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岩脚洞石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和分析了贵州普定白岩脚洞发现的砾石石器(砍砸器)和石片石器的类型。刮削器数量多,类型复杂,加工精致;尖状器数量较少,加工也不很精致;端刮器和修背石刀不太发达;雕刻器和凹缺刮器并不发达;砍砸器仍占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2.
高岭坡旧石器遗址位于百色市田东县境内的林逢镇檀河村,文化层为右江南岸第4级阶地的砖红壤层。本文材料为1986~1995年发掘和采集的、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藏的834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工具、备料和断块;石片和断块占较大比例;工具既有手斧、手镐和砍砸器等重型工具,也有刮削器、凹缺器、石锥和鸟喙状器等轻型工具。两个类群在原料和毛坯选择上有明显差异。工具均采用锤击法,主要从较平的一面向较凸的另一面进行单向加工,辅以交互和错向加工。拼合石片以及大量细小石片、断块等的存在显示,该遗址为一处石器制造场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1978年9月在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公社大贤庄附近发现的石制品。石制品主要以石英岩砾石为原料。全部标本均采自大贤庄附近的山坡地表。采集品中有:石核(单台面、双台面、多台面及船底形石核)、石片、石锤、砍砸器(包括用石片制成或用石核制成者,单向加工或交互加工)、刮削器(单刃与双刃)、圆头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加工较为简陋,大部分为一般的特点,在进一步确定时代上意义较小,唯船底形石核较有意义。这批标本虽然脱了层,但在调查中未见到陶片或磨光石器,推测其时代有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稍晚。  相似文献   

4.
湖北房县樟脑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木文是对湖北房县樟脑洞旧石器及其动物群的初步研究。该地点属洞穴堆积,采集哺乳动物化石12种,石制品二千余件。石器类型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其中以石片石器居多;石器的第二步加工多样化,单面加工率最高。就目前的研究,樟脑洞遗址很可能代表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种新型文化,距今13490±150年。  相似文献   

5.
2014年夏季,我们对下川遗址的富益河圪梁地点北部进行了发掘,本文对其3号探方(QX2014-T3)的发掘成果进行了报道。T3的面积为6 m2,出土石制品1036件;其中,183件出自上文化层,853件出自下文化层。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石英砂岩和黑色燧石,另外还有少量的玛瑙、硅质泥岩等。下文化层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其中,石器的类型包括重型石斧、研磨器、石锤和轻型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锯齿状器、楔形析器、圆头刮削器、齿状器、琢背小刀,赤铁矿;打片和修理均采用为简单的锤击法;年代为40~30 kaBP。上文化层发现的石制品以细石叶产品为主,石核包括普通的多台面石核、锥形细石核、船形细石核,石片为普通石片和细石叶共存,石器包括刮削器、圆头刮削器等;年代晚于30 kaBP。  相似文献   

6.
关于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01,20(1):1-18
在周口店第 15地点经过加工的石器中 ,刮削器占近 93%。其它石器类型包括砍砸器、尖刃器、石锥、凹缺器、雕刻器和薄刃斧。石器由锤击加工。绝大多数标本向一面加工。石片石器多为正向加工。大多数石器个体很小 ,形态不规则 ,修疤呈鳞状 ,深浅、大小不一。少数标本的修疤浅平、规则而平行。统计分析显示在各类器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大小与加工上的区别。单边刃刮削器的各亚型之间在大小、加工长度和深度以及刃角和刃形诸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说明这些刮削器在刃口形态 (直、凸与凹 )方面的的变异主要取决于毛坯的原始形态 ,而非代表类型与功能的不同。变量相关分析揭示石器的大小与加工程度和原坯的大小与形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吉林和龙柳洞2004年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吉林和龙柳洞旧石器地点于2002年5月发现,2004年5月对其进行了复查。该地点位于图们江流域第2级阶地上,在地表和灰黄色土层中发现石制品142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叶和工具(石砧、使用石片、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尖状器和琢背小刀);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占93.66%。遗址应属于晚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8.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发现了一批石器地点,本文是对其中若热沟与麦多得布两处地点石制品的分类、描述与简要研究。这批材料包括了细石核、细石叶及加工精致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器型,属于细石器工业遗存。这些材料对于深入认识与研究西藏地区的细石器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吉林延边珲春北山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全家  张乐 《人类学学报》2004,23(2):138-145
吉林珲春市北山旧石器地点于2002年发现。该地点位于图们江的冲积盆地内,石制品发现于其黄色亚粘土层内和地表。石制品共52件,包括砸击石核、锤击石片、石叶和工具(使用石片、刮削器、尖状器和矛形器);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占86.5%。根据第四纪地层堆积年代推断,石器地点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10.
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出土的771件石制品。石制品出自黄土地层S2到L1底部, 相当于200ka BP to 70—80 ka BP, 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以S2和S1中最为丰富, 而L1底部和L2中较少; 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断片, 石器数量很少, 仅尖状器和刮削器两类; 和中国北方小石片-刮削器传统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从早到晚,石制品的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本文认为北窑遗址属于一处古人类临时加工石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境内,埋藏于长江左岸第三级基座阶地。2007年度对该遗址进行了第四次抢救性发掘。发掘范围分A、B两区, 揭露面积2004m2,其中A区出土石制品470件, B区140件。除B区有24件出自表土层外, 其余均出自底部砾石层。石制品原料取材于河流阶地底部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 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 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 此外可能还利用过碰砧法和摔碰法。石器以大型为主, 80%以上以石片为毛坯; 刮削器和砍砸器是主要类型,此外还有凹缺器、大型石刀、尖状器、手镐、薄刃斧等; 石器采用锤击法直接简单加工而成,加工部位多集中于石片的远端及两侧, 以单面方式为主。地貌对比和以往研究结果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石器工业面貌在保留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特点的同时, 石片和石片石器也占据较大比例, 同样特点的旧石器遗址在汉水流域和洛南盆地也有发现, 说明这一区域可能存在着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吉林延边珲春北山发琬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全家  张乐 《人类学学报》2004,23(2):138-145
吉林珲春市北山旧石器地点于2002年发现.该地点位于图们江的冲积盆地内,石制品发现于其黄色亚粘土层内和地表.石制品共52件,包括砸击石核、锤击石片、石叶和工具(使用石片、刮削器、尖状器和矛形器);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占86.5%.根据第四纪地层堆积年代推断,石器地点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1994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多处地点采集的624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占44%以上, 类型丰富, 包括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石球、尖状器、刮削器和石锤; 石器素材主要为砾石, 大多数个体粗大。这一石器组合与中国南方的砾石石器工业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手斧工具的出现表明,这些石制品在探讨东、西方的旧石器文化交流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丁村石制品再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源 《人类学学报》1988,7(4):306-313
本文用测量统计方法对50年代从丁村各地点采集的1932件石制品重新进行观察分析。初步结果为:石器原料多半为角页岩;打片很可能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偶尔使用,碰砧法也可能使用;石器组合以刮削器为主,手斧占一定比例;用大石片制成的大型尖状器长大于100毫米。总的来看,石器加工比较粗糙;大型尖状器和砍研器有反复加工痕迹;两面加工的工具占24%。  相似文献   

