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星盾炱属新种栝楼星盾炱Asterina trichosanthis寄生在葫芦科植物毛果栝楼Trichosanthes mushaensis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2.
乐崇熙  廖荣贵 《植物研究》1992,12(1):114-117
本文发表了栝楼属一新种, 即绵阳栝楼Trichosanthes mianyangensis Yueh et R.G.Liao。  相似文献   

3.
瓜蒌子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栝楼、双边栝楼、王瓜、大子栝楼、湖北栝楼和糙点栝楼的种子进行了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测定和分析比较。它们的氨基酸总量为9.7410~19.2203%,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092~5.8189%。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依次是谷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和亮氨酸。  相似文献   

4.
中国星盾炱属分类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友生  宋斌 《真菌学报》1995,14(4):241-247
本文报道了产于中国的星盾炱属的15个种,其中2个新种和5个国内新记录种。新种是沉香星盾炱和藤黄生星盾炱。杯本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栝楼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也称瓜楼、药瓜、吊瓜等,为葫芦科栝楼属(Trichosanthes L.)多年生攀援植物。栝楼根、茎、叶、瓜皮及种子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籽是炒货中的佳品。由于栝楼野生资源有限且遭严重破坏,尽管各地有少量引种栽培,但其产量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对栝楼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仅有以栝楼腋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作者以栝楼的茎尖、茎切段和幼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初步建立了栝楼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并获得了大量优良品种的无菌苗,为扩大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宋斌  欧阳友生 《真菌学报》1996,15(3):166-169
报道了星盾炱属两个新种,它们是栲星盾炱和绣球花星盾炱。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星盾炱属新种紫玉盘星盾炱Asterina uvariae-microcarpae寄生在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Uvaria microcarpa (Annonaceae)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8.
栝楼子资源的利用及其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安徽潜山产栝楼的种子进行了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测定和分析。调查了该地民间食用栝楼子的历史并介绍了栝楼子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旌节花科植物上的二个小煤炱科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阳友生  宋斌 《真菌学报》1993,12(4):265-270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旌节花科植物上的二个小煤炱科新种,它们是(1)旌节花附丝壳。(2)旌节花小光壳炱。旌节花科分布于东亚,是小煤炱菌寄主的世界新记录。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模型标本存放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星盾炱属新种紫玉盘星盾炱Asterina uvariae-microcarpae寄生在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Uvaria microcarpa(Annonaceae)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廖文波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4,14(4):307-320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共有219科1434属4986种。其中:①热带区系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非世界属的62.3%,表明广东区系受到热带区系的强烈渗透,次之为亚热带(至亚热带山地)成分约占32.2%,及中国特有分布占5.6%;②以单型属(72属),单种属(585属)和寡种属(562属)占绝对优势,共占85.0%,充分显示了广东区系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③从区系组成和植被结构的特征成分来看,以华夏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包括:亚热带分布,亚热带山地分布,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及一些亚洲热带分布中以亚热带为主的属:④在这些属中有东亚特有属132属,中国特有属75属以及华南—西南—中南半岛特有属68属等;这些属的存在毫无疑问地说明,广东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核心地区之一,同时也显示了热带区系与亚热带区系有着不可分隔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建立快速获取豚鼠耳朵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豚鼠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提供起始细胞。首先采用0.05%Trypsin-EDTA和Collagenase IV两种消化酶对脱毛后的耳朵组织碎块进行消化;然后对获取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形态学观察,支原体检测,Vimentin蛋白免疫荧光鉴定,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用绿色荧光蛋白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核型鉴定检测病毒对核型的影响。分离的豚鼠耳朵成纤维细胞为贴壁生长细胞,消化后2~3h即大部分贴壁并基本完全伸展,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饱满,立体感强,细胞核清晰形态良好,支原体检测阴性。细胞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Vimentin。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体外培养细胞正常生长增殖规律,细胞倍增时间为24.85h。逆转录病毒感染效率达75.6%,病毒感染后染色体2n=64的细胞占90%,遗传稳定核型正常。本研究提供的体细胞获取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获取的细胞状态良好,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感染率高,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豚鼠耳朵成纤维细胞分离手段,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豚鼠体细胞重编程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Seneca Valley virus (SVV), a newly determined etiological agent of vesicular disease in swine, causes porcine idiopathic disease and occasional acute death in piglets. Recently, an increased number of SVV infection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China,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swine industry. 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SVV in China was repor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a major swine producing province. The cases of SVV were continuously reported in Guangdong in 2015 and 2016. However, the spread of SVV in Guangdong in 2017 remains unknown.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wo new SVV strains, CH-GD-2017-1 and CH-GD-2017-2, from Guangdong. The genetic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two Guangdong strains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o previous Guangdong strains. They showed lower nucleotide similarity with strains isolated in 2015 and 2016, and were more similar to the US strains.Phylo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strains were clustered in a different clade with previous Guangdong strains.We found 28 mutated amino acids in the new strain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Guangdong strain, SVV CH-01-2015. In the geographic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US and China reported more SVV cases than other countries, and most of the SVV cases were reported in east and central China—of which, Guangdo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jor epidemic regions. In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VV continued to spread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7, and two different clades of SVVs have emerged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4.
