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缺硼对棉花、油菜和黄瓜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条件下,棉花、黄瓜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而油菜无论缺硼和正常硼条件下,乙烯释放量较低且没有明显差异,乙烯释放量的增加对棉花和黄瓜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喷施乙烯合成抑制剂和乙烯生理效应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棉花和黄瓜的缺硼症状。黄瓜水培结果表明:在黄瓜缺硼症状出现前,乙烯释放量没有明显增加,随着缺硼时间的延长,缺硼症状的出现,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因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不是缺硼导致黄瓜生理失调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2.
缺硼对棉花、黄瓜和油菜乙烯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缺硼对棉花、油菜和黄瓜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条件下,棉花、黄瓜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而油菜无论缺硼和正常硼条件下,乙烯释放量较低且没有明显差异,乙烯释放量的增加对棉花和黄瓜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喷施乙烯合成抑制剂和乙烯生理效应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棉花和黄瓜的缺硼症状。黄瓜水培结果表明:在黄瓜缺硼症状出现前,乙烯释放量没有明显增加,随着缺硼时间的延长,缺硼症状的出现,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因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不是缺硼导致黄瓜生理失调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柑橘叶片硼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子,在该区域12个主产县(区)的代表性果园采集叶片样品954份和土壤样品302份,测定叶片硼含量,并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土壤pH值、品种、砧木和树龄对叶片硼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区域柑橘叶片硼含量不足(<35 mg·kg-1)的果园比例达41.6%,土壤有效硼含量不足(<0.5 mg·kg-1)的果园比例高达89.4%,柑橘叶片硼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土壤pH值、品种、砧木和树龄均影响叶片硼含量.pH值4.5~6.4土壤上的柑橘叶片硼含量显著高于pH值6.5~8.5土壤上的柑橘;品种间叶片硼含量为:温州蜜柑>柚类>夏橙>普通甜橙>杂柑>脐橙;枳砧和酸柚砧柑橘叶片硼含量显著高于枳橙砧和红橘砧柑橘;3~8年生柑橘树叶片硼含量适宜(35~100 mg·kg-1)样品比例比8年生以上柑橘树高6.6%.  相似文献   

4.
施硼对番木瓜幼龄株硼形态含量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根外喷硼与土壤施硼对植株硼形态含量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供硼方式均可增加植株叶片、叶柄及根的硼形态含量及硼总量,其中以叶片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及硼总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植株硼含量增加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但硼过量却抑制了叶片光合能力的提升,而硼中毒导致光合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和供硼状况对不同硼效率油菜苗期生长、叶片水分含量和硼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分胁迫条件下,硼高效甘蓝品种和硼低效甘蓝品种在高供硼水平下的单株鲜质量比低供硼水平分别增加了43.1%和31.7%,但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硼高效品种在两种供硼水平下的束缚态水分含量分别比低效品种高11.4%和1.7%,半束缚态硼分配比例分别比低效品种高6.9%和23.8%.正常水分条件下,硼高效甘蓝品种和硼低效甘蓝品种在高供硼水平下的单株鲜质量比低供硼水平分别增加了11.1%和27.4%;硼高效品种在两种供硼水平下的自由态水分含量较硼低效品种多,自由态硼累积量为低效品种的2倍多,这有利于硼在高效植物体内的移动运输.  相似文献   

6.
硼促使水稻谷粒增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的实验曾证明,水稻对硼素的要求量是较低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壤中有效态硼素量在0.1ppm以下,在分别施用每升含0.5、10毫克硼的盆栽条件下,随着硼的用虽增加,水稻籽粒产量下降并出现毒害症状。但是,1979年下半年作者在以浙花一号为供试品种的实验中,却发现在水稻的一定发育阶段,土壤中施高浓度的硼能增大谷粒。1981年下半年对此继续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7.
