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胰腺纤维化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胰腺组织内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参与CTGF作用于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的分子信号调控通路.方法 建立大鼠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胰腺纤维化后PSCs的活化情况及CTGF在胰腺组织的表达.Real-time RT PCR检测CTG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Ca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水平.结果 胰腺组织纤维化后,PSCs大量活化,并显著表达CTGF.CTGF作用后,PSCs内CTGF mRNA、α-SMA和Collagen Ⅰ的合成均有显著增加,在给予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阻断剂后,PSCs内α-SMA的合成有显著下降,而Collagen Ⅰ的降低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CTGF参与了胰腺纤维化的调控,MAPK和PI3-K信号通路均参与了CTGF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胰腺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和胰腺癌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是公认的致胰腺纤维化的主要效应细胞。PSCs的活化涉及到几个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Smad信号转导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Rho-ROCK等细胞内信号途径。探讨这些信号通路在胰腺纤维化中所起的作用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及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就与PSCs激活有关的信号通路的研究结合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紊乱,可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CP的病理特点是腺泡细胞损伤导致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在胰腺组织微环境中引起胰腺星状细胞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表现为胰腺纤维化。而新近的研究提示:胰腺纤维化是一种动态病理现象,需要由多种自分泌和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组成复杂的网络,作用于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纤维化形成。现以CP胰腺组织微环境中出现的主要细胞,如胰腺星状细胞、巨噬细胞、腺泡细胞及其在CP胰腺纤维化进展中的变化和作用为切入点,对CP胰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分子(CD147)在胰腺癌细胞(Panc-1)及胰腺星状细胞(PSCs)的表达。方法:应用Q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检测Panc-1和PSCs细胞中EMMRPIN的表达,应用脱糖基化试剂N-glycosidase F及Endoglycosidase H鉴定CD147糖基化形式。结果:CD147在Panc-1和PSCs细胞质膜及细胞质中高表达,通过脱糖基化法首次鉴定出胰腺癌细胞及胰腺星状细胞中CD147不同的糖基化修饰。结论:CD147的糖基化修饰具有细胞特异性,可能与细胞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是一类胞浆内含有Vitamin A脂滴的特殊类型的细胞。油红O能够使脂肪组织及细胞内的脂滴着色。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油红O染色的方法对分离培养的PSCs进行鉴定。方法采用Hist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提取PSCs。异丙醇配制油红O染液,培养的PSCs应用油红O染液染色。结果油红O染色后可清晰显示PSCs内的脂滴。结论油红O染色可以特异性地显示脂滴,是鉴别PSC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分子(CD147)在胰腺癌细胞(Panc-1)及胰腺星状细胞(PSCs)的表达。方法:应用Q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检测Panc-1和PSCs细胞中EMMRPIN的表达,应用脱糖基化试剂N—glycosidase F及Endoglycosidase H鉴定CD147糖基化形式。结果:CD147在Panc-1和PSCs细胞质膜及细胞质中高表达,通过脱糖基化法首次鉴定出胰腺癌细胞及胰腺星状细胞中CD147不同的糖基化修饰。结论:CD147的糖基化修饰具有细胞特异性,可能与细胞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观察了高糖高胰岛素对小鼠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表达的影响。分离PSCs并培养至3~5代后进行实验。PSCs干预分为低糖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胰岛素组(5 mmol/L葡萄糖+100 nmol/L胰岛素)、高糖高胰岛素组(25 mmol/L葡萄糖+100 nmol/L胰岛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在PSCs的表达;MTT法检测PSCs增殖;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平α-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 I)、纤连蛋白(fi bronectin,Fn)和Gal-3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发现,PSCs细胞表达IR和IGF-1R;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高胰岛素组、高糖高胰岛素组均诱导PSCs活化、增殖并促进Col I、Fn生成和Gal-3表达,其中以高糖高胰岛素组最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高糖、高胰岛素微环境可能促进PSCs活化、增殖、ECM生成和Gal-3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胰腺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A在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星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雨蛙肽诱导的小鼠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等手段检测白介素-17A在雨蛙肽诱导的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免疫活性。