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柳叶蕨属为分布于石灰岩区域的一类较特别的植物。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表明,广东有柳叶蕨属植物共4种,其中3种为广东省分布新记录,即峨眉柳叶蕨、镰羽柳叶蕨和柳叶蕨,建议将这几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2.
柳叶蕨属为分布于石灰岩区域的一类较特别的植物。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表明,广东有柳叶蕨属植物共4种,其中3种为广东省分布新记录,即峨眉柳叶蕨、镰羽柳叶蕨和柳叶蕨,建议将这几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鳞毛蕨科的4个属(毛枝蕨属Leptorumohra、石盖蕨属Lithostegia、黔蕨属Phanerophlebiopsis和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生殖方式。其中柳叶蕨Cyrtogonellum fraxinellum 'n'=123, 2n=123; 离脉柳叶蕨C. caducum 'n'=123; 斜基柳叶蕨C. inaequalis 2n=123; 四回毛枝蕨Leptorumohra quadripinnata n=41; 石盖蕨Lithostegia foeniculacea 2n=164; 长叶黔蕨Phanerophlebiopsis neopodophylla 2n=82。石盖蕨属、黔蕨属和柳叶蕨属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这3个属的染色体基数和鳞毛蕨科中其他属一样均为x=41。细胞学证据支持将石盖蕨属、黔蕨属置于鳞毛蕨科的处理。本文还发现柳叶蕨属与贯众属Cyrtomium的一些种一样, 具有无融合生殖方式, 而其他3个属仅具有在蕨类植物中较为常见的有性生殖方式。  相似文献   

4.
谢寅堂  李娜 《植物研究》1989,9(3):15-19
本文发表了柳叶蕨属的五个新种:峨眉柳叶蕨C.omeiense;相似柳叶蕨C.simile弓羽柳叶蕨C.salicifolium:镰羽柳叶蕨C.falcilobum;小柳叶蕨C.minimum  相似文献   

5.
黔蕨属的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寅堂 《植物研究》1990,10(1):87-91
黔蕨属是鳞毛蕨科中一个小属,也是一个中国特有属,是秦仁昌教授1965年首次发现的,但是很多蕨类植物学家不知道它。现在已知道有9个种,贵州和湖南省是分布中心,向北分布到四川东南部,向东分布到江西,向南分布到广西,向西分布到云南。本文对黔蕨属的特征加以描述,编有分种检索表及地理分布区(见图)。  相似文献   

6.
鳞毛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 叶绿体rbcL序列的证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MEGA2和MrBayes 3.0b4软件包对105种鳞毛蕨类及近缘植物(其中新测定36种)的叶绿体DNA rbc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探讨了其主要分类群(属级水平)的系统演化关系。用最大简约法、邻接法和贝叶斯分析方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 结果显示: (1)秦仁昌系统所定义的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除了拟贯众属Cyclopeltis外, 均包含在两个单系群之中, 支持鳞毛蕨族Dryopterideae和耳蕨族Polysticheae的成立; 但是鳞毛蕨族还包含秦仁昌系统所定义的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和三叉蕨科Tectariaceae肋毛蕨属Ctenitis的部分种类; 耳蕨族还包含产于美洲的Phanerophlebia属和Polystichopsis属; 确认石盖蕨属Lithostegia属鳞毛蕨族的成员, 且与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拟贯众属与所分析的其他任何鳞毛蕨类植物的关系都比较疏远, 单独为一支。(3)秦仁昌系统所定义的球盖蕨科与肉刺蕨属Nothoperanema聚成一个分支, 属于鳞毛蕨族的成员。(4)鳞毛蕨属Dryopteris为多系类群, 耳蕨属Polystichum和贯众属Cyrtomium均为并系类群。(5)黔蕨属Phanerophlebiopsis、毛枝蕨属Leptorumohra和石盖蕨属与复叶耳蕨属构成一支; 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与Polystichum属和Cyrtomium属的部分种类聚成一支; 肉刺蕨属与球盖蕨科及鳞毛蕨属的部分种类聚成一支。对鳞毛蕨科的系统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的系统关系、肋毛蕨属与鳞毛蕨科的系统关系以及中国或亚洲特有属(拟贯众属、肉刺蕨属、黔蕨属、毛枝蕨属、石盖蕨属和柳叶蕨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已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7科74属196种和7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膜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瘤足蕨属、凤尾蕨属、瓦苇属。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科、泛热带分布属、东亚分布种为主,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6山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表明,与凤阳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九龙山。凤阳山共有57种中国特有蕨类,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秦岭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秦岭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太白山分为4个带谱,其中以海拔800—2600米带谱内的,蕨类属种最多,约占秦岭总种数的32%。在秦岭77属中,属于热带、亚热带的属有36属,约占秦岭总属数的46.9%,其中有17个属每属仅有1种,其余每属有2—3种,均分布于秦岭南坡,这说明秦岭南坡是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分布的北缘。通过秦岭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说明秦岭蕨类植物属于喜马拉雅、中国西南到日本的蕨类植物区系,以耳蕨与鳞毛蕨为特色,称谓“耳蕨—鳞毛蕨区系”。  相似文献   

