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柏  邹智勤  廖素雯  陈志宁 《蛇志》2013,25(2):135-13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和50例普通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感染组(MPP 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组(nMPP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差异.同时根据症状轻重对支原体感染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MPP组和nMPP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PP组IgM、IgG水平均高于nMPP组;重症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轻症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体液免疫紊乱在MPP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为MPP的诊断和发病程度的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钙(Ca)、铁(Fe)、铜(Cu)、锌(Zn)、镁(Mg)等的水平、体液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血清补体C3、C4、C5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a、Fe、Z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Cu、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补体C3、C4、C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a、Fe、Zn与血清IgA、IgM、IgG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血清Ca、Fe、Zn微量元素缺乏及血清IgA、IgM、IgG水平降低现象,且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共同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96例,其中48例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合并MP组,48例未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HSP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呼吸道菌群多样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M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hannon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HS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IgM水平显著下降;HSP组患儿血清IgA、Ig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E、IgM水平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而3组对象血清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和HSP组患儿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MP组患儿血清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MP组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与Simpson指数呈负相关,与Shannon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HSP合并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IgM、IgE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崔咏望  曾华松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06-6108,6168
目的:观察水痘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水痘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水痘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水痘患者共66例,同时设21例正常对照组;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血红蛋白含量(HGB);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水痘组、SLE组以及SLE合并水痘组WBC、PLT和HGB含量下降,其中SLE组和SLE合并水痘组WBC、PL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水痘组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下降,SLE组和SLE合并水痘组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上升,其中水痘组血清中IgA含量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和SLE合并水痘组血清中IgG、IgA含量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水痘组血清中补体C3、C4含量增加,SLE组和SLE合并水痘组血清中补体C3、C4含量减少,其中SLE合并水痘组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组比较,SLE合并水痘组WBC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IgG、IgA和补体C3、C4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改变并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 感染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探讨MP感染与HSP的体液免疫学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5例HSP患儿,检测MP-IgM抗体,分为MP-IgM阳性组20例、MP-IgM阴性组35例,并以2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及补体C3、C4。结果 HSP患儿MP感染阳性率达36.36%,合并MP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更严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IgM阴性组IgA、IgE明显增高(P<0.01),C3水平降低(P<0.05),同时IgE明显高于MP-IgM阳性组(P<0.01),IgG、IgM、C4无明显变化。MP-IgM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增高,IgM、C3、C4水平降低,且其中IgM、C3低于MP-Ig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E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HSP儿童中有较高MP感染率,所有HSP患儿存在血清IgA增高及C3水平降低,说明体液免疫参与HSP的发病。伴MP感染的HS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更加紊乱,表现在C4水平下降,IgM、C3明显低于MP-IgM阴性组,IgE增高仅见于MP-IgM阴性组,提示MP感染的HSP患儿可能更多伴有低补体血症的自身免疫紊乱参与,说明MP感染引起的免疫紊乱可能在HS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匹多莫德(PDT)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RRTI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P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0、IgA、IgG、Ig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0.3%)(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应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更能有效调节机体促炎-抗炎介质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的手足口病患儿(HFMD)主要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表达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FMD患儿50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组12例,轻症组38例,另外选取同龄健康者15例为对照组。应用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IL-4、IL-6、IL-10、IL-17A、TNF-α、I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水平。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的各细胞因子mRNA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及轻症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重症组与轻症组间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FMD患儿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这些变化可能参与HFMD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白细胞(WBC)计数、血清内毒素(E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组106例患儿(细菌感染组62例、病毒感染组44例)进行WBC计数、血清ET、CRP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组患儿WBC计数、血清E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ET、CRP水平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WBC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特异性显著高于ET、CRP水平,ET水平特异性显著低于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E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WBC计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测定WBC计数、ET、CRP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儿中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癜风患儿为病例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患儿的血清ANA、12种自身抗体谱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IgG、IgA、IgM,C3、C4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中ANA阳性率为13.33%(4/30),与对照组的3.33%(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种自身抗体谱中,分别有1例(3.33%)患儿dsDNA、SmDNA、SS-A/Ro60KD、SS-B/La、CENP-B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血清IgG、IgA、C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阳性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ANA阴性患儿,而补体C3、C4水平低于ANA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儿ANA阳性表达与健康儿童无明显区别,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异常,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在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4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型慢性乙型肝炎)、B组(重型慢性乙型肝炎)和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三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测定,并进行各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结果对照组IgA、IgG、IgM指标水平均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疾病好转组的IgA、IgG、IgM水平亦低于疾病无好转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无好转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无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8,IL-12的表达水平及hs-CRP、IgG和血清补体(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MP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IL-8、IL-12的水平,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Ig和C含量。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8含量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血清中IL-8较轻症组高(P均〈0.01)。急性期MPP患儿血清IgM,Ig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而IgA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MPP患儿hs-CRP、C3、C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gM,IgG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IgA与轻症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hs-CRP、C3、C4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检测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对判定MPP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8,IL-12的表达水平及hs-CRP、IgG和血清补体(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MP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IL-8、IL-12的水平,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Ig和C含量。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8含量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血清中IL-8较轻症组高(P均0.01)。急性期MPP患儿血清IgM,Ig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而IgA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MPP患儿hs-CRP、C3、C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gM,IgG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IgA与轻症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hs-CRP、C3、C4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检测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对判定MPP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支持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68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静脉营养,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3w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w后,观察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M、IgG、CD3+、CD3+/CD4+、CD4+/CD8+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w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QOL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癌症晚期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和进一步预防癌症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4.
