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类的一种共患性病原,可以在同种和不同种的动物间传播,并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本文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成分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类、拮抗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作为生防细菌,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畜、禽、水产动物的病害防控,也是当今微生物生态防控的研究热点。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因其能够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并且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促生长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本文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类地位、鉴定方法、抑菌物质、拮抗功能基因、生防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进行展望,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背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发的禽霍乱疫情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现有培养基存在培养菌密度较低的问题。【目的】研制高抗原活性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培养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培养基的成分进行调整,并对不同发酵阶段的菌体进行免疫原性测定。最后使用该培养基培养细菌后制备疫苗并通过动物攻毒试验评价其保护效果。【结果】使用研制的培养基培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菌密度能够在6 h达到约1.84×1010 CFU/mL,增菌效果是对照培养基的2.6倍;免疫原性测定结果显示在生长平台期菌体的抗原活性最高;攻毒试验表明制备的疫苗能够很好地抵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侵袭。【结论】研制出了高抗原活性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培养基,为疫苗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人类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布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的传染病,称布氏杆菌病。以羊牛猪顺序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以患病羊对人威胁最大。布氏杆菌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病畜为传染源,人患病主要由畜传染,人患病,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一般医院初诊误诊率在25%以上。凡有与易感动物或其产品接触史者,在发生类似布氏杆菌病表现时,  相似文献   

5.
结核杆菌与结核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为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是分支杆菌属中的结核杆菌,对人、畜、禽威胁最大的是人型、牛型和禽型结核杆菌。感染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临床上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肺外结核较少。  相似文献   

6.
细菌是原核细胞,通常认为它无细胞的复杂分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已报道的细菌超微结构有细胞壁、胞浆膜、鞭毛、纤毛、荚膜、核糖核蛋白颗粒、中膜小体、核区、芽胞等。可是最近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在细菌细胞中还观察到一些真核细胞才有的细胞器,如微管、微丝、板层样结构等,现分述如下: 1.细胞壁是一个围绕菌体的致密结构,与保持细菌的固有形态及通透性有关。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类型的细菌其细胞壁有明显差别。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层次不清,厚150A左右。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通常由2—3个电子致密层组成,厚100A左右。而我们在牛型布鲁氏菌A_4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株、酵米面黄杆菌Co33株观察到细胞壁有3—4个电子致密层组成。(图6)(本文图均见封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单菌种或双菌种发酵制备淡豆豉,对比分析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的纤溶酶活性。方法以黄豆和黑豆为发酵基料,采用枯草芽胞杆菌(1号菌)、伞枝梨头霉(2号菌)、米曲霉(3号菌)单菌种和双菌种发酵(包括前酵和后酵)。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的纤溶酶活性。结果以黄豆为基料,以枯草芽胞杆菌单菌种37℃发酵7d,再经42℃后酵3d,其纤溶酶活性达到最高值804.61IU/g,显著高于其以黑豆为基料发酵的纤溶酶活性。1号菌单独发酵的淡豆豉纤溶酶活性高于2号和3号菌单独发酵及三者两两组合发酵淡豆豉的纤溶酶活性。结论以纤溶酶活性为考察指标,淡豆豉最佳发酵条件为:以黄豆为基料,以枯草芽胞杆菌单菌进行发酵,通过37℃前酵7d,再经42℃后酵3d其纤溶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外膜蛋白H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OmpH)的致病作用。方法: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强毒株C48-3的重组蛋白OmpH,亲和层析法纯化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重组OmpH,通过皮下注射兔制备抗OmpH抗血清,用生物学功能实验比较野生株C48-3、突变株ΔompH和互补株C48-3C的粘附能力、血清抵抗性和抗吞噬作用。结果:与野生株和互补株相比,突变株对CEF细胞的粘附能力显著降低,而抗OmpH抗体显著抑制野生株和互补株对CEF细胞的粘附,但该抗血清不影响突变株的粘附能力。野生株和互补株在鸡血清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突变株,但灭活鸡血清处理不影响它们的存活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突变株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野生株和互补株,而抗OmpH抗体增强巨噬细胞对野生株和互补株的吞噬能力,但该抗体不影响巨噬细胞对突变株的吞噬能力。结论:OmpH是禽巴氏杆菌的致病因子,它在该菌对宿主的感染与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黏附蛋白Cpm39,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重组载体pMD18-cpm39获得cpm39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MAL-p2X上,构建表达质粒pMAL-p2X-cpm39,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Cp39天然粘附蛋白的免疫血清经Western印迹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8×103,与预期结果相符,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MBP-Cpm39能与Cp39天然黏附蛋白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构建了表达质粒pMAL-p2X-cpm39,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黏附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一种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型绿色杀虫剂在全球被广泛使用。Bt毒素与昆虫中肠上特定毒素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形成毒素穿孔导致昆虫死亡是其重要的杀虫机制之一,靶标害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是制约转Bt作物长期有效种植和Bt毒素持续使用的重要因素。文中从鳞翅目昆虫中肠细胞Bt毒素重要受体的研究阐述昆虫对Bt的抗性机制,为Bt抗性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对害虫的防控与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双歧杆菌抗体制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双歧杆菌抗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检测双歧杆菌抗体的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完整菌体、粉碎菌体、脂磷壁酸粗提物,获得的抗体效价均很低。先用活的卡介苗对动物进行多克隆刺激,再用活的双歧杆菌加福氏不完全佐剂获得的双歧杆菌抗体效价达1:2560,该抗体对双歧杆菌属的菌种能起免疫反应,与所试的其它种属细菌无交叉反应。此外,将免疫过双歧杆菌的小鼠用福氏不完全佐剂和SP2/O骨髓瘤细胞诱生腹水,从腹水中测得双歧杆菌抗体效价为1:1000。此过程类似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可用于制备大量的双歧杆菌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禽巴氏杆菌C48-3躺株编码成熟黏附蛋白的基因cpm39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通过PCR从禽巴氏杆菌C448-3。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pm39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d,并对目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Clustal X和Mega 2.1软件将测定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16种血清型巴氏杆菌株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cpm39基因大小为1002bp,与已知的16个血清型巴氏杆菌cpm39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1.5%~100%。结论:克隆得到禽巴氏杆菌C。躺株编码成熟黏附蛋白的cpm39基因,该基因在不同血清型巴氏杆菌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蛋白可以作为研制预防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3.
旨在建立一种方便、高效的同源保守基因克隆方法,并对副鸡禽杆菌aroA基因进行克隆和结构分析。本试验以副鸡禽杆菌国际标准株145(C-3)基因组DNA为模板,用CODEHOP软件设计针对aroA基因的兼并引物,并运用改进的染色体步移方法扩增aroA基因序列;对该核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结构分析并与该菌其他血清型及相关细菌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完整的aroA基因,全长1 293 bp。该基因编码由4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2个功能位点和5个抗原表位位点。不同血清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8.1%-100%,与其他相关细菌核酸同源性为75%以上。首次将兼并PCR和改进的染色体步移技术结合起来对副鸡禽杆菌aroA基因全长进行扩增研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辛文芳  董跃 《生物技术》1991,1(3):36-38
本文报告从两起酵米面食物中毒的酵米面中分离出2株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系统生物学特征的鉴定,确认这2株菌为酵米面假单胞菌。与国外的椰毒假单胞菌为同一个种。对小白鼠、狗有致病性,实验动物脏器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表明这2株菌有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土拉减毒活菌苗能引起对土拉杆菌的长期持续的细胞介导和体液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包括IgM、IgA和IgG抗体的不断合成;这些抗体具有对土拉杆菌的凝集能力。对土拉杆菌的补体结合(CF)抗体所表现的免疫功能人们知之甚少。 本研究叙述了CF—ELISA对土拉杆菌CF抗体的测定,并提出了土拉菌苗产生的各种抗体有关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在亚马逊流域及其周边邻近的村镇,由于吸血蝙蝠的增多而造成人畜伤亡的事件不断见诸媒体。巴西东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在2个月内就有1300人被咬伤,23人死亡。吸血蝙蝠也攻击家禽家畜,造成狂犬病在禽、畜、人之中蔓延。  相似文献   

