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正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疼痛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那一种。但如同生老病死一样,疼痛又无处不在,不可避免。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疼痛,甚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难言的痛苦,对于疼痛这个人类的健康杀手,我们必须要关注它,认识它,了解它。疼痛是什么?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受。汉语的"疼"是指余痛,"痛"是指病人身体内部的伤害性感觉。"疼痛"一词来源于  相似文献   

2.
好的环境能塑造孩子的性格,能让他变得温顺而且富有同情心,而坏的环境却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情,会让孩子变得暴躁或沮丧,有时甚至会对很多事情都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3.
薛子坤 《蛇志》2006,18(2):91-91,F0003
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有时甚至能起到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但也有极为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 1停用激素不当 长期服用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和甲强龙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原发病的症状已基本控制,但因病人不懂激素的合理停药,或突然停药,或停药太快,原发病就会复发或恶化,称为“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子     
种子的主要作用 ,在于保证植物后代的繁衍。依靠种子 ,植物得以到处传播 ;植物大量结子、传宗继代的本领 ,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1 植物种子的传播在夏末秋初时 ,当你走进野草丛生的山野时 ,常会听到“僻拍”、“僻拍”的响声 ,有时甚至会受到突然的袭击。原来这是一些植物的果实已经成熟 ,由于果皮的爆裂 ,产生出一种弹力 ,把种子飞弹出去。以这种方式传播种子的植物有绿豆、大豆和豌豆等。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北部的有一种叫“喷瓜”的植物 ,它的果实成熟以后 ,只要受外力稍一触动 ,就脱落下来 ,里面的种子随着一股粘液突然地喷射…  相似文献   

5.
前言 众所周知,炭疽病的临床症状是和病情及其频死时的严重程度不相符合的,即在炭疽病的病程中,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或体徵。正象人们所描述的那样,炭疽的死亡能够突然发生,有时是不可预期的。例如,在爪哇人的实验性炭疽观察中,突然性死亡甚至在患者谈吐镇静和毫无严重病徵的情况下发生,仅在死亡前数分钟出现发绀现象;有关非洲东南部枯草原动物的报告指出,死亡多系突然发生,很少或者没有频死前的挣扎症状;此外还发现一只正在吃食过程中的斑马,口含青草而突然倒毙。上述没有明显特  相似文献   

6.
张容 《生命世界》2008,(11):88-90
无庸置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通过新一轮的课改这个千载难逢的教学契机,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它为生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之成为学生对其经验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观察、猜想、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收获自信,感受自尊;它同时呈现了许多问题情境,有利于进行探究式教学,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7.
<正> 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n shock syn-drome;TSS)是以发烧、低血压、红皮病继而脱皮和涉及多系统异常的疾病,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的一种流感和流感样病的合并症。它会使一个健康人在流感流行过程中突然死亡,故而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羊彩菊 《蛇志》2005,17(2):136-137
“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与过程,也称“交流”、“传播”,它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和手段。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护士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的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做夢     
做梦谁都做过,人睡着以后,有时会做各种各样的梦,梦见已经死去的人,梦见远离的亲友,甚至也梦着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去,遇见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情。但是,人为什么会做梦呢?这个问题,曾经有很多科学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加以研究企图找到梦的成因,但都没有找到它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没有对人的睡眠的神经机制加以研究。后来由于伟大的俄罗斯学者巴甫洛夫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成就,才把这个过去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释的做梦的原因找到了。我们的大脑表面有—层灰白色的皮,这就是大脑皮层。人醒着的时候,大脑皮层就不停地紧张地工作着,如果这样的活动不停地继续下去,那么神经系统就会精疲力竭。所以我们疲倦了就想睡觉,睡觉就为  相似文献   

10.
前言我国是最早发明‘磁石’的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先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发现并应用磁铁,写下了人类对磁的认识历史的第一页,指南针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神农本草经’指出,‘磁石主治周痹风湿’;古代有人将磁石投入井中,汲水饮之,称之谓‘药井’,美其名曰‘镇惊水’或‘送子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磁石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宇宙中有时还会产生‘磁暴’现象,甚至还会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磁以及人们对磁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既十分古老又充满勃勃生机,对它的研…  相似文献   

