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孙昭慧 《蛇志》2005,17(4):240-240
背肌筋膜炎多见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以背部板滞、后项、肩部牵拉性疼痛,阴雨天加重为特点。检查背部常有固定压痛点或广泛性压痛区,部分病人沿骶棘肌行走区可触及条索状的改变,肩部活动正常,X线摄片无阳性体征。该病多有慢性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笔者以红花油为介质,采用中医走罐法治疗本病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左心室劳损(LV)和左心室肥厚(LVH)对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到我院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766例,心电图左心室劳损和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值用Sokolow-Lyon(SL)电压标准和Cornell电压-时间(CVDP)标准评估,通过对其他预后协变量调整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左心室劳损患者的心肌梗死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心电图劳损的患者(HR=2.7,95%CI:1.4-5.3,P=0.006)。与非心电图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比较,SL标准与CVDP标准联用诊断的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95%CI:4.7-26.4,P0.001);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风险显著增加(95%CI:1.6-3.2,P0.001);非致死性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也显著增加(95%CI:1.2-3.7,P0.05)。结论:心电图LV和LVH是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银法对猕猴声带肌运动神经终末和运动终板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声带肌与四肢肌不同,除肌纤维纤细,排列不甚紧密度,其神经支配比较丰富,运动终板数目较多,形态多姿。本观察对研究各种动物声带肌的运动神经终末特点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丧失或身体机能下降为特征的慢性骨骼肌疾病。鸢尾素是一种主要由骨骼肌细胞分泌的新型肌源性因子,在改善糖、脂及骨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鸢尾素不仅可通过影响糖尿病、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参与肌少症的发生发展,还可通过调节线粒体代谢活性、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和肥大、抑制蛋白萎缩及拮抗负性肌调节因子肌生长抑制素等来影响肌少症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鸢尾素影响肌少症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本文综述了鸢尾素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旨在为研究肌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吕斌 《生命世界》2009,(6):56-57
如今有不少年轻人由于经常长时问地使用电脑,导致肩、颈、腰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损。而现在盛行一种说法:一种来自日本的钛金项圈可以起到缓解肩颈劳损的作用,而且这种钛金项圈只在网上销售。在这种产品的宣传广告中,一位名人自称戴了8个月后,感觉戴着的时候长时间电脑都不疲劳,—不戴,肩颈就感觉特别累,形成了依赖症。  相似文献   

6.
家鸽胃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用血管铸型和透明方法观察研究家鸽胃的血供情况。家鸽腺胃由腺胃右动脉和腺胃左动脉营养,肌胃由肌胃右动脉和肌胃左动脉营养,它们均起自腹腔动脉。另外,家鸽胃动脉间缺乏吻合现象。  相似文献   

7.
肌少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肌少症的发生与CKD患者体内聚积的尿毒症毒素密切相关。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是一种常见的肠源性蛋白质结合类尿毒症毒素,可能通过促进机体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破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稳态、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损害成肌细胞生长等机制参与CK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综述了IS的正常代谢、引起CKD患者肌少症的机制及以IS为靶点的CKD肌少症的防治方法,以期为临床CKD肌少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鲵消化系统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报道了大鲵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大鲵胃粘膜厚,胃腺发达。消化管肌层皆为平滑肌,环肌明显多于纵肌。肝脏较大,比肝重4.41%,分左右两叶,右叶大于左叶,肝小叶不明显。胰腺长带状,位于十二指肠下方,胰岛明显。胰管与总胆管汇合后与回肠最前部相连。  相似文献   

9.
吴国流  储俊杰 《蛇志》1995,7(4):13-15
本文采用Niles改良法,观察蝮蛇蛇毒注入大鼠外侧腓肠肌后,肌内ATP酶活性的变化。其结果表明肌膜、肌内血管内皮和神经膜内有黑色硫化钴沉淀,与正常侧相比有明显减少。而随之蛇毒用量的递减和时间的延长,与正常侧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应用远红外按摩理疗床治疗腰背肌劳损65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5例病人中男41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4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X线检查,腰椎体边缘有不同程度增生,或有椎间隙狭窄,腰椎生理弧度变直或侧弯,临床以腰背疼痛为主,不能久坐久立,或伴有一侧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晨起症状加重,活动后减轻,劳累后或阴雨天症状加重等表现。我们将情况相似的63例病人做为对照组,应用电脑中频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方法采用电脑远红外按摩…  相似文献   

11.
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丰富,腺细胞内充满粘原颗粒。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腺二种腺体;单管腺由颈粘液细胞、长柱状细胞和内充泌细胞组成。肌胃内有肌胃腺,无粘膜肌层。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且分支明显;无中央乳  相似文献   

