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大陆淡水鱼类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 《动物学杂志》1992,27(5):40-41
作者于1988年8月在浙江省采到我国大陆淡水鱼类一新纪录,报道如下。 台湾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ormosanus Regan,1908)。 标本5尾,全长107.4—151.8毫米,体长86.1—120.8毫米。采自浙江省仙居县永安溪上游(见图1)。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区麦穗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天津地区麦穗色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麦穗鱼以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桡足类、寡毛类和水生植物为食,其中以摇蚊幼虫为主。麦穗鱼一龄鱼体长25.24mm;二龄鱼体长39.77mm和三龄鱼体长51.35mm。肥满度为0.99—6.09,平均值为2.18。麦穗鱼绝对怀卵量307—1960粒,相对怀卵量204.7—965.7粒/克。其繁殖期为4—6月,性腺成熟系数为7.14%—42.85%。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福建东山岛西埔湾港养1099尾斑(鱼祭)的鳞片年轮、渔获年龄结构和体长频率分布,并结合周年逐月的生物学资料,对其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肥满度、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以及个体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作了分析。生长参数拟合的生长方程能够反映其生长规律。依据生活史生态学参数,斑(鱼祭)应归属于r选择型。文中还讨论了西埔湾港养斑(鱼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增养殖措施。  相似文献   

4.
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南北盘江、元江、澜沧江和怒江等。以2008-2009年在北盘江采集的261尾光唇裂腹鱼为材料,研究了光唇裂腹鱼的年龄和生长特征。选用鳞片作为年龄鉴定的主要材料,并结合主鳃盖骨、匙骨、背鳍条等材料,对光唇裂腹鱼个体进行了年龄鉴定。结果表明:这4种材料年龄鉴定结果趋于一致,吻合性高。光唇裂腹鱼体长与鳞径的最佳函数关系为线性函数L=20.202R+65.726,体长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方程呈幂函数关系W=4×10-5L2.8208。Von Bertalanffy方程、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均为光唇裂腹鱼拟合性较好的生长方程,并以Von Bertalan-ffy方程的拟合度最高;光唇裂腹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475.51[1-e-0.138(t+1.1397)],Wt=1424.93[1-e-0.138(t+1.1397)]2.8208;体重生长拐点为6.37龄。1~4龄为光唇裂腹鱼生长的快速阶段,而5龄以上个体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根据r-选择和k-选择的典型特征以及渐近体长(L∞)、渐近体...  相似文献   

5.
金线鱼亚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云南所产金线鱼Sinocyclocheilus grahami(Regan)的亚种和分化,作一报道。 一、材料和方法 标本三批:第一批包括标本30尾,体长90—190毫米,采自滇池;第二批包括标本81尾,体长60—180毫米,采自阳宗海,时间均为1973年5—7月;第三批包括标本40尾,体长80—193毫米,1977年11月采自抚仙湖。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12月,浙江大学主持对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11月,在保护区内的东山林区溪流中(属乐安江,鄱阳湖水系)采集到鱼类标本10尾,经鉴定为浙江省光唇鱼属一新纪录种——克氏光唇鱼Acrossocheilus kreyenbergii(Regan,1908)。标本现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ZMNH)标本库。克氏光唇鱼活体呈青黑色,背部色深,腹部白色;酒精浸  相似文献   