植物对硼元素的吸收转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中硼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近来人们对硼的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鉴定了一些硼的转运通道和转运蛋白,例如:NIP5;1、NIP6;1、BOR1和BOR4,并对它们的转运机制有了一些了解.植物在硼缺少的情况下首先通过转运通道NIP5;1把硼吸收到共质体,然后通过转运蛋白BOR1运入中柱;在高硼毒害时,通过转运蛋白BOR4把过多的硼转出植物体,同时在植物中增加糖醇的含量,过表达BOR1或BOR4都能改变植物对硼含量变化的耐受性.因此,对植物中硼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人们通过生物学手段提高作物对土壤中硼过高或过低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  黎妍妍 《生态学报》2007,27(6):2309-2317
分析湖南烟区烤烟硼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烟叶硼含量偏低,平均为(21.72±12.98)mg/kg,变幅为9.22-89.04mg/kg,有88.89%的烟叶样本硼含量落在10.00-40.00mg/kg范围内;(2)湖南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平均为(0.25±0.23)mg/kg,变幅较大(0.07-1.28mg/kg);有93.40%的土壤样本在不同程度上缺硼(≤0.40mg/kg),另有4.51%的土样有效硼含量充足(〉1.0mg/kg),满足优质烟叶生长发育正常的土样仅占2.09%;(3)烟叶硼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5),288个样品的烟叶硼含量(y^)与土壤有效硼含量(x)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1.47+41.71x;(4)在土壤有效硼含量分组后,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化学成分的组间差异,表明烟碱、氮/碱、糖/碱的组间差异均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而总氮、总糖含量的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温室条件下沙培幼苗对短期高硼胁迫(1、5、10 mmol/L硼酸)下的叶片生长、光合参数和硼转运蛋白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与对照(0.05 mmol/L硼酸)相比,1 mmol/L硼酸处理导致毛白杨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上调,活性氧含量上升,树苗基部叶片出现少量黑色坏死斑;5 mmol/L硼酸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调,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过氧化氢含量进一步上调,超氧阴离子含量较1 mmol/L硼酸胁迫时下调但仍然高于对照,除顶部叶片之外的其他叶片上出现大量坏死斑;10 mmol/L硼酸胁迫下,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含量与5 mmol/L硼酸胁迫时相似,所有叶片均在平行于次级叶脉的方向出现呈带状分布的坏死斑。(2)毛白杨幼苗根和茎硼含量在硼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较小,而叶片硼含量在5 mmol/L和10 mmol/L硼酸胁迫下比对照显著上升,此时硼转移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均维持较高的水平。(3)硼转运蛋白(BOR)基因家族成员中PtoBOR4和PtoBOR8在根中的表达水平随着外界硼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茎中,PtoBOR3基因下调表达,PtoBOR5上调表达;在叶片中,PtoBOR4表达先上升后下降,而PtoBOR7和PtoBOR8上调表达。研究表明,毛白杨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气体交换参数及硼转运蛋白基因家族表达对高硼胁迫较为敏感,硼胁迫症状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叶片上以坏死斑的形式出现,可能与其较强的控制根系硼浓度的能力和向地上部分迅速运输硼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土壤代换性钙和有效硼含量分别为0.84me/100g和0.163mg/kg的条件下,研究了施钙、施硼及钙、硼配施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钙肥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施用硼肥能改善品质,但在产量上却产生负效应;钙、硼配施也能提高产量,但主效应仍然是钙。施用钙硼肥料不但使花生成熟期植株中钙、硼含量提高,而且种植花生后土壤中的钙、硼残留量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法收集棉花根系分泌物,在耕作1年的土壤中添加棉花根系分泌物,培养10 d后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1)棉花根系分泌物能极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K和速效P含量4.31%~15.03%和5.99%~24.31%(P<0.01);高浓度分泌物处理下速效N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11.39%(P<0.05),其它处理影响不显著;各浓度分泌物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2)各浓度棉花根系分泌物均使土壤中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且随分泌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低浓度分泌物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磷酸酶的活性,所有浓度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3)中、高浓度的棉花根系分泌物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低浓度的分泌物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真菌的数量,而不同浓度处理的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均无显著的变化.