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线粒体基因组广泛应用于昆虫系统进化、种群遗传学及谱系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重要仓储害虫.为了深入了解螟蛾总科昆虫的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测定并分析了印度谷螟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印度谷螟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64 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一个大的非编码区(线粒体控制区).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分析表明,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序、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控制区的序列结构以及转运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在已测的25种螟蛾总科昆虫中高度保守.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的进化模式分析表明,13个基因的进化速率在螟蛾科和草螟科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对螟蛾总科的9个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贝叶斯树和最大似然树均高度支持螟蛾科和草螟科为2个单系群.在螟蛾科中,斑螟亚科与丛螟亚科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草螟科包括2个分支,一支由野螟亚科和斑野螟亚科构成,另一支包括草螟亚科、水螟亚科、苔螟亚科和禾螟亚科等4个亚科.  相似文献   

2.
在害虫防治中,昆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已发展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生物杀虫剂的抗性问题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察觉,今天仍有许多人认为Bacillus thuringensis(简称Bt)等生物制剂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事实上,最近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Bt杀虫剂也存在抗性发展的趋向。在实验室条件下,目前已发现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粉斑螟(Cadra cautella)、烟青虫(Heliothis virescens)对某些Bt杀虫晶体蛋白(ICP)产生明显抗性。Tabashnik等在夏威夷的田间应用中证实,小菜蛾(Plutell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仓储阶段转Bt水稻安全性评价中靶标害虫抗性汰选研究体系,配制了含不同比例(70%,50%,30%,10%)转Bt基因(Cry1Ab/Cry1Abc)明辉63水稻谷粉(简称Bt谷粉)的人工饲料饲喂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ner),测定其对1~3龄幼虫在72h内的急性毒力,及对印度谷螟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检测转基因稻谷和末龄幼虫体内Bt蛋白含量。结果发现:4种比例人工饲料对幼虫的毒力作用均发生在取食48h后,72h后剂量效应明显。含Bt水稻较高比例的饲料对印度谷螟发育的负面效应明显:幼虫死亡率高,发育历期延长。Bt蛋白在幼虫体内含量与对应饲料中的含量基本成正比。综合考虑,将Bt杀虫蛋白含量2.35μg/g作为转Bt基因稻谷对印度谷螟的亚致死剂量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绿豆粉、长豇豆粉、酵母粉、多维葡萄糖、琼脂、山梨酸和甲醛为原料配制了6种人工饲料饲养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以改进其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以绿豆粉和长豇豆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配方5和配方6饲养效果较好。尤其是配方6,豇豆荚螟的幼虫存活率和历期、蛹重和化蛹率、成虫羽化率与天然饲料饲养的豇豆荚螟相比没有差异,表明该人工饲料可用于室内人工饲养豇豆荚螟。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螟对不同向日葵品种的寄主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选择性试验结合室内黑色素鉴定,研究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对35个不同向日葵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向日葵螟对不同供试向日葵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性最强的是大黑片,其次是S47,再则是5135和RH316,选择性较弱的有T25和天葵503等18个品种,对TO12244和GT110等13个品种无选择性。寄主选择性可以用开花盛期的花盘被害率、每盘可见幼虫数、每盘虫粪指数与籽粒成熟期的籽粒被害率、籽粒被害虫情指数5个指标中的任何一个来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向日葵螟的寄主选择性与向日葵花盘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2.5%敌杀死防治烟草粉螟老熟幼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念昭  熊莉 《昆虫知识》1998,35(3):159-159
烟草粉螟Ephestiaelulella(Htibner),又名烟草粉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以往由于长期单一地使用敌敌畏防治,致使该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减退。为解决卷烟生产的急需,我们在观察该虫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于1993年7月起,用2.5%敌杀死在贵阳卷烟厂对烟草粉螟老熟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l材料与方法烟草粉螟幼虫是从烟包内爬出来的老熟幼虫。2.5%敌杀死药剂由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其方法:(l)将老熟供试幼虫分别放入培养皿(15X150)内,每组培养皿放幼虫10头,共设15组。设对照组,幼虫10头。然后将2.5%敌杀死分别稀…  相似文献   

7.