9.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野外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可以认为,凤阳山--百山祖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9科、79属、249种(含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和膜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和瓦韦属,其中以鳞毛蕨属和复叶耳蕨属分布相对集中。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种以东亚分布类型和中国特有种为主,并含有72种中国特有和珍稀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蕨类植物区系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黄土高原的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类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有蕨类植物26科、53属、184种及3变种,种类较多的科有蹄盖蕨科(30种)、鳞毛蕨科(26种)、水龙骨科(20种)、铁角蕨科(12种)、卷柏科(12种)、中国蕨科(11种)及裸子蕨科(10种)等。这7科的种类共计121种,占本地区总种数的64.71%。种类较多的属有鳞毛蕨属(13种)、郑柏属(12种)、耳蕨属(11种)、铁角蕨属(11种)、蹄盖蕨属(10种)、瓦韦属(10种)、铁线蕨属(9种)及岩蕨属(9种)等。这8属的种类共计85种,占本地区总种数45.46%,黄土高原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的有18属,占总属数的41.86%,北温带及寒带分布类型的有22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属除外)的51.16%,其中,亚洲分布类型的最多,计有16属,占总属数的37.20%,表明黄封同原蕨类植物区系是温带类型,区系地理成分以华北区蕨类植物为主,同时也集中了华中、华东、东北、西北以及西南的蕨类植物。而中国特有的分布属只有1属。  相似文献   