研究表明,棉花根系分泌物可通过促进土壤细菌及土壤真菌的繁殖来增强土壤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提高土壤速效P、速效K及速效N含量,从而对棉花根际微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钙和硼对蓝猪耳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研究了钙(Ca^2 )和硼(H3BO3)对蓝猪耳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Ca^2 几乎不影响花粉萌发频率,而主要影响花粉萌发速度和花粉管生长速度;低Ca^2 不利于花粉管生长,而高Ca^2 抑制花粉萌发速度和花粉管生长;在稍高于最适Ca^2 浓度的条件下,花粉管生长早期呈现波浪形。(2)硼明显影响花粉萌发频率及花粉管形态;花粉管生长必需硼,但不同浓度的硼对花粉管生长速度影响不明显;在高浓度硼条件下,较长时间内花粉管均呈现出波浪形。(3)Cooled-CCD动态跟踪观察进一步证实Ca^2 影响花粉管生长速度,而硼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缺硼和高硼条件下,棉花的Imax明显降低,Pi的吸收受抑,高硼大于缺硼,磷由根向地上部的运输也有受抑的趋势,0、5.4、108mmol/L的硼对棉花吸收的Pi的Km值匀无明显,说明H3BO3与H2PO4^-和HPO4^=不存在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4.
硼对大白菜生长发育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水平的硼对大白菜生长发育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明显抑制大白菜植株生长、抽薹和开花,导致花粉活力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最终导致植株代谢紊乱,生长发育受抑制。  相似文献   

15.
施硼和赤霉素对‘李广杏’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8年生盛果期的‘李广杏’植株为试材,于花蕾膨大期喷施0.1%(P1)、0.3%(P2)和0.5%(P3)硼砂和盛花初期喷施50(C1)、100(C2)和150 mg/L(C3)赤霉素,测定不同处理下李广杏的坐果率、果实品质及营养生长指标的变化,并用主成分分析不同处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敦煌寒旱区‘李广杏’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李广杏’叶面积增长量在C1浓度处理下显著高于CK,不同浓度的硼处理对其均具有抑制作用,但C1、P2浓度下新稍生长量高于其他处理。(2)适宜浓度的硼和赤霉素处理可一定程度减少‘李广杏’花的败育率,从而有效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其中硼处理以P3浓度下最优,但P3与P2处理下坐果率无显著差异,赤霉素处理以C2浓度下最优。(3)适宜浓度硼和赤霉素能够明显提高‘李广杏’果实品质,C1浓度处理下的果实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CK,P2处理下的果实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适宜浓度赤霉素和硼对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侧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效果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P2(1.20)>C2(0.91)>P1(0.13)>C1(-1.01)>CK(-1.68)>P3(-2.13)>C3(-7.76);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糖酸比等主成分占比较高,可作为评价‘李广杏’果实品质的重要依据。研究发现,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硼和赤霉素可有效提高‘李广杏’果树的生长状况、坐果率及果实品质,且甘肃敦煌地区以花蕾膨大期喷施0.3%硼和盛花初期喷施100 mg/L赤霉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棉田土壤盐碱化问题,研究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生长和土壤水盐的影响,为棉田节水控盐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膜下滴灌试验,以棉花灌水时期滴头下方20 cm处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水平-50 kPa为对照(CK),在棉花的苗期(A)、苗期+蕾期(B)、苗期+蕾期+花铃期(C)设置3个基于土壤基质势下限的灌溉水平:W1(-20 kPa)、W2(-30 kPa)和W3(-40 kPa),测定棉花生长、地上干物质量、产量和土壤水盐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时,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地上干物质量均表现为:WC>WB>WA>CK;不同土壤基质势水平调控时,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提高,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地上干物质量也随之增加,其中,W1C和W2C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效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要素均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升高而增加。W1C和W2C处理棉花的产量基本一致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2C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W1C处理。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均控制在-20或-30 kPa可以改善棉花主根区水分状况。各处理在收获期均表现为浅层积盐(0~40 cm),且膜外大于膜内;土壤基质势越高,膜内主根区(0~40 cm)积盐越少,其中W1C和W2C较其他处理减少24%。综合考虑高效生产和节水控盐,建议将当地休作期未淋洗棉田灌水时期土壤基质势控制在-30 kPa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细胞壁中硼的分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 ,研究硼在细胞壁中的分配。硼主要结合在细胞壁中 ,缺硼显著提高硼在细胞壁中的分配比例。根系细胞壁硼含量显著低于叶片 ,但根系细胞壁硼占根系总硼量之比例显著高于叶片。同一品种根系及其细胞壁、老叶细胞壁硼含量受生育期影响较小 ,新叶及其细胞壁、老叶硼含量受生育期影响较大。在正常供硼条件下 ,硼高效品种根系细胞壁和叶片细胞壁硼含量均低于低效品种 ;正常和缺硼条件下 ,硼高效品种细胞壁硼占器官总硼量之比例均低于低效品种。说明硼低效品种需较多的硼构建细胞壁。  相似文献   

18.
