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大量分离和激活条件以及淋巴因子的分离提纯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量的淋巴因子(不含正常血清蛋白成分或外源凝集素)。通过琼脂糖电泳、连续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和交联葡聚糖凝胶过滤证明淋巴因子是一组在泳动速度、分子量、等电点等方面都极不均一的蛋白质。用淋巴因子制备的多价抗血清进行线状免疫电泳证明:正常人少量全血经PHA 或ConA 激活6~24小时,在去血球的上层液中,在pH8.6向正极和向负极泳动的某些淋巴因子生成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这种差别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 淋巴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小鼠脾脏细胞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IL-2温育,可诱导产生抗各种新鲜实体瘤细胞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是一种不同于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系统。IL-2是激活LAK细胞的淋巴因子。LAK细胞和IL-2继承免疫治疗小鼠恶性肿瘤转移已取得成功。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应用LAK细胞和IL-2治疗人类肿瘤也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5-氮胞苷对贵州小型猪淋巴细胞DNA损伤及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贵州小型猪淋巴细胞对化学物或药物引起的DNA损伤及修复影响的反应。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比较 5 氮胞苷对PHA刺激和未刺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及其修复过程。结果  5 氮胞苷引起未刺激淋巴细胞明显的DNA泳动 (彗星尾 ) ,经修复孵育 2h后 ,DNA泳动与孵育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 5 氮胞苷引起的刺激细胞DNA泳动经 2h修复孵育后与孵育前比较显著减少。结论  5 氮胞苷引起贵州小型猪未刺激淋巴细胞DNA损伤经 2h孵育未能修复 ,而刺激细胞的DNA损伤明显修复。  相似文献   

4.
下.习三月甲t二l乙习勺~L罕,wa,T一了0181524.PubEuropean Patent:央J/口nsa一 Appl.EP.21.05.86.APPI.JP.218643/吕4,1主led 1 9.10.84〔译自CBA,1986, (8),3121〕 经钥孔蛾血蓝蛋白处理人T细胞,所得T细胞的杂交瘤产生一种新的淋巴因子。这种淋巴因子没有干扰素或白细胞间素一  相似文献   

5.
<正>七、淋巴活性因子和胸腺刺激素分离制备和检查 原理 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受到刺激后,上清液出现生物活性因子(淋巴因子),这种因子通常认为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介质可作为淋巴细胞刺激原的,有可使淋巴细胞致敏的特异性抗原或非异性致有丝分裂原。被致敏的淋巴细胞在该抗原作用下可分泌淋巴因子。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2的修饰王京杭(山东大学应用生化研究所,250100China)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由133个aa,产生于抗原或植物凝集素激活的T细胞,能激活淋巴细胞杀灭肿瘤等异己细胞,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1]。  相似文献   

7.
磁泳分离细菌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酸性矿坑水中富集培养分离到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errooxidans)[1-2] 菌同趋磁细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部分浸矿细菌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微弱的趋磁性,基于菌种的这种特性,设计了磁泳分离仪,对其在磁场作用下泳动(磁泳)进行分析,经磁泳后的近磁、远磁菌的生理特性有较大的差异。从用涂布平板法获得的近磁菌纯培养A. ferrooxidans菌体中,分离得到纳米磁性颗粒,能谱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Fe和O元素。实验结果证明,A. ferrooxidans具有微弱趋磁性,采用磁泳分离该类菌体内含有磁性颗粒的细菌是可行的,这一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将为传统的微生物菌种分离提供一种新型分离技术,也将大大促进趋磁细菌的研究,而且它与浸矿工艺的结合将大大促进我国生物冶金的研究步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95例正常成人外周血粒细胞(共9720个细胞)电泳泳动半测量得到其均值为0.71μm·cm·V-1·s-1。标准差为±0.082,其直方图为单峰形,基本呈常态分布。它的稳定性表明在疾病时对它的测定具有参考意义。分离所得粒细胞的纯度和存活率可影响其泳动率。纯度愈纯,存活率愈高泳动率值愈可靠。双层分离法所获粒细胞较纯,并同时可获纯化淋巴细胞供其它实验用。  相似文献   

