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江洞庭湖口原生动物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长江洞庭湖口原生动物群落为期三年的研究结果,种类组成,季节分布、优势种类、丰度的变化等,同时还依据食性分析了各种类的功能营养类群,并对河流中原生动物地来源、长江中上游地区原生动物种类组成规律,原生动物功能营养类群和优势在在河流污染监测中的指示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石臼湖原生动物种群分布及其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臼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通江淡水湖。为探讨湖泊与入湖支流不同生境中原生动物种群结构及其相似性,于2012年平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对石臼湖及其周边入湖支流进行原生动物调查,研究河流和湖泊区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同时与同一地区的相邻湖泊固城湖作对比,通过计算相似性指数,探讨原生动物对生境同质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原生动物57种,平水期种类多于枯水期;石臼湖河流区各站点原生动物相似性指数在Ⅰ~Ⅲ级之间,为完全不同-轻度相似;湖区站点相似性指数在Ⅱ~Ⅳ之间,为极不相似-中度相似;河流区种类季节之间的相似度极低(0.050~0.267),而湖泊区种类季节之间处于中等相似水平(0.250~0.375),说明河流区原生动物种类的季节变化较湖泊区明显,生物组成的异质性也高于湖泊;原生动物分布对水质有很好的响应关系,氮磷元素在影响原生动物种类组成和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通过石臼湖与固城湖及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境尺度的增加,生境的同质化会提高生物同质化水平,但超过景观尺度,原生动物地域性特征逐渐显现,即使生境同质,其生物也未必同质;且随着距离的增加,不同区域的生物相似性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原生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揭示拒马河北京段的生态现状,作者于2004年3–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9个采样点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原生动物310种,其中鞭毛虫134种(包括植鞭毛虫96种,动鞭毛虫38种),肉足类64种,纤毛虫112种。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多的目有:眼虫目(39种)、动基体目(25种)、团鞭毛虫目(21种)、金滴虫目(21种)、下毛目(18种)、盾纤目(17种)、膜口目(15种)。优势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次优势种为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margaritaceum)。9个采样点原生动物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介于0.4569和0.5950之间。通过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营养功能类群的分析并与其他水域的资料相比较,认为目前拒马河北京段营养水平应介于贫营养和中营养之间。  相似文献   

4.
安庆西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江豚生存状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安庆西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进而评价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生存状况, 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西江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共采集浮游动物55种, 其中原生动物13种、轮虫27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6种。4个季节间浮游动物种类数差异较大, 夏季种类数最多, 为39种; 冬季种类数最少, 仅为16种。(2)全年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115 ind./L和1.735 mg/L, 且均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间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且夏季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3)全年共记录优势种12种, 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6种、桡足类2种; 不同季节间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差异明显。(4)采用浮游动物生物量对水质的评价结果显示西江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 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显示西江水体处于α-中污状态, 表明西江水质基本上满足江豚生存需求。(5)依据浮游动物的现存量, 估算出西江食浮游动物鱼类的渔产力为54340.2 kg, 相应地可满足36头江豚的营养需求。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长江故道这种特殊水体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还对迁地保护区江豚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五个海洋类自然保护区之一。作者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域的4个季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态类群与物种多样性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9种,隶属于6门12个类群,其中桡足类最多,占39.1%;可划分为5种生态类群,暖水性广布类群和暖温带近海类群为两种主要生态类群;出现优势种类15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和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等。多样性分析显示,除冬季外,其他三个季节Shannon-Wiener指数(H′)值均大于2,且秋季最高,达3.29。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类数与水温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与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春季和秋季种类类群及种类数有所减少,这与调查时水温变化有关。