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夜蛾趋光特性的研究:棉铃虫和烟青虫成虫对单色光的反应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从333毫微米到656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棉铃虫和烟青虫成虫对于13种单色光的趋光特性极其相似。根据波长选择实验获得的反应曲线有三个峰,最高峰值波长均为333毫微米。对于这种波长的反应数量比对365毫微米多出2.5—3.4倍。甚至当365毫微米的辐射强度升高为333毫微米的2倍时也不能缩小这种差异。选择特性不因羽化后的天数增加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运用室内行为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波长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成虫趋光、避光反应及其与光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一定时间暗适应的棉铃虫蛾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均具有趋光行为反应,依其趋光反应率大小,其光谱反应曲线在340-605nm波谱范围内,表现为大小较复杂的几个峰,其中两个峰分别在蓝光区483nm、紫外340nm,另在近紫外的400nm、绿黄光区的538nm有峰.(2)一定光强度范围内,棉铃虫蛾的趋光反应率随单色光和白光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至一定光强度时增加变缓,呈现近似S型曲线式样.(3)性别、日龄对棉铃虫蛾的光谱、光强度反应曲线均有一定影响,雌性较雄性的趋光反应率和可适应的光强度高,1、3、5日龄蛾中以3日龄的趋光反应率和可适应的光强度高.(4)棉铃虫蛾的趋光、避光反应行为具有相似的波长及光强度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源和暗适应时间对棉铃虫蛾趋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  言诱虫灯是监测昆虫迁飞、扩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重要工具 ,也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认为 ,昆虫飞向光源是一种趋光行为 ,但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行为是光源对昆虫正常活动的干扰 ,并非是昆虫的趋性[4 ].昆虫对不同波长的光源反应不同 .丁岩钦[6 ]对棉铃虫蛾 (Helicover paarmigera)进行了 1 3种单色光的行为选择实验 ,最高峰在333nm ;侯无危等[9]对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niponensis)的趋光性研究发现 ,其对 333nm以上的单色光均有趋光反应 .魏国树等[12~ 14 ]在 340~ 6 0 5nm波谱范围内测定了棉铃虫蛾的行为反…  相似文献   

4.
夜蛾趋光特性的研究:复眼反应与行为反应的相关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夜蛾对于波长的反应有很明显的选择性。在我们已经测验过的波长范围内,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和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 Guenée)对333毫微米的紫外线趋性最强(丁岩钦等,1974);而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对于375毫微米的紫外线趋性最强(未发表资料)。但这些结果只能说明诱蛾光谱是决定诱蛾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为什么不同的单色光能产生不同的引诱作用?为什么在田间还有不少蛾子降落在诱蛾灯周围而并不扑灯?怎样才能排除这种现象来更好地发挥光学防治的作用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锈赤扁谷盗成虫趋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光诱捕技术防治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的可行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锈赤扁谷盗成虫对不同光源的趋光反应。【结果】锈赤扁谷盗成虫对实验所选取的光源都有一定的趋性。在可见光中,对主波长为575 nm的光源的趋性最强,对430、495、620、530和450 nm光源的趋性依次降低。在紫外光中,对主波长为385 nm的光源的趋性显著高于对主波长为365、375和395 nm的光源;1~10日龄的锈赤扁谷盗成虫,随日龄的增加,成虫趋光性先增强后有所减弱;雌虫的趋光性高于雄虫,且交配状态会影响雌虫和雄虫的趋光性。交配会抑制雄虫的趋光性,但是交配后的雌虫的趋光性增强;短期饥饿处理和灯光经历对害虫趋光性无显著影响。【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对光波长的选择偏好性证实了其灯光诱捕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用性信息素诱剂防治烟青虫的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两个烟青虫性信息素诱剂配方对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 (Guen e)成虫的诱杀效果及诱杀成虫后田间烟青虫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和有虫株减退率。 