董莲华  孟盈  王晶 《微生物学报》2015,55(3):358-365
摘要:【目的】为评价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对根际土壤反硝化细菌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转Bt + CpTI 基因抗虫棉(SGK321)及非转基因亲本棉花石远321(SY321)根际土壤反硝化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种植前和棉花的不同生长时期(蕾期、花期、铃期和絮期)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多态性(T-RFLP)技术对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功能基因nosZ基因进行定量和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发现随棉花不同生长时期两种棉花根际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丰度均发生显著变化,但变化趋势不同。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反硝化细菌从种植前的3.12×106 copies/g dry soil一直增加到铃期的2.81×107 copies/g dry soil,增加了8倍。非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反硝化细菌丰度变化受生长周期影响更为显著,表现为蕾期增加,花期降低,铃期又增加的趋势。典范相关及部分典范相关分析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其多样性受环境因素pH、硝酸根浓度以及棉花生长时期(蕾期和花期)影响最为显著,但此外棉花品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既受棉花生长时期的影响,同时也受棉花品种的影响,转基因棉花通过调节根际土壤中的pH 和硝酸根浓度,来影响其多样性和丰度。转Bt + CpTI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增加了土壤pH,从而导致根际土壤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杨树(Populus spp.)对硼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和极强的耐受能力, 但其耐硼胁迫的生理机制和种间差异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两年的硼梯度控制试验, 探讨了硼胁迫对欧洲黑杨杂交种俄罗斯杨(Populus russkii)和银白杨变种新疆杨(P. bolleca)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新疆杨的耐高硼能力高于俄罗斯杨, 其高硼伤害阈值(EC10)为35 mg·kg-1, 俄罗斯杨为19 mg·kg-1。两种杨树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u-POD)活性随硼浓度升高而升高, 超过EC10后显著下降。尽管两种杨树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化学效率在硼胁迫下降低, 但抗硼胁迫能力较强的新疆杨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叶绿素a/b值和热耗散能力(非光化学淬灭升高), 因此有效地保护了该树种的光合能力。两种杨树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硼胁迫加重而适应性升高, 以维持其抗渗透能力, 但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仅在中低强度的硼胁迫条件下有所升高。该研究明确了两个富集硼的杨树种对高硼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硼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 (B)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对植物中糖的运输、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花粉萌发、受精和结实等均有作用。农业上对B的研究和应用较多。早在 192 3年英国人Warington[4 5] 就报道B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此后 ,曾多人对此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33,34 ,36 ,4 3] 。我国低B和缺B土壤分布很广 ,主要分布在东部 ,尤其是东南部[9] 。在这些地区报道甘蓝型油菜、棉花和一些果树出现缺B症状 ,如甘蓝型油菜“花而不实”和棉花“蕾而无花”等。黑龙江省曾发现小麦、大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