确保操作在无菌、规范的环境下进行,以保障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及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良简便且精确地分离、精制、检测样品中微量的蛋白质和病毒等的方法的是生物领域里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低能离子束辐照植物样品质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0 keV的N+对100 滋m厚的芸豆切片和75 滋m厚的Mylar(聚乙烯对苯二酸酯)高分子膜辐照,辐照剂量从1×1015 ions/cm2到1×1017 ions/cm2。利用高灵敏度的天平测量样品辐照前后的质量,得到了辐照后样品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当离子剂量大于3×1016 ions/cm2时,切片样品的质量明显减少,并且质量损失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但Mylar膜样品在辐照剂量达到7×1016 ions/cm2时仍没有测量出明显的质量变化。由测量的质量损失计算出50 keV的N离子轰击切片样品时溅射产额约为560 atoms/ion。结合植物样品的结构和分子组成特性对这种辐照引起的高溅射产额现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DNA作为生物大分子既可以引导生物发育和生命机能活动,也可以被用作构筑纳米生物材料。DNA水凝胶可以制备成兼具DNA生物功能和水凝胶特质,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检测。依据制备DNA水凝胶长链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聚合酶链反应、杂交链式反应、滚环扩增技术的制备,物理水凝胶和化学水凝胶的合成过程和改性方法技术特点;并结合环境样品浓度检测的变性响应特点,分析了荧光、比色、电化学法分析检测的技术要点和检测性能,与大型仪器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检出范围广、检测时间快、测样成本偏低等特点,是一种方便快捷、应用前景广泛的方法;最后对其检出性能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丝状真菌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丝状真菌雅致枝霉(Thamnidium elegans)和深黄伞形霉(Umbelopsis isabellina)为材料,使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改进后的方法使用液氮冻融以及玻璃珠振荡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液氮研磨,所需茵体量少,而得到的基因组DNA比用传统的CTAB法得到的基因组DNA产率高,纯度好、且步骤简单,适用于一次微量提取多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这种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大部分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如PCR和DNA的酶切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样方法也日益丰富,虽然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样品制备、扫描电镜常规及“O-D-O”冷冻断裂样品制备等方法已成为规范的手段,并被广为应用,但广大生物工作者对这些规范方法中的个别处理步骤,仍在探索用新的处理技术取代、完善或丰富它们。笔者基于自己工作实践并综合有关文献,对以下几项技术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6.
胆管癌胆汁蛋白质样品制备和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合适的裂解液和沉淀方法,提取胆管癌胆汁中的蛋白质,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通过不同裂解液和蛋白质沉淀方法提取胆汁蛋白的效果比较,设计了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并且对双向电泳(2-DE)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试验确定了适合胆管癌胆汁的裂解液配方(LSⅣ),丙酮沉淀的蛋白分布完整,沉淀效率相对较高.高伏时、长时间的等电聚焦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因此,本方法可以应用到胆管癌胆汁蛋白的提取,也可以对其他体液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和双向电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门丽影  徐锋  徐平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7):2334-2341
酪氨酸磷酸化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类型,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迁移、凋亡等众多的生命活动过程。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由于酪氨酸磷酸化蛋白丰度低且有时起始样品量有限,传统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富集方法用于酪氨酸磷酸化肽富集效率较低。微量样品的制备技术以及SH2超亲体的引入正在改变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的现状,现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推动科研工作,充分发挥贵重仪器的作用,生物物理研究所五室开展了红外光谱测试服务工作。该室所用测试仪器为580B型红外光谱仪扫描范围4000cm~-1—180cm~-1(2.5μ—50μ),其特点是附件添置齐全,可进行各种样品的测试。和带有微量样品池,可测试微量液体;有聚光器,可测微量固体;有可变光路池,可测不同厚度液体样品;备有变温池,测量温度变化范围可由  相似文献   

19.
单通道电生理检测方法是目前研究蛋白纳米孔传输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该方法需要将待检测的纳米孔分子加入水溶液中,对于一些难以制备的微量样品很难高效快速地获得实验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现有单通道电生理检测系统与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减小实验体系体积来增加纳米孔分子浓度,将蛋白纳米孔α-溶血素(α-hemolysin)进入...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采集粪便样品无需对目标动物进行捕捉、限制或影响其行为,检测粪便样品中类固醇激素的方法近几十年来在野生动物保护、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由于其种群和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较难进行直接的生理监测,因此采用间接手段监测其粪便类固醇激素就显得很有必要。为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普氏原羚粪便中皮质醇的影响,我们将采集到的新鲜粪便样品充分混合后分为30份,各取10份分别保存于﹣20℃、4℃和20℃,在保存2、5、7、10、15、20、25、30 d和50 d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样品中的皮质醇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保存于﹣20℃的粪便样品中皮质醇含量在保存50 d内没有显著变化,含量为(11.747±2.951)ng/g(平均值±标准差),(F=1.966,n=81,P0.05),而保存于4℃和20℃的样品则出现明显波动(4℃:F=23.643,P0.05;20℃:F=35.126,P0.05),含量分别为(15.951±6.766)ng/g和(11.042±6.094)ng/g。保存于4℃和20℃的样品中皮质醇含量在24 h内均有上升,在随后的几天逐渐下降。结果表明,﹣20℃冷冻可以简便有效地保存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的皮质醇激素。同时,在野外暴露超过24 h的粪便样品会造成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在采集样品时要考虑到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