7.
亚东鲑的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亚东鲑在青藏高原河流中的生长特点。对1999—2002年间在亚东河共采集的462尾亚东鲑(体长范围为93—364mm)进行了年龄与生长的研究。通过鳞片对其中302尾进行年龄鉴定并建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雌性(♀)Lt=709.44[1-e-0.1656(t-0.0845)](R2=0.9993,n=132)和Wt=6017.46[1-e-0.1656(t-0.0845)]2.9724(R2=0.9845,n=132);雄性(♂)Lt=797.82[1-e-0.1428(t-0.0058)](R2=0.9994,n=170)和Wt=8566.72[1-e-0.1428(t-0.0058)]2.9822(R2=0.9724,n=170)。亚东河中的亚东鲑群体由1—4龄组成,种群年龄趋于低龄化,雌雄性比为1∶1.29,生长指标为9.05—14.23(♀)和10.76—19.22(♂),雌雄鱼的平均标准体长分别为(192.60±69.92)mm和188.91±53.18mm。根据Von Bertalanffy方程的估算表明雌雄两性在体长、体重生长上有显著的差异;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两性个体均远未达到最大体长和体重;雄鱼比雌鱼生长更快,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8.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砻江江段(雅江县至新龙县)采集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样本189尾,用以研究雅砻江中游厚唇裸重唇鱼的种群结构与生长特性,分析其野生资源现状、影响因素及保护对策。结果显示雅砻江中游厚唇裸重唇鱼调查种群由3-9龄组成,其中优势年龄组为4-6龄,占样本总数的87.83%;种群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64.1 mm和250.5 g,雌雄性比为1.48:1,雌性和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均为4龄,对应体长分别为202.0 mm和220.0 mm,对应体重分别为105.0 g和133.0 g;种群的平均肥满度为1.22,体长(L)与体重(W)关系式为W=5.00×10-6L3.146R2=0.948,n=189),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种群体长和体重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727.5[1-e-0.097(t-0.508)],Wt=5224.9[1-e-0.097(t-0.508)]3.146;生长拐点年龄为12.4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5.2 mm和1568.3 g。研究表明目前雅砻江中游厚唇裸重唇鱼表现出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体型趋于小型化的种群结构特点,且具有自然寿命较长、生长缓慢、渐近体长较大等生长特性,加之雅砻江饵料基础和水文条件较差等因素,推测雅砻江中游厚唇裸重唇鱼所具备的种群增长潜力较低,其野生资源的自然恢复面临挑战。因此,应尽快开展雅砻江流域厚唇裸重唇鱼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淤泥湖团头鲂的生长与繁殖—兼谈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我国团头鲂原种主要基地之一淤泥湖的团头鲂的生长与繁殖。退算平均体长1龄鱼为12.38厘米,2龄鱼为22.28厘米,3龄鱼为27.95厘米。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0.0162L~(3.1818)。von Bertalanfty生长方程为L_t=64.90(1—e~(-0.1791(t+0.8779),W_t-9456.86—e~(0.1791(t+0.8779))~3。生长拐点为4.6年。1~+—3~+鱼的绝对繁殖力为35700—248400粒,与年龄呈正相关,而在同一龄组内,又与体长及体重呈正相关。产卵前成熟系数为11.19—25.76%,卵径0.98—1.14毫米。还讨论了淤泥湖团头鲂原种种群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江侧条光唇鱼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间,在北江中上游地区采集了358尾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样本,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与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侧条光唇鱼鳞片上年轮结构清晰,前区主要为疏密型,而侧区主要为切割型;鳞片的边缘生长率显示,其年轮的主要形成期为2~3月份。样本中的雌性由1+~5+龄5个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3+龄;而雄性由1+~4+龄4个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2+龄。雌鱼的体长(L,cm)范围为5.7~14.8 cm,集中于7.0~13.0 cm之间;体重(W,g)范围为4.75~108.40 g,集中于10.00~30.00 g之间。雄鱼的体长范围为5.7~12.6 cm,集中于7.0~11.0 cm之间;体重范围为4.40~61.50 g,主要集中于10.00~20.00 g之间。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17L3.167、W♀=0.017L3.198、W♂=0.023L3.025,协方差分析表明,雌、雄个体在体长与体重关系上,差异显著。体长(L,cm)与鳞径(R,mm)呈线性关系,L♀=3.126R+1.869、L♂=2.875R+2.152。拟合出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雌性L∞=17.143 5 cm,k=0.270 5,W∞=150.347 4 g,t0=﹣0.614 6龄;雄性L∞=17.236 5 cm,k=0.226 9,W∞=126.468 6 g,t0=﹣0.921 5龄。雌鱼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68龄,拐点体长约为11.8 cm,体重约为45.26 g;雄鱼的拐点年龄为3.96龄,拐点体长约为11.5 cm,体重约为37.60 g。作为渔业对策,建议起捕年龄3龄以上或体长10 cm以上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矢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 幼鱼进行日龄鉴定, 并据此研究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黄唇鱼的产卵时间最早为2 月8 日, 最晚是5 月17 日, 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5 月。体长为16.40-26.30 cm 的黄唇鱼幼鱼的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 体长和体重随日龄的生长关系均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 体长和体重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5 mm⋅d−1 和1.60 g⋅d−1, 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27%⋅d−1 和0.82%⋅d−1。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黄唇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 并可据此推算其特定阶段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2.
侧条光唇鱼两邻近种群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间,作者分别于北江中上游及流溪河上游支流采集到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样本358尾及522尾,并对两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两种群雌鱼及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北江种群雌性由1+~5+龄组成,雄性由1+~4+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73;而流溪河种群雌性由1+~4+龄组成,雄性由1+~3+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40。北江种群繁殖群体的各年龄组体长及体重均显著大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的繁殖期约为2~10月份,高峰期为3~7月份;而流溪河种群繁殖期为2~8月份,高峰期约为每年的5~7月份;繁殖期内,北江种群雌性及雄性的成熟系数均高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各年龄组或体长组的绝对繁殖力、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重相对繁殖力均极显著大于流溪河种群。除冬季的个别月份外,北江种群雌鱼及雄鱼的肥满度均略高于流溪河种群。本文结合北江和流溪河在营养状况、捕捞压力及溪流级别上的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2012年11—12月和2013年4—5月在长江上游岷江河口区域采集的436尾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为研究对象,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本由1~6龄组成,以2~3龄鱼为主,占统计总量的81.82%;切尾拟鲿随着年龄的增长,雌鱼和雄鱼之间的体重、体长差异逐渐明显,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2×10-4L2.3822(n=193,R2=0.904,P0.01),W♂=2×10-4L2.4322(n=225,R2=0.884,P0.01),表明雌、雄鱼均属于异速生长型。选用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t=785.78e-1.36e-0.59 t,♂:Lt=926.35e-1.84e-0.42 t;雌、雄鱼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t=438.62 e-5.61e-0.45 t,♂:Wt=559.64e-5.49e-0.41 t。雌、雄鱼体长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4.18龄和4.75龄,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3.09龄和2.21龄。研究区的切尾拟鲿显现出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捕捞规格限制在100 mm(10 g)以上。  相似文献   