1型诱芯配比为Z9 1 6 :Ald与Z1 1 1 6 :Ald 1 0 0∶9 5 ;Ⅱ型诱芯配比为 1 6 :Ald和Z9 1 6 :Ald与Z1 1 1 6 :Ald( 1 9 3∶1 0 0∶70 )。结果表明 :烟青虫性信息素诱剂Ⅰ ,Ⅱ型诱芯对烟青虫成虫都有很强的诱杀效果 ,在长达 85d的时间内 ,5个Ⅰ型诱芯共诱杀了4 0 4头雄性成虫 ,5个Ⅱ型诱芯共诱杀 4 1 9头 ,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诱蛾地烟青虫幼虫的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都有明显的降低 ,Ⅰ、Ⅱ型诱芯使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降低幅度均在 6 6 6 7%~ 90 91 %之间。性信息素诱剂使用方便、无毒、不污染环境 ,对烟叶不产生药害 ,防治效果良好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室内研究了光谱、光强度对棕榈蓟马雌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40—605 nm波谱内棕榈蓟马雌成虫对14个单色光刺激的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其中蓝光483 nm处峰最高,趋光反应率达34.96%,其次为绿光498—524 nm、562—582 nm、紫外光340 nm处;其避光行为反应共有3个峰,其中紫外光380 nm处最高,避光率18.08%,另外2个峰分别在橙光605 nm、紫光420 nm处。在趋光率较高的单色光(340、483、524、582 nm)和避光率较高的单色光(380、605 nm)以及白光刺激下,棕榈蓟马雌成虫的趋光率随光强增强的增强而提高,而避光率则随着光强的增强而降低;光强最弱时仍均有一定趋光率,最强时均未出现高端平台。因此:棕榈蓟马雌成虫对不同单色光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光谱和光强度对其趋光行为和避光行为有较大影响,光强度的影响作用与波长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光电诱导作用下蝗虫的光谱和光强反应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色光和白光刺激下蝗虫成虫和虫蝻的趋光、避光行为反应及其与光强度之间的关系,为蝗虫的光电诱导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蝗虫放置于行为反应试验箱中,运用行为试验方法,观察测定不同光谱和光强下蝗虫的波长选择响应及其运动速度.结果:①蝗虫的趋光、避光反应行为具有相反的波长选择机制,在紫光、蓝光、绿光等短波段趋光性较强,在红光、橙光等长波段趋光性较弱;②低光强度范围内,蝗虫的趋光反应率随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至一定光强度时增加变缓,并趋于稳定;③不同种群、生长阶段对蝗虫的波长、光强度行为反应均有一定影响,东亚飞蝗比亚洲小车蝗有更强的趋光反应率和光强可适应性,成虫比虫蝻的趋光反应率和光强适应性高.结论:光电诱导作用下,蝗虫具有明显的光谱选择行为和光强度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9.
光谱对东亚小花蝽趋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娜  范凡  陶晡  杨小凡  魏国树 《生态学报》2015,35(14):4810-4815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340—605nm波谱内14个单色光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单色光均能引起东亚小花蝽成虫趋光行为反应,雌、雄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曲线均为多峰型,峰间主次明显。趋光行为反应率较高的区域有3个,分别是紫外区(340、360 nm和380 nm)、绿光区(524 nm)和橙红光区(582 nm雄虫此处不高、605 nm);(2)各单色光都能引起东亚小花蝽成虫避光行为反应,雌虫避光行为反应曲线为多峰型,避光行为反应率最高的区域为蓝光近紫外区(400 nm),雄虫避光行为曲线为波浪形,避光行为反应率最高的区域为蓝光区(483 nm)。(3)性别对趋光行为反应趋势影响不大,但对趋、避光反应率有较大影响。雌虫趋光反应率最高为47.50%(380 nm),雄虫最高为35.00%(360 nm);雌虫避反应率最高为19.17%(400 nm),雄虫避光反应率最高为11.25%(483 nm)。结果表明:光谱对其趋光行为有一定影响,不同波长之间有较大差异;性别对其光谱行为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光谱和光强度对龟纹瓢虫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光谱、光强对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340~605nm波谱内其光谱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峰间主次不明显,紫外340nm处峰最高,趋光反应率达21%,其它各峰依大小次序分别位于绿光524nm、蓝光400~440nm和483nm处;(2)随光强增强其趋光反应率增大,白光和483nm刺激时其光强趋光行为反应呈一倒"L"型式样,524nm时呈一阶梯型,340nm时为一较平直的线型;光强最弱时仍均有一定趋光率,最强时均未出现高端平台;(3)性别对其光谱和光强度行为反应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4)龟纹瓢虫无明显的避光反应,其避光行为可能是趋光行为衍生或其随机活动造成.