【目的】蜡蚧菌Lecanicillium是自然界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为了获取更多的蜡蚧菌作为控虫真菌资源,对从森林中的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一株蜡蚧菌进行鉴定以及与其他几种病原真菌进行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的致病性对比。【方法】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对从贵州贵定松林下土壤中分离的菌株进行综合鉴定,采用浸虫法对烟草粉斑螟3龄幼虫进行致病性筛选。【结果】根据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该真菌为丝枝蜡蚧菌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在测试菌株中,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inannulat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丝枝蜡蚧菌对烟草粉斑螟3龄幼虫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9.22%,64.92%和77.92%,表现出较好的致死效果。【结论】丝枝蜡蚧菌对烟草粉斑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好,可用作仓储内烟草粉斑螟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8.
温湿度对烟草粉螟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对湿度85%及温度15,20,25,30℃情况下对烟草粉螟实验种群特定年龄表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了世代平均周期T,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种群倍日数t,种群趋势指标I共5种生命表参数,及不同温度下烟草粉螟卵的发育历期和孵化率,各龄的历期,成虫的寿命与产卵量等,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Bt33菌株是从736株野生型Bt菌中筛选分离的1株对烟草粉螟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菌株,鉴定为科尔默亚种。本研究对Bt33菌株进行了初始接种量、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晶体蛋白质电镜观察和SDS-PAGE分析,在室内及烟叶仓库中进行了防治效果测定,对施用Bt33后的烟叶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及单体烟评吸。结果表明,应用Bt33防治烟草粉螟效果好;对烟叶的化学成分影响不大;单体烟评吸分显著高于对照,用Bt33防治烟叶仓库害虫烟草粉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我国主要水稻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量呈上升趋势.本文研究表明二化螟蚁螟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上3d的存活率不同.在两优培九上,3d的存活率最高,为60.8%.其次为南京11,其存活率为45.8%;在南粳44、武运粳7号、常优3号、武育粳3号和香糯8333上3d的存活率与南京11差异不显著,为40.0% ~45.0%.在Ⅱ优084上蚁螟3d的存活率最低,只有25.8%.蚁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选择性也有差异.在8个水稻品种中,蚁螟对杂交籼稻两优培九的选择性最高,圆盘法测定其选择率为21.0%;Y型嗅觉仪法测定结果与圆盘法一致,在所有组合中蚁螟对两优培九的选择率均大于50.0%,明显高于常规籼稻和粳稻.蚁螟对南粳44(16.5%)和南京11(15.5%)的选择性仅次于两优培九,其后为常优3号(13.5%).对香糯8333的选择性最低,圆盘法测定其选择率仅有5.6%.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回归分析蚁螟在不同水稻品种上3d的存活率和对该品种的选择性,发现二者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溴氰菊酯对烟草粉螟的亚致死效应,本文采用烟叶浸渍法以溴氰菊酯亚致死浓度(LC 10和LC 25)胁迫烟草粉螟3龄幼虫,并通过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的方法探究溴氰菊酯胁迫对烟草粉螟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溴氰菊酯LC 10、LC 25处理F 0代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LC 25处理F 0代的产卵前期及总产卵前期明显长于对照;LC 25处理与LC 10处理和对照间,F 0代雌、雄虫寿命均差异显著;LC 10处理和LC 25处理F 1代与对照存活率明显下降,F 1代各处理间的卵、1龄幼虫、3龄幼虫、5龄幼虫、7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但LC 25处理组2龄、4龄、6龄幼虫历期比对照延长了且差异显著;LC 25处理组的成虫前期比对照组延长了且差异显著。同时LC 25处理的雌、雄虫寿命最短,但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溴氰菊酯能够抑制烟草粉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田间用药控制烟草粉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飞机草提取物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防控潜力,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飞机草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忌避效果最好,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41.85%和46.84%;不同提取物处理红脉穗螟的卵后,均造成卵孵化率降低和初孵幼虫的死亡,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卵的影响最大,孵化率和1龄幼虫死亡率分别达到65.89%和40.37%。对飞机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测试各萃取物的活性发现,正己烷萃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最强。田间试验表明,采用正己烷萃取物稀释50倍和100倍浓度进行田间喷雾,药后15 d对红脉穗螟的种群控制率可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963年第四代及第五代三化螟发生期间,我们在广东省电白县羊角公社进行了666治螟试验,现将结果整理报导如下。 盆栽水稻接种蚁螟防治试验表明,蚁螟侵入后3—4天,每亩施用6%666 1.5斤混泥粉40斤防治,施药后144小时检查,死亡率达90.91—100%(表1)。  相似文献   

14.
