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二十五味珊瑚丸(25 Odors Coral Pills)对D-半乳糖(D-gal)衰老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模拟衰老大鼠模型。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予25 Odors Coral Pills灌胃2周,之后取各组脑组织行相关检测。与模型组比较,25 Odors Coral Pills组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层细胞丢失较少,细胞排列较紧密、整齐;DG区NSE阳性的细胞减少,胞体较小,突起较细;海马NSE表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D-gal衰老模型鼠海马锥体细胞衰老变性且NSE的表达增多;25 Odors Coral Pills可抑制D-gal衰老鼠海马锥体细胞的衰老变性和NSE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CO中毒大鼠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分析HBO治疗急性CO中毒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急性CO中毒大鼠模型,给予高压氧(HBO)治疗后,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nestin)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H-E染色标本上,对照组脑内神经元形态正常,染毒组脑皮质出现大量变性坏死细胞,海马锥体细胞层稀疏,HBO组坏死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nestin和GFAP表达数量形态均正常,染毒组nestin表达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GFAP形态数量发生改变,HBO组nestin表达明显增加,且在大脑皮层可见部分nestin阳性细胞和nestin-GFAP双阳性细胞;GFAP表达趋于正常。结论:急性CO中毒作为脑损伤因素可轻度激活大鼠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并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变形、神经元变性坏死,HBO治疗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明显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并促使其增殖、迁移和分化。提示HBO可能通过激活神经干细胞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β25~35诱导模拟人类Alzheimer`s病(AD)的大鼠病理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变化与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老年性记忆减退之间的关系.方法双侧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注射一周后采用NOS组化染色、GFAP免疫组化染色及NOS组化和GFAP双重染色分析大鼠海马GFAP与NOS的表达.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出现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并出现一氧化氮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海马一氧化氮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低下与Aβ神经毒性导致NOS阳性神经元损伤、死亡直接相关,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Aβ导致NOS神经元细胞毒性损伤作用,间接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β2 5~ 3 5诱导模拟人类Alzheimer‘s病 (AD)的大鼠病理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变化与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老年性记忆减退之间的关系。方法 双侧海马内注射 β-淀粉样多肽 2 5~ 3 5片段 (Aβ2 5~ 3 5 )制作大鼠AD模型 ,注射一周后采用NOS组化染色、GFAP免疫组化染色及NOS组化和GFAP双重染色分析大鼠海马GFAP与NOS的表达。结果 海马内注射Aβ2 5~ 3 5后出现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出现一氧化氮阳性星形胶质细胞 ;海马一氧化氮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低下与Aβ神经毒性导致NOS阳性神经元损伤、死亡直接相关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Aβ导致NOS神经元细胞毒性损伤作用 ,间接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调控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利用尼氏染色、TUNEL、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再灌流后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cyclin depedent kinase, CDK)抑制剂Olomoucine对海马DND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流后3d、7d、30d海马神经元明显脱失,部分CA1、CA2区神经元凋亡;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GFAP表达上调,应用Olomoucine后TUNEL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幸存神经元数目增加;星形胶质细胞数目无明显增多,GFAP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CDK抑制剂Olomoucine可有效抑制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DND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阿尔茨海默氏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海马微量注射Okadaic acid(OA),胰岛素侧脑室注射。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烟碱型胆碱能受体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烟碱型胆碱能受体表达减少(P<0.05),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1),烟碱型胆碱能受体表达增多(P<0.05),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提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改善模型鼠胆碱能系统功能及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优化的年轻与老年大鼠神经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比较年轻大鼠与老年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功能差异,探讨老化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改变及其在衰老过程中发挥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50%-35%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年轻(2月龄)和老年(20月龄)SD大鼠的大脑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每组细胞设置3个复孔,培养72 h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观察不同年龄阶段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特征;qPCR检测衰老标志(p16、p21)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衰老情况;qPCR检测促炎因子(IL-1β、TNF-α)与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采用50%-35%的percoll梯度分选得到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多、活性好、纯度高达95%以上,可用于后续实验。