结果表明:光谱对其趋光行为有一定影响,光强度的影响较大且其影响大小与波长因素有关;其复眼可感受的光强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成虫对不同有机肥的趋性,为田间通过施肥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3种有机肥为实验材料,通过室内控制实验、Y型嗅觉仪实验及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对不同有机肥的产卵选择性及嗅觉行为趋性。【结果】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对不同有机肥的趋性顺序为:豆粕、基质畜肥禽肥香油渣鹌鹑粪草木灰(P0.05)。成虫对豆粕、基质、畜肥等表现为正趋性;对鹌鹑粪、腐熟鹌鹑粪和草木灰表现为负趋性,并且成虫在这3种肥料上的卵量及田间施用小区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田间可在成虫羽化初期合理施用腐熟的禽肥(鹌鹑粪等)或草木灰等,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又减少成虫落卵数量,从而控制韭菜迟眼蕈蚊发生量。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成虫对不同LED光的趋性行为反应,初步筛选出该虫趋光性不同的光色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成虫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发特异性强且绿色高效的荔枝蒂蛀虫灯光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对比实验法,测试了荔枝蒂蛀虫雌蛾对9种供试光源的趋性行为反应,并进一步研究夜间LED光照射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交配率、繁殖力及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荔枝蒂蛀虫雌成虫对不同LED光的趋光反应率由高到低为:蓝(445~450 nm)>紫(400~405 nm)>红(655~665 nm)>蓝绿(475~480 nm)>橙(600~605 nm)>绿(515~520 nm)>黄(570~575 nm)>白(400~700 nm)>黑暗>紫外(365 nm),试虫对紫外光表现出明显的避光性,对7种单色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趋光性,其中对黄光和白光的趋光率在50%以下.在繁殖生物学方面,夜间50 lx的LED黄光和白光持续照射能使荔枝蒂蛀虫成虫的交配率由93.75%降低至50%以下,且产卵前期延长,雌蛾产卵量显著降低.此外,夜间不同LED光源照射能抑制已交配荔枝蒂蛀虫雌蛾产卵活动,白光照射组的单雌日均产卵量降低程度最大,为50.71%,黄光次之(48.96%),蓝光最小,为38.06%.综上所述,荔枝蒂蛀虫雌蛾对LED白光和黄光的趋光性较弱,夜间适当的LED白光(400~700 nm)和黄光(570~575 nm)持续照射可有效降低成虫交配率和繁殖力,该结果对促进LED白光干扰防控荔枝蒂蛀虫技术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亚洲玉米螟蛾趋光行为及复眼结构节律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行为实验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夜间暗适应处理和日间暗适应处理的亚洲玉米螟蛾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趋光反应及小眼的显微结构。(1)夜间暗适应处理组的趋光反应率明显高于日间暗适应处理组。5个照度行为实验中,前者最高反应率达80%,最低23%,总反应率近48%,而后者分别只有35%、10%和21%。(2)夜间暗适应与日间暗适应的复眼其屏蔽色素分布大体相同,但小网膜细胞核的分布区域有明显差异,表明亚洲玉米螟蛾小眼结构变化存在一定的节律性。这种结构节律变化可能是导致趋光反应昼夜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镓钴灯的诱虫性能及其在测报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属卤化物灯是把某一种或几种金属卤化物充入高压汞灯中的一种气体放电的新型电光源。镓钴卤化物灯(简称镓钴灯)是其中的一种,灯管中充入的物质有镓(Ga)、钴(Co)、碘化汞(HgI)、汞(Hg)和氙(Xe)。镓钴灯的光呈淡紫蓝色,是由镓和钴以及汞在可见光区主要谱线的光色的综合结果,而主要是由镓在可见区紫端的403.3毫微米和417.2毫微米两条强光谱灵敏线所决定的,汞的404.7毫微米和435.8毫微米谱线也是在可见区的紫蓝色部分,对昆虫有很强的诱集力。1977年7—10月和1978年4—10月,我们应用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研制成功的镓钴卤化物灯作诱虫性能的观察,并探讨了在测报工作中的应用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颜色和气味物质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取食和产卵选择以及趋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成虫对绿色食物具有较强的取食趋性,橙色次之,对黄色和红色的食物趋性弱,同时,雌、雄虫之间对食物颜色的选择无明显差异;在黄、绿、白3种颜色中,桔小实蝇对黄色基质的产卵趋性最强,绿色次之,对白色基质的产卵趋性最弱;嗅觉实验结果中,桔小实蝇成虫对乙酸乙酯、蔗糖、蜂蜜和酵母的气味表现明显趋性,但对红糖气味无趋性反应;而乙酸对桔小实蝇成虫有明显驱避活性;而雌虫对这些物质的嗅觉反应敏感于雄虫。  相似文献   

16.
