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L1210白血病小鼠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抑瘤作用机理。方法:建立DBA/2小鼠L1210腹水瘤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实验,通过腹腔注射软骨多糖治疗,每天称重并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于0h、24h、48h、72h抽取治疗组小鼠的腹水瘤细胞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采用常规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BCL-2和BAD蛋白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软骨多糖的抑瘤机制。结果:软骨多糖可以明显提高DBA/2小鼠的生存率;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出现细胞浆浓缩、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等现象;软骨多糖作用后的L1210细胞,其细胞周期被阻遏于Go/G1期,24h-48h凋亡率迅速上升;Bad蛋白的表达水平于给药24h-72h后升高,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结论:软骨多糖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周期和Bad、Bcl-2蛋白的表达来诱导L1210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延长DBA/2小鼠的生存时间,是一种新型的抑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生长阻抑和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分析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p21WAF1基因表达。结果:1).DADS在10mg/L~80 mg/L范围内,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2).不同浓度DADS作用于K562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DADS可以将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3).DADS浓度在10mg/L~80mg/L时作用K562细胞24h后,凋亡率逐渐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用浓度分别为0mg/L,20mg/L,40mg/L,80mg/L处理K562细胞24h后,p21WAF1蛋白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溶媒组和阴性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DADS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促进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与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WAF1表达,从而诱使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研究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变化及其意义。MTT法检测SFPS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通过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酶原的变化; RT-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显示:SFPS作用lovo细胞24,36,48和72h的IC_(50)分别为375,355,178和60mg/L,表明对lovo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在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细胞膜表面微绒毛减少、染色质固缩、边集,凋亡小体形成。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药物浓度为5-300mg/L作用24h后,显示有凋亡细胞特有的DNA梯状条带;而500mg/L处理后梯状条带模糊,开始出现“涂片状”,表明在高药物浓度的作用下,细胞有坏死。流式细胞仪测得细胞凋亡率有剂量的依赖性;DNA直方图出现亚G1峰,但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无明显改变。SFPS处理lovo细胞后,发现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的mRNA高表达,并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实验结果提示,SFPS在体外能够诱导lovo细胞凋亡,这可能是SFPS抑制肿瘤增殖的机制之一,而Caspase-3的活化参与了SFPS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人参苷皂Rd对人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系细胞培养,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d处理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端粒酶活性以及h TERT表达水平。结果:随着GSRd浓度的升高,U251细胞的生长被明显抑制,出现了细胞凋亡和凋亡小体的现象;在经GSRd处理后U25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对照组和溶媒组类似,而GSRd药物处理24 h后,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其中20μg/L组端粒酶活性降低极显著,P0.01,40μg/L和80μg/L组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SRd药物处理48 h后,细胞端粒酶在20、40、80μg/L处理后,端粒酶活性降低极显著,P0.01;20μg/L、40μg/L和80μg/L的GSRd处理细胞后,相比于对照和溶媒组,h TER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d能够促进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对于临床治疗脑胶质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石墨烯量子点(GQDs)对大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高、低剂量GQDs实验组(10 mg/kg·d,5 mg/kg·d),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实验组尾静脉注射GQDs,连续28 d。麻醉处死,心脏取血,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BM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另取3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外培养大鼠四肢骨髓单个核细胞,GQDs分别作用24 h,48 h,72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粒-巨细胞刺激集落因子(GM-CSF)含量。结果:GQDs在10 mg/kg·d剂量范围内,实验组大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5);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增高的趋势;骨髓单个核细胞周期DNA合成前期(G1期)缩短(P0.01),DNA合成期(S期)显著延长(P0.01),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1)。GQDs作用72 h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明显增殖(P0.05),细胞上清液中GM-CSF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GQDs可促进大鼠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青藤碱抑制人宫颈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SIN在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SIN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ar)法检测处理24h、48h、72h后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1.0.1、0.2、0.4、0.625、1.25、2.5mmml/L SIN处理Hela细胞24h、48h、72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特点;2.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表明,SIN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细胞凋亡分析表明,SIN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特点;结论:SI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SIN有望应用于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研究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变化及其意义。MTT法检测SFPS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通过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法测定Caspase-3酶原的变化:RT—PCR检测Caspase-3mRNA表达。结果显示:SFPS作用lovo细胞24,36,48和72h的IC50分别为375,355,178和60mg/L,表明对lovo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在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细胞膜表面微绒毛减少、染色质固缩、边集,凋亡小体形成。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药物浓度为5—300mg/L作用24h后,显示有凋亡细胞特有的DNA梯状条带:而500mg/L处理后梯状条带模糊,开始出现“涂片状”,表明在高药物浓度的作用下,细胞有坏死。流式细胞仪测得细胞凋亡率有剂量的依赖性;DNA直方图出现亚G1峰,但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无明显改变。SFPS处理lovo细胞后,发现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的mRNA高表达,并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实验结果提示,SFPS在体外能够诱导lovo细胞凋亡,这可能是SFPS抑制肿瘤增殖的机制之一.