9.
提取菜心(Brassica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akinovar.utillisTsenetLee)和生菜(LactucasativaL.)绿叶粗蛋白,经SDS-变性后作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证实这两种蔬菜含有分别向负极泳动和向正极泳动的蛋白。菜心绿叶粗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从负极电泳缓冲液中获得向负极泳动的蛋白,其苯丙氨酸含量为57.05%,碱性/酸性氨基酸残基的比例为3.04,表明是富含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肝脏星形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Friedman等分离人肝脏星形细胞(HSC)的方法,采用校正密度的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一步梯度离心,成功地分离得到了正常人HSC。HSC的收获量约为1×10~7个/10克肝脏组织,存活率在95%以上,纯度达85%以上。传代后纯度接近100%。对人HSC的标志物进行检测发现,结蛋白不宜作为鉴定初分离的及原代培养初期人HSC纯度的指标,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可作为鉴定激活的人HSC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方法】:以一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68做受体菌,应用人工Mu转座技术建立了库容为2000的突变子文库,从中筛选出泳动能力和蹭动能力丧失或减弱的突变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GenBank BLAST比对测序结果,互补基因表达确定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结果】:突变子Y46在丧失了泳动运动能力的同时,蹭动能力也发生了减弱。在Y46突变子中,Mu转座子插入到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PA1550中。对极性效应及PA1550所在操纵子的分析表明,Mu转座子对插入点下游的基因的转录并不造成影响。【结论】:PA1550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及蹭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大量实验证明白细胞介素2(IL—2)在免疫活性细胞微环境精密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细胞毒T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淋巴细胞的成熟和分化中,IL—2是不可或缺的。在研究IL—2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只有在IL—2作用下才能活化的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和淋巴因子诱导的细胞毒细胞(LICC)。这些淋巴细胞在宿主体内抗细胞突变的免疫监视作用中可谓独占鳌头。故此,关于IL—2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实用价值的研究就提到了重要议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方法]:以一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68做受体菌,应用人工Mu转座技术建立了库容为2000的突变子文库,从中筛选出泳动能力和蹭动能力丧失或减弱的突变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GenBankBLAST比对测序结果,互补基因表达确定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结果]:突变子Y46在丧失了泳动运动能力的同时,蹭动能力也发生了减弱.在Y46突变子中,Mu转座子插入到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PA1550中.对极性效应及PA1550所在操纵子的分析表明,Mu转座子对插入点下游的基因的转录并不造成影响.[结论]:PA1550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及蹭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SadC合成的环二鸟苷酸(cyclicdi-GMP,c-di-GMP)信号与PilZ结构域受体间的信号传递关系,分析鉴定出特定PilZ结构域受体的调控功能和机制。【方法】SadC突变株和过表达菌株的构建及泳动能力分析;SadC过表达背景下,PilZ结构域受体突变各菌株的泳动表型分析和筛选;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解析筛选出的PilZ结构域受体功能;定点突变和遗传互补检测筛选出的PilZ结构域受体是否参与SadC合成c-di-GMP对泳动能力的调控。【结果】SadC通过影响鞭毛功能而非鞭毛形成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能力;PilZ结构域受体突变菌株筛选发现PilZ、FlgZ这2个受体参与了SadC介导的泳动能力抑制;功能分析发现ΔpilZ或ΔflgZ的泳动能力相比野生型PA14显著增强,而过表达PilZ或FlgZ则抑制了泳动能力;定点突变和回补实验发现PilZ第10位和FlgZ第140位氨基酸R对其介导SadC负调控泳动能力至关重要,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些位点是其保...  相似文献   

15.
分离完整的酵母染色体DNA分子难度较大。本文采用防止断裂措施制备样品获得满意的效果。样品在垂直交替脉冲电场中电泳,可以分离出清晰集中的12条带,达到能将各条带分別从凝胶回收的水平。同时,对各条带的泳动距离进行了测量。用传统的方法则定的酵母染色体长度作参考绘制的曲线表明,在900kb以下的DNA大分子在交替脉冲电场中泳动距离和分子置成直线反比。这种分离技术在遗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面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微量热泳动技术基于荧光标记分子在温度梯度内的定向移动,能够在溶液中快速、灵敏地测量生物相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不需要表面固定和大量样品,对相对分子质量也没有限制。热泳动对分子的大小、电荷和水化层的微小变化都十分敏感,适合于蛋白质、核酸、小分子和离子等多种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微量热泳动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了初步应用。本文介绍了微量热泳动技术的背景和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不同生物相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前文中我们报导了软骨鱼系原肌球蛋白的若干免疫化学性质。根据琼脂电泳、免疫电泳和琼脂双扩散反应,检出用其他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所未能检出的不均一性,并根据电泳移动速度,在(?)和鯊原肌球蛋白中,找到“快速泳动”和“慢速泳动”两部分。这两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IL-1)是单核吞噬细胞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蛋白,对淋巴细胞激活和淋巴因子生成有刺激作用;还有诱发肝合成急性相反应蛋白、升高体温等多种生物作用。最近,美国 Dinarello 研究组报告,将人白细胞与新城病毒温育的上清液注入大鼠可使血浆皮质酮含量增加,而 IL-1抗体完全消除上消液的这种效应。以高度纯化或重组的人 IL-1注入 C3H/HeJ 小鼠,血清 ACTH 和皮质酮含量在注后2h 前后达到  相似文献   

19.
核酸是生物体内一类大分子化合物,它调节控制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等重要生命现象。为研究核酸的质和量,将各类核酸按其大小或分子量加以分离是很重要的,为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简单而理想的技术。其原理是核酸的磷酸基在pH中性时完全离子化,它在电场中将向阴极移动。在具有分子筛效应的介质(聚丙烯酰胺)中,其泳动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或沉降系数成反比。虽然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分子量比较大,但在低浓度的聚丙烯酰胺下电泳仍可收到良好的分离效果。我们在Loening,Peacock和Dingman以及Bourque等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方法,并在不同生物材料上获得了分辨理想的凝胶电泳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用偏酸的RPMI1640液培养9例急性粒或粒单型白血病人白细胞,建立了3个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它们的细胞生物学性质基本相似。 成系细胞的成丛现象、胞间连丝和细胞繁殖都要求一定的细胞浓度,说明它们是以细胞群体存在的。 这些细胞非常活跃,有多种运动方式:用触须样伪足泳动;胞体呈葫芦状收缩或整个细胞拉长收缩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