与年轻大鼠神经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分选自老年大鼠神经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细胞形态上偏向激活态,突起较少;星形胶质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升高,p16、p21表达也明显增多(P<0.01);老年大鼠神经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升高(P<0.05),抗炎因子(IL-10)表达有所降低(P<0.05)。结论: 50%-35%的percoll梯度可以作为大鼠神经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分选纯化、原代培养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发生细胞老化,表现出促炎症表型,促进神经系统的炎性衰老,可能是神经系统老化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H.E 染色和Golgi-Cox 染色方法观察成年牦牛海马结构的形态和细胞构筑,并通过DCX - DAB免疫组化染色和DCX/ NeuN、GFAP / NeuN 双重免疫荧光标记等技术观察齿状回颗粒下层中的新生神经元和放射状胶质细胞。结果表明,牦牛海马结构主要包括齿状回和海马本部,二者分层清晰。海马的主要细胞为颗粒细胞、苔藓细胞和锥体细胞。CA3 区的锥体细胞胞体较CA1 区的大,但其顶树突的平均长度较短。CA1 区的锥体细胞明显分为两层,而CA3 区的则为一层。DCX 阳性细胞的胞体主要集中在齿状回颗粒下层靠近门区处,沿颗粒层内侧单个或少数聚集分布。沿齿状回颗粒下层分布着一层GFAP 阳性的放射状胶质细胞样细胞,其胞质和单极性的细长突起均呈GFAP 阳性,而胞核为阴性。在整个海马结构中均有大量星形GFAP 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特别是海马分子层和门区内靠近颗粒层部分的密度较其它部位大。牦牛海马的形态结构与绵羊的相似,而与大鼠、小鼠、家猫、兔子等小型哺乳动物有一定差别。两种DCX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牦牛海马中存在着新生神经元。GFAP 免疫荧光标记表明,牦牛海马结构中分布有星形胶质细胞;特别是放射状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miR-103a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和毛果芸香碱诱导癫痫大鼠模型,对大鼠脑室内注射miR-103a抑制剂来敲低miR-103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03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GFAP、TNF-α和IL-6的m RNA和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海马组织病变程度;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显示,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03a被上调。下调miR-103a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伤,但能促进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并抑制其凋亡。此外,下调miR-103a还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并促进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本研究表明,靶向沉默miR-103a可以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并改善神经元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长时间存活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以及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用1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CA3区注射LPS 10μ1.7和14d后,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海马CA3区注射部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脂多糖可促进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但并不能引起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损伤后的脑内炎症反应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引起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成年大鼠细胞周期蛋白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年大鼠生理状态下大脑皮层或海马CA1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素D1、E、A、B1、(CyclinD1、E、A、B1)的表达。结果成年大鼠海马CA1区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有Cyclin D1、E、A和B1的表达,细胞核和细胞浆均有表达,以胞核为主;星形胶质细胞也有上述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但细胞数目较少,并且表达这些指标的星形胶质细胞多聚集在海马CA1区。结论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而其在神经元的表达较星形胶质细胞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即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E组)、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组(E T组).腹腔注射酒精(2.5g/kg)致使大鼠急性酒精中毒,2h后,按改进的Feeney's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使其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600g.cm).各组动物术后6h、24h和48h处死.中性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N组和E组相比,T组和E T组GFAP表达显著增多(P<0.01).术后6h和24h,T组GFAP表达显著高于E T组(P<0.05);T组和E T组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出现胞体肿胀,排列散乱,但T组上述形态学改变较E T组明显.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的早期可通过减少GFAP的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减少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应激对雄性子代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SD孕鼠随机分为有产前应激处理(妊娠第15到21天每日3次限制活动)和无产前应激处理,并对其雄性子代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共分为产前应激+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产前应激+MCAO组(n=10),于再灌注后第5天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缺血灶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受体A4(EphA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共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phA4、GFAP和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蛋白表达。结果:产前应激+MCAO组子代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EphA4、GFAP和Neurocan蛋白表达均较MCAO组显著增加(P均<0.05),且GFAP阳性细胞形态学改变及EphA4/GFAP共表达也较MCAO组明显。结论:产前应激可能改变子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上EphA4受体的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神经蛋白聚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天腹腔注射GLP,随后进行行为学测定,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海马细胞增生、聚集,核边聚、碎裂,电镜观察显示,锥体细胞胞浆水肿,内质网池扩张,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LP组病变显著减轻,超微结构尚属正常,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较AD组显著减少。