而Caspase-3的活化参与了SFPS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生长及其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建模组(n=50)。建模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n=10):模型组、苦参碱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和香菇多糖(200 mg/kg)组。除对照组外,每只大鼠右腋皮下接种0.4 ml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悬液(5×107 cells/ml)。按10 ml/kg的体积腹腔注射给药,2次/日,连续14 d。14 d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瘤组织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检测大鼠外周血IL-2、IFN-γ、IL-6、IL-10、TGF-β、CD3+、CD4+、CD8+、IgG、IgM、IgA水平。结果: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大鼠瘤块平均质量分别为(4.99±0.93)g、(4.52±0.92)g、(4.22±1.18)g、(4.52±0.92)g,与模型组(6.62±1.20)g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苦参碱各剂量组与香菇多糖组比较,瘤块平均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抑瘤率分别为24.6%、31.7%、36.3%和27.9%,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IL-2、IFN-γ、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IL-6、IL-10、TGF-β、CD3+、CD4+、IgG、IgM、Ig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IL-2、IFN-γ、CD8+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IL-6、IL-10、TGF-β、CD3+、CD4+、IgG、IgM、IgA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与香菇多糖组比较,苦参碱低、中剂量组IgM、IgA明显升高(P<0.01,P<0.05);高剂量组IL-2和IFN-γ、Ig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低剂量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IL-10、CD4+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机制与其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vires,HSV-1)感染对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感染复数(MOI)为5的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在感染后24 h、48 h、72 h和96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U251细胞的形态改变: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HSV-1感染对U251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①U251细胞在感染24h后开始出现细胞融合,48 h后开始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72h后超过80%的细胞出现CPE,.96h后细胞大部分死亡.②MTT法显示HSV-1感染U251细胞24 h、48 h、72 h及96 h的U251细胞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HSV-1感染U251细胞12h后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24h和36h后凋亡率比相应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④HSV感染12h、24h和36h后均可引起U251细胞S期细胞增多和G0/G1期细胞减少,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开始增加.结论:HSV.1能感染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影响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豆甾醇(stigmasterol from Hedyotis diffusa willd.,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体外抑制作用,对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对其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抑制率变化规律。昆明雄性小鼠6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接种H22瘤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30mg/kg)和高中低剂量SHD给药组(剂量分别为15、30、60mg/kg),腹腔给药10 d后,比较各组瘤重抑制率、H22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结果:SHD对SMMC-7721、BEL-7402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SHD显著抑制H22肿瘤,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SHD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与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凋亡素2配体(Apo-2 ligand,Apo-2L),或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方法:MTT法检测Apo-2L单药或与放射线联合对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Apo-2L组、Apo-2L+放射照射组、单纯照射组,200ng/ml、286 ng/ml的Apo-2L作用24小时后给予放射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Gy、1.4 Gy、1.8Gy、2 Gy、3 Gy),然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照射后24h各组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与Apo-2L的浓度成正相关,凋亡素2配体作用24h后IC50为286ng/ml.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286ng/ml的Apo-2L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从(6.68)%上升至(50)%,照射后24h Apo-2L+照射组凋亡率明显升高,为72.790%,对照组0.1185%,Apo-2L组50%,单纯照射组51.5067%。结论:Apo-2L在体外对腺癌A549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并且Apo-2L联合放射线可以明显提高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体外作用于人胃癌细胞BGC823后,探讨对其增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BGC823,PCR检测阿片受体OGFr的表达;用不同浓度(0、1、2、3、4 mg/mL)的MENK体外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72、96 h后,MTS检测MENK对其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4 mg/mL MENK体外处理48、72 h后BGC823细胞凋亡变化。结果显示,人胃癌BGC823细胞有阿片受体OGFr的表达;MENK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4 mg/mL MENK48 h处理组与空白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加,72 h处理组与48 h处理组结果一致(P0.05)。结果表明,MENK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且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体外高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SD大鼠骺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体内ATRA对SD大鼠胫骨生长板的影响。以SD大鼠骺软骨细胞为研究对象、ATRA为干预因素,采用CCK-8、细胞流式术、HE染色、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流式检测术、Hoechst染色、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分别评估ATRA处理后细胞的增殖、周期、形态、凋亡及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聚糖、Ⅱ型胶原、X型胶原等相关功能蛋白的变化;以3周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60 mg/kg·d ATRA组、80 mg/kg·d ATRA组,进行10天连续ATRA灌胃处理,测量每只SD大鼠灌胃第1天、第10天的头尾长,处理10天后对胫骨生长板进行HE染色。结果表明,ATRA作用SD大鼠骺软骨细胞后,增殖能力减弱且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P<0.01),细胞形态由三角形、多边形变为长条状,凋亡的发生增多(P<0.01),迁移能力受到抑制(P<0.05)以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蛋白聚糖、Ⅱ型胶原、X型胶原等功能相关蛋白较对照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对SD大鼠进行ATRA灌胃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60 mg/kg·d ATRA组和80 mg/kg·d ATRA组的头尾长均变短(P<0.01);胫骨生长板HE染色显示,ATRA灌胃组的生长板变窄甚至闭合。该研究证实了体外高浓度ATRA能够对SD大鼠骺软骨细胞的增殖、迁移起抑制作用,同时能够诱导凋亡,降低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在SD大鼠体内证实,过量ATRA可影响生长板软骨内成骨过程,最终使生长板部分或全部提前闭合,进而影响SD大鼠身长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羊栖菜多糖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MTT法观察羊栖莱多糖(SFPS)在体外抗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作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凋亡。