17.
在亚马逊流域及其周边邻近的村镇,由于吸血蝙蝠的增多而造成人畜伤亡的事件不断见诸媒体。巴西东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在2个月内就有1300人被咬伤,23人死亡。吸血蝙蝠也攻击家禽家畜,造成狂犬病在禽、畜、人之中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前研究开发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亚单位疫苗。全世界正在研究开发的人用疫苗有30余种,禽、畜用疫苗10余种。具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全球有340家公司和组织在开发20种人用疫苗,其中开发乙肝疫苗的公司和组织为最多,共86家。  相似文献   

19.
<正>以往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更安全、有效的人用炭疽菌苗,已经证明无论化学菌苗或活菌苗必须含有一种或几种毒素成份方可保护活芽胞攻击。我们近期的研究致力于∶畜苗炭疽杆菌Sterne株Aro_突变株,产保护性抗原(PA)的重组活菌苗,和含PA,PA片段和新佐剂配方的非活菌苗。 炭疽杆菌Aro—1和Aro—2 用四环素抗性转座子Tn916致突变,使炭疽杆菌链霉素抗体、产毒素、无荚膜株UM23—1产生两个独立的Aro~-突变株,此二株Aro~-突变株的生长需要几种芳香族复合物,命名为Aro—1、Aro~-—2,它们对小鼠和豚鼠比UM23—1株毒力弱,但用其免疫小鼠和豚鼠,对强毒炭疽杆菌芽胞致死量非肠道攻击提供明显保护。当体外无四环素培养时,两种Aro~-突变株回变到亲本表型。  相似文献   

20.
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饲喂基础日粮,第1组饲喂拟杆菌微生态制剂,第2组饲喂复合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在实验前对所有实验猪与对照仔猪全部进行猪瘟及蓝耳病免疫,随后进行4周实验,测定各个个体抗体水平.结果 饲喂拟杆菌 微生态制剂实验组的抗体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5%,而复合拟杆菌微生态制剂的抗体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91%,且明显提高了猪瘟抗体效价.结论 给仔猪饲喂拟杆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仔猪产生免疫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强仔猪抗猪瘟与蓝耳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