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薄层层析分离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南京地区黄花石蒜和红花石蒜不同生长时期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黄花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含量:叶子出土期>开花初期>生长旺盛期>叶子变黄期。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开花初期>叶子出土期,生长旺盛期>叶子变黄期。开花初期的红花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含量多于黄花石蒜,而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则相反。黄花石蒜叶子变黄期的叶子中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多于生长旺盛期,而在这两个时期的叶子中加兰他敏均多于力可拉敏。试验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两种石蒜在12月叶子出土期和8月开花初期的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含量较高。此段期间采集药材似较适宜。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和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均属于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上尾等曾系统地从红花石蒜中先后分出石蒜碱(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en)、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和力可拉敏(Lycoramine)等十多种生物碱。Boit等从黄花石蒜中分出石蒜碱和加兰他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洪山海等从紫花石蒜(Lycoris squamigera Maxim)鳞茎中分得19种结晶性生物碱。从石蒜属分出的多种生物碱,其中已知可供药用的有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等。在一系列的药理研究中,已经证实,石蒜碱具有抗炎,解热和催吐等作用。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力可拉敏季铵化后对外周胆碱能效应器的作用增强。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在国内已进行生产,据有关单位称,得率不稳。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南京地区两种石蒜不同生长时期中不同部位的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这将为药材采集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給麻醉猫靜脉注射力可拉敏3—5毫克/公斤后,能引起血压的短暫下降,加强注射乙酰胆碱或电刺激迷走神經外周端的降压反应,兴奋腸肌,和加强琥珀酰胆碱的阻断神經肌肉間的傳递作用。用加兰他敏0.25—2毫克/公斤試驗时,也能观察到上述作用。将力可拉敏溶液滴入兔眼內,能使瞳孔縮小,并有对抗阿托品的扩瞳作用。在离体試驗时,力可拉敏能提高豚鼠腸肌或蛙腹直肌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在麻醉猫的頸交感神經节試驗中,靜脉或动脉內注射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对电刺激交感节前纤維引起的瞬膜收縮无明显影响,但能加强舌动脉注射乙酰胆碱的作用。力可拉敏(15—20毫克/公斤)和加兰他敏(3—5毫克/公斤)能使清醒家兔的皮层自发脑电活动,产生惊醒反应。阿托品,东茛菪碱或貝納替秦对上述惊醒反应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力可拉敏季铵化后,对外周胆碱能效应器的作用约增强10倍,但对小鼠,家兔和猫的急性毒性作用却是明显减弱。季铵力可拉敏的治疗指数比叔胺力可拉敏大28倍,比加兰他敏大10倍,比新斯的明大22.4倍。它对血压、呼吸的影响也比叔胺力可拉敏弱,故其治疗安全范围最大。叔胺力可拉敏对家兔自发脑电活动有明显影响,能使脑电产生类似于惊醒反应的低幅快波。大剂量季铵力可拉敏亦无此作用。给猫侧脑室内注射季铵与叔胺力可拉敏后,外观行为变化类似,表明季铵化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季铵力可拉敏抑制胆碱酯酶作用比叔胺稍强,但对横纹肌的作用增强10倍,两者之间无平行关系。新斯的明对猫慢性去神经支配腓肠肌有直接兴奋作用,力可拉敏、加兰他敏则均无此作用,提示它们加强横纹肌颤搐的作用机理有别。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苯丙氨酸、酪氨酸和酪胺3种前体物对石蒜悬浮细胞系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通过向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3种前体物,以及同时添加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考察其对细胞生长量及细胞中生物碱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氨酸对细胞的生长和生物碱的积累影响不明显;酪氨酸和酪胺作用显著:添加200μmol/L酪氨酸,细胞中生物碱的含量是对照组的2.56倍,其中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含量为3.77 mg/g和4.46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6.61倍和6.97倍;添加200μmol/L酪胺,细胞中生物碱含量是对照组的2.63倍,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含量为4.45 mg/g和5.14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9.08倍和9.18倍;在200μmol/L酪氨酸的基础上添加苯丙氨酸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表明添加酪氨酸和酪胺对细胞生长及生物碱生物合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花石蒜中的石蒜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展了对红花石蒜化学成分的研究。从红花石蒜中共分离的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C NMR、2D NMR、HR-ESI-MS)分别鉴定为pancratinine D(1)、小星蒜碱(2)、8-O-去甲基高石蒜碱(3)、6α-O-甲基石蒜伦碱(4)、力克拉敏(5)、水仙花碱(6)、石蒜碱(7)、力克拉敏N-氧化物(8)、去甲基加兰他敏(9)、二氢石蒜碱(10)、文殊兰碱(11)。采用半叶枯斑法,对其中的三个化合物1、3、10进行了抗TMV活性筛选,发现均有一定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率超过阳性对照宁南霉素。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法提取野生石蒜中加兰他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蒜是我国丰富的野生资源之一,其鳞茎富含重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为了获得石蒜中加兰他敏的超声波提取方法,以野生石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加兰他敏的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加兰他敏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加兰他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提取2次;加兰他敏的提取率为94.6%,产率为0.0543%;提取物中加兰他敏含量为15.53%。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用时少、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溶剂法。  相似文献   

7.