烟草粉斑螟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粉斑螟是烟叶及卷烟贮存期的重要害虫。本工作研究了烟草粉斑螟的生活史、习性及影响消长的主要因子。在湖北省该虫一年发生2~3代,在26~30℃,相对湿度70~90%对,卵历期5~7天,幼虫期29~50天,幼虫5~6龄,蛹期6~18天。幼虫蚕食烟叶成孔洞,老熟幼虫在烟叶表面或麻袋及仓库隐蔽处吐丝结茧化蛹。烟叶从收购入库至贮存各环节均可遭受为害,以卷烟厂贮存过程受害最甚。通常高、中档烟叶受害重于低挡烟叶,其烟草粉斑螟种群密度随着贮存期的延长呈线性增加。烟叶含水量达13%时,幼虫发育迅速,为害重;含水量低于10%时,幼虫发育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草螟亚科3个近缘属:带草螟属 Metaeuchromius Bleszynski、丽草螟属Euchromius Guenée和双带草螟属 Miyakea Marumo进行了研究。该3属在中国已记录12个种,包括带草螟属Metaeuchromius两新种:黄色带草螟 M. fulvusalis sp. Nov.,模式产地广西,与褐带草螟 M. circe Bleszynski近缘;灰色带草螟 M. grisalis sp. Nov.,模式产地浙江,与云南带草螟 M. yuennanensis (Caradja)近缘。对新种给出了描述、外生殖器特征图和与近缘种的比较。并提供了带草螟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扶桑绵粉蚧2龄若虫对11科24种蔬菜的取食选择性。结果显示,在8种绿叶类蔬菜中,扶桑绵粉蚧对旋花科的空心菜具有较强的取食选择性;在8种果实类蔬菜中,扶桑绵粉蚧喜欢取食葫芦科的南瓜;在8种根茎类蔬菜中,扶桑绵粉蚧喜欢取食茄科的马铃薯和天南星科的芋艿。在11科蔬菜中,扶桑绵粉蚧比较嗜好茄科、葫芦科、旋花科、菊科、天南星科等科的蔬菜。24种蔬菜上,扶桑绵粉蚧的瞬时增长率ri均大于0,表明24种蔬菜均能满足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的需要。综合比较扶桑绵粉蚧对寄主的选择性、种群建立率和瞬时增长率,认为扶桑绵粉蚧在马铃薯、南瓜、空心菜、生菜、芋艿、苋菜等蔬菜上的适生性较高,在大豆、豇豆、木耳菜等蔬菜上的适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胡涌  朱琼  葛永伦 《昆虫知识》2003,40(4):369-371
介绍了贵阳烟贮主要害虫烟草粉螟EphesiaelutellaH櫣bner、烟草甲虫LasiodermaserricorneFabricius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并对其影响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初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印度谷螟性信息素次级组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谷螟是我国危害性较严重的仓储害虫之一,食性很广,几乎危害每一种植物性仓储物.印度谷螟雌虫性信息素主要成份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TDA)早已被鉴定,并利用TDA单一组份诱捕印度谷螟雄蛾也较为有效,但该虫的完整信息素系统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抽提技术,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保留时间定性方法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鉴定技术,从印度谷螟雌虫腺体提取物中鉴定了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A),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B),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醛(C)和顺9-十四碳醋酸醋(D)4种主要信息素成份,其比例为A∶B∶C∶D=100∶22∶12∶9.风洞试验结果表明,以该4种主要成分按A∶B∶C∶D=8∶2∶1∶0.8比例配制成的诱芯,其引诱雄蛾的活性接近于雌蛾腺体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狭水螟属分类研究(鳞翅目,草螟科,水螟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中国狭水螟属Eristena Warren。共记述5种,包括2新种和中国1新纪录种:月斑狭水螟E.lunularis sp.nov,弯缘狭水螟E.medexpansa sp.nov,小狭水螟E.pumila Yoshiyasu(中国新纪录),叉纹狭水螟Eristena bifurcalis(Pryer)和微狭水螟Eristena minutale(Caradja)。编制了中国狭水螟属的分种检索表,并提供了新种成虫照片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螟是取食向日葵花盘及籽粒最为猖獗的一种害虫,可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综述了向日葵对两种向日葵螟(欧洲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和美洲葵螟Homoeosoma electellum Hulst)抗虫性的研究进展,从向日葵的花药腺毛、瘦果性状、次生化合物(黑色素、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花粉萃取物)等方面概括了向日葵和向日葵螟的互作关系,阐述了向日葵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对向日葵螟抗虫性的作用,初步说明了向日葵对向日葵螟抗虫性的物理生化机制,并对未来在抗虫育种工作的启示及可能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