11.
黔蕨属的一些新增补和修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仁昌 《植物研究》1987,7(1):71-75
黔蕨属(Phanerophlebiopsis Ching)是本文作者于1965年创立的(分类学报10卷115页)。它是以贵州为发展和分布中心的一个中国特有的蕨属,向东分布到湖南西部,向南到广西东北部,向西到四川东部。它的发现是对鳞毛蕨科的一个有意义的增加。本文提出一些新补充和修正,使我们对它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陆玲娣 《植物研究》1984,4(4):37-59
桂樱属(Laurocerasus Tourn.ex Duh.)是蔷薇科李亚科的一个属。它是De Tournefort(Institutiones rei Herbariae 627.t.403.1700)以Prunus laurocerasus L.和P.lusitanica L.两种奠定基础,而至1755年由Duhmal代为正式发表而建立。自该属建立以后的二百多年来,各国植物学家对其分类位置各持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为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五卷准备资料,本文发表国产复叶耳蕨属的63新分类群。为了节约篇幅,本文仅发表拉丁文描述和中文的特征简报,其中文描述将见于《中国植物志》,以免重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杭子梢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沛云 《植物研究》1987,7(4):11-55
本文叙述了杭子梢属(gen.Campylotropis)植物的研究历史,说明在中国一共记录过59种杭子梢属植物,经过著者的研究整理,确定并提出了14种新的异名名称,经过详细考订,本属植物在中国已确知为29种、6变种、6变型。其中包括经发现和研究整理的新种4、新变种3、新变型3、新组合变种2、新组合变型3。此外尚有2个存疑种有待今后采集调查解决。本文历述了关于本属是否应该并入胡枝子属(gen.Lespedeza)这一问题所存在的长期争议之后,详细论述了本属与胡枝子属在特征上的异同诸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据此,明确地肯定本属与胡枝子属亲缘关系极为相近,但特征的分化已经必须确认本属应是与胡枝子属有明确区别的独立的属。此外,从特征分析中也可得出本属应是由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sect.Macrolespedeza)演化发展而来的。本文在讨论了属内主要特征的演化趋势与种群关系之后,论述了本属在世界主要分布地区的种数和分布概况,同时将此与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的分布概况作了比较和分析,明确地认定我国机子梢属植物的大部分种类是本国西南地区发生的(中国有20个特有种),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本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也是本属植物从较原始特征开始分化的一个特征分化多样化中心,并且此地区正是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与本属多数种类包括较原始种类分布相交叉的地区,因而我国的西南地区有可能即是本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并且这一起源应是与胡枝子属大胡枝子组植物分布到中国西南地区以后的分化发展想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巢鼠属(Micromys Dehne,1841)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是最小的啮齿动物之一。此前的研究显示该属包含巢鼠(M.minutus)和红耳巢鼠(M.erythrotis)两个物种,但由于数据缺乏,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仍存争议,且两个物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也不确定。本研究在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批巢鼠属标本,经形态与分子学鉴定发现其包含巢鼠和红耳巢鼠两个物种,它们在清凉峰海拔1 600 m处同域分布,支持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基于安徽清凉峰巢鼠和红耳巢鼠的外形特点,本文对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巢鼠属照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巢鼠属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同时绘制了地理分布图。结果显示:在我国巢鼠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红耳巢鼠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陕西、湖北、西藏、贵州、重庆、安徽、福建、广西;两者在安徽清凉峰和陕西镇巴县、城固县皆有分布。此外,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我国巢鼠属多样性仍被低估,极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分类单元,巢鼠属的分类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6.
林有润 《植物研究》1990,10(3):73-92
本文论述了"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森林植物亚区是菊科蒿属(Artemisia Linn.)植物区系地理一特殊的分区。该分区含蒿属植物116种、21变种,作者参考了孢粉及地质资料后提出该亚区既是第四纪冰期蒿属植物的"避难所",又是该属植物"次生的起源中心"与现代分布区的"第二个密集中心"。现该亚区保存有少数第三纪蒿属古特有种与次生的原始种,同时还含众多冰后期分化、衍生出的区域性特有种,后者有64种13变种之多。文中将该亚区分4地区成分分述,附各地区成分蒿属植物的代表种,同时还与周围地区的区系成分作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杜鹃花属的修订(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明渊 《植物研究》1992,12(3):213-222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植物是世界上的著名花卉, 在园艺上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近年来又发现有部分种类可供药用, 食用更是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 并且全属植物种类繁多, 分布比较集中, 特有种也多, 而我国的西南地区又是其分布的中心地带, 我们在完成了"中国植物志"的编著之后, 现将有关的新等级, 新组合一并发表, 以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复叶耳蕨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寅堂 《植物研究》1983,3(2):73-81
1828年荷兰植物学家Blume在他的《瓜哇植物简志》(Enum.P1.Jav.)中,根据Arachniodes aspidiodes Blume这个种,建立了复叶耳蕨属Arachnicdes,但一直未被各国植物学家所承认。我国蕨类植物专家秦仁昌教授1934年对本群蕨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和分枝图式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证明了它是一个自然类群,并指出了在系统分类上介于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和鳞毛旅属Dryopteris Adans之间,当时他把本群植物(包括毛枝旅属Leptorumchra H. Ito和假复叶耳蔗属Acrorumo-hra H.Ito的一些种)归入了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的Rumchra Raddi属中。  相似文献   

19.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分布广泛, 生存环境多样, 类群结构复杂, 深入分析其地理分布格局与特征, 可为种质资源保育和利用等提供依据。本文基于大量基础数据及文献资料, 更新了中国陆域分布的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物种名录, 统计了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成分等信息, 建立了中国野生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数据库, 旨在为种质资源调查及引种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截至2021年7月, 共记载7亚属720种(包括114变种、45亚种和2变型), 其中中国特有种450种。除宁夏和新疆干旱荒漠地带外, 中国其他各省区均有野生杜鹃花属分布, 其中云南省分布393种, 是省级尺度物种丰富度及特有性最高的区域; 其次为四川省(278种)及西藏自治区(271种)。县级尺度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与察隅县以134种并列物种丰富度第一, 其次是德钦县128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