烟青虫成虫脑结构解剖和三维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剖分析烟青虫 Helicoverpa assulta 成虫脑的结构,并构建脑三维结构数字化模型。【方法】利用神经突触蛋白抗体,对烟青虫成虫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获得脑扫描数码图像,并结合三维图像分析软件对烟青虫脑结构进行识别分析,构建三维模型。【结果】突触蛋白抗体免疫染色将烟青虫脑和颚神经节的神经髓区域清晰标记出来。烟青虫成虫脑与颚神经节愈合而成为一体,中间具有一个孔洞,为食道穿过的通道。脑主要包括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依据染色标记结果识别和构建了至少16个脑神经髓结构。这些神经髓包括边界清晰的视叶、前视结节、蕈形体、中央复合体和触角叶及其亚结构。除此之外,还包括围绕这些神经髓的其他前脑神经髓区域,但这部分前脑神经髓内部边界模糊,不容易细分,而将其与颚神经节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标记为中间脑,占脑总神经髓的55.05%。【结论】识别出烟青虫脑的主要功能结构区域,并成功构建了三维模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青虫脑接收、处理和整合感觉信息及调控行为的机制奠定了解剖学基础,并为研究烟青虫或其他昆虫脑结构发育、变异和重塑提供结构形态和体积大小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番茄是烟青虫的寄主植物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国内有关文献一直将番茄列为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的寄主植物,但田间调查结果往往与此矛盾,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番茄是否为烟青虫的寄主植物。室内试验表明,虽然烟青虫成虫在盆栽番茄植株上产卵较多,但无论是用番茄离体嫩叶还是用盆栽植株饲养,初孵幼虫绝大部分在1龄死亡,平均存活时间很短,不会对番茄造成有经济意义的危害;即使用番茄青果饲养的3龄幼虫也不能活到6龄。根据人工饲料饲养结果估测,番茄苷对初孵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0.0744%,叶和青果中报道的番茄苷含量已接近或超过此水平,这是幼虫不能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田间调查也表明,烟青虫并不危害番茄。因此,番茄不是烟青虫的寄主植物。文献中的记载很可能是将棉铃虫误判为烟青虫。  相似文献   

18.
在原有饲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辣椒粉作为取食刺激剂及去除原饲料配方中的番茄酱组分,作者对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幼虫的人工饲料进行了改进研究。测定了6种人工饲料对烟青虫生物学参数、营养指标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取食对照饲料相比,取食添加3%番茄酱的饲料后,烟青虫的幼虫历期、蛹重和生殖力无显著差异。在试验浓度内,取食添加辣椒粉的饲料后烟青虫幼虫存活率、幼虫相对取食量和蛹重均显著高于取食对照饲料的相应指标。但饲料中辣椒粉浓度达到或超过2%时烟青虫幼虫的消化能力降低,达到4%时成虫交配力显著降低。在6种供试饲料中,配方Ⅱ即添加1%辣椒粉的饲料为最佳配方饲料,与取食其他饲料相比,取食配方Ⅱ饲料后烟青虫生殖力和内禀增长率均显著提高。改进的人工饲料可大量饲养烟青虫以满足室内试验及工厂化生产核多角体病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瑞士苏黎世大学R.克莱茨博士在研究中发现:生活在面临地中海的突尼斯沙漠上的蚂蚁,识别颜色的能力比迄今所调查过的任何一种昆虫都要强,由波长来看,甚至超过人的能力。这个秘密在于感光器。蜜蜂、蜻蜒等许多昆虫的感光器有三种,分别对于波长为342毫微米(紫外线)、425毫微米(蓝)、505毫微米(绿)的光线感光性最强,而这种蚂蚁另外还有容易感受570毫微米(黄)光的四眼感光器,因此,能识别的光范围很广,从320毫微米  相似文献   

20.
张勇  王开运  原晓玲  庞云红  马惠 《昆虫知识》2006,43(4):545-548,519
报道饲养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Gue澖ee的一种人工饲料,比较了烟青虫取食该饲料和天然饲料的主要生物学指标,测定了6龄幼虫对2种食料的转化和利用率。该人工饲料的主要成分是麦胚、黄豆粉、酵母粉和烟叶粉,天然饲料为烟草叶片。结果表明:取食人工饲料的烟青虫幼虫生长发育快,化的蛹较大,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所产卵孵化率高;取食人工饲料的烟青虫与取食烟草蒴果的相比,前者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较高,相对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烟青虫对该人工饲料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繁殖烟青虫的实用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