对位于广州市交通要道旁两所小学学生、商店女售货员以及执勤的民警进行了肺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两所小学的肺功能指标均值低于对照组学生,且 FEF25%-57%,PEFR,V_(75)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这种小学生的小气道损害与家庭成员吸烟、燃煤无关,而与汽车尾气污染有关.女售货员中 FEF25%-75%,FEV_1,V_(7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民警中 MVV,FVC,PEFR 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 FVC,MVV,FEVl,PEFR,V_(75),V_(50),V_(25)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其大气道和小气道均受到损害,吸烟可以加重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Hepcidin)在老年人群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IDA患者32例,老年ACD患者34例,健康对照组28例。检测对比三组血清Hepcidin、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白细胞数(WBC)水平。结果:ACD组中WBC明显高于IDA组(P0.05)。血清Hepcidin在IDA组、ACD组及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DA组中Hepcidin含量比对照组低,而ACD组中Hepcidin含量比对照组高(P0.05)。IDA组、ACD组中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CD组中SF、CRP均明显高于IDA组与对照组(P0.05)。Hepcidin诊断IDA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大于诊断ACD组,IDA组的诊断指数高于ACD组。结论:血清Hepcidin含量的检测对于鉴别IDA和ACD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gamma,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观察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94 %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 %(P<0.05);观察组患儿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喘憋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FN-γ,IL-4,TGF-β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紊乱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肠内营养对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进一步将其分为非菌群失调组(50例)和菌群失调组(66例),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对菌群失调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肠内营养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比值(B/E)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M、IgA、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菌群失调组患者血清IgM、IgA、IgG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菌群失调组(均P0.05)。(2)观察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B/E值与血清IgM、Ig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3)菌群失调组患者血清ALB、PA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CRP、PCT水平逐渐降低,IgM、IgA、IgG水平逐渐升高,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和B/E值逐渐增加,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逐渐减少(均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其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降低有关,这可能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及对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胱抑素C(Cys C)及NADPH氧化酶2(NOX2)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试验组给予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SAT、Cys C、NOX2、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及铁调素(Hepc)水平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SAT、Cys C及NOX2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SAT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Cys C及NOX2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减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RBC、Hb、Hct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RBC、Hb、Hct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SF、TRF及Hepc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F、TRF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Hepc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76%、8.06%(P>0.05)。结论:在肾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罗沙司他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清TSAT、Cys C及NOX2水平有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A、IgM、IgG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癫痫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各51例患儿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患儿左乙拉西坦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丙戊酸钠口服液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时间为24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IgA、IgM、IgG水平、认知功能评分和癫痫发作次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9%(49/51)高于对照组84.31%(43/51)(P0.05);两组患儿的IgA、IgM和IgG含量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IgA和IgM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含量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6/51)低于对照组25.49%(13/51)(P0.05);观察患儿的FIQ、PIQ和VIQ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对照组患儿的FIQ、PIQ和VIQ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类型癫痫患儿的发作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类型癫痫患儿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癫痫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癫痫的发作次数,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亢和亚临床甲亢患者的血细胞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甲亢患者、亚临床甲亢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将其主要参数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在参数测定值方面,甲亢组WBC、RBC、Hb和PLT这4项参数比亚临床甲亢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亚临床甲亢组Hb和PLT均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在参数检出率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和亚临床甲亢患者WBC≤4.0×109/L、Hb≤110g/L的检出例数明显增多,PLT≤100×109/L增多不明显.结论甲亢患者血细胞分析的几项主要指标比亚临床甲亢患者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