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Ⅶ.金星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文美  王全喜 《植物研究》1994,14(4):409-415
本文研究了金星蕨科的2属,各属中1种即卵果蕨(PhegopterispolypodoidesFee)和沼泽蕨(Thelypterispalustris(Salib)Sochott)的配子体发育全过程,比较了该2种的特征,以表明秦仁昌(1963)将它们分为2属的合理性。并观察到印果蕨配子体后期,中脉区域出现细胞壁由螺纹加厚的维管细胞,连成维管系统。  相似文献   

2.
裸蕨植物是一类没有根茎叶分化,茎轴二歧分枝,具有原生中柱的最为古老、原始的维管植物或高等植物。由于化石裸蕨植物所处地层的古老性及其形态结构上的原始性,曾普遍认为,无论是古代生活的还是现代繁茂的维管植物或高等植物都是起源于裸蕨植物。因此,  相似文献   

3.
浙北安吉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浙江北部安吉龙王山共有维管植物1308种、6亚种、81变种。区系成分以温带属为主,占6030%;种在国内以长江以南的分布类型为主,占5223%。从区系成分、优势科属、生活型等方面看,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与天目山、黄山有密切联系。首次记录了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在浙江分布。文中还就华中植物区系通过大别山向华东迁移以及区系研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深圳双扇蕨(Dipteris shenzhenensis)是仅在深圳分布的极度濒危(CR)植物。对该种占优势群落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双扇蕨群落共有维管植物49科73属85种,优势种有深圳双扇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谷木叶冬青(Ilex memecylifolia)、竹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neglecta)、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植株个体随着树木高度增加而减少,呈现“倒J”型分布,是亚热带地区明显特点;各生活型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对相同地区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T检验,证明不同群落之间多样性水平无显著差异,同属生态演替的稳定阶段;生态位分析揭示了深圳双扇蕨在群落中的生存状态,说明该种并非广布种,对环境要求苛刻且对资源竞争力差,在群落演替中存在灭绝风险;种间联结分析揭示了该物种与其他优势草本的种间关系,找到了可能的互补与竞...  相似文献   

5.
李学东 《化石》1996,(3):2-4
古生代陆生植物的演化与发展李学东一、植物究竟是何时上陆的?植物是先于动物登上陆地的。近来人们对植物的最早上陆年代颇有争议。有很好的证据说明维管植物是在志留纪登陆的。在中志留世岩层中发现的植物碎片化石表明:那时已出现了原始的陆生植物,与泥盆纪时代它们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当地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地调查编制的《云南省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名录》为基础,结合相关资料,统计分析该区域的药用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1)记录药用维管植物134科486属722种。(2)含2~9种的科数的比例最高,含1种的属数最多。(3)药用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为主,表现出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趋势。(4)珍稀濒危物种有26种,包括9种兰科植物。(5)药用维管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结论: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建议因地制宜建设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筛选培育具地方标志性特色品种,为当地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陆生维管植物演化、古地理和古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总结了我国研究人员及国外合作者近五年来(2009—2013)在华南和西准噶尔的志留纪晚期—早石炭世(主要是泥盆纪)陆生植物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涉及维管植物多个类群的演化分异、分支系统、多样性、分散孢子、古地理和古环境等方面,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eriac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中。根据岩蕨科1种、球盖蕨科3种、蹄盖蕨科8种、鳞毛蕨科2种及1种外类群假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的cpDNA基因trnL—F区序列建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岩蕨科和球盖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岩蕨科与蹄盖蕨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亲缘关系较近,岩蕨科和球盖蕨科是处于不同进化线上的植物。秦仁昌(1978)和Pichi—Sermolii(1977)的系统将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科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植物园引种苏铁蕨成功①王用平魏德生曾莉莉陈德明(贵州省植物园,贵阳550004)苏铁蕨(Braineainsignis(Heek.)J.Sm)又称赤蕨,为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单一野生蕨类,是孢子植物向裸子植物进化的一种植物。属珍稀濒危植物。我省镇宁...  相似文献   

10.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冯天杰  李东义 《植物研究》1999,19(3):259-267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有自生维管植物117科520属1532种(含种下单位175个)分别占河北省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79.1%,69.4%,72.7%,是河北省维管植物丰富区域之一,本区植物工区系属较多,种数相对较少;木本植物少,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1.
隐子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在中国的首次承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承认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隐子蕨属(Crypsinus)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文中列出了该属与假瘤蕨属(Phymatopteris)和修蕨属(Selliguea)的区别特征,给出隐子蕨属植物在中国的唯一一种——三指隐子蕨(Crypsinus trilobus)的文献引证,特征描述并附图。  相似文献   