14.
保安湖沙塘鳢的食性、繁殖、年龄及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保安湖沙塘鳢1冬龄成熟,雌雄比1:1.34,4月初至6月中旬繁殖;个体绝对繁殖力540—1943egg(1154±314egg)。渔获物中以体长8.0—14.0cm,体重10.0—40.0g,2、3龄个体为主。体长-体重关系为W=0.02129L3.0585。3龄前生长较快;雄鱼略快于雌鱼。肥满度冬春季较高,最高在3月。体长和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可用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参数分别为:雌鱼L∞=15.29cm,k=0.4072,t0=0.1596,W∞=84.9g;雄鱼L∞=16.71cm,k=0.3736,t0=0.1095,W∞=118.5g;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和拐点体重雌鱼分别为2.86a和25.1g,雄鱼3.13a和35.4g。  相似文献   

15.
卡特拉鱼形态,食性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测卡特拉鱼的形态特征和1—3龄鱼主要可量性状及其比例的变动。1—3龄鱼除主食商品饲料外,同时也食较大比例的浮游生物。着重对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比例进行了分析。肠长与体长呈直线相关。Y=6.38X-89.95。1—4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呈曲线相关。W=0.00002261L~(3.0569)。采用 Von.Bertalanffy 生长方程分析其生长特性。方程参数 L_∞=821.2mm,W_∞=19616.6g,t_0=0.6年,K=0.3。体长生长不具拐点,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递减;体重生长具拐点,其值4.3年。此时体重生长速度达最大值。4、3龄前是生长旺盛期,此后进入生长缓慢期。  相似文献   

16.
光倒刺鲃的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的年龄与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光倒刺鲃鳞片年轮特征主要为疏密切割型。体长与鳞长呈直线相关L=44.44R-11.69,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W=0.0258L2.9125,4龄以前生长较快,生长指标高,体长指标高,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大,其生长规律可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达:Lt=67.3[1-e-0.2018(t-0.1338)],Wt=5441.44[1-e-0.2018(t-0.1338)]3。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t=5.678,拐点体长Lr=45.313cm,拐点体重Wr=1660.885g。光倒刺鲃雌性一般在3~4龄性成熟,雄鱼3龄时性成熟。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铜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铜鱼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和天然捕捞对象,1990—1995年作者利用在长江中上游收集的1030尾标本,对铜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体重和体长的关系为W=0.005413L~(3.113)(r=0.9982),生长方程为L_t=60.0229[1-e~(-0.2325(t 0.6108))];W_t=3261.9137[1-e~(-0.2325(t 0.6108))]~(3.113),体重生长拐点t=4.2龄,相应的体长41.05cm、体重973.03g。按生长指标值分析,阶段生长可明显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即4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4龄后的生长减缓期。因此,天然渔业的捕捞规格应控制在约1000g以上的个体,目前在葛洲坝以下的中游江段主要捕捞幼鱼的现状应该改变。  相似文献   

18.
嘉陵江大鳍鳠的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6年5月至1987年12月,在嘉陵江水系采集大鳍鳠标本926尾,鉴定了826尾鱼的年龄,用比较对照法证明了所鉴定年龄的有效性。分析了渔获物的年龄组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棘切片“半径”与体长的相关关系式,优选出最适的生长方程,并进行了生长推算。根据体长、体重生长方程计算了各龄理论体长、体重值、生长指标和年增积量。讨论了大鳍鳠年轮形成的原因和与年轮形成有关的物质基础,并肯定了用鳍棘脱钙切片的方法研究小型(鱼危)类的年龄和生长是可靠易行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551尾标本研究了生活在长江干流中圆筒吻(鱼句)的年龄与生长,并提出了资源合理利用建议.圆筒吻(鱼句)的鳞片可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年轮形成期主要在2~5月.圆筒吻(鱼句)的体长与鳞长呈直线关系,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生长适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在1~2龄生长最快,为保护圆筒吻(鱼句)资源,应限捕体长200 mm以下的个体.  相似文献   

20.
人工饲养条件下根田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根田鼠1~70日龄体重和体长数据,计算其肥满度指数,目的在于分析其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根田鼠1~70日龄肥满度存在性别差异且随日龄增加而增大;雌雄个体的发育不同步;常见曲线回归模型对根田鼠1~70日龄的肥满度不能准确拟合,根据其生长发育状况,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幼体和成体阶段各含2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