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淑芬 《化石》2005,(3):32-32
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城西8公里处的马山西北坡山谷中,曾多次出土各类化石。根据专家地层考证,早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并且是古树生长地带。因此,这里岩层中蕴藏有较多的硅化木。1981年发现的一段硅化木树干长6米、直径0.8米,现存青岛市博物馆。1992年发现的一棵树干长13米、直径达1.2米的完整硅化木,实属我国沿海地区之罕见。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玉山县城东十余里的下镇乡玉马村螺蛳壳山坡上,发现巨型硅化木化石,它的主干长二十八米,直径0.9—1.1米,重约六十吨,超过了原称“世界之最”的意大利博物馆中十四米长硅化木的一倍。这株硅化木是江西省赣东北地质大队在地质普查时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新近,在“恐龙之乡”的四川自贡市凉高山附近,发现一棵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大型硅化木。主树干长23米,最大直径为1.3米。主干略为弯曲,树枝很多,主树枝长者可达13米,直径1.08米,树兜直径3米多。树干树枝全部硅化,故称“硅化木”。读者在本期封面见到的就是发现这棵硅化木的现场照片。这是古代生长在旷野的树木,当地壳发生变动时  相似文献   

4.
鄂中一些被子植物硅化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我国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北部晚第三纪(距今2000—250万年)出土的武汉楸木(新种,Catalpa wuha(?)e(?)sis sp.nov.)和武汉石梓(新种,Gmelina wuhanensis sp.nov.)被子植物硅化木。这些被子植物硅化木的发现更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当时是较为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环境。此外,对1987年发表于《植物学报》上初步鉴定为樟科及豆科的硅化木,进一步确定为武汉樟木(新种,Laurinoxylon,(?)uhanensis sp.nov.)和顶果木(Acrocarpus frax(?)-folius)。  相似文献   

5.
魏大林 《化石》2003,(1):24
准葛尔腹地的将军戈壁渺无人烟,生命极限区爆出奇迹,隆冬时节盗挖硅化木者竟然长期露宿荒原。四月初,对将军戈壁文物调查,耀眼的白石山丘无数个环状古火山口,锅底坑中央避风遮雨阳光明媚,散布着露宿越冬者的遗弃物,我们大惑不解———酷寒的冬季怎能露宿。经过周密调查获得惊人发现,硅化木园的四周都是古火山口,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锡、水晶、石英,四周巨型硅化木横卧遍野,各种矿体受地热影响辐射出微波,各种矿体不同的微波交叉辐射,硅化木园处在低洼处成为磁力微波聚焦点,辐射到人身上产生温暖感觉。腹地中野驴沟,驴粪随处可…  相似文献   

6.
只见过乔木、灌木,还未曾目睹硅化木,哪里有呢?不远,在北京郊区延庆就有一处硅化木公园!仲夏一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一行十余人在公园管理处程龙和朱迪老师的带领下,探访了延庆硅化术国家地质公园内硅化木园区及其周边主要景点。  相似文献   

7.
1985年初,湖北大学地理系师生在湖北新洲(东经114.7°北纬31°)的阳罗镇地区发现一段较大的化石木,长230cm,直径达35cm。通过光谱定量分析,确认为硅化木无疑。最近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研究,确认为橄榄木化石。约距今250万年。目前在我国发现这样大的,保存的也这样好的被子植物化石木并非多见,虽然有些化石木也保存得很好并且也很壮观,如北京故宫里的一块化石木,北京延庆的硅化木群,以及近  相似文献   

8.
《化石》1985,(2)
在贵州毕节太极一带有一种含铜硅化木,由于品位较高,古代就作为铜矿开采冶炼。矿区地层为中侏罗统,岩性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硅化木产于长石石英砂岩中。硅化木呈灰黑色,比重较大,致密坚硬。直径0.3~  相似文献   

9.
首都美丽的北部山区,巍巍群山环抱着秀丽的盆地和低矮的丘陵。在延庆盆地的东北边缘白河畔,保存着一片完好的木化石林,这就是我们不久前所发现的北京硅化木群。今年3月间,我们迎着初春的朝霞,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实地进行考察。汽车穿过八达岭层峦叠峰,越过开阔的延庆盆地,来到化石产地——下德龙湾。硅化木群就展现在白河北岸的矮丘低山。此地位于延庆县  相似文献   