结论灵芝多糖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海马退行性变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脑组织内的神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间歇性低压低氧(IH)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过程中,大鼠海马CA1区磷酸化p38MAPK(p-p38 MAPK)的表达以及表达p-p38 MAPK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5):假手术(sham)0 min组、IH+sham 0 min组、sham 7 d组、IH+sham 7 d组、损伤性缺血(Is)7 d组、IH+Is 7 d组。通过硫堇染色对各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进行神经病理学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p38 MAPK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表达p-p38 MAPK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结果:IH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同时引起大鼠海马CA1区p-p38 MAPK的表达明显增加,且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38 MAPK的表达。结论:低压低氧预处理促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p-p38MAPK上调可能是IH预处理保护脑的一个途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和缺血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殖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干预组,缺血组和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组侧脑室采用ALZET微渗透泵给予0.2%DMSO,干预组给予细胞周期抑制剂roscovitine,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不给与任何药物干预。缺血7d后于股静脉注入FITC标记的葡聚糖标记血管,小鼠抗大鼠单克隆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抗体标记星形胶质细胞;激光共聚焦三维成像显示胶质细胞于微循环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同侧海马和缺血边缘区在GFAP阳性细胞增多的同时,局部微血管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用细胞周期抑制剂roscovitine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可以明显增加局部微血管的血流灌注。结论脑缺血后缺血边缘区和海马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微循环灌注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治疗效用并观察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变化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TBI组和HBO治疗组。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放骨窗,不予打击。HBO治疗组大鼠于脑损伤后6 h采用动物高压舱,以3ATA压力纯氧治疗60 min。TBI后48 h测量神经功能,然后分离脑组织,其中18只用干湿法测定脑含水量;18只脑组织用于切片,部分进行尼氏染色后作形态学观察,部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与S100蛋白的表达;另18只大鼠取伤侧脑半球,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观察GDNF和NGF的表达。结果:HBO治疗能减轻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脑含水量,减少海马部位神经细胞丢失,进一步激活损伤侧皮质与海马部位GFAP、vimentin与S-100阳性表达星形胶质细胞,促进损伤侧脑组织GDNF与NGF的表达。结论:HBO对创伤性脑损伤有较好治疗效果,其机制与上调GDNF和N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马桑内酯慢性致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癫痛大鼠点时海马星形胶细胞的激活情况。方法:采用马桑内酯慢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点燃后海马NF-kBp65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免疫细胞化学反应(immunoreactivity,IR)的变化。结果:点燃后1h,海马CA1区GFAR-IR开始增强,4-8h可观察到GFAP-IR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并明显浓染。这种强GFAP-IR持续至点燃点24h点燃后1h,NF-kBp65即可在海马CA1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内表达,主要位于胞核内,至8h阳性神经元细胞核基本消失而可见大量NF-kBp65-IR阳性的胶质细胞,双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GFAP/NF-kBp65-IR阳性细胞在点燃后1h即可观察到,4h表达最高峰,24h恢复对照组水平。结论:马桑内酯慢性致痫大鼠点燃时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一种早期而持续的激活,提示反复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癫痫的复发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加速度( Gz)重复暴露后不同时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 Gz重复暴露后1h、6h、12h、24h和48h组,每组10只.采用动物离心机,建立 Gz引发急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 Gz重复暴露后不同时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状况.结果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在 Gz暴露后1h即显著增加,于12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Gz重复暴露导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上调,可能对神经元的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空白)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模型)组、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穴(足三里)组和模型组+电针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模型制备采用腹腔注射5%四氧嘧啶和熟地灌胃诱导的方法。实验3周后取大鼠延髓进行抗TH和抗GFAP的单一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记数TH和GFAP在延髓内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实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集中表达于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内,有明显的定位特点;高倍镜下观察到TH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大量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各组TH和GFAP表达以模型组最高;而足三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31.3±4.4→16.8±3.2),GFAP阳性产物表达明显降低(113.8±7.6→95.4±8.4),且它们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调节糖尿病胃运动功能障碍大鼠与其调控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