用重组白介素-17A作用于小鼠胰腺星状细胞,检测其对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促胰腺纤维化炎症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β、TGF-β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中白介素-17A受体IL-17RA及IL-17RC mRNA水平的表达较正常胰腺明显升高,慢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中IL-17A蛋白水平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CP小鼠血清中IL-17A蛋白水平(56.40±10.50 pg/L)较NC组(27.88±5.74pg/L)亦明显升高,IL-17A在正常胰腺组织中鲜有表达(8.9±2.72%),而在CP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55.84±5.71%),其免疫活性主要定位于间质炎性细胞及导管样复合体中;重组白介素-17A可促进小鼠星状细胞活化,并直接诱导星状细胞表达白介素-6、白介素-1β以及TGF-β等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结论:白介素-17A在雨蛙肽诱导的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表达上调,并可能通过诱导小鼠星状细胞表达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β和TGF-β,促进胰腺星状细胞活化以及胰腺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离培养小鼠胰腺星形细胞(PSCs),检测Notch3 对促进PSCs活化的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对小鼠PSCs进行分离培养及传代。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活化的小鼠PSCs中α-SMA, fibronectin及collagen I的表达;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组(MOCK组),阴性对照组(转染Notch3 siRNA negative control,NC组),Notch3 siRNA组(转染Notch3 siRNA,N3 siRNA组)及Notch3 siRNA-1组(转染Notch3 siRNA-1,N3 siRNA-1组),提取各组总RNA,测定RNA浓度及纯度后,送至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活化的PSCs中α-SMA,fibronectin及collagen I都有明显的表达。测序结果分析表明,与NC组相比较,在N3 siRNA组与N3 siRNA-1组,α-SMA基因,collagen I基因,fibronectin基因及CTGF基因均表达下调,与胶原蛋白代谢过程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正向调节胶原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下调,而负向调节胶原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上调,PCNA基因表达下调;在N3siRNA组与N3siRNA-1组,调节细胞聚集的基因表达下调;在细胞组分部分,细胞外基质的基因表达下调;抑制PSCs中Notch3的表达可对细胞粘附分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TGF-β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员的基因表达产生影响。结论: 抑制Notch3的表达可抑制PSCs的活化,降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迁移聚集能力及ECM合成的能力;抑制Notch3的表达可对其他的信号如细胞粘附分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TGF-β信号通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外分泌混合腺, 胰腺发生损伤后能够再生。为了探讨胰腺活体细胞世系追踪的方法和胰腺损伤后再生细胞的来源,分别通过胰腺伤口涂抹并胰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三种方法, 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成体小鼠大部分切除后胰腺的细胞进行世系追踪。结果发现在活体条件下, 与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法相比, 胰腺伤口涂抹并胰腺内注射反转录病毒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标记胰腺细胞; 而且, 通过对标记细胞的世系追踪研究证明, 在胰腺损伤后, 胰腺腺泡细胞能够接受损伤信号刺激发生再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反转录假病毒对活体胰腺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 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外分泌混合腺, 胰腺发生损伤后能够再生。为了探讨胰腺活体细胞世系追踪的方法和胰腺损伤后再生细胞的来源,分别通过胰腺伤口涂抹并胰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三种方法, 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成体小鼠大部分切除后胰腺的细胞进行世系追踪。结果发现在活体条件下, 与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法相比, 胰腺伤口涂抹并胰腺内注射反转录病毒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标记胰腺细胞; 而且, 通过对标记细胞的世系追踪研究证明, 在胰腺损伤后, 胰腺腺泡细胞能够接受损伤信号刺激发生再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反转录假病毒对活体胰腺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 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鼠胰腺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谱,对比其功能相关基因随大鼠胰腺发育的变化.方法:采用显微分离及提取技术获得胚胎发育不同阶段胰腺组织并提取RNA,采用高密度寡核普酸芯片(Affemetrix芯片)对胚胎发育至第12.5天、15.5天、18.5天胚胎胰腺及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具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胰腺的生物学功能尤其beta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nsulin RNA,amylopsin RNA,GLUT-2 RNA等在胚胎15.5及18.5天显著高表达.结论:E15.5到E18.5直至出生是胰腺功能完善和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以细胞功能成熟为主.  相似文献   

13.
