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桦树汁不同防腐剂防腐效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树汁是桦木科植物白桦(Betulaplatyphylasuk.)的茎皮划开后流出的汁液,系一种无色透明、营养丰富的液体。桦树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民间应用历史悠久。我国《中药大辞典》记载,桦树汁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攻效,临床用于治疗痰喘咳嗽...  相似文献   

2.
桦木科植物叶表皮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桦木科6属、38种植物的叶表皮。发现该科植物成熟叶片的气孔器有四种类型:即无规型、轮列型、不典型辐射型和短平列型,叶表皮性状及性状状态对于桦木科植物属的确定和族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在确定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时,综合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Abbe,1935,1974;Brunner和Fairbrothers,1979;Hall,1952;Kikuzava,1982;Kuprianova,1963),并且发现叶表皮形态对于揭示桦木科植物的属间演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作者认为:叶表皮特征支持将桦木科分成两个族;气孔器无规则型、气孔器外拱盖单层、气孔器在保卫细胞极区无”T”型加厚以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为原始的叶表面性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具波纹和气孔器为不典型辐射型等特征仅发现于榛属、虎榛子属,铁木属和鹅耳枥属,从而将榛族与桦木族分开;桦木族包括桦木属和桤木属,由于具有较多的原始性状而比榛族原始,在榛族中,鹅耳枥属最为特化(见图1)。  相似文献   

3.
越桔属(Vaccinium SPP)全属计约300种。印尼、马来半岛为分布中心,约有235种,我国约产65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最多。该属大都为可供食用,并具商品开发价值的小浆果类植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北欧、非洲、北美,前苏联欧洲部分及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亚洲的朝鲜和东南亚均有报导。该属的一些种如 V,myrtillus;V,uliginosum  相似文献   

4.
桦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待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桦木种植物的研究历史作了详细的总结。在钻研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系统学资料,使得花序、花,花粉、叶表皮等各类性状能够在属间进行比较。根据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状的演化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对桦木科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对各属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起源地、起源的时间和散布的途径。作者试图回到遥远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从描绘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古地理和古气候背景人手,分析了在这种背景下桦木科植物所发生的空间辐射以及植物体本身所产生的形态进化,以求得对桦木科植物起源、散布和分化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最后对桦木科组以上的等级作了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据ITS序列分析新疆濒危植物盐桦的系统发育.方法: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珍稀濒危植物盐桦(Betulahalophila)的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17种桦木科桦木属植物的ITS区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结果:盐桦的ITS序列和已公布的17种桦木科桦木属植物的ITS区序列差别不大,同源性在99.67%~99.01%之间.采用clustalx软件对盐桦和17种桦木属植物的ITS区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了桦木属植物的ITS分子系统树,18种桦木科桦木属植物形成三个分支,盐桦与Betula alnoides、Betula populifolia、Betula pubescens同为一支.结论:盐桦在桦木科桦木属内有独特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恒  黄锦岭   《广西植物》1989,9(4):293-295
万寿竹属Disporum是百合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属,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温带、喜马拉雅地区、爪哇、日本和中国。我国有1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作者在整理云南万寿竹属植物时,发现万寿竹属在我国一新分布和1新种,现报道。  相似文献   

7.
正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荨麻科是一个世界广布的科,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与温带,约47属,1300余种植物。常为草本,有时为灌木,稀为乔木,多具有刺毛。楼梯草族(Elatostemeae)是荨麻科内一个物种丰富且变异范围很大的类群,包括6个属。冷水花属(Pilea)是本族第一大属,约400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本族第二大属,即楼梯草属(Elatostema),全球约350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亚的中国是该属的主要分布区,东起日本,西至喜马  相似文献   