石蒜[Lycoris radiata(L’Her.)Herb.]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次生代谢产物加兰他敏(galantamine)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尽管有关加兰他敏化学合成途径已有许多报道,但由于纯化学合成的成本太高,目前仅限于实验室合成,尚不能用于工业化生产。提高石蒜本身的加兰他敏含量是获得加兰他敏最为经济和环保的方法。因此,研究加兰他敏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对于提高其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兰他敏在忽地笑营养器官中的定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蒜属植物为具有地下鳞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全属植物约有20余种。我国有石蒜属植物约15种,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资源比较丰富。忽地笑(Lycorisaurea Herb.)是石蒜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一种。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等生物碱是石蒜属植物中主要的药用成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石蒜科植物体内的生物碱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尽管部分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被发现,但与其相关的转运机制尚未报道。本研究在忽地笑(Lycoris aurea)经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的差异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ABC转运蛋白基因,并命名为ABCG3。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编码区全长2157bp,编码719个氨基酸,包含6个跨膜结构域。LaABCG3的组织分布与生物碱积累组织相重合。此外,在MeJA处理下,LaABCG3的表达量和石蒜科生物碱,包括加兰他敏、石蒜碱、水仙环素的含量均受到显著诱导。本研究为探索忽地笑中石蒜科生物碱的转运和积累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乙酰胆碱酯酶(ACh E)在生物神经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迅速水解胆碱部位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终止神经冲动的传递。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最常见的ACh E抑制剂,虽然对灭虫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会对人、哺乳动物等非靶标生物造成危害,所以需要研制出一种高效的、针对害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综述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部分生物碱类抑制剂,以及一些选择性的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安全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的首选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其筛选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本文介绍了基于"胆碱酯能损伤学说"的AD治疗靶点的研究及药物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可用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重点阐述,主要包括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Ellman's比色法、薄层生物自显影法、荧光分析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以期能更有效、更快速的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新型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鳞茎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以采自舟山大猫岛及宁波市北仑洋涨岙、奉化萧王庙、象山鹤浦、镇海招宝山、慈溪海黄山等6个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为实验材料,以石蒜碱计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非淀粉粗多糖及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加兰他敏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个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中的总黄酮、总生物碱、加兰他敏的含量及非淀粉粗多糖的得率变化幅度分别为1.095~1.751 mg/g、2.691~5.559 mg/g、0.686~1.476 mg/g和11.590%~14.182%。其中采自象山鹤浦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751±0.116)mg/g;慈溪海黄山的非淀粉粗多糖得率最高,为(14.182±0.523)%;镇海招宝山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5.559±0.394)mg/g;北仑洋涨岙中加兰他敏含量最高,为(1.476±0.018)mg/g。同一地区样品中总生物碱与加兰他敏的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1,但并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换锦花人工栽培资源的选优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照对蛇足石杉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ex Murray) Trev.]是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杉属(Huperzia Bernh.)植物,其含有的药用成分石杉碱甲是一种高效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老年人记忆减退、早老性痴呆症及重症肌无力症等[1],目前,已有学者将石杉碱甲开发成治疗早老性痴呆症的一类新药.  相似文献   

14.