12.
附生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结构性成分,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云南普洱市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季风常绿阔叶林5种微生境(陡坡、缓坡、高谷、沟谷和山脊)的附生维管植物组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地形数据和其他环境数据,分析了附生维管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与微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共记录附生维管植物97种12 302株,分属16科45属;物种 多度曲线显示,隐柄尖嘴蕨(Belvisia henryi)、带状书带蕨(Vittaria doniana)、半圆盖阴石蕨(Humata platylepis)等3个物种优势明显。(2)山脊生境中附生维管植物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个体多度,而缓坡、沟谷生境中附生维管植物个体多度均较低。(3)在不同径级以及不同高度宿主之间的附生维管植物丰富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小径级宿主及林木树干中下部位。(4)影响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个体多度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海拔高度、光照强度、温度;回归分析表明,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海拔高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个体多度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海拔高度和温度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广州植物志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水林植物调查中,发现了广州过去未曾记载过的维管植物22种,包括虎克鳞盖蕨(Microlepia hookeriana)、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簇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小盘木(Microdesmis caseariifolia)、大...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植物定居的场所,也是植物-微生物互作的重要界面。古菌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组份,在碳、氮、硫、铁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生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定居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研究鲜有开展,孑遗植物在研究植物-微生物-环境互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采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以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四合木-红砂-珍珠-针茅群落、四合木-针茅群落和四合木群落等三种荒漠植物群落类型中,四合木根区土壤和光板地土体土壤古菌群落特征,揭示四合木定居对土壤古菌物种数量、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定居不仅增加了根区土壤古菌的物种数量,提高了根区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而且改变了土壤古菌群落组成,减少了奇古菌门Nitrososphaeraceae科未分类的属氨氧化古菌(unclassified_f_Nitrososphaeraceae)和暂定Nitrososphaera属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相对丰度,增加了Nitrososphaeraceae科暂定Nitrocosmicus属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cosmicus)和广古菌门海洋古菌类群Ⅱ中未分类的属(norank_o_Marine_Group_II)相对丰度,广古菌门热原体纲未分类的属(unclassified_c__Thermoplasmata)相对丰度变化显著。植物群落演替对四合木根区土壤和光板地土体土壤古菌群落均无显著影响。Nitrososphaeraceae科氨氧化古菌是三种不同荒漠植物群落类型中土壤古菌的核心微生物组。四合木定居也显著改变土壤古菌群落的功能,减弱了高丰度功能,增强了低丰度功能,对有氧呼吸、核苷酸合成、氨基酸合成等途径影响显著。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定居改变了土壤古菌群落物种数量、多样性、组成、功能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燕尾蕨属(Cheiropleuria C.Presl)植物的标本和文献,对过去国内标本馆及文献中有关燕尾蕨属植物的报道进行了订正,确认中国产燕尾蕨属植物2种,即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全缘燕尾蕨(C.integrifolia)和仅产海南的燕尾蕨(C.bicuspis)。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了解江西省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的现状并为开展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提供基础资料,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收集、标本考证、数据分析, 并结合作者的野外调查结果, 按照维管植物最新的分类系统整理出江西省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并根据标本信息核实了每个物种县市级的分布信息。结果显示, 江西省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14科1,253属4,761种(含种下等级), 其中石松类与蕨类植物35科103属444种, 裸子植物5科21属36种, 被子植物174科1,129属4,281种。石松类与蕨类植物中, 物种数最多的前5个科为鳞毛蕨科(84种)、水龙骨科(55种)、凤尾蕨科(49种)、蹄盖蕨科(47种)和金星蕨科(47种), 最多的属是鳞毛蕨属(Dryopteris, 40种); 裸子植物中物种数最多的科和属为松科(7属12种)和松属(Pinus, 5种); 被子植物是江西省野生维管植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81.3%、90.1%和89.9%, 其中种数最多的前5个科分别是禾本科(315种)、菊科(241种)、蔷薇科(228种)、唇形科(200种)和豆科(197种), 前6个属依次是薹草属(Carex, 71种)、悬钩子属(Rubus, 66种)、冬青属(Ilex, 56种)、蓼属(Persicaria, 40种)、珍珠菜属(Lysimachia, 37种)和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37种)。江西省维管植物调查呈现出地区不均衡性, 建议增加后续调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尤其在武夷山脉、赣南山区、鄱阳湖湿地等生物多样性较高或较特殊的地区进行补充采集。同时, 本文呼吁加强专科专属的分类学研究, 为后续名录的修订与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柳叶蕨属为分布于石灰岩区域的一类较特别的植物。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表明,广东有柳叶蕨属植物共4种,其中3种为广东省分布新记录,即峨眉柳叶蕨、镰羽柳叶蕨和柳叶蕨,建议将这几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8.
柳叶蕨属为分布于石灰岩区域的一类较特别的植物。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表明,广东有柳叶蕨属植物共4种,其中3种为广东省分布新记录,即峨眉柳叶蕨、镰羽柳叶蕨和柳叶蕨,建议将这几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9.
对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特有的水龙骨科的宽带蕨属Platygyria Ching&S.K.Wu植物进行了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和植物地理学的观察与分析,探讨了该属植物的系统位置、亲缘关系和生态适应性,推测宽带蕨属是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由瓦韦属Lepisorus(J.Sm.)Ching网眼瓦韦群植物适应高寒生态环境演化而来的新生类群。确定宽带蕨属有5种,即川西宽带蕨P.soulieana(Christ)X.C.Zhang&Q.R.Liu、多变宽带蕨P.variabilis Ching&S.K.Wu、耳基宽带  相似文献   

20.
在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6属9种共15个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假冷蕨属应包括在蹄盖蕨属中(2)角蕨属与蹄盖蕨属,羽节蕨属与冷蕨属亲源关系较近(3)短肠蕨属为独立一属,与其它属亲源关系较远。根据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的DNA水平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建议将黑龙江省蹄盖蕨科划分为3个亚科:冷蕨亚科(Cystopterioideae)包括2个属:冷蕨属(Cystopteris)和羽节蕨属(Cemnocarpium)。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包括3个属:蹄盖蕨属(Athyrium)、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和角蕨属(Cornopteris)。双盖蕨亚科(Diplazioideae)包括短肠蕨属(Alhnto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