12.
北京鸭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应用七种消化道激素抗血清,对北京鸭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促胃素释放肽细胞大量分布于腺胃和肌胃。生长抑素细胞在腺胃和肌胃数量很多,在幽门部密集,且偶见于十地二指肠,胃素细胞在幽门部非常密集,并较多分布于整个小肠,肌胃内亦有少量。5-羟色胺细胞大量见于肠管各段,并偶见于幽门,少量胰多肽细胞见于腺胃、十二指肠和空肠,未检出胃动素和抑胃肽细胞。  相似文献   

13.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丧失的衰老性综合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骨骼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上调、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加速肌细胞凋亡进而加快肌肉衰老。研究表明,运动能作为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会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例如提高颤螺菌属和环状螺旋菌属的表达以及增加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的相对丰度等),改善肠道菌群稳态。新近研究表明,运动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维持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在肌少症的防治中发挥有益效应。该文详细阐述了肠道菌群对肌少症中的诊疗作用及其机制,并围绕不同运动形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进行运动干预防治肌少症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肌少症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家兔与大鼠腓肠肌的生后发育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道立  陈佩林  叶辉  程量 《动物学报》2003,49(5):646-655
研究分析了家兔、大鼠腓肠肌在生后各年龄阶段的内侧头、外侧头的内侧亚体、中间亚体或外侧浅亚体、外侧亚体或外侧深亚体内快慢肌纤维的发育情况,应用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了其肌亚体,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图像分析两型肌纤维的直径特征,以及肌构筑学与肌诱发电位的测量。结果表明:家兔在生后1个月时,内侧亚体从其深面凸现于内侧头与外侧亚体之间,中间亚体居于内侧亚体远端;大鼠内侧头未能区分肌亚体,其外侧头分为内侧亚体、外侧浅亚体,而外侧深亚体居于外侧浅亚体的深面呈重叠状:生后2、3天均未能分出Ⅰ、Ⅱ型肌纤维,也未见有原始肌束;Ⅰ、Ⅱ型肌纤维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内侧亚体的Ⅱ型肌纤维比例在家兔与大鼠的生后发育中始终占优,而在其它各肌亚体内,Ⅱ型肌纤维的比例在发育中不恒定,直至成年后Ⅱ型肌纤维才趋于稳定并占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肌亚体内Ⅱ型肌纤维的直径在各年龄段均大于Ⅰ型肌纤维。生后6个月家兔外侧头内侧亚体(FL/CSA)比值越大,倾向于速度型构筑;内侧头、中间亚体和外侧亚体(CSA/MW)比值越大,倾向于力量型构筑。大鼠腓肠肌外侧头内侧亚体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显示葡萄状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慢肌纤维,斑点状运动终板位于快肌纤维。  相似文献   

15.
红霉素对兔Oddi括约肌和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影响王玲康喜荣张经济(兰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兰州730000)红霉素(erythromycin,EM)可与胃动素受体结合,使内源性胃动素释放,诱发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migratingmyoelectric...  相似文献   

16.
PL-12型多发性肌炎与丙氨酸tRNA金由辛,蒋华琦(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1)PL-12型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累及横纹肌,有时也累及平滑肌和心肌。大部分病例为慢性渐进性,...  相似文献   

17.
江豚鼻道肌的解剖和构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豚的鼻部肌共分为后外肌、前外肌、后内肌、前内肌和深肌5层,无间肌和大小内肌较退化,无对角膜肌。通过测定各肌的肌重、平均肌纤维长、平均肌小节长以及肌纤维角度,计算了各肌的生理横截面积,估计最大强直张力和肌鲜重对估计最大强直张力之比值等指标。鼻部肌各肌的相对肌纤维长度相似。各鼻部肌的肌纤维角度均为零。前部肌比后部肌具有较大的收缩速度和收缩位移优势,后部肌则具有较强的张力产生能力。着于额隆和唇部吻肌的张力产生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12,(28):I0001-I0002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RNA-148aprom。tesmyogeIlicdifferentiationbytargetingtheROCKlgene”的文章。发现调控肌细胞分化的新miRNA分子miRNA-148a。其通过锚定RhoA/RocK通路的ROCKl基因调控肌细胞分化,并提出了肌生成中miRNA-148a和ROCK1的网络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尚启 《古生物学报》1996,35(3):331-348
报道广西六景和隆安刘家早泥盆世中华豆石介族1属、1亚属和20种,其中包括9新种和7未定种。根据统计,莲花山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0,而那高岭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4。通过对中华豆石介族,特别是肌痕的研究认为,莲花山组可与云南曲靖西屯组对比。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理卫生教参上介绍的呼吸运动模型,分肋骨运动模型和膈肌运动模型2件。本人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模型的一些缺点,其一,肋骨运动模型是平面的,缺乏立体感,看不出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以及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其二,膈肌运动模型使用的玻璃钟罩笨重、易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