文军  乐冬友  徐自强 《蛇志》2014,(2):173-174
目的探讨临床上缺乏抗银环蛇蛇毒血清治疗银环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银环蛇咬伤患者9例与同期67例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变化与转归。结果经机械通气支持、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胆碱药物,以及肺部抗感染治疗,9例未经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患者均成活,但较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明显增加。结论重症银环蛇伤患者在缺乏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时,应用机械呼吸支持,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胆碱药物,以及积极抗感染治疗也能救治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石蒜碱是药用石蒜科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是重要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石蒜碱拥有刚性的环系骨架、连续的手性中心、三级胺等独特的化学结构特征。同时其药理活性丰富多样,近年来,针对其抗癌、抗病毒、抗炎、抗寄生虫、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在抗癌、抗病毒方面石蒜碱表现出较大潜力,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研究。石蒜碱各种药理活性的作用机制复杂且新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梳理有关石蒜碱的研究进展,为其机制探讨和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本文着眼于石蒜碱的药理活性和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汪仁  徐晟  蒋明敏  何树兰  彭峰  夏冰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0):2041-2048
以2种春出叶石蒜属植物中国石蒜和换锦花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以适宜水分(最大持水量的75%~80%)为对照,设置干旱胁迫(最大持水量的35%~40%)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明确2种植物的耐旱特性。结果显示:(1)换锦花和中国石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a、b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换锦花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而中国石蒜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换锦花和中国石蒜幼苗叶片TBARS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总体上呈增大趋势,并在干旱末期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换锦花和中国石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内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研究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换锦花和中国石蒜幼苗叶片在水分生理、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换锦花较中国石蒜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加兰他敏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链脲菌素(STZ)组(10只),加兰他敏组(15只)。侧脑室注射STZ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加兰他敏3mg/kg,共6周。结果:术前三个组之间潜伏期及过平台次数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0天加兰他敏组潜伏期为48.64±8.41s,过平台次数为0.74±0.40,与STZ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加兰他敏组潜伏期为26.33±9.51s,过平台次数为3.33±1.51,与STZ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兰他敏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纳米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传感领域。对高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化合物进行灵敏检测一直是传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我们就偶联标记型和非标记型两种传感策略,对量子点生物传感体系用于胆碱酯酶抑制剂检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石蒜属植物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传良  周坚 《植物研究》2005,25(4):393-399
基于37个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和细胞学性状及解剖学性状之外的28个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性状,分别对石蒜属进行分支系统学分析,试图建立石蒜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PAUP*软件分别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所得树的拓扑结构是一致的。同时,基于解剖学9个性状,对石蒜、换锦花、忽地笑、江苏石蒜、长筒石蒜、乳白石蒜、夏水仙、红兰石蒜、安徽石蒜、短蕊石蒜、中国石蒜11个种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其结果也是支持上述系统发育树的。系统发育树结构结果表明,石蒜属16种明显聚为两大类:石蒜、玫瑰石蒜、稻草石蒜和江苏石蒜;广西石蒜、红兰石蒜、换锦花、香石蒜、夏水仙、长筒石蒜、安徽石蒜、中国石蒜、忽地笑、乳白石蒜、短蕊石蒜和陕西石蒜。除换锦花、红兰石蒜及江苏石蒜系统发育位置不同之外,大类群的划分与RAPD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类群一均属于石蒜亚属(Lycoris亚属)。类群二又可以聚为两小类:广西石蒜、红兰石蒜、换锦花、香石蒜、夏水仙归为一类;长筒石蒜、安徽石蒜、中国石蒜、忽地笑、乳白石蒜、短蕊石蒜和陕西石蒜归为一类。前一子类群除广西石蒜外,都属于整齐花亚属(Symman thus亚属)。后一子类群除长筒石蒜与安徽石蒜外,均属于石蒜亚属(Lycoris亚属)。因此,花冠整齐与否是一个重要的分类特征,但作为石蒜属植物亚属的划分依据,没有得到本研究支持。而在本文中,雄蕊与花被片的位置关系可以作为大分类群划分依据,能否依此来对石蒜属植物亚属进行划分,仍需探讨。另外研究表明叶微形态特征在研究种间亲缘关系时,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种间亲缘关系鉴定时,出叶期不应成为重要的依据。同时研究还表明中国石蒜与忽地笑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20.
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中国原产石蒜属13种2变种的35个性状进行Q、R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国产石蒜属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并对分类性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Q型聚类可分为2个大类和8小类,安徽石蒜与长筒石蒜的亲缘关系很近,认为将其作为长筒石蒜的变种更为合适,同时支持玫瑰石蒜、红蓝石蒜、乳白石蒜、江苏石蒜、稻草石蒜的杂交起源观点。R型聚类可分为7个组;经主成分分析,35个性状可综合为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2.55%,根据这5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影响比较大的16个性状,其中鳞茎形状、花被片宽和雄蕊长/花被片长的比值最为重要,可作为大类群划分的依据,而花被片是否具条纹、花丝颜色、花色、花葶粗、幼叶尖端及边缘颜色、种子有无等可作为物种划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