研究分析认为,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江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淡水原生动物多样性及其所受威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地球上原生动物多样性现状,指出它在生物学界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的作用。从生态学概念出发,把淡水原生动物作为一个集合类群,对其多样性和所受威胁进行了讨论。以武汉东湖为例,讨论了半个世纪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湖泊富营养化后,原生动物丰度增长了10倍,优势种出现替代现象,并有明显的小型化倾向。以长江三峡地区为例,分析了工业污染能损伤70%原生动物种类。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表明:在有机污染影响下作为饮用水的汉江其水质已达临界边缘。对待开发的西南武陵山地区生物资源考察中,用原生动物多样性现状阐明该地区水生态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岳麓山部分水域春季纤毛虫种类共24种,分别隶属9目,17属;裸口属等5属是所调查的3种水体中的优势类群;前口虫属等4属为常见类群;旋口虫属是偶见类群.并分析了温度、pH值对部分水域纤毛虫种类组成的影响.13℃是纤毛虫类生活的下限温度;俏裸口虫、大草履是水体中的广温性种类;猎半眉虫等是狭高温性种类.水体pH值为7时,叶绿尖毛虫等可见,为嗜中性种类;圆形半眉虫等只在pH为6.5的水中采到,为嗜酸性种类;俏裸口等在pH6.5~7的水中均可采到,可视为耐受pH范围广的种类.各水体由于污染物种类不同,优势种组成也不一样,通过与Fjerding制订的污水指示生物中的原生动物相对照,所采集到的3种水体均已达到多污和强中污程度,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食性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中国6人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的食性观察结果,并就观察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根据食性或营养方式,将鉴定到的209种土壤原生动物分为8个功能营养类群--自养者、食细菌者、肉食者、食碎屑者、食真菌者、植食者、杂食者和腐生性营养者。对鉴定到的各分类类群的食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本文研究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季节变化,取样选择在11种不同生境类型内,分别代表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环境变化。1999~2000年的野外取样共获得甲虫标本10874号,其中步甲、隐翅虫、叶甲、象甲、拟步甲、金龟和叩甲等7科的个体数量较多,合计占个体总数的83.36%,为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选择40个最常见物种统计种类和数量,对生境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序(PCA)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东灵山地区的11种生境类型划归为3类:即梨园岭退耕区的灌丛类型、小龙门林区的森林类型和东灵山主峰区的亚高山植被类型,梨园岭退耕区的辽东栎萌生丛被合并到小龙门林区森林植被类型中,反映了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及受干扰程度可能是决定该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发现其活动高峰多出现在6月和7月,而且在不同生境类型内,优势类群的组成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小龙门林区内数量分布高于梨园岭退耕区内的分布,尤其在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内的数量优势更加明显。如果按营养层次划分功能群,捕食性类群比例最高,植食性类群次之,腐食性类群最少,捕食性类群的季节活动曲线滞后于植食性类群的活动曲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海南省主要供水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06年12月、2007年5月、2011年8月和12月对海南省五座典型水库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158种,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主;共鉴定出26个不同的功能类群,其中优势功能类群有7个,分别是以硅藻为代表种的C和P;以蓝藻为主要代表种的S1和K;以绿藻为主要代表种的J和F;以及以甲藻为主要代表种类的Lo。适应混合水体环境的功能类群有P、S1和F,适应较高营养水平水体环境的功能类群有K、J和C,以及大中型水体中广泛分布的功能类群Lo。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结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枯水期浮游植物主要以C、P和S1功能类群为优势。浮游植物功能类群Q指数指出赤田水库和松涛水库丰水期为贫营养状态,枯水期为中营养状态;石碌水库全年均处于中营养状态;永庄水库和万宁水库是丰水期为富营养状态,枯水期为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若干水体寡毛类区系组成及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长江流域十余个水体水栖寡毛类的区系组成及分布。共鉴定水栖寡毛类53种,隶3科27属,其中仙女虫科15属31种(占58.49%);颤蚓科11属20种(占37.74%);线蚓科1属2种(占3.77%).在河流、草型湖泊和藻型湖泊这三类水体中,以草型湖泊的物种数最多,达36种;其次为长江干流,34种;藻型湖泊仅24种。对寡毛类的种间关系及不同生境寡毛类种类组成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寡毛类的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据此可将其划分为6类(A-F组).    相似文献   

12.
从原生动物变化看武汉东湖富营养化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作者于1981年3月至1982年4月对武汉东湖Ⅱ站的原生动物进行了定量采集,采集结果与1962年该站的原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动作了比较。二十年内Ⅱ站的原生动物年平均量增加了2.3倍,平均每年增长294个/升。原生动物的数量增长与湖水中饵料生物(如藻类、细菌)和营养物质(如氮、磷)数量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年数量变动的春季高峰期比过去提早出现,秋季高峰期则比过去延续的时间长,高峰期的原生动物的数量都比过去高。种类组成、特别是优势种发生了演替。通过对Ⅱ站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的改变、种量季节变动特征的分析,作者认为东湖的中心区在加速富营养化的进程,并且正向受到有机质严重污染的水果湖区(Ⅰ(Ⅳ))站过渡。    相似文献   

13.