11.
(一)何谓变态反应变态反应(allergy)又称超敏反应。它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变态反应常可导致形形色色疾病发生,严重的影响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如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迅速发生过敏性休克;有人吸入某种花粉会突然发生荨麻疹或过敏性哮喘;有人吃进某种食物后会很快发生过敏性胃肠炎;有人接触油漆、染料后会发生接触性皮炎……。因此,也可以说变态反应是一种异常的、有害的、病理性的免疫反应,通常惯称为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2.
甚么叫生物热?科学家们对于这名词的解释,往往有些出入,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各种容易腐烂的有机物质,由于生物学作用而形成的热."一些用来引起这类热发生的材料,常被叫做生物燃料.在各种堆积着的有机物质中,像垃圾、泥炭、棉捆、烟草、粮的半制品等堆积中,我们都可能发现生物引起的高热现象.这些现象有时是我们所不需要的,例如,大量的种子,在保管不善时,就会因高热而变质或腐烂,干草堆甚至会由于高热而引起燃烧.但是,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正>疫苗预防疾病是免疫学最成功地实际应用之一。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有的疫苗由灭活病原体制备,常常免疫效果不理想;有的疫苗用减毒的活病原体制备,不易生产和保存,有时会出现毒力返祖影响安全性。目前一些经常使用的疫苗所提供的保护作用,仅限于特异的一种细菌或一种病毒的感染,很少是多价制剂。此外,有  相似文献   

14.
徐钦琦 《化石》2000,(2):15-15
在第5讲 ,我们曾经介绍 :在最近的670万年内 ,平均每隔60万年 ,世界上便会出现一次生物进化事件。它表现为一些旧的种类在突然之间消失了 ;它们被另一些新的种类所替代。这样的事件总是出现在以60万年为平均周期的“大年”之冬末春初。地球的历史很长 ,至少已有46亿年 ,上述规律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呢?这是今后的研究课题。在第6讲 ,我们还曾介绍 :在地球的历史上 ,气候变迁或“大年”至少具有16种不同的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大年”长度为2~5亿年。它的标志是大冰期的反复出现。据古气候学家研究 ,在最近的10亿年内 ,世…  相似文献   

15.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3):11-12
1 意识丧失的概念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 ,是人脑高级活动的能力的表现 ,它包括思维、记忆、情感、定向力、言语、视听及各种技巧活动等等。有了意识 ,我们才有从事从简单到复杂的各项活动及对自然界发生的事变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如果某人突然丧失了这种能力 ,他就会立即表现为“昏过去”,也就是失去知觉 ,失去了判断、思维、言语及行动等能力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丧失。2 导致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的疾病意识丧失也被称为意识不清或神志不清 ,常见于 3种情况 :短暂的、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称为晕厥 ;持久的、有心跳呼吸存在的意…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还原酶(NR)是一种不稳定的酶,离体的NR在0℃下保藏几小时后,它的活性会显著丧失,有时甚至测不出它的活性。这一情况一直是进一步研究NR的生理生化的主要障碍。1979年,Sharrad首先发现小麦叶片中有二种因素能增进 NR活性,他认为这二种因素可能是蛋白类物质。我们(1980)证实番茄叶片中也有蛋白类物质能活化脱辅基NR酶蛋白。Purvis(1980)发现棉花种子及子叶中有一类热稳定的蛋白类物质,能稳定NR活性。现在对这类物质的认识刚刚开始,对它的性质和在植物之间的分布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作为一项医疗手段已日渐为人们所熟悉。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没有创伤的对生命体进行观察。去医院做一项核磁共振检查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但是您听说过给葡萄酒做核磁共振吗?葡萄酒是惟一种有生命的酒类饮料,它在经历过发酵、陈酿、装瓶之后仍然处于活跃状态,会继续成熟、变化。它有益健康的功能与  相似文献   

18.
已知紧张是引起胃溃疡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对在紧张状态下,情绪的表露和激怒行为的表现对溃疡发病会产生什么影响,则不甚了解。Vincent等在大鼠实验中设计了一种方法,证明激怒后情绪和行为的表露可以保护大鼠,使束缚加冷冻(5℃)引起的胃溃疡发病减轻,相反,情绪行为的抑制则可能产生病理后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2):I0001-I0004
PCR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的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使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根毛发、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过去几天几星期才能做到的事情,用PCR几小时便可完成。PCR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利用嫁接的方法来定向的蒙导砧木或接穗,使其具有某一方面的特点。我们在动物饲养上也试验了类似的方法,利用一种动物的行为来影响另一种动物的习性。1.吐绶鸡响安哥拉兔的食性我们饲养的吐绶鸡喜食野草野菜,所以把它和安哥拉兔放养在一起。当喂家兔野草时,吐绶鸡总是习惯的走来挑食它所喜食的野菜;当给吐绶鸡进食麦、高粱等种子的时候,有些家免也会跳到台上窃食吐绶鸡的食物。这样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结果,使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许多接近的地方。前年(1958)麦播时,因秋凉而使蝗虫飞跳艰难。爱好动物饲养的同学们捕获了许多蝗虫拿来喂吐绶鸡。这时,家兔也跳来集中注意力的嗅着,有的竟然拾到嘴里进行咀嚼。但是,这种食物由于不适合它的食性而又被抛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