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载体(NBC1)在大鼠胰腺胚胎发育期不同阶段核酸、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在腺泡和β细胞的定位表达。方法: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对孕12.5 d(E12.5)、E15.5、E18.5、新生和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验证了NBC1核酸和蛋白在E15.5、E18.5、新生和成年时期胰腺中的表达情况,用Double fluorescence immunohistochemistry分析了NBC1在E18.5、新生和成年时期胰腺腺泡和β细胞的定位表达。结果:在大鼠胰腺胚胎发育过程中,NBC1核酸、蛋白在E18.5时特异高表达,新生下降直至成年最低;在腺泡基底侧膜和β细胞膜有强烈的阳性信号,且在成年胰腺中β细胞膜阳性信号较腺泡基底侧膜强。NBC1的表达变化与其功能近似基因的表达趋势相反,而与其协同发挥作用的基因及胰腺特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NBC1在胰腺发育过程中不仅与结构形成而且与功能发挥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c-met基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孕15.5天(E15.5)和孕18.5天、新生、生后14天(P14)、P21及成年胰腺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定位进行分析.结果:c-met基因在E15.5、E18.5较成年特异性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c-MET在新生后的胰腺大量定位与胰岛细胞.结论:提示c-met可能在胰腺发育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参与胰腺发育中新生后胰岛结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WFS1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WFS1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时期WFS1在胰腺的定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FSl的蛋白表达量胚胎后期高于新生期,成年期表达量上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WFS1与胰岛β细胞共表达.结论:WFS1在胚胎发育中后期的高表达可能与胰岛形成及功能完善有关,并且可能参与了胰岛重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esothenlin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Mesothenlin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时期Mesothenlin在胰腺的组织细胞学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E18.5 Mesothel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至P14达到高峰,成年较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蛋白表达趋势与mRNA完全相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Mesothenlin与胰岛β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共表达。结论:Mesothenlin在大鼠胚胎胰岛形成及生后结构重塑中出现显著性高表达,并表达于胰岛β细胞和间充质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Pxn)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Pxn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时期桩蛋白在胰腺的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Pxn的mRNA表达量胚胎期高于新生和成年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桩蛋白不仅在外分泌胰腺有表达,而且在胰岛也有表达.结论:具有调节细胞聚集、粘附迁移功能的桩蛋白可能参与出生后胰岛重塑.  相似文献   

6.
大鼠胰腺发育的过程分为以细胞增生、分化为主的早中期及以结构形成、功能完善为主的后期这两个阶段,后期涉及胚胎后期胰岛结构形成和生后胰岛结构重塑.而β细胞的功能完善需要多种细胞迁移和细胞间支持黏附因子的介导,其中表达于β细胞的问皮素(Mesothelin)对细胞间的信号识别以及相互黏附有重要的作用.Mesothelin也是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细胞表面标记物.有关Mesothelin在大鼠胰岛结构形成和结构重塑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胰腺癌形成关系的作用正处于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胺类递质合成的限速梅,儿茶酚胺类递质对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在成年大鼠整个胰腺的具体定位和表达.方法:取雄性成年大鼠胰腺,冰冻组织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酪氨酸羟化酶在整个胰腺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进一步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酪氨酸羟化酶是否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以及胰多肽分别共定位于β细胞;α细胞;δ细胞及PP细胞,进一步确定合成酪氨酸羟化酶确切的细胞类型.结果:①在胰腺腺泡细胞胞浆中存在酪氨酸羟化酶的阳性表达颗粒.②分布于胰腺外分泌腺的神经纤维和胰岛的神经纤维中都有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③酪氨酸羟化酶与胰岛的四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的肽之间均没有共定位关系.结论:在胰腺,酪氨酸羟化酶只存在于胰腺外分泌腺的腺泡细胞胞浆内以及胰腺中的神经纤维中,而胰岛四种内分泌细胞中没有酪氨酸羟化酶,说明胰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一方面由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合成,另一方面来源于神经末梢的释放,而胰岛细胞不能合成儿茶酚胺类递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胰腺内、外分泌部之间的关系和儿茶酚胺对胰腺分泌功能的调节提供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时期C-MET在胰腺的组织细胞学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E18.5 C-METmRNA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蛋白在P14,P21高表达,并存在两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190KD和170KD.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C-MET在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都有表达.结论:C-MET在大鼠胚胎发育后期及生后出现高表达,并表达于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胰岛形成、结构重塑和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阶段与胰岛形成和功能完善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方法:分离孕12.5d(E12.5)、E15.5d(E15.5)、18.5d(E18.5),新生(P0),生后14天(P14)、21d(P21)及成年(AP)大鼠胰腺组织,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对E12.5、E15.5、E18.5、P0和AP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并用RT-PCR验证wnt5a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与胰岛功能相关基因多从胚胎18.5d开始出现明显高表达;与细胞迁移、聚集黏附相关基因多在胚胎18.5d高表达;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胚胎15.5d表达量最高,wnt5a在胚胎15.5d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wnt5a可能与胰岛形成、功能完善及出生后的胰腺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鼠不同发育时期胰腺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应用显微技术分离了大鼠孕15.5天,孕18.5天胚胎胰腺和新生鼠及成年鼠的胰腺,提取其蛋白质后,用固相pH梯度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等蛋白质组学方法,得到了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表达谱.对其中的6个在孕18.5天胚胎胰腺中有高丰度表达,而在成年鼠胰腺中缺失的蛋白质点,4个在成年胰腺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 8个在成年胰腺中表达明显下调的蛋白质点和1个在成年中表达上调的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分析和蛋白质鉴定,共获得18个点的肽质量指纹图.经BIOWORK等软件搜索大鼠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来鉴定其身份,发现其中7个点为大鼠甲胎蛋白(AFP)、5个点为胰脂酶相关蛋白1前体、1个点为微管蛋白β、2个点为蛋白二硫异构酶、1个为FLN29基因产物的类似物、1个为胰蛋白酶V-A前体、1个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4.其中AFP为特异表达于大鼠胚胎期及新生期胰腺的蛋白质,在孕18.5天的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成年胰腺中极低表达.对它们的功能和与胚胎胰腺代谢调节功能完善过程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