10.
安徽潜山、宣城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是十分稀少和非常珍贵的。长期以来,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的为数不多的地点发现过古新世地层与哺乳动物化石。解放后,在我国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广东、新疆、湖南、江西、安徽和内蒙等地发现了分布相当广泛的古新世陆相沉积物和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新生代地层的这一空白,开拓了哺乳类化石研究的新篇章为研究哺乳类起源、发展、迁徙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对中、新生代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文萍 《四川动物》2005,24(4):529-531
横断山区的蝶类561种,隶属于12科,208属.在12科中,种类最多的是蛱蝶科148种,其次是眼蝶科117种,灰蝶科65种,凤蝶科63种,粉蝶科60种,弄蝶科60种,蚬蝶科18种,绢蝶科12种,斑蝶科9种,环蝶科6种,喙蝶科2种,珍蝶科1种.分布于横断山区的珍稀蝴蝶有4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1种,Ⅱ级保护的3种.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资源植物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调查统计,三峡库区有资源植物2070种,其中药用植物1006种、纤维植物104种、油脂植物76种、观赏植物74种、野果植物54种、芳香植物54种、树脂树胶植物68种、淀粉及糖类植物52种,鞣科植物32种、珍稀植物49种、其它类型植物465种。论述了三峡库区资源植物的分类及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13.
1995~2003年调查并整理分析青海湟水流域的蝶类,有9科52属80种,其中凤蝶科1属2种,绢蝶科1属6种,粉蝶科8属22种,斑蝶科1属1种,眼蝶科12属13种,蛱蝶科15属18种,蚬蝶科1属3种,灰蝶科9属10种,弄蝶科4属5种.以古北界为主,青藏区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鼎湖山自然林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调查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主要文献,研究了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的固氮资源。结果得出鼎湖山自然林中常见的木本豆科植物共有41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6种,木质藤本20种;有结瘤固氮特性的2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5种,木质藤本10种;经初步调查未见根瘤的6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1种,木质藤本3种;未调查的9种,其中乔木2种,木质藤本7种。本研究结果为鼎湖山木本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论据,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庐山蛾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育卿 《动物学研究》1986,7(2):147-154
庐山,地处中亚热带北沿,北纬29.35°,东经115.59°,属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庐山襟江带湖,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种子植物有1800余种,隶属158科642属。因此,庐山蛾类也较丰富。笔者于1975年5月开始,对庐山蛾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蛾类455种。现将庐山蛾类区系报告如下。 区系分析 庐山蛾类已鉴定出32科340届455种。区系情况如表。 从表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6.
物种编目及其科属系统排列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本文采用Flora of China使用的分类系统, 结合最新分子分类学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年发表的新资料, 对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0科178属2,147种5个亚种118个变种, 其中特有种839个, 占总种数的39.08%。种数最多的5个科依次为鳞毛蕨科(505种, 含种下单位, 下同)、蹄盖蕨科(323种)、水龙骨科(280种)、凤尾蕨科(266种)和金星蕨科(209种); 种数最多的5个属依次为耳蕨属(Polystichum, 209种)、鳞毛蕨属(Dryopteris, 176种)、蹄盖蕨属(Athyrium, 137种)、双盖蕨属(Diplazium, 98种)和凤尾蕨属(Pteris, 97种)。在地理分布上, 种数排名前5的省份为云南(1,365种)、四川(875种)、贵州(838种)、广西(785种)和台湾(779种)。含中国特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科属中, 排前3位的科分别为鳞毛蕨科(257种)、蹄盖蕨科(169种)和凤尾蕨科(113种); 排前3位的属为耳蕨属(140种)、蹄盖蕨属(82种)和鳞毛蕨属(61种)。  相似文献   

17.
广东深圳塘朗山郊野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4科423属611种,分别占广东省维管植物280科1589属5737种的51.4%、26.7%和10.65%;其中蕨类省植物21科29属33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20科391属574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7科7属7种,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10.9%;珍稀濒危植物有4科5属5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67种的7%。公园中经济植物可分为12类,分别是药用植物321种,用材树种65种,观赏植物60种,纤维植物41种,野生水果33种,油脂植物38种,饲料植物42种,鞣料植物42种,野菜植物25种,农药植物27种,芳香植物26种,淀粉植物23种,保健植物19种,染料植物13种,有毒植物10种,蜜源植物5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及其形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斌源  范航清  王瑁  赖廷和  王文卿 《生态学报》2007,27(11):4859-4870
目前中国红树林湿地共记录了2854种生物,包括真菌136种、放线菌13种、细菌7种、小型藻类441种、大型藻类55种、维管束植物37种、浮游动物109种、底栖动物873种、游泳动物258种、昆虫434种、蜘蛛31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39种、鸟类421种和兽类28种。这些动物中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5种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红树林湿地是中国濒危生物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并在跨国鸟类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度是海洋平均水平的1766倍。从初级生产物质基础、食物关系多样性、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空间异质性、生境利用的时序性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共记录到金钟山鸟类274种,分别隶属于18目57科,其中陆生鸟类251种,水鸟23种;以留鸟为主,共157种;候鸟、旅鸟分别为104种、13种;东洋种为优势类群,共有171种,古北种和广布种分别为4种、27种。这些鸟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中国特有种鸟类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中的鸟类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中的鸟类20种,列入CITES附录中的鸟类34种。本文还对金钟山鸟类保护区的5种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种类组成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灌丛+农田的鸟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04;水域的鸟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14。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12月和2004年6~9月,采用样线法和绝对数量法,对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记录到鸟类130种,结合文献共16目48科210种。其中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了总数的82.86%。对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44.8%,东洋界种类占40.8%,广布种占14.4%,古北界种类稍占优势。保护区内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30种,我国特有种11种,占我国特有种的15.9%;列入CITES名录的有20种,IUCN名录的有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4种。垂直区系分析发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的比例并不是呈规律性的增加或减少,而是波浪式的变化;绝大多数分布型的比例也呈波浪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