15.
龙垭旧石器遗址位于四川省简阳市沱江二级支流康家河左岸,2010年7~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87 m2,出土石制品559件,动物骨骼化石数千件。石制品原料多选用砾石,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有硅化木、石英等。石制品类型主要有石核、石片、断块及手镐、大型石刀、似手斧、重型刮削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和石球等石器,并有三组可拼合标本。从石制品面貌上看,古人类能够剥取大石片、以之加工石器,两面器技术不典型,初步呈现出似阿舍利技术特征。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年代可能达到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批材料为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沱江流域更新世人类生存、生产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畔。遗址发现于2010年,包括第1、第2和第3三处地点;现有发掘研究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地点。第1和第2地点均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分布密集,类型多样。第1地点石制品包括盘状石核、石片、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端刮器  相似文献   

17.
泥河湾盆地霍家地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家地旧石器地点发现于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层”中,经试掘出土了60件石制品,包括4件石核、12件石片、24件石器和20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块,石器中包括刮削器20件,尖状器2件,石锥、雕刻器各1件。含石制品地层位于东谷坨文化层之上,推测其年龄约为距今10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宣州市陈山旧石器地点1988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房迎三 《人类学学报》1997,16(2):96-106
本文记述了1988年在安徽省宣州市陈山旧石器地点发掘出的78件石制品。标本尺寸较大。类型有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尖状砍砸器和镐,所占百分比依次为29.5%,29.5%,9.0%,14.1%,3.8%和5.1%。依沉积物分析,可将埋藏石制品的地层时代划分为早晚两期:下部B组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上部A组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9.
洋安渡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埋藏于长江右岸第2级阶地的上部,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碎屑和石器;其它遗物包括以大溪文化类型为主的陶片和大量动物残骸。石制品的原料来源为遗址附近长江河漫滩的砾石,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石片生产技术主要为以生产零台面石片为目标的摔碰法。石器类型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斧毛坯、磨石和磨光石斧等;砍砸器和刮削器全部单面加工,技术熟练,加工简单,刃缘较长;石斧毛坯虽为打制,但形状规整,加工精致,是石器加工的重点;磨制石器数量少且残断。洋安渡遗址的石器兼有打制和磨制两大类,虽然石器加工的重点为磨制石斧,但打制技术依然重要,其一方面为磨制石斧打制合适的毛坯雏形,另一方面加工砍砸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满足临时和补充的使用。洋安渡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为了解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技术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库区果茶场Ⅱ旧石器遗址位于汉水上游左岸第三级阶地, 海拔150-155m, 2009年4-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500m2, 出土石制品132件。石制品类型有石锤、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 其中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手镐、手斧。剥片和加工石器的原料主要为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 锤击法为主要的剥片技术, 石核和石片的尺寸以中小型居多; 石器中, 砍砸器、手镐主要以砾石为毛坯直接加工, 刮削器多采用小型石片毛坯进行加工, 而手斧则以大石片为毛坯进行两面加工。遗址上部地层为强烈氧化的红色黏土层, 含钙质结核和锰质薄膜; 下部发育网纹红土。地层沉积物性质和地貌分析表明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