Freshwater protozoa are poorly characterized in river ecosystems. We report here the richness of the protozoan biota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from an ecosystematic survey of a large, coastal plain river. Communities were collected from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ubstrates concurrent with water chemistry analysis at 11 sites along the Flint River and Lake Blackshear impoundment. Community similarity,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ected taxa in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 and the relation of communities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were evaluated. Two principal compenents determined from water chemistry data showed important downstream gradients of decreasing water hardness and increasing nutrient levels. Taxonomic richness was high; 200 to 450 taxa were collected depending on season and collecting technique. Artificial substrates provided the richest collections. Bactivorous species were the vast majority of all taxa collected. Community composition showed an orderly transition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and photosynthetic forms were enhanced at nutrient enriched sites. Communitie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increasing nutrient levels. Protozoan commun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reflects human influences on river ecosystems. Since microbial species exploit detrital resources and respond sensitively to human influences, they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ecosystem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赤潮高发区浮游植物与水动力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报道了200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30°50′~31°50′N,121°50′~123°00′E)的2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区共有浮游植物5门45属110种.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astaturn)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等.浮游植物丰度的昼夜变化白天大于夜间,垂直分布不明显.浮游植物主要生态类型可划分为:沿岸河口低盐半咸水类群、沿岸偏低盐广布性类群、外海高盐暖水性类群等.长江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在1.6×10^3~75.2×10^3个.dm-3.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与长江冲淡水密切相关.在该区域存在三股不同性质的水,即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及外海水(台湾暖流)影响着浮游植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Five fish species were collected in a seasonal sand river that had migrated upstream more than 150 km from the permanent Limpopo River.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dicated that mainly juveniles had taken part in this colonisation. No fish were collected in the winter when the river was dry.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of fish surviving underground in the dry river bed.  相似文献   

16.
长江干流季节性水淹滩地杨树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滩地抑螺防病林的主要树种杨树的生长规律,建立了杨树的生 长动态数学模型.经过进一步的生长动态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滩地高程是影响杨树胸径、 树高和材积生长量的关键因子.滩地淹水时间超过60天的地方,杨树生长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东江水系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 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 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 分别是J、X2、P、W2、H1、MP、D、F、C、LO、W1、N、X1和 M。其中优势功能群是J、X2、P、W2、H1、MP、D、F、C、LO和 M。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明显随季节变化, 枯水期时功能群MP、D、P、X2、F、J和W2占优势; 丰水期时, 功能群MP、J、H1、LO占优势。除功能群理论中提到的营养(碳氮硅)、光照强度和生物作用(滤食)外, 水体物理因子——溶氧、水温、pH、TDS也是影响浮游藻类功能群季节动态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温带湖泊调查提出的浮游藻类功能群概念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研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重点江段水质污染及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南京,镇江和长江口4江段水质及其对鱼类毒性影响的调查发现,长江下游江段主航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II类标准,但近岸的污染带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类和挥发酚等,这些污染物对鱼类有一定的毒性影响,可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并可诱导鱼类产生微核,同时在上述几个江段内的鱼体内可检出较高的污染物残留,这表明长江下游江段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污染对区域性渔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汾河河漫滩草地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 也是注入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全长695km, 河漫滩草地面积约770km2。河漫滩有维管植物614 种, 其中种子植物605 种, 隶属于69 科279 属。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均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种的地理成分构成上中国特有分布比在属水平上显著的多, 既反映出植物区系具有的温带性质, 又反映出该植物区系组成的隐域性特点。Raunkiaer's 生活型组成依次为隐芽植物(51.07%) > 一年生植物(33.06%) > 地面芽植物(9.42%) > 高位芽植物(4.79%) > 地上芽植物(1.65%);Drude's 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92.56%。在水分生态类型中, 中生植物占总种数的70.52%, 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占总种数的21.66%, 旱生植物占总种数的7.82%。按照不同的经济用途, 把植物资源的分为11 类。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汾河河漫滩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河漫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恢复的4 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