结果表明SFPS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24,36,48,72h的IC50分别为390,362,402,421mg/L;药物浓度为300mg/L和500mg/L作用HL-60细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有凋亡细胞特有的DNA梯状条带,细胞微绒毛减少、染色质固缩、边集,凋亡小体形成;DNA直方图出现亚G1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FPS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同时G2/M期细胞比例增多。因此,SFPS抗肿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细胞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L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培养液,并于不同时间点进行观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C6细胞的生长活性;通过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C6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6胶质瘤细胞经藏红花素作用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用含2、4和8 mg/ml藏红花素的培养液作用48h后各组C6细胞的OD值分别为0.732±0.013、0.421±0.010和0.289±0.017,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8±0.01%、58.0±0.02%和71.1±0.02%,其中4 mg/ml和8 mg/ml藏红花素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显示实验组C6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C6细胞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藏红花素能明显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其抑制作用与诱导C6细胞发生凋亡和下调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DDP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人耐顺铂肝癌细胞株HepG2/DDP培养,每孔分装1.5×10^(6)个细胞。对照组加入2 mg/L顺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 mg/L顺铂+0.75 mg/mL苦参素注射液、2 mg/L顺铂+1.5 mg/mL苦参素注射液、2 mg/L顺铂+3 mg/mL苦参素注射液,均继续培养72 h。[结果]培养72 h后,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状态良好,3剂量组均可导致细胞株形态学改变;3剂量组可提高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25.55±3.24)%、(32.93±3.62)%、(39.32±4.15)%;(26.95±1.58)%、(34.36±3.07)%、(42.46±4.47)%](P<0.05);3剂量组均可降低p-JAK2/JAK2、p-STAT3/STAT3水平(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0.143±0.007)、(0.143±0.010)](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可增强人肝癌细胞株HepG2/DDP顺铂化疗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3 mg/mL苦参素注射液的效果更佳,推测与控制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红花多糖对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观察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形态,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试图研究红花多糖对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更显著,IC50=201.908 mg/L。实验组的浓度分别为160 mg/L、320 mg/L和640 mg/L。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HT29细胞G2/M期和S期。在实验组的浓度为160 mg/L、320 mg/L和640 mg/L时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60 mg/L、320 mg/L和640 mg/L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表达量增加。说明红花多糖能显著上调Caspase-3蛋白。本研究初步得出结论:红花多糖能显著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其诱导HT29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G2/M期,S期,及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应用加味四妙散的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分组情况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8.875 g/kg·d)、中剂量组(17.750 g/kg·d)及高剂量组(35.500 g/kg·d)。模型建立后每天灌胃治疗,持续3 d。计算并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后4 h、24 h、48 h、72 h时踝关节的肿胀度。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酸(UA)水平。结果:(1)造模24h后,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肿胀度达到峰值,并且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大于各剂量组,同时高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小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48 h后,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均继续下降,且各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72 h后,各治疗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同时高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小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UA水平均明显偏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UA水平均明显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35.500 g/kg剂量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症状,减轻踝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清IL-1β、TNF-α及UA水平,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染氟后肝组织细胞凋亡及DNA损伤情况。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每组12只,分别饮用含氟化钠为0、50、100、200 mg/L的去离子水,均饲标准营养大鼠饲料,染氟120 d。肉眼观察牙齿的变化,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鼠尿氟,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大鼠尿氟分别为(23.52±2.91)、(30.16±4.78)、(61.23±3.9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7±0.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染氟大鼠肝组织细胞呈现不同程度肿胀,肝组织内出现多种灶状病变。各染氟组大鼠肝细胞拖尾率及拖尾长度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肝细胞拖尾率及拖尾长度随染氟剂量的加大而增大。不同剂量染氟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而且高、中氟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低氟组(P〈0.01)。结论氟化物可导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一定浓度的氟化物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与DNA损伤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osides,PNS)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凋亡的影响,并探讨PNS对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937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PNS组(5 mg/L、10 mg/L、20 mg/L、40mg/L),药物作用12 h、24 h、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PNS对肿瘤细胞的相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NS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PNS对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分析显示,PNS在低浓度(≤40 mg/L)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力,40 mg/L处理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活力在3个时间点分别下降47%、72%、8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凋亡率显著增加,10 mg/L、20 mg/L、40 mg/L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上升7%、10%、43%;PNS能明显增加细胞内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PNS具有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能影响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文章探讨了PNS抑制肿瘤发展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将来进一步研发PNS作为白血病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