针壳炱属一新种:猴欢喜生针壳炱 Irenopsis sloaneicola B.Song,T H  Li & Y HShen。它寄生在杜英科植物Sloanea sinensjs(Hance) Hemsl.上。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褐飞虱响应麦黄酮刺激的分子机理,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褐飞虱唾液腺响应麦黄酮刺激处理的蛋白质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麦黄酮处理褐飞虱6 h差异蛋白数量90个,其中上调蛋白62个,下调蛋白28个;处理褐飞虱24 h差异蛋白数量27个,其中上调蛋白10个,下调蛋白17个,6 h的差异蛋白数量显著大于24 h。麦黄酮处理可以引起褐飞虱唾液腺丝氨酸蛋白酶及其同系物产生显著变化。通过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麦黄酮处理褐飞虱引起褐飞虱唾液腺蛋白变化主要集中在应激蛋白和代谢这两大类上,分别占了所有差异蛋白的50%以上,麦黄酮处理引起褐飞虱唾液响应蛋白主要参与了氨基酸代谢、唾液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术OCT对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活体成像,并结合电镜能谱技术定量分析斑马鱼模型骨质的钙磷元素含量及分布情况,共同探讨OCT方法在基于斑马鱼模型开展的骨质疏松研究中的使用价值。选取40条3月龄野生型斑马鱼暴露于50μmol/L泼尼松龙溶液和含0. 5%DMSO的溶液中(对照组),28. 5℃下培养,分别于第5、10、20天取出浸药组和对照组进行OCT活体成像,比较两者光散射特征。在每个时间点的成像之后,将浸药组的5条斑马鱼处死,然后取颅骨进行元素含量电镜扫描能谱分析。本研究利用50μmol/L泼尼松龙溶液培养斑马鱼至第20天,成功构建了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活体OCT成像显示骨组织光散射减弱,光子量明显减少,呈不均匀分布。能谱元素检查结果说明颅骨内所含钙、磷比例明显下降,证实骨质疏松发生,骨量减少。OCT成像方法在对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活体、实时、无创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也为骨质疏松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热扩散效应的光声二次谐波显微SH-PAM成像技术,用于实现亚衍射极限光声成像。生物组织受到强度调制的高斯激光束辐射时,组织吸收光子形成高斯分布的温度场,由于热扩散系数非线性热效应引起的非线性光声PA效应,从而产生光声二次谐波信号。模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重建后的光声二次谐波成像的横向分辨率超过了传统光学成像分辨率。本文通过仿体样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对人表层皮肤细胞进行了成像,以证明其对生物样品的成像能力。该方法扩展了传统光声成像的范围,为超分辨成像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生物医学成像和材料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16年9月2日,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采集到蛇类标本3号(2♂,1♀),经鉴定为尖喙蛇(Rhynchophis boulengeri),为广东省爬行动物新纪录。标本保存在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和民生需求的严重制约, 有时输变电工程难以避免穿越重要而又脆弱的生态敏感区。输变电工程的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对沿线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对林草等天然植被的影响、对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的影响。以广东珠海500 kV国安输变电工程为案例, 在调查总结工程建设期生态影响基础上, 结合环保验收和运行近十年来的生态保护工作情况, 开展生态影响后评价。结果表明, 项目按照法规要求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 对水源保护区敏感目标密切相关的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与水质保护等工作落实到位, 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轻微, 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