8.
赤车属Pellionia Gaud。是荨麻科冷水花族Trib.Prorideae中的一个属,约有7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到亚洲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一些岛屿,在我国约有17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9.
阿尔泰山是个完整的自然地域综合体,自然地理要素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对花粉搬运、沉积、保存有较大影响。根据对中国阿尔泰山西部53个表土样品花粉谱特征分析,基于植物群落样方物种调查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1)阿尔泰山西部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基本一致,各植被带均存在特有的花粉组合,荒漠草原带蒿属—藜科—禾本科—麻黄属组合优势明显,草原灌丛带以禾本科—蒿属—蔷薇科—藜科组合为主,山地森林带表现为云杉属(或云杉属+冷杉属)—桦木属—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组合,亚高山灌丛带以桦木属—禾本科—柳属—莎草科组合为主,高山草甸带表现为唇形科—禾本科—桦木属—蔷薇科—莎草科组合。聚类分析可将各植被带准确鉴别开,主成分分析表明湿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2)云杉属、冷杉属、蔷薇科、桦木属、柳属、豆科、麻黄属、禾本科、蒿属、藜科、菊科、唇形科、莎草科、唐松草属含量高、变化幅度大,为该区域主要的表土花粉类型。其中,云杉属、桦木属代表性较好,禾本科、冷杉属、莎草科代表性较低,藜科、蒿属具超代表性。花粉含量高低除自身因素外,某些科(属)还可...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岳桦树(Betula ermanli)的根系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笔者于2011年7~9月分别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1700~2100m处采集岳桦树根系组织。分离得到41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17个属。研究结果表明:除不产孢菌株外,青霉属Penieillium分离频率最高(21.90%),木霉属Trichodmma分离频率次之(17.52%),镰孢菌属Fusarium、伞形霉属Umbelopsis和曲霉属Aspergillus分离频率也相对较高(5.60%、5.35%和4.87%)。通过分析发现,从不同月份和不同海拔高度采集的岳桦树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试验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岳桦树根系的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其种类、数量和分布与采样时间以及海拔等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李恒  黄锦岭   《广西植物》1989,(4):293-295
<正> 万寿竹属Disporum是百合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属,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温带、喜马拉雅地区、爪哇、日本和中国。我国有1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作者在整理云南万寿竹属植物时,发现万寿竹属在我国一新分布和1新种,现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新疆发现一种抗盐桦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生命世界》2003,(6):12-13
1956年9月11日,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秦仁昌教授,来到新疆阿勒泰县的巴里巴盖进行野外采集,在一片含盐度极高的沼泽地里,他发现了一株桦木属植物,并采下一号标本(秦仁昌3151)。根据该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特别是果苞的性状。与新疆分布的其他几种桦木属植物容易区别,再加上它的生境为盐沼泽地带,故把这种植物定名为桦木属中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兜铃科细辛属(AsarumL.)植物全世界约有90种。我国约有40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少数分布在北方。该属植物绝大部分种类在我国作为药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该属植物部分种类作为室内观赏花卉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该属植物日本已培育了许多观赏品种,其中春草园株式会社出版的一本广告宣传画册,列出品种100多种,主要有观花类(尾状花、大花类)、观叶类(叶色及叶面云班)、观叶观花类(花形与面色斑)等。我国该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该属植物用作观赏花卉方面的研究报道。因此该属植物作为一种新的室…  相似文献   

14.
王庆瑞 《植物研究》1981,1(4):77-100
紫草科的鹤虱属Lappula是V.Wolf 1776年以鹤虱L.myosotis为模式种所建立的。本属植物全世界约有61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的温带,非洲及北美洲也有。苏联境内种类较为丰富,约有45种,而集中分布于哈萨克斯坦者却有32种。我国产31种,而新疆却有25种之多。从该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来看,其分布中心应为苏联中亚地区。  相似文献   

15.
杜鹃花属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常绿或落叶灌木,稀为乔木;分布于北温带约960种,我国约650种,主要集中产于西南、华南,是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6.
桦木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桦木科植物(包括6属36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系统地描 述了各属的花粉形态,划分了三种花粉类型,即桦木型、榛型、鹅耳枥型,并澄清了前人在带状加厚、孔盖和颗粒层等概念上的模糊认识。根据花粉的形态,作者不支持Hutchinson(1973)和Dahlgren(1983)把桦木科分成两个科,即榛科(包括榛属、虎榛子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和桦科(包括桤木属和桦木属);而同意Abbe(1974)将桦木科作为三个族来处理,并且认为虎榛子属应该从榛族分出,置于鹅耳枥族;尽管作者不支持Kuprianova(1963)将桦木科划分为三个科,但本文所提出的三个族与Kuprianova的三个科只是分类等级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鹿角蕨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附生蕨类,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即亚洲热带、非洲热带和大洋洲北部的热带地区,仅有一个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秘鲁。该科植物仅含一个属(鹿角蕨属),约有15种,其中有一个种即鹿角蕨,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兰科药用植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三大科之一,是单子叶植物最大的一科。全世界约有500属,2000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主产于南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我国约有166属,10000种,南北均产之。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尤以云南、台湾和海南最盛。许多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桦木科植物导管分子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大维  石福臣 《植物研究》2004,24(2):158-163
利用扫描电镜,对黑龙江省桦木科(Betulaceae)植物4属(赤杨属 (Alnus) 桦木属 (Betula) 鹅耳枥属(Carpinus) 榛属 (Corylus))15种4个变种3个变型的导管分子的管腔微形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在导管管腔的长度,管腔宽度上都有较大的差别;纹孔为具缘纹孔;纹孔的排列方式上,除少数种外均为互列式纹孔式;管间纹孔成群分布,且绝大部分呈现出规则的形状;在成群分布的纹孔内或边缘区域,有圆形点状突出物或由大小不同的孔做成的网状突出物,在该科中普遍存在.探讨导管分子管腔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导管分子形态进化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20.
鹿角蕨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附生蕨类,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即亚洲热带、非洲热带和大洋洲北部的热带地区,仅有一个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秘鲁。该科植物仅含一个属(鹿角蕨属),约有15种,其中有一个种即鹿角蕨,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