胰腺创伤的早期诊断是根据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结合淀粉酶指标、B超、CT扫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下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做出诊断,必要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剖腹探查术是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依据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畅引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本文对胰腺创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尚无明确根治性治疗方法且后期有进展为胰腺癌的风险。CP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是胰腺慢性炎症和纤维化,CP进展与胰腺微环境中三种主要细胞(腺泡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胰腺星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然而它们具体是如何进行细胞间联系的目前尚不清楚。新近研究表明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的通讯介质,其携带的miRNA可通过调控主要细胞内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等影响CP的发生发展。本文围绕胰腺微环境中外泌体来源miRNA与三种主要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以期为CP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胰腺应激蛋白PSP/reg对胰腺星状细胞(PSC)合成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以及RECK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慢性胰腺炎患者纤维化区的PSC,基因重组胰腺应激蛋白PSP/reg,以终浓度为10和100 ng/mL对PSC进行干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2、TIMP1/2及RECK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测定MMP1/2、TIMP1/2及RECK蛋白,细胞免疫荧光观察细胞膜表面RECK分布.结果 PSP/reg对MMP1/2、TIMP1/2及RECK表达无明显影响;PSP/reg轻度抑制PSC培养上清中MMP2水平(P<0.05),而显著抑制TIMP1/2水平(P <0.01);PSC细胞膜表面发现有RECK蛋白,PSP/reg减少PSC的RECK含量(P<0.01).结论 胰腺应激蛋白PSP/reg能够降低TIMPs:MMPs比率、减少RECK蛋白水平表达,从而解除对MMPs的部分抑制,使MMPs活性相对增高,有利于纤维化的分解消散,促进胰腺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6.
胰腺纤维化是胰腺炎、胰腺癌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PSC)是胰腺炎致胰腺纤维化的主要效应细胞,在胰腺炎与胰腺癌的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PSC也存在于糖尿病动物胰岛中,可能参与糖尿病胰岛纤维化及β细胞衰竭的发展进程。现就PSC与胰腺炎、胰腺癌及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CD57是一种分子量为110 KD的糖蛋白,它是人类自然杀伤细胞(NK)和杀伤细胞(K)的特异性表面抗原。用它免疫小鼠产生的抗CD57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人的NK 和K 细胞表面抗原。本文应用ABC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显色技术研究了CD 57在人胰腺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发现,CD 57免疫反应(CD 57一IR)细胞主要分布在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偶见于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和导管上皮中。多数CD 57-IR 细胞呈典型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相邻切片法证明大多数Glu,SS,HPP 和PS 免疫反应细胞呈CD 57阳性。胰腺内神经纤维亦呈CD 57阳性。少数呈CD 57阳性的NK 和K 细胞散布在胰腺结缔组织中。本文对CD 57免疫反应性在人胰腺内分泌细胞中表达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胰腺炎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确定,需要寻找新型有效药物。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纤维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使之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活化PSC的物质分为三类,即炎症介质、氧化应激和毒素。本文就近年来针对以上不同活化PSC的介质和相关通路的抗星状细胞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胰腺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与胰腺发育密切相关的一种多能干细胞。我们对人胎胰腺中的nestin~+细胞进行了分离和体外培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胎胰nestin~+细胞表达高水平ABCG2/BCRP1,并在形态和生长方式上均不同于导管上皮细胞;(2)Nestin~+细胞在体外可自发形成类胰岛细胞团(ICC,islet-likc cell clusters);(3)ICC中的nestin~+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表达多种细胞特异抗原,经体外诱导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阳性的类β细胞。  相似文献   

20.
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基因表达规律.方法:运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胰腺从胚胎12.5天(E12.5)到成年不同时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基因芯片所涵盖的基因59%在E12.5有表达,65%在15.5有表达,63%在E18.8有表达,53%在新生胰腺中有表达,38%在成年胰腺中有表达.E18.5相对于E15.5表达上调的基因中代谢相关的酶类有121条,占上调基因的18.2%,E18.5相对于E15.5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是一些转录因子和骨架蛋白.结论:在大鼠胰腺的发育过程中,早中期